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载药物纳米粒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蒋新宇 周春山 张俊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2期69-71,共3页
目的 以三聚磷酸钠 (TPP)为交联剂 ,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壳聚糖 (CS)制成纳米粒 ,研究其对蛋白质的包载和控释性能。方法 壳聚糖是带有阳离子的大分子聚合物 ,与带有阴离子的三聚磷酸钠作用可形成纳米级聚电解质复合物。将聚乙二醇 (... 目的 以三聚磷酸钠 (TPP)为交联剂 ,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壳聚糖 (CS)制成纳米粒 ,研究其对蛋白质的包载和控释性能。方法 壳聚糖是带有阳离子的大分子聚合物 ,与带有阴离子的三聚磷酸钠作用可形成纳米级聚电解质复合物。将聚乙二醇 (PEG)、牛血清白蛋白 (BSA)加入反应体系中即能生成壳聚糖 -聚乙二醇载蛋白质纳米粒。结果 纳米粒的制备条件温和 ,快速简便。纳米粒蛋白质包封率高并可在较长时间范围内连续释放。结论 壳聚糖 -聚乙二醇纳米粒有望成为蛋白质、基因、抗体和药物的输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三聚磷酸钠 纳米粒 BSA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粒表面游离氨基与纳米粒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林爱华 刘奕明 平其能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328,共6页
为研究对三聚磷酸钠(TPP)交联的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游离氨基与纳米粒的性质之间的关联性,采用胶体滴定法测定壳聚糖纳米粒表面氨基游离率,考察表面游离氨基的数量及离解程度对纳米粒粒径、电位、形态及对药物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 为研究对三聚磷酸钠(TPP)交联的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游离氨基与纳米粒的性质之间的关联性,采用胶体滴定法测定壳聚糖纳米粒表面氨基游离率,考察表面游离氨基的数量及离解程度对纳米粒粒径、电位、形态及对药物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并阐述这种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随TPP浓度增加,表面游离氨基逐步减少,在一定TPP浓度范围内,纳米粒粒径减小,表面zeta电位降低,稳定性也随之下降,粒子易聚集,释药速度和程度也随之降低,但药物包封率未受到影响;随着pH升高,表面游离氨基离解程度降低,纳米粒粒径亦随之减小,表面zeta电位降低。酸性介质提高纳米粒的释药速度和程度,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纳米粒的释药速度和程度明显降低。交联程度和pH影响表面游离氨基的数量或离解程度,进而影响纳米粒的体积相转变(溶胀/收缩过程)等重要性质。表面游离氨基与纳米粒性质间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粒 游离氨基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含纳米银的明胶/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徐雄立 周美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5,71,共4页
以浓度为88%的甲酸溶液作为纺丝溶剂,采用静电纺丝和紫外光照射还原的方法制备了含纳米银颗粒的明胶/壳聚糖纳米纤维。研究发现,壳聚糖的加入量低于明胶质量的3/16时可以得到纳米纤维,纤维平均直径随着硝酸银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纤维表... 以浓度为88%的甲酸溶液作为纺丝溶剂,采用静电纺丝和紫外光照射还原的方法制备了含纳米银颗粒的明胶/壳聚糖纳米纤维。研究发现,壳聚糖的加入量低于明胶质量的3/16时可以得到纳米纤维,纤维平均直径随着硝酸银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纤维表面纳米银的平均直径随着硝酸银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纺丝体系中硝酸银的加入量存在一个极限值。所制得含纳米银的明胶/壳聚糖纳米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纺丝时加入1%硝酸银制得纳米纤维膜的抑菌率达到99%以上,这种抗菌型纳米纤维可以应用于医用敷料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壳聚糖 纳米纤维 纳米银 抗菌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玮 张学农 《抗感染药学》 2008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介绍壳聚糖的应用及其作为新型药物载体材料制备纳米粒的技术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分类完成资料整理。结果:壳聚糖研究历史悠久,用于纳米粒制备的工艺方法较多,尤其用其包载基因... 目的:介绍壳聚糖的应用及其作为新型药物载体材料制备纳米粒的技术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分类完成资料整理。结果:壳聚糖研究历史悠久,用于纳米粒制备的工艺方法较多,尤其用其包载基因、多肽及某些抗肿瘤药具有独到优势。结论:壳聚糖作为可生物降解的纳米粒载体材料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粒 载体
下载PDF
聚乙二醇-壳聚糖共聚物作为基因传递载体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未 潘仕荣 +2 位作者 张璇 罗昕 王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8-854,共7页
本文通过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端羟基氧化为醛基,进而与壳聚糖(CS)链节上的氨基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壳聚糖(mPEG-CS)共聚物。用MTT法检验不同浓度共聚物对HeLa细胞和A549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5~100μg·mL-1聚合物的细胞毒... 本文通过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端羟基氧化为醛基,进而与壳聚糖(CS)链节上的氨基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壳聚糖(mPEG-CS)共聚物。用MTT法检验不同浓度共聚物对HeLa细胞和A549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5~100μg·mL-1聚合物的细胞毒性较低。通过考察不同PEG取代度的共聚物与质粒DNA所形成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及凝胶阻滞分析,筛选出最佳共聚物为取代度3.55%的mPEG(3.55)-CS。将mPEG(3.55)-CS作为基因传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C1)转染HeLa细胞和A549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荧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HeLa细胞与A549细胞的最高转染率分别为8.1%和4.8%,证实了mPEG-CS共聚物是一种有效的非病毒类基因传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二醇 纳米粒 基因传递
下载PDF
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世伟 孙逊 +3 位作者 聂宇 张宏炜 秦暄 张志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制备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 ,并对其体外相关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载基因纳米粒 ;用纳米粒度仪测量粒度分布、多分散性和Zeta电位 ;用透射电镜观察粒子的形态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包封率和载药量 ,并... 目的 制备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 ,并对其体外相关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载基因纳米粒 ;用纳米粒度仪测量粒度分布、多分散性和Zeta电位 ;用透射电镜观察粒子的形态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包封率和载药量 ,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用凝胶阻滞分析和电性结合分析对载药方式进行初步推测。结果 所制备的载基因纳米粒形态规则 ,大多呈球形 ,平均粒径约 15 0nm ,PDI<0 .2 ,Zeta电位约 2 0mV ;包封率大于 90 % ,载药量约 30 % ;凝胶阻滞和电性结合分析结果表明 ,pDNA与壳聚糖分子间可通过电性结合作用而完全结合。结论 采用复凝聚法可制备粒度分布均匀 ,形态规则 ,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量的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 ;电性结合作用是载基因壳聚糖纳米粒载药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基因 载药量 包封率 相关性 阻滞 初步研究 制备 壳聚糖 平均粒径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进 汪世龙 +2 位作者 孙晓宇 李文哲 姚思德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5-69,共5页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好而且安全无毒的多糖,因而它成为基因治疗载体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转染的研究进展和现状作简要的综述,并对转染率的影响因素如壳聚糖的分子量、粒径、脱...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好而且安全无毒的多糖,因而它成为基因治疗载体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转染的研究进展和现状作简要的综述,并对转染率的影响因素如壳聚糖的分子量、粒径、脱乙酰度等进行着重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粒 非病毒载体 转染率
下载PDF
磁性壳聚糖-5-氟尿嘧啶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和平 肖华伍 +1 位作者 肖子丹 阮建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9-191,195,共4页
采用交联-聚合法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制备了磁性壳聚糖-5-氟尿嘧啶纳米粒(M CN-Fu)。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IR)等分析结果表明,M CN-Fu粒子外形规整,分散性好,粒径主要在50 nm^60 nm之间。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M CN-Fu的... 采用交联-聚合法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制备了磁性壳聚糖-5-氟尿嘧啶纳米粒(M CN-Fu)。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IR)等分析结果表明,M CN-Fu粒子外形规整,分散性好,粒径主要在50 nm^60 nm之间。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M CN-Fu的载药量为21.3%,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2)中,30 h的累积释药率为67.6%,具有良好缓释性能,并具有良好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壳聚糖 氟尿嘧啶 纳米粒 药物缓释剂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栀子苷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经鼻入脑的靶向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海燕 陈晓燕 +4 位作者 万娜 杨军宣 汪建民 郑琴 杨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8-453,共6页
目的制备经壳聚糖修饰的栀子苷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栀子苷CS-PLGA-NPs),并初步评价其鼻腔给药的脑内递药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栀子苷CS-PLGA-NPs,测定其粒径大小、Zeta电位、稳定性及鼻纤毛毒性。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 目的制备经壳聚糖修饰的栀子苷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栀子苷CS-PLGA-NPs),并初步评价其鼻腔给药的脑内递药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栀子苷CS-PLGA-NPs,测定其粒径大小、Zeta电位、稳定性及鼻纤毛毒性。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栀子苷PLGA-NPs)为对照,比较2种纳米粒大鼠鼻腔给药后各脑组织及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栀子苷CS-PLGA-NPs形态圆整,粒径(204.3±s 2.4)nm,Zeta电位(5.1±0.7)mV,在鼻洗液中稳定,无鼻纤毛毒性。大鼠鼻腔给予2种纳米粒后,栀子苷CS-PLGA-NPs在各脑组织的AUC0~360min为栀子苷PLGA-NPs的1.19~1.49倍,且各脑组织与血浆AUC的比值明显高于栀子苷PLGA-NPs(P<0.01)。结论 CS-PLGA-NPs能促进药物经鼻腔直接转运入脑,有望作为鼻腔给药的理想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壳聚糖 聚乳酸-羟基乙酸 纳米粒 鼻腔黏膜给药 脑内转运
原文传递
壳聚糖纳米粒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立明 习温瑜 管正红 《齐鲁药事》 2008年第11期682-685,共4页
载药纳米粒作为药物、基因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近年来出现的药物控释和缓释的新剂型。壳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黏附性、促吸收效应和酶抑制载体作用等特性。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就壳聚... 载药纳米粒作为药物、基因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近年来出现的药物控释和缓释的新剂型。壳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黏附性、促吸收效应和酶抑制载体作用等特性。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就壳聚糖纳米粒制备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粒 制备
下载PDF
壳聚糖/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子的性质及体外释药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鑫 毋中明 +3 位作者 张新歌 郑超 王镇 李朝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1-857,共7页
制备了一种基于壳聚糖/乙酰半胱氨酸偶合物(CS-NAC)的新型巯基纳米粒子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对纳米粒子的黏附性、溶胀性和药物释放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具有较小的粒径(140~210nm)和正的表面电位(19.5~31.7mV)... 制备了一种基于壳聚糖/乙酰半胱氨酸偶合物(CS-NAC)的新型巯基纳米粒子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对纳米粒子的黏附性、溶胀性和药物释放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具有较小的粒径(140~210nm)和正的表面电位(19.5~31.7mV),胰岛素的载药量达到13%~42%.这些性质随着巯基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与壳聚糖纳米粒子相比,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子表现出了更强更快的黏附性质.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子的胰岛素释放具有pH响应性.在pH=6.8时,15min即能释放58.6%的胰岛素;而在pH=5.4时,24h内仅有不到40%的胰岛素被释放.因此,CS-NAC纳米粒子用于胰岛素的黏膜给药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壳聚糖 N-乙酰-L-半胱氨酸 纳米粒子 黏附性 药物释放
下载PDF
生物素化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姚倩 侯世祥 +3 位作者 张瑄 赵钢 苟小军 游金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7-561,共5页
制备了生物素化的壳聚糖纳米粒(biotinylat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Bio-CS-NP)并测定其相关性质,以此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制备过程为:先用磺酸琥珀酰亚胺生物素与壳聚糖反应生成生物素化的壳聚糖(biotinylatedchitosan,Bio-CS),再... 制备了生物素化的壳聚糖纳米粒(biotinylat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Bio-CS-NP)并测定其相关性质,以此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制备过程为:先用磺酸琥珀酰亚胺生物素与壳聚糖反应生成生物素化的壳聚糖(biotinylatedchitosan,Bio-CS),再采用氯化钠沉淀法制备Bio-CS-NP。采用试剂盒测定Bio-CS-NP表面配体连接密度,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别检测纳米粒的形态和粒径,并比较了人肝癌HepG2细胞对Bio-CS-NP和未经生物素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chitosan nanoparticles,CS-NP)的摄取情况。结果显示,Bio-CS-NP表面配体连接密度为2.2 biotin CS;纳米粒形态为圆球形,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296.8 nm,多分散指数为0.155;HepG2细胞对Bio-CS-NP的摄取能力显著高于CS-NP(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Bio-CS-NP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用于抗癌药物对癌细胞的主动靶向。生物素的检测方法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化 壳聚糖 纳米粒 制备 HEPG2细胞
下载PDF
马钱子碱新型壳聚糖纳米粒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贺佳玉 吴丽 +1 位作者 王建春 陈志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0-656,共7页
以新型高分子材料N-甘草次酸-酸敏感桥-聚乙二醇-壳聚糖衍生物(N-glycyrrhetin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chitosan derivative,NGPC)和N-季铵-壳聚糖衍生物(N-quaternary ammonium-chitosan derivative,NQC)为载体,以马钱子碱(bruci... 以新型高分子材料N-甘草次酸-酸敏感桥-聚乙二醇-壳聚糖衍生物(N-glycyrrhetin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chitosan derivative,NGPC)和N-季铵-壳聚糖衍生物(N-quaternary ammonium-chitosan derivative,NQC)为载体,以马钱子碱(brucine)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交联法,分别制备载马钱子碱的壳聚糖纳米粒(brucine/NGPCNPs,brucine/NQC-NPs)作为参比制剂和载马钱子碱的多功能复合型壳聚糖纳米粒(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 chitosan nanoparticles loaded with brucine,brucine/MNPs)。以HepG2细胞为模型细胞,结合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等,考察20μg·mL^(-1)的马钱子碱溶液剂和载马钱子碱壳聚糖纳米粒(brucine/chitosan nanoparticles,brucine/CTS-NPs)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促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表明,brucine/MNPs表现出最强的促凋亡效应,细胞总凋亡率增加,细胞核收缩,形成"新月状"体,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或不见,并伴随着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Brucine/MNPs通过增加药物在线粒体的累积量从而增强其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壳聚糖纳米粒 线粒体靶向 促凋亡
原文传递
微乳液法制备可共载水溶和脂溶药物的壳聚糖季铵盐乙醇脂质体的载药性能表征(英文) 被引量:13
14
作者 梁晓飞 胡晶莹 +2 位作者 陈复华 李宗海 常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7-902,共6页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可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CMC)乙醇脂质体,研究了OQCMC乙醇高分子脂质体的相图、粒径和电位、对药物的包封及释放能力及共载水溶性和脂溶性荧光染料后的细胞内递送能力.结果表明:OQCM...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可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CMC)乙醇脂质体,研究了OQCMC乙醇高分子脂质体的相图、粒径和电位、对药物的包封及释放能力及共载水溶性和脂溶性荧光染料后的细胞内递送能力.结果表明:OQCMC上长链季铵盐分子的取代度和共乳化剂乙醇的加入量对相图中微乳区域的面积影响不大;微乳液法可制备包载水溶性长春新碱(VCR)、脂溶性消炎痛(IMC)或二者共载的OQCMC载药微球,微球粒径为(52.40±0.55)nm,分布均匀;微乳液体系对VCR的最大载药率为22.7%,对IMC的最大载药率为20.1%,二者共载时,VCR的最大载药率为12.2%,IMC的最大载药率为10.0%;载药微球对药物具有缓控释功能.OQCMC乙醇高聚物脂质体可有效地包载荧光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水溶性)和尼罗红(脂溶性),并将二者递送到卵巢癌HO8901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表面活性剂 纳米颗粒 药物递送 微乳液 乙醇脂质体
下载PDF
Induction of Th1-Type Immune Response by Chitosan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Plasmid DNA Encoding House Dust Mite Allergen Der p2 for Oral Vaccination in Mice 被引量:10
15
作者 Guoping Li Zhigang Liu +1 位作者 Bin Liao Nanshan Zhong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5-50,共6页
This study was to prepare the chitosan-pDer p 2 nanoparticl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 on immune response in mice by oral delivery of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 The nanoparticles we... This study was to prepare the chitosan-pDer p 2 nanoparticl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 on immune response in mice by oral delivery of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 Th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complexing chitosan with plasmid DNA. The DNA was fully complexed into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 suggesting a 100%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Chitosan-DNA complex renders a significant protection of the plasmid. No effect on cell viability was observed in both cell types and average cell viability over 100% was obtained. Oral gene delivery with chitosan-DNA nanoparticles can generate a higher level expression of gene in vivo. Oral chitosan-pDer p 2 nanoparticles in BALB/c mice can induce IFN-γ in serum and prevent subsequent sensitization of Th2 cell-regulated specific IgE responses.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tosan-pDer p 2 nanoparticles results in the expression of Der p 2 in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both stomach and small intestine and the induction of Th1-type immune response.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DNA vaccine chitosan nanoparticle
原文传递
壳聚糖及其纳米粒子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钟 戴新征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壳聚糖由于其生物学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壳聚糖及其纳米粒子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粒子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粒径对转染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晓容 宗莉 袁喜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4-779,共6页
研究粒径对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粒介导的转染效率的影响。通过调整CS溶液加入质粒基因(plasmid DNA,pDNA)溶液的速度和涡旋时间制备250,580和1300nm粒径pDNA/CS纳米粒,研究粒径对CS介导的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为深入探讨粒... 研究粒径对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粒介导的转染效率的影响。通过调整CS溶液加入质粒基因(plasmid DNA,pDNA)溶液的速度和涡旋时间制备250,580和1300nm粒径pDNA/CS纳米粒,研究粒径对CS介导的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为深入探讨粒径对转染效率的影响,考察了3种粒径pDNA/CS纳米粒的药剂学性质,对抗核酸酶作用和细胞对纳米粒的吸附和摄取行为。结果表明:本文制备的3种粒径纳米粒的药剂学性质和凝聚pDNA的能力等特性基本无差别,均能有效保护pDNA免受核酸酶降解;在HEK29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无显著差异;与细胞共孵育4h,流式细胞仪测定的三者细胞摄取率与摄取量相似;荧光显微图像显示3种粒径纳米粒均以小聚集体形式吸附于细胞表面,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图像显示直径约为2μm小聚集体较易被细胞内吞入胞。因此粒径在250-1300nm中对壳聚糖纳米粒介导的细胞转染率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粒 PDNA 粒径 转染效率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对细胞摄入和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海玲 朱敦皖 +4 位作者 杨健 宋丽萍 柏金根 姚康德 冷希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6-491,共6页
目的 研究精氨酸或十六烷基修饰壳聚糖对其细胞摄入和细胞毒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α-^32P-dATP标记质粒DNA,分别与十六烷基化壳聚糖和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通过复凝聚方法形成壳聚糖DNA纳米复合物。采用血管平滑肌A10细胞进行摄... 目的 研究精氨酸或十六烷基修饰壳聚糖对其细胞摄入和细胞毒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α-^32P-dATP标记质粒DNA,分别与十六烷基化壳聚糖和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通过复凝聚方法形成壳聚糖DNA纳米复合物。采用血管平滑肌A10细胞进行摄入测试,并用β液闪计数仪检测结果。用MTT方法对壳聚糖DNA纳米复合物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结果 经^32P标记的DNA与不同修饰的壳聚糖复合所形成的纳米复合物粒径约为55.9—174.9nm,zeta电位约为1.8—10.8mV。细胞摄入实验显示通过精氨酸或十六烷基修饰的壳聚糖与DNA形成的纳米复合物更易于进入细胞。其中十六烷基化壳聚糖DNA纳米复合物(HCNC)在N/P为1:1时细胞摄入量最高,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DNA纳米复合物(ACNC)细胞摄人次之,与未经修饰的壳聚糖DNA纳米复合物(UCNC)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HCNC、ACNC比UCNC高1.3倍,P〈0.0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修饰后的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毒性远远小于商品化的细胞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结论 两种修饰对壳聚糖DNA纳米复合物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摄入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同时其细胞毒性远小于商品化的细胞转染试剂Lipofeetamine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化学修饰 纳米复合物 细胞摄入 细胞毒性
下载PDF
Fe_3O_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2+)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傅毛生 许龙飞 +1 位作者 钟学明 谢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用乙二醇为溶剂,三氯化铁和尿素为起始反应试剂,柠檬酸为粒子表面修饰剂,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Fe3 O4纳米粒子,然后以一定浓度配比的Na2 SO4与NaOH混合液为沉淀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Fe3 O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 用乙二醇为溶剂,三氯化铁和尿素为起始反应试剂,柠檬酸为粒子表面修饰剂,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Fe3 O4纳米粒子,然后以一定浓度配比的Na2 SO4与NaOH混合液为沉淀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Fe3 O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物理特性测试仪(PPMS)表征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评价吸附剂对Pb2+的吸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Fe3O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是由磁性Fe3O4纳米球形粒子和鱼卵状壳聚糖纳米粒子聚集体复合而成,该吸附剂对Pb2+有很好的吸附去除性能,它对Pb2+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型,在温度298k和pH值5时,吸附剂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105.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壳聚糖纳米粒子 吸附剂 Pb2+吸附
下载PDF
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对酸性染料的吸附特性(英文)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利民 尚超 刘峙嵘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682,共6页
利用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EMCN)吸附酸性橙7(AO7)和酸性橙10(AO10).EMCN制备时先通过在由环已烷/正已醇、壳聚糖和铁盐组成的反相微乳体系中加NaOH溶液沉淀剂,得到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再经乙二胺改性以增加氨基含量和提高吸附... 利用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EMCN)吸附酸性橙7(AO7)和酸性橙10(AO10).EMCN制备时先通过在由环已烷/正已醇、壳聚糖和铁盐组成的反相微乳体系中加NaOH溶液沉淀剂,得到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再经乙二胺改性以增加氨基含量和提高吸附容量.透射电镜表明,EMCN分散良好,粒径15-40nm.吸附实验表明,AO7和AO10最佳吸附分别在pH4.0和pH3.0.EMCN具有粒径小和高表面活性,因此吸附速率快.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AO7和AO10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47和2.25mmol·g-1.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放热,且能自发进行.EMCN可用NH4OH/NH4Cl(pH10.0)溶液再生并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壳聚糖 磁性纳米粒子 乙二胺 酸性染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