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进虔诚宗教信仰下的广州“巧克力城”——非洲人教堂音乐生活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成城 《文化艺术研究》 2014年第2期39-49,共11页
生活在广州的非洲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尼日利亚的伊博(Igbo)族,并且他们几乎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基督教。这些非洲人在广州的基督教礼拜形式大致有三种,而不同的礼拜形式又带来了不同的基督教音乐。宗教信仰在这座"巧克力城&qu... 生活在广州的非洲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尼日利亚的伊博(Igbo)族,并且他们几乎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基督教。这些非洲人在广州的基督教礼拜形式大致有三种,而不同的礼拜形式又带来了不同的基督教音乐。宗教信仰在这座"巧克力城"当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而音乐作为基督教崇拜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他们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巧克力城” 基督教仪式 乐谱形式 基督教音乐
下载PDF
近代基督教音乐对学堂乐歌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玲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在音乐领域,基督教音乐是较早也较大规模地来自西方国家的音乐种类之一。它的到来使中国音乐开始了蠕动与变异,也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代表本世纪初期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开始形成的学堂乐歌,虽然其形成的最直接最... 在音乐领域,基督教音乐是较早也较大规模地来自西方国家的音乐种类之一。它的到来使中国音乐开始了蠕动与变异,也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代表本世纪初期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开始形成的学堂乐歌,虽然其形成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影响是源于日本的“唱歌课”,但仍无法忽视近代基督教音乐对它的形成产生的那些基础的间接性的多方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音乐 学堂乐歌 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 “唱歌课”
下载PDF
重识杨荫浏的基督教音乐实践观——对《圣歌与圣乐》中杨荫浏16篇文论的择评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苗 《艺术探索》 2008年第6期57-64,共8页
由刘廷芳、杨荫浏担任主编的《圣歌与圣乐》是民国时期《真理与生命》中的音乐专栏,属讨论教会圣歌与音乐的刊物。共出刊14期的《圣歌与圣乐》包含了33篇文章,其中由杨荫浏独立及与他人合作撰写、翻译的共有16篇,这些文论主要围绕当时... 由刘廷芳、杨荫浏担任主编的《圣歌与圣乐》是民国时期《真理与生命》中的音乐专栏,属讨论教会圣歌与音乐的刊物。共出刊14期的《圣歌与圣乐》包含了33篇文章,其中由杨荫浏独立及与他人合作撰写、翻译的共有16篇,这些文论主要围绕当时杨荫浏参与六公会联合编辑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的编订工作而展开音乐文字方面的记述,涉及圣歌的创作年代与音调来源、诗歌的中文翻译以及圣乐在中国的处境化之思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杨荫浏的这16篇文论不但为其后的《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音乐对过去中国诗歌所起的决定作用》《语言音乐学初探》等论著奠定了坚实的音乐理论基石,更是于中国基督教音乐史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字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荫浏 基督教音乐 《圣歌与圣乐》
下载PDF
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和平 王志芳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4期55-59,共5页
文章在析理相关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历史、途径、本土化进程、影响以及认知情况,进行宏观、有机、动态的理论把握;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史与论结合,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力图将这一问题的... 文章在析理相关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历史、途径、本土化进程、影响以及认知情况,进行宏观、有机、动态的理论把握;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史与论结合,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力图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音乐 中国 传播 传教士 赞美诗 本土化
下载PDF
中世纪基督教音乐审美之维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旭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92-95,共4页
对西方中世纪基督教音乐的审美应从音乐观念、音乐形式、历史走向等三个维度进行考察。中世纪基督教音乐观念经过了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历程;音乐形式则表现为从单个音的线形思维(主调音乐)到多个音的立体思维(复调音乐),最后达到... 对西方中世纪基督教音乐的审美应从音乐观念、音乐形式、历史走向等三个维度进行考察。中世纪基督教音乐观念经过了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历程;音乐形式则表现为从单个音的线形思维(主调音乐)到多个音的立体思维(复调音乐),最后达到二者的共存;基督教音乐总的历史趋势是向世俗化不断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音乐 音乐观念 音乐形式 世俗化 审美
下载PDF
当代美国基督教音乐传播及其文化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正林 刘荒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40,共20页
在一种反抗性文化中孕育而成的美国当代基督教音乐,在商业利润的获取和福音传递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美国当代基督教音乐具有宗教与世俗的双重属性,并且在产业现状和发挥作用上有一套成熟的机制。美国当代基督教音乐对福音传递乃至美... 在一种反抗性文化中孕育而成的美国当代基督教音乐,在商业利润的获取和福音传递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美国当代基督教音乐具有宗教与世俗的双重属性,并且在产业现状和发挥作用上有一套成熟的机制。美国当代基督教音乐对福音传递乃至美国社会的影响重大,当然,其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可为音乐在宗教传播中的应用和影响研究的深入提出一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宗教 基督教传播 基督教音乐 CCM
下载PDF
论基督教会音乐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洪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基督教会音乐从中世纪产生发展至今产生了格利格里圣咏、奥尔加农复调音乐、清唱剧等音乐形式,更有像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伟大音乐家,为基督教会音乐创作了大量不朽的传世之作。
关键词 基督教会音乐 产生 发展
下载PDF
早期基督教音乐的功利性抉择与格里高利圣咏
8
作者 岳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基督教的仪式音乐基本承袭了犹太教的音乐传统。但基督教音乐完全摒弃了犹太教音乐中的娱乐性因素,成为纯粹意义上的功利性音乐。基督教音乐出现功利性抉择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是为了满足弘扬基... 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基督教的仪式音乐基本承袭了犹太教的音乐传统。但基督教音乐完全摒弃了犹太教音乐中的娱乐性因素,成为纯粹意义上的功利性音乐。基督教音乐出现功利性抉择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是为了满足弘扬基督教禁欲主义思想的需要,又与基督教在西方世界传播过程中的宗派斗争、世俗生活对宗教生活的渗透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为了维护教权与世皇的需要,而皇权与教权结合的直接结果,使格里高利圣咏成为中世纪西方基督教会唯一的仪式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音乐 功利性抉择 格里高利圣咏
下载PDF
古罗马文化对西方声乐发展的影响
9
作者 李珂 曹金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4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古罗马文化在西方声乐艺术发展史上发挥了鲜明而独特的承上启下作用。诞生于古希腊的诸多声乐元素在古罗马时期得以传承并不断融合、提炼,从而导向新的发展趋势。脱离文学形式而存在的歌唱形态在古罗马时期形成,并且随着基督教的产生与... 古罗马文化在西方声乐艺术发展史上发挥了鲜明而独特的承上启下作用。诞生于古希腊的诸多声乐元素在古罗马时期得以传承并不断融合、提炼,从而导向新的发展趋势。脱离文学形式而存在的歌唱形态在古罗马时期形成,并且随着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声乐发展的方向由娱乐性向思想性、由世俗性向宗教性发生着极富戏剧性的转折。古罗马时期所形成的声乐发展方向和结构框架为整个西方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罗马文化 西方音乐 基督教音乐
下载PDF
基督教音乐的社会文化启示及其互动
10
作者 段奕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3-15,19,共4页
音乐深奥微妙、可感不可见,通过听觉给人纯净的美感和想象。音乐和绘画是基督教文化的常设要素,基督教音乐抒发情感,赞美神圣,给人既崇高又优美的艺术享受,充满宗教意味又不止于宗教领域。基督教音乐无法脱离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在与&... 音乐深奥微妙、可感不可见,通过听觉给人纯净的美感和想象。音乐和绘画是基督教文化的常设要素,基督教音乐抒发情感,赞美神圣,给人既崇高又优美的艺术享受,充满宗教意味又不止于宗教领域。基督教音乐无法脱离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变化的。本文论及基督教音乐的两个方面:(1)基督教音乐的社会文化启示。(2)基督教音乐与社会文化之间多样化的交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音乐 社会文化 启示与互动
下载PDF
厦门早期基督教音乐的源流与特色——以《养心神诗》音乐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武 蒿志强 苏人登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8-28,共11页
溯源了1854年《养心神诗新编》圣诗音乐,以及1868年杜嘉德《养心诗调》阶梯谱音乐、1905年《养心神诗续本》字母谱音乐,比较了1933年闽南圣教书局版《养心神诗》琴谱音乐特色。可以发现,《养心神诗》是《闽南圣诗》与台湾《圣诗》的基础... 溯源了1854年《养心神诗新编》圣诗音乐,以及1868年杜嘉德《养心诗调》阶梯谱音乐、1905年《养心神诗续本》字母谱音乐,比较了1933年闽南圣教书局版《养心神诗》琴谱音乐特色。可以发现,《养心神诗》是《闽南圣诗》与台湾《圣诗》的基础,厦门早期基督教音乐使用特色的阶梯谱、字母谱,音乐主要译自英国的《苏格兰韵文诗篇》《教堂赞美诗》和美国的《诗篇曲调》等,《养心神诗》中的厦腔罗马字与中国化的旋律体现出本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神诗 闽南圣诗 台湾圣诗 早期基督教音乐
下载PDF
《宠儿》中的黑人传统音乐元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芸 《职大学报》 2014年第5期71-74,共4页
托尼·莫里森创作了一系列小说,例如《宠儿》、《爵士乐》和《乐园》等等,侧重于对农奴制与黑人问题的思考和探讨。音乐在黑人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身份和地位。《宠儿》这部小说中折射出黑人多种传统音乐元素:塞丝、保罗·D身上... 托尼·莫里森创作了一系列小说,例如《宠儿》、《爵士乐》和《乐园》等等,侧重于对农奴制与黑人问题的思考和探讨。音乐在黑人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身份和地位。《宠儿》这部小说中折射出黑人多种传统音乐元素:塞丝、保罗·D身上所体现的布鲁斯音乐和贝比·萨格斯所代表的非裔基督教的音乐等。文本弘扬了黑人文化的价值观和魅力,提升了黑人社区中个人自我发展的空间,鞭笞了罪恶的奴隶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托妮·莫里森 布鲁斯音乐 非裔基督教音乐
下载PDF
郝路义在华事功纂要——圣乐本土化、汉诗之英译
13
作者 宫宏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7,165,共12页
以往有关杨荫浏先生的“干妈”路易斯·斯特朗·哈门德(Louise Strong Hammond,中文名“郝路义”)的研究大都依据杨荫浏先生晚年的回忆,但对郝氏本人在海内外发表的英文著述却鲜有所用。因而对郝氏本人在华事迹缺乏整体的了解... 以往有关杨荫浏先生的“干妈”路易斯·斯特朗·哈门德(Louise Strong Hammond,中文名“郝路义”)的研究大都依据杨荫浏先生晚年的回忆,但对郝氏本人在海内外发表的英文著述却鲜有所用。因而对郝氏本人在华事迹缺乏整体的了解。文章以郝路义所存文稿、西文报刊文献及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以郝路义本人为焦点,考证其在圣乐本土化及汉诗英译上的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路义 圣乐中国化 诗词英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