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昏题材纪录片的影像叙事特征
1
作者 周雨然 王青 郑永辉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地域文化的影像叙事从本质上说,不是事件或情节的一种静态呈现和反映过程,而是需要依靠叙述者通过某种叙述方法或者技巧,运用一定的叙述话语叙述故事,从而给受众的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因此,海昏文化影视作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地域文化的影像叙事从本质上说,不是事件或情节的一种静态呈现和反映过程,而是需要依靠叙述者通过某种叙述方法或者技巧,运用一定的叙述话语叙述故事,从而给受众的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因此,海昏文化影视作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要注重影像叙事层面上的艺术与技巧。作为地域文化纪录片,海昏题材纪录片中独具特色的叙事艺术在凸显叙事主题、渲染叙事氛围、表达情感意图以及审美意蕴建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文化 纪录片 影像叙事 叙事艺术
下载PDF
论舞剧中的电影式时空叙事结构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宁 赵艺梦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2-156,共5页
舞剧艺术与电影艺术同属于综合性艺术形式,在情节叙事方面,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类似的地方,电影艺术在荧幕二维空间中转换场景,舞剧艺术在舞台三维空间中转变情节。本文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井冈·井冈》为例,探讨了舞剧艺术中... 舞剧艺术与电影艺术同属于综合性艺术形式,在情节叙事方面,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类似的地方,电影艺术在荧幕二维空间中转换场景,舞剧艺术在舞台三维空间中转变情节。本文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井冈·井冈》为例,探讨了舞剧艺术中出现的电影式时空叙事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叙事 舞剧 电影化叙事 蒙太奇
下载PDF
论丹·布朗小说的电影化叙事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丽丽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7-62,共6页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视,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影视强大的传播功能也受到了作家的重视,作家在创作时会有意无意地向影视靠拢。丹·布朗的小说在全球取得成功,原因除了悬念小说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吸引力外,还在于作家把电影化叙...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视,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影视强大的传播功能也受到了作家的重视,作家在创作时会有意无意地向影视靠拢。丹·布朗的小说在全球取得成功,原因除了悬念小说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吸引力外,还在于作家把电影化叙事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去。丹·布朗小说的电影化叙事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电影化的叙事结构、闪回技巧的叙事运用和蒙太奇的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布朗小说 电影化叙事 蒙太奇 闪回
下载PDF
《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中的电影化叙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华浩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古泽尔·雅辛娜的小说《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于2015年在俄罗斯出版后,便获得了俄罗斯文学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很多读者和评论家都认为电影化叙事是这部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小说运用电影化叙事技巧,包括蒙太奇手法、特写镜头的组合... 古泽尔·雅辛娜的小说《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于2015年在俄罗斯出版后,便获得了俄罗斯文学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很多读者和评论家都认为电影化叙事是这部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小说运用电影化叙事技巧,包括蒙太奇手法、特写镜头的组合、特有音效的变化,打造人物事件的真实化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 电影化叙事 蒙太奇 音效
下载PDF
论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电影化叙事
5
作者 彭文忠 姚乐旗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7-101,共5页
作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福克纳突出贡献之一就在于他对小说叙事实验的探索。而长期以来,学界都鲜有关注到《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明显的电影化叙事特征。福克纳通过时空自由切换的蒙太奇叙事法、富于“镜头感”的影像修辞、别具一格... 作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福克纳突出贡献之一就在于他对小说叙事实验的探索。而长期以来,学界都鲜有关注到《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明显的电影化叙事特征。福克纳通过时空自由切换的蒙太奇叙事法、富于“镜头感”的影像修辞、别具一格的视觉造型展开电影化的小说叙事实验,但他并没有局限于形式技巧的玩弄,而是将它们作为有效的叙事手段,服务于主题和风格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电影化叙事
下载PDF
电影化叙事:论马尔罗小说《人的境遇》中的视觉美学
6
作者 许艳艳 《萍乡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2-67,共6页
作为小说家和艺术批评家的马尔罗,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对人类境遇的关注与思考。在马尔罗的小说《人的境遇》中,大量电影思维和视听化技巧的借用,不仅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语言表达方式,更使小说呈现出电影化叙事的审美效果。文章结合叙事学... 作为小说家和艺术批评家的马尔罗,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对人类境遇的关注与思考。在马尔罗的小说《人的境遇》中,大量电影思维和视听化技巧的借用,不仅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语言表达方式,更使小说呈现出电影化叙事的审美效果。文章结合叙事学方法,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叙事角度三个层次出发,分析小说中电影化手法的运用,揭示马尔罗小说《人的境遇》在电影化叙事中的情感表达、美学体现和哲学思考,从而展现其小说中体现的艺术观和人生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马尔罗 《人的境遇》 电影化叙事 视觉美学
下载PDF
从《地狱》走进丹·布朗的小说世界
7
作者 郭冰蕾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2-27,共6页
随着改编自小说《地狱》的电影《但丁密码》的上映,美国作家丹·布朗所著的"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地狱》这部"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的最新作品作为参考文本进行分析,可... 随着改编自小说《地狱》的电影《但丁密码》的上映,美国作家丹·布朗所著的"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地狱》这部"罗伯特·兰登"系列小说的最新作品作为参考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丹·布朗小说所具备的"与经典文本的互文""与电影的亲缘"以及"隐含的人文思想"这三大特点,这些特点,也是丹·布朗小说及其所改编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成功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布朗 《地狱》 互文 电影化叙事 人文思想
下载PDF
认知叙事学初探——以电影《美丽心灵》中的文本世界为例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世生 庞玉厚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1,共7页
近年来,认知叙事学家和认知文体学家日益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认知科学中的文本世界理论,发表了一些关于小说叙事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2001)为例,运用文本世界理论考察后现代叙事中一类特殊现象,即花园... 近年来,认知叙事学家和认知文体学家日益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认知科学中的文本世界理论,发表了一些关于小说叙事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2001)为例,运用文本世界理论考察后现代叙事中一类特殊现象,即花园路叙事现象,具体分析电影叙事中花园路叙事的动态识解过程及其对观众理解所产生的认知效果。结论认为,文本世界理论的灵活性和解释力可能会受到认知叙事学、认知文体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叙事学 文本世界理论 电影叙事 精神分裂症 花园路
原文传递
谈申丹《叙事学》中的电影叙事——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怡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申丹《叙事学》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对叙事学、文体学、翻译学进行交叉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化叙事理论轨迹。文章引用其观点展开对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解读,通过影片"叙事主体"的追问来证明女性形象的陪衬地位。在&... 申丹《叙事学》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对叙事学、文体学、翻译学进行交叉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化叙事理论轨迹。文章引用其观点展开对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解读,通过影片"叙事主体"的追问来证明女性形象的陪衬地位。在"叙事色彩"的特点上,笔者通过"顺逆时序的色彩"、"时距中的叙事频率"以及"叙事空间与视角"、"叙事空间的阐释"来凸显"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中的色彩性。最后,通过"叙事补充",让原本被影片"过滤"掉的历史重新浮现,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叙事补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电影叙事 叙事主体 叙事色彩 叙事补充
下载PDF
电影《飞屋环游记》的多模态隐喻叙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景佳惠 唐承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8-53,共6页
作为概念隐喻理论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在叙事电影中的应用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文章借助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成果,以2010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飞屋环游记》为例,将多模态隐喻与电影叙事相结合,讨论影片中"旅行隐喻"SPG图式的四个层... 作为概念隐喻理论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在叙事电影中的应用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文章借助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成果,以2010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飞屋环游记》为例,将多模态隐喻与电影叙事相结合,讨论影片中"旅行隐喻"SPG图式的四个层面:旅行/定位、探寻、时间和故事层面,并分析这些层面在语言、视觉和听觉模态共同作用下的整合过程,进而揭示多模态隐喻叙事的全过程,以期使该影片的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同时促使观影者能对影片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屋环游记》 事件结构 旅行 SPG图式 多模态隐喻 电影叙事
下载PDF
《波动》:在伤痕叙事模式之外
11
作者 孙莹 《阴山学刊》 2018年第5期51-55,共5页
《波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被贴上了"伤痕文学"的标签,但它在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上都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表现出不同于伤痕叙事的美学特征。首先,《波动》通过叙述视角不断转换的形式,形成叙事的多声部复调结构,从而呈现不同人... 《波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被贴上了"伤痕文学"的标签,但它在叙事结构和叙事手法上都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表现出不同于伤痕叙事的美学特征。首先,《波动》通过叙述视角不断转换的形式,形成叙事的多声部复调结构,从而呈现不同人物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精神归宿的追寻。其次,悲剧指向的独特性,指出个人的选择对悲剧发生的重要作用。最后,《波动》运用了电影化叙事手法,如电影台词、镜头画面和蒙太奇等,试图达到小说文体与叙事层面上的突破,带来陌生化的新鲜审美体验。北岛对小说叙事的多样探索以及对复杂人性的把握值得深入探讨,他对书写真实的追求对当下写作也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 复调结构 悲剧书写 电影化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