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出恭”的由来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尚鹏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3-56,共4页
"出恭"词义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出恭入敬"说。此说认为"出恭"源于明代国子监或科举考试的"出恭入敬"牌,事实上,"出恭"早见于元代,而元代科举考试并不曾设置"出... "出恭"词义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出恭入敬"说。此说认为"出恭"源于明代国子监或科举考试的"出恭入敬"牌,事实上,"出恭"早见于元代,而元代科举考试并不曾设置"出恭入敬"牌,可见此说不能成立。本文认为"出恭"即"出肛",其理据就是把肛门中的东西排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恭 词义来源 理据
下载PDF
私塾里有没有课间休息的安排?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礼永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第6期63-66,88,共5页
传统私塾是个别授业模式的代表,除了教学要求严格之外,对学习之余的休息及排泄也有特别的规定,俗称"出恭"。"出恭"有别于班级授课制之下的课间休息,实为科举制的衍生物。生活于其中的儿童,精神上备受压迫,也易养成... 传统私塾是个别授业模式的代表,除了教学要求严格之外,对学习之余的休息及排泄也有特别的规定,俗称"出恭"。"出恭"有别于班级授课制之下的课间休息,实为科举制的衍生物。生活于其中的儿童,精神上备受压迫,也易养成其变态及欺骗的心理,故而被视为传统教育中不够人道之处。清末实行新式学校教育,休息制度得到正式承认,整个学校生活也因之得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塾 学校 出恭 课间休息 学校生活
下载PDF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浩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元祐时苏轼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奉敕撰成《上清储祥宫碑》。在政治的语境中,该文宣扬了元祐之政的导向,但于随后的绍述时代即遭禁毁,显露出词臣应制之作工具功用的短暂性。在文化的语境中,该文撰成于苏轼文宗位望形成、确立之时,在北宋... 元祐时苏轼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奉敕撰成《上清储祥宫碑》。在政治的语境中,该文宣扬了元祐之政的导向,但于随后的绍述时代即遭禁毁,显露出词臣应制之作工具功用的短暂性。在文化的语境中,该文撰成于苏轼文宗位望形成、确立之时,在北宋士人的文事活动中,成为被称赏追慕的对象,体现出文宗之于政治的超然性。及至后代,该文在文化上的影响依然延续,彰显了苏轼文宗位望超越朝代更迭的“不朽”意义。《上清储祥宫碑》于苏轼词臣衔职与文宗位望的交错分合之际,揭示出其文学形象复杂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 词臣 文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