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膈肌起搏对慢阻肺患者康复护理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勾海超 代妍 +1 位作者 赵焕燕 刘运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呼吸系统的功能恢复效果、膈肌活动幅度... 目的:研究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呼吸系统的功能恢复效果、膈肌活动幅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膈肌起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胸闷气促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呼吸功能恢复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的71.00%(P<0.05);膈肌活动幅度为(5.28±1.21)c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4±0.29)cm;观者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护理相比常规呼吸肌训练护理能更有效的恢复膈肌的收缩功能,对肺功能的恢复有更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治疗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护理 @体外膈肌起搏
下载PDF
无创通气联合不同时机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登媛 周向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833-835,共3页
目的比较无创通气联合不同时机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比较无创通气联合不同时机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无创通气治疗同时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于无创通气治疗间歇期给予氧气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28/30)]、p H值(7.40±0.06)、动脉血氧分压[(82.93±12.36)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62.00±6.92)mm Hg]、心率[(92.50±5.40)次/分]、呼吸频率[(16.00±3.00)次/分]、用力1秒呼气量[(3.20±0.50)V/L]及6分钟步行试验[(260.00±30.00)m]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6.7%(17/30),7.38±0.14,(79.75±12.76)、(65.03±8.90)mm Hg,(95.60±7.70)、(20.00±4.00)次/分,(2.90±0.50)V/L,(240.00±25.00)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同时联合雾化吸入药液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呼吸 气雾剂/治疗应用 氧吸入疗法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治疗 呼吸功能不全/治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肠内营养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牟照红 李小娟 贾刚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肠外营养治疗组(PN组),治疗10d,观察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肠外营养治疗组(PN组),治疗10d,观察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LC、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EN组较P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EN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ICU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结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均能改善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肠内营养在临床疗效上优于肠外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治疗 呼吸 人工 人类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睡眠分期关系及不同治疗方法干预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丁震 李秀 +4 位作者 王同 刘菲菲 吴祖凤 张春美 陈若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低氧血症患者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与睡眠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7例夜间存在不同程度SaO2下降的COPD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无创通气治疗(12例)及持续低流量吸氧(15例),观...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低氧血症患者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与睡眠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7例夜间存在不同程度SaO2下降的COPD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无创通气治疗(12例)及持续低流量吸氧(15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生理指标。结果夜间低氧程度在深度睡眠期(3期、4期及REM期)为甚,同时伴有心率加快及血压上升(较1期、2期睡眠,P<0.05);采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夜间低氧,持续低流量吸氧亦有改善,但对白天即有低氧血症患者疗效差(与无创通气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存在夜间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需要针对不同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以改善夜间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治疗 睡眠期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静兆 曹海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0期1464-1465,1468,共3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BiPAP),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2 d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心率及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pH值和心率外,观察组其他各项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总通气时间(10.5±2.3)d,平均住院时间(15.7±4.8)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2%)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撤机成功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0.8%),两组再次插管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体相当(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策略用于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保证有创机械通气疗效、正确把握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前提下及时将拔管改为无创BiPAP,在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方面优于孤立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或BiPAP通气策略,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治疗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并发症 呼吸 人工 方法 呼吸功能不全 治疗 治疗结果 机械通气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
下载PDF
综合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5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明科 穆沛红 +1 位作者 李荣硕 赵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1-22,4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治疗策略。方法:比较53例稳定期COPD患者综合干预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变化、6min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FEV1)、体质量指数(BM I)的变化。结果: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COPD干预前后6MWD和呼吸...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治疗策略。方法:比较53例稳定期COPD患者综合干预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变化、6min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FEV1)、体质量指数(BM I)的变化。结果: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COPD干预前后6MWD和呼吸困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M I和FEV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干预对稳定期COPD的患者非常重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缓肺功能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治疗 综合疗法 呼吸功能试验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自主呼吸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天君 Asmitanand Tharkur +3 位作者 阳甜 朱柏 肖锋 陈明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定时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的诊疗情况。观察组每2d行BAL,依自主呼吸试验脱机... 目的:探讨定时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的诊疗情况。观察组每2d行BAL,依自主呼吸试验脱机拔管。对照组不定时(≥4d)行BAL,依临床经验和SIMV模式脱机拔管。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4%)比对照组(69.2%)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11.28±3.19d/6.56±2.23d),明显低于对照组(13.44±3.42d/8.79±2.59d)(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48h再插管率无显著减低(P>0.05)。结论:COPD并发呼吸衰竭,定期BAL和脱机拔管前自主呼吸试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综合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治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方法 通气机 机械 @自主呼吸试验
下载PDF
加味千金苇茎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清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刘建博 荆小莉 刘小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观察加味千金苇茎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属中医痰热郁肺证候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气道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中医辨证为痰热郁肺证候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 观察加味千金苇茎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属中医痰热郁肺证候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气道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中医辨证为痰热郁肺证候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与FVC比值、呼吸总阻抗(Zrs)、气道总粘性阻力 (R5)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并重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气道清除率(Ct)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显效率为70.00%,优于对照组的23.33%(P<0.01)。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Zrs、R5较治疗前均有不程度的改善(P<0.05或 P<0.01),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气道清除率Ct值两组各时段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0.05);在30min时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60min和90min时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 或P<0.01)。【结论】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AECOPD,疗效确切,并有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中药疗法 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 加味千金苇茎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针刺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郭泳梅 童娟 姚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8-663,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3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安慰组15例,其中2组各有1例退出。2组均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用药和有氧运动训练的前提下,治疗组...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3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安慰组15例,其中2组各有1例退出。2组均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用药和有氧运动训练的前提下,治疗组采用治疗针,安慰组采用安慰针,选取膻中、乳根(双)、膺窗(双)、天枢(双)、中脘、关元进行针刺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14次。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COPD生存质量、6 min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检查相关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6-MWD、FEV1%、FEV1/FVC、MVV差值均较安慰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总分和主要症状、整体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总分、日常生活情况、抑郁症状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安慰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总分和各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方面,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MVV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安慰组治疗后MVV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MWD方面,治疗组治疗后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慰组治疗后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6-MWD与COPD生存质量总分呈负相关;6-MWD与FVC%、FEV1%、MVV呈正相关。【结论】针刺疗法能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针刺疗法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谢刚强 唐甦 +1 位作者 马军党 李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931-933,93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BA)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重度BA合并COPD患者158例进行研究。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15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9例,为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BA)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取重度BA合并COPD患者158例进行研究。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15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9例,为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祛痰平喘和吸氧止咳,及解痉和抗感染等治疗。对照组予以噻托溴铵及中等剂量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噻托溴铵以及大剂量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1年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哮喘完全控制率45.57%及总控制率98.73%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52%及8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预计值和FEV1增加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发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发作间隔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5.06%,与对照组的7.5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噻托溴铵以及大剂量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重度BA合并COPD患者治疗的疗效较好,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安全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并发症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噻托溴铵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与氨茶碱口服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90例比较 被引量:29
11
作者 吕飞 张明明 +2 位作者 徐一丹 郑莉 余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与氨茶碱口服治疗对缓解期慢阻肺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缓解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90例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氨...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与氨茶碱口服治疗对缓解期慢阻肺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缓解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90例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6MWD、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_1、FVC、FEV_1%)和SGRQ评分、6MWD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氨茶碱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氨茶碱/治疗应用 呼吸功能试验 对比研究 @沙美特罗替卡松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价值 被引量:25
12
作者 赵大海 刘荣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治疗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使用中的价值。方法入选56例AECOPD患者(入选标准为当日血清PCT〉0.25μg/L),随机分成PCT组(n=26)和常规治疗组(n=30)。PCT组根据血...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指导抗菌治疗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优化抗生素使用中的价值。方法入选56例AECOPD患者(入选标准为当日血清PCT〉0.25μg/L),随机分成PCT组(n=26)和常规治疗组(n=30)。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如PCT〈0.25μg/L停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决定抗生素的使用。主要观察指标为抗生素的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功能状态评分,加重例数以及死亡例数等。结果PCT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多分布在7~10d;而常规治疗组大部分在2周甚至更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P〈0.01)和二重感染发生例数(P〈0.05)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临床有效率、功能状态评分、死亡率、加重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T具有指导AECOPD抗菌治疗的作用,能够减少抗生素过度使用,降低二重感染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抗菌药/治疗应用 降钙素/血液 蛋白质前体/血液
下载PDF
通塞颗粒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外基质和粘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素云 李建生 +2 位作者 马利军 李成海 程先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细胞外基质(ECM)和粘附分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细胞外基质(ECM)和粘附分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粘附分子的水平,并与2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Ⅰ型胶原(CⅠ)、Ⅲ型胶原(CⅢ)、Ⅳ型胶原(CⅣ)、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治疗后,治疗组CⅠ、CⅢ、CⅣ、ICAM-1、E-选择素水平和对照组CⅢ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细胞外基质和粘附分子的变化参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细胞外基质和粘附分子变化可能是该方治疗老年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塞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细胞外基质 粘附分子 中医药疗法 老年人
下载PDF
肺康颗粒对慢阻肺模型大鼠气道重塑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建博 韩慧 +2 位作者 杨桥榕 张玉芳 劳卫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54-58,102,共6页
【目的】观察肺康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肺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3、3.25g.kg-1.d-1),每组10只。采... 【目的】观察肺康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肺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3、3.25g.kg-1.d-1),每组10只。采用熏香烟、气道内多次滴入脂多糖及灌服番泻叶法复制大鼠COPD肺脾两虚型模型。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测量肺组织小气道管壁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肺组织、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上皮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气道管壁厚度及支气管肺组织TGFβ-1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肺康颗粒高、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肺康颗粒高、低剂量组间支气管肺组织TGFβ-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气道和肺组织出现慢性炎症改变和结构破坏,肺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对上述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肺康颗粒治疗COPD的作用与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型大鼠的气道重塑,降低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疗法 肺康颗粒/药理学 气道重塑 肺组织/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止咳清肺口服液对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炎症细胞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车洪柱 庞剑 +1 位作者 李长见 王扬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9-76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止咳清肺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的效果。方法:50例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氧疗、强心、利尿、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止咳清肺口服液20ml,每日3次,连服6周。... 目的:观察中药止咳清肺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的效果。方法:50例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氧疗、强心、利尿、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止咳清肺口服液20ml,每日3次,连服6周。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计分,检测肺功能、痰液炎症细胞计数、分类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计分、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_1)和 FEV_1/用力肺活量(FVC)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 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痰液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 IL-8、TNF-α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 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止咳清肺口服液治疗 COPD 气道炎症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中医药疗法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代谢 @止咳清肺口服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8(IL-8) 止咳清肺口服液 炎症细胞计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痰液
下载PDF
肺康颗粒对缺氧性疲劳膈肌张力及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伟 刘小虹 +1 位作者 刘建博 劳卫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57-459,共3页
[目的]观察肺康颗粒对缺氧性疲劳膈肌张力及耐力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肺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将除对照组外的其他各组大鼠放入常压缺氧箱内,O2的体积分数为10%,每天8 h,连续7 d;第... [目的]观察肺康颗粒对缺氧性疲劳膈肌张力及耐力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肺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将除对照组外的其他各组大鼠放入常压缺氧箱内,O2的体积分数为10%,每天8 h,连续7 d;第1天和第4天分别从大鼠尾静脉注入61.5 mmol/L FeCl3 2mL/kg;肺康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每天缺氧前分别给予灌服肺康颗粒,剂量分别为33.0 g/kg、16.5g/kg、8.3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第8天处死动物,分别测定离体膈肌质量及张力与耐力。[结果]各组大鼠膈肌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肺康高、中、低剂量组膈肌张力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在20 Hz频率刺激下,肺康高剂量组耐力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40 Hz以上高频率刺激下,肺康各剂量组耐力均未见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肺康颗粒对缺氧性膈肌疲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康颗粒 缺氧性疲劳 膈肌张力 耐力 疾病模型 肺疾病
下载PDF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宁 张引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325-1327,共3页
目的:探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等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45例... 目的:探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等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口服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脏功能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6min步行距离(6MWD)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3项指标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略低于对照组的13.33%,χ~2=0.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蒲地蓝口服液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脏功能,安全性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蒲地蓝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下载PDF
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先刚 陈业农 刘竹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9-476,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动脉管组织学...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动脉管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TUNEL法检测姜黄素对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SOCS-3/JAK2/STA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大指数(RVM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姜黄素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RVSP、RVMI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模型对照组肺动脉管增厚、平滑肌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而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肺动脉管变薄、平滑肌细胞固缩、变形;模型对照组PCNA、Bcl-2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Bax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C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Bax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模型对照组SOCS-3蛋白减少、而磷酸化JAK2、STAT1、STA13增多,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纽SOCS.3蛋白增多,磷酸化JAK2、RVMISTAT3减少。结论:姜黄素可促进COPD大鼠平滑肌细胞凋亡,改善平均肺动脉压以及RVMI,这一作用可能与刺激SOCS-3/JAK2/STAT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投药和剂量 姜黄素/药理学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病理生理学 肺动脉/细胞学 平滑 血管/药物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远贵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0期1456-1457,共2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5例稳定期中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和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6...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5例稳定期中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和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6个月,评估呼吸困难程度、6 min平地步行距离(6-MW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生活质量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疗效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65例患者均完成6个月随访。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6-MWD、FEV1和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急性加重患者的门诊和住院人次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中度COPD,能有效抑制病情恶化,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投药和剂量 乙醇胺类 投药和剂量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药物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投药 吸入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福莫特罗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在COPD稳定期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慢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1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40例;A组患者在既往维持治疗方案上加用布地奈德...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慢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1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40例;A组患者在既往维持治疗方案上加用布地奈德+噻托溴铵吸入治疗;B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C组患者采用氨茶碱+噻托溴铵;D组患者按需采用氨茶碱+沙丁胺醇治疗,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1年的肺功能、症状评分和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B组中有1例、D组2例因失联未能连续随访;A组1例未能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退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AT)症状评分及血清中IL-6、TNF-α、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A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静态和动态肺充气状况,改善患者症状,控制呼吸道慢性炎症,作为COPD稳定期治疗的一线用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东莨菪碱衍生物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