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ssier连续提取法用于土壤铬分析的Cr(Ⅵ)-Cr(Ⅲ)转化及适用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东 贺丽洁 盛培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68-2378,共11页
为揭示Tessier连续提取法应用于土壤总铬(TCr)和六价铬[Cr(Ⅵ)]结合态分析的适用性,通过液相和土壤相实验,分别研究了提取液自身还原性组分及土壤残留还原剂在各个提取步骤中导致的Cr(Ⅵ)-Cr(Ⅲ)转化问题。结果表明,提取液中还原性组分... 为揭示Tessier连续提取法应用于土壤总铬(TCr)和六价铬[Cr(Ⅵ)]结合态分析的适用性,通过液相和土壤相实验,分别研究了提取液自身还原性组分及土壤残留还原剂在各个提取步骤中导致的Cr(Ⅵ)-Cr(Ⅲ)转化问题。结果表明,提取液中还原性组分会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的检测中导致Cr(Ⅵ)被还原为Cr(Ⅲ),可还原的Cr(Ⅵ)最大量分别为50.88和0.54 mg;经还原修复后的铬污染土壤中残留还原剂会在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检测中导致Cr(Ⅵ)的还原。提取过程中Cr(Ⅵ)-Cr(Ⅲ)的转化限制了Tessier连续提取法在铬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当用于了解铬污染土壤TCr、Cr(Ⅵ)结合态的分布时,Cr(Ⅵ)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真实值,TCr结合态的检测结果重现性较差。当用于评价修复后土壤中Cr(Ⅵ)结合态变化时,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的检测结果均可能显著低于真实值。研究可为利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准确评估铬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SIER连续提取法 铬污染土壤 六价铬 三价铬
原文传递
土壤不同粒级中Cr(Ⅵ)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淑婷 肖荣波 +4 位作者 黄飞 徐美丽 黄俣轩 石航源 王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5-414,共10页
为定量分析土壤不同粒级中Cr(Ⅵ)的健康风险,将铬污染土壤筛分为粗砂(500~1000μm)、中砂(250~500μm)、细砂(100~250μm)、粗粉砂(50~100μm)、粉砂及以下(0~50μm),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积累因子法(accumulation factors,AF)及基于生... 为定量分析土壤不同粒级中Cr(Ⅵ)的健康风险,将铬污染土壤筛分为粗砂(500~1000μm)、中砂(250~500μm)、细砂(100~250μm)、粗粉砂(50~100μm)、粉砂及以下(0~50μm),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积累因子法(accumulation factors,AF)及基于生理的提取实验(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PBET)研究不同粒级质量分布、Cr(Ⅵ)分布特性及Cr(Ⅵ)生物可给性,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推荐的暴露模型评价Cr(Ⅵ)通过经口摄入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不同粒级组分间Cr(Ⅵ)积累因子分布与Cr(Ⅵ)含量分布规律一致,碱性土壤中Cr(Ⅵ)倾向于在粗颗粒内积累;考虑生物可给性的情况下,Cr(Ⅵ)产生的健康风险下降43.65%~99.19%;细砂组分对Cr(Ⅵ)经口摄入的健康风险贡献最大,为48%~78%,说明粒级质量占比和生物可给性越高,其对健康风险的贡献越大。本研究量化了粒级质量分布对健康风险贡献的大小,这有利于识别影响健康风险的主要粒级组分,提高铬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土壤 风险评估 粒径 生物可给性 体外试验
下载PDF
云南某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实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孟祥琪 许超 +3 位作者 杨远强 李书鹏 朱宏伟 周强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547-6553,共7页
该工程一期对云南省牟定县境内某关停企业原址内受六价铬及砷污染土壤进行了修复治理,修复面积约11 680 m^2,土方量共计2.62万m^3。工程采用异位还原稳定化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所用还原稳定化药剂为某环境技术公司自主研... 该工程一期对云南省牟定县境内某关停企业原址内受六价铬及砷污染土壤进行了修复治理,修复面积约11 680 m^2,土方量共计2.62万m^3。工程采用异位还原稳定化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所用还原稳定化药剂为某环境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硫系和铁系稳定化药剂。无害化处理后的近3万m^3土壤采用安全填埋进行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污染土壤 重金属污染修复 还原稳定化 安全填埋
原文传递
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被引量:25
4
作者 许友泽 杨志辉 向仁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560,共6页
采用淋溶实验研究微生物对铬污染土壤中Cr(Ⅵ)的修复,研究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添加量及淋溶液pH值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淋溶能完全修复铬污染土壤中水溶性Cr(Ⅵ),浸出液中Cr(Ⅵ)浓度由初始的700.3mg.L-1降低至检出限以下.单... 采用淋溶实验研究微生物对铬污染土壤中Cr(Ⅵ)的修复,研究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添加量及淋溶液pH值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淋溶能完全修复铬污染土壤中水溶性Cr(Ⅵ),浸出液中Cr(Ⅵ)浓度由初始的700.3mg.L-1降低至检出限以下.单独加入碳源作为培养基时,土壤中Cr(Ⅵ)不能得到完全修复,碳源与氮源结合作为培养基时能完全修复土壤中Cr(Ⅵ).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碳源和氮源量分别为4 g.L-1和5 g.L-1.最佳pH值范围为7.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土壤 土著微生物 淋溶 修复
下载PDF
硫化物对电镀厂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卢鑫 罗启仕 +3 位作者 刘馥雯 王漫莉 林匡飞 崔长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15-2321,共7页
以某电镀厂旧址内的铬(Cr)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多硫化钙(CPS)、硫化钠(Na2S)以及焦亚硫酸钠(Na_2S_2O_5)3种硫化物稳定剂,探究3种稳定剂不同投加摩尔比对土壤中Cr的价态变化、浸出毒性和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PS对Cr(Ⅵ)还... 以某电镀厂旧址内的铬(Cr)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多硫化钙(CPS)、硫化钠(Na2S)以及焦亚硫酸钠(Na_2S_2O_5)3种硫化物稳定剂,探究3种稳定剂不同投加摩尔比对土壤中Cr的价态变化、浸出毒性和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PS对Cr(Ⅵ)还原效果最佳,当CPS投加摩尔比为3时,土壤中Cr(Ⅵ)含量从1587.5 mg·kg-1减少至12.43 mg·kg^(-1),还原效率高达99.2%,然而相同条件下Na_2S和Na_2S_2O_5对Cr(Ⅵ)的还原效率仅分别为55.6%和74.5%.CPS对Cr(Ⅵ)和总Cr稳定效率最高,当CPS投加摩尔比为3时,浸出Cr(Ⅵ)和总Cr浓度分别为0.02mg·L^(-1)和0.32 mg·L^(-1),Cr(Ⅵ)和总Cr稳定效率分别为99.8%和99.1%,此时Cr(Ⅵ)浓度满足GB/T 14848-93《地下水水质标准》规定的限值.相同投加摩尔比下Na2S和Na_2S_2O_5对Cr(Ⅵ)稳定效率分别仅为63.0%和98.9%,对总Cr稳定效率分别为66.5%和77.2%;浸出Cr(Ⅵ)和总Cr浓度随着CPS和Na2S投加摩尔比的增加而降低,然而随着Na_2S_2O_5投加摩尔比的增加,浸出Cr(Ⅵ)浓度持续下降,但总Cr浓度不断升高.CPS和Na2S稳定化后土壤中Cr的有机物结合态变化不大(p>0.05)、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显著增加(p<0.05).硫化物稳定剂稳定化后土壤中Cr的可交换态含量的变化是影响浸出总Cr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3种硫化物稳定剂对土壤中Cr(Ⅵ)还原效率、Cr(Ⅵ)和总Cr稳定效率和Cr的可交换态含量的影响,CPS投加摩尔比为3时,对该电镀厂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土壤 硫化物 多硫化钙 稳定化
原文传递
工业废渣固化稳定铬污染土的工程安全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金洪 张亭亭 王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389-393,共5页
以某工业场地的铬污染土为研究对象,选用工业废渣(CGB)为固化剂,对铬污染土进行安全修复。通过含水率试验、p H试验、强度试验、浸出试验研究了工业废渣固化稳定后铬污染土的环境安全特性,并以相同掺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OPC)做参照。结... 以某工业场地的铬污染土为研究对象,选用工业废渣(CGB)为固化剂,对铬污染土进行安全修复。通过含水率试验、p H试验、强度试验、浸出试验研究了工业废渣固化稳定后铬污染土的环境安全特性,并以相同掺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OPC)做参照。结果表明:CGB固化稳定后的铬污染土具有较好的环境安全特性,而OPC固化稳定后的铬污染土仍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虽然OPC固化稳定后的铬污染土的含水率、p H和抗压强度略优于CGB固化稳定后的铬污染土,但OPC固化稳定后的铬污染土浸出浓度仍高于我国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GB/T 5085.3-2007)的限值,而当掺量为20%的CGM固化稳定后的铬污染土即可满足中国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GB/T 5085.3-2007)。形态提取结果表明:CGM固化稳定后的铬污染土化学稳定性高于OPC固化稳定后的铬污染土,CGB主要将Cr从弱酸态转为可氧化态,而OPC主要将Cr从弱酸态转为可还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渣 铬污染土 固化稳定 环境安全特性
下载PDF
硫酸亚铁-碱性工业废渣胶凝材料固化/稳定Cr(Ⅵ)污染土的工程强度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金洪 张亭亭 王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0103-10108,共6页
为了硫酸亚铁+碱性工业废渣胶凝材料固化/稳定Cr(VI)污染土的工程强度特性,以室内制备的Cr(Ⅵ)污染土为研究对象,以硫酸亚铁(FeSO 4)为解毒剂,以碱性工业废渣胶凝材料(GFC)为固化剂,研究了解毒剂-固化剂配比和养护龄期对FeSO 4-GFC固化... 为了硫酸亚铁+碱性工业废渣胶凝材料固化/稳定Cr(VI)污染土的工程强度特性,以室内制备的Cr(Ⅵ)污染土为研究对象,以硫酸亚铁(FeSO 4)为解毒剂,以碱性工业废渣胶凝材料(GFC)为固化剂,研究了解毒剂-固化剂配比和养护龄期对FeSO 4-GFC固化/稳定Cr(Ⅵ)污染土的工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修复前后污染土的Cr(Ⅵ)残留值和矿物成分的变化,揭示了FeSO 4-GFC对Cr(Ⅵ)污染土的修复机理。结果表明:GFC-FeSO 4在Cr(Ⅵ)污染土修复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GFC-FeSO 4既可有效降低污染土的Cr(Ⅵ)残留,又可使Cr(Ⅵ)污染土达到二次利用所需的强度特性。当养护龄期为28 d时,GFC-FeSO 4配比为15%GFC+5%FeSO 4时,修复后Cr(Ⅵ)污染土的工程强度高于中国主干路基层填料强度限值(4.0 MPa),且Cr(Ⅵ)残留值低于建设用地土壤(Ⅰ类)筛选值(3.0 mg/kg)。修复后Cr(Ⅵ)污染土的变形模量随工程强度的变化呈线性函数变化。GFC-FeSO 4修复Cr(Ⅵ)污染土机理为生成了Cr x Fe 1-x(OH)3、AFt、C-S-H和C-A-S-H等沉淀,FeSO 4-GFC修复后的Cr(VI)污染土具有极好的工程强度特性,可作为路基等建筑材料实现其二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碱性工业废渣 铬污染土 固化稳定 工程强度特性
下载PDF
自制硫系稳定剂对重金属六价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及长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缪书舟 韩宝禄 +2 位作者 史学峰 张海隆 李昌武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第5期68-73,共6页
为验证自制硫系稳定剂(KTWDJ-1)修复Cr^(6+)污染土壤的可应用性,以某铬盐厂污染场地为依托进行了稳定化试验,同时与多硫化钙(CPS)、硫化钠(Na_(2)S)进行对比。总结了硫系稳定剂对Cr^(6+)污染土壤的化学还原稳定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KTW... 为验证自制硫系稳定剂(KTWDJ-1)修复Cr^(6+)污染土壤的可应用性,以某铬盐厂污染场地为依托进行了稳定化试验,同时与多硫化钙(CPS)、硫化钠(Na_(2)S)进行对比。总结了硫系稳定剂对Cr^(6+)污染土壤的化学还原稳定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KTWDJ-1对Cr^(6+)还原效果最佳,当KTWDJ-1的投加比例为3%时,Cr^(6+)浸出浓度从128.5mg/L减少至0.05mg/L,还原效率高达99.96%,然而相同条件下,CPS和Na_(2)S对Cr^(6+)的还原效率分别为99.04%和85.52%。随着硫化物添加比例的增加,浸出Cr^(6+)浓度持续下降。硫化物稳定化后的土壤中Cr的铁锰氧化态显著增加,可交换态含量的变化是Cr浸出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此外,三种硫系稳定剂,KTWDJ-1显示了相对较好的长期稳定性,经过酸性水反复沥滤状态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浸出浓度。最后,探究KTWDJ-1的工程最优参数,稳定化过程中,土壤含水率需控制在30%左右,土壤pH调节至9左右,养护时间保证5d以上,污染土壤Cr^(6+)的稳定化效果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污染土壤 自制硫系稳定剂 还原稳定化 长期稳定性
下载PDF
FeSO_(4)-GFC胶凝材料固化/稳定Cr(Ⅵ)污染土的工程结构理化特性
9
作者 曹阳 刘莉娅 +1 位作者 郑杨 陈金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3-420,共8页
为研究固化/稳定后Cr(Ⅵ)污染土的工程结构理化特性,以硫酸亚铁(FeSO_(4))和碱性工业废渣胶凝材料(简称GFC)固化/稳定后Cr(Ⅵ)污染土为试验对象,分别剖析了药剂组分、养护时间对FeSO_(4)-GFC胶凝材料固化/稳定Cr(Ⅵ)污染土的工程结构理... 为研究固化/稳定后Cr(Ⅵ)污染土的工程结构理化特性,以硫酸亚铁(FeSO_(4))和碱性工业废渣胶凝材料(简称GFC)固化/稳定后Cr(Ⅵ)污染土为试验对象,分别剖析了药剂组分、养护时间对FeSO_(4)-GFC胶凝材料固化/稳定Cr(Ⅵ)污染土的工程结构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GFC的掺量和养护龄期可快速增加修复土的pH、最大干密度、液限、典型粒径,提高修复土的物理性质;但提高GFC的掺量和养护龄期会造成修复土氧化还原电位增大,弱化了Cr(Ⅵ)的还原效果,增加环境风险,FeSO_(4)-GFC会显著改变修复后Cr(Ⅵ)污染土的工程结构,引起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变小.GFC生成的C-A-S-H、C-S-H和AFt等物质,会造成污染土颗粒出现团聚现象,改变了修复后粒径分布、孔隙结构和物质组成,这是FeSO_(4)-GFC固化/稳定后的Cr(Ⅵ)污染土理化性质改变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碱性工业废渣 Cr(Ⅵ)污染土 固化稳定 工程理化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