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视角下城市老旧社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更新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凯瑞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6期196-198,共3页
儿童的健康程度是衡量人类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3个方面。社区户外活动空间作为儿童日常主要的活动中心,是实现儿童健康生活的基本单元... 儿童的健康程度是衡量人类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3个方面。社区户外活动空间作为儿童日常主要的活动中心,是实现儿童健康生活的基本单元。文章以合肥市某典型老旧小区为调研案例,首先,基于实证研究对社区内现有儿童活动空间的布局设计和可达性等建设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次,获取该小区儿童的日常游戏场所选择、出行方式和时间频率等行为特征,并进一步通过问卷获取家长与儿童对其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健康需求评价;最后,探讨现有老旧社区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在儿童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利于儿童健康的相应更新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城市老旧社区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更新建议
下载PDF
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儿童友好型开放空间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2
作者 林芷珊 林广思 《风景园林》 2022年第2期71-77,共7页
可供性理论从功能的角度描述儿童环境感知的心理本质及其对特定环境的行为反应,体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关怀。通过文献回顾,首先厘清了可供性理论因能够直接描述儿童的环境–行为关系而成为儿童环境感知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借助可供性的... 可供性理论从功能的角度描述儿童环境感知的心理本质及其对特定环境的行为反应,体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关怀。通过文献回顾,首先厘清了可供性理论因能够直接描述儿童的环境–行为关系而成为儿童环境感知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借助可供性的不同维度、层级及特性能够详细描述开放空间为儿童提供的多种活动机会。可供性作为联系环境与人类感知、行为的媒介概念,描述了行为发生的一系列条件,详细地解释物理、社会文化、个体因素是如何对儿童可供性实现甚至儿童发展造成影响的。对可供性的测度和分析构成了当前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儿童友好型开放空间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供性理论指导下的儿童友好型开放空间研究还超越了空间设计决策与设计效能评估,进一步为以循证设计为导向的研究–实践框架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型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环境感知 环境行为 独立活动性 行为背景 景观绩效 包容性 参与式设计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偏好研究——以杭州三个社区公园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章晶晶 项湫涯 +2 位作者 胡广 麻欣瑶 卢山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4,共6页
社区公园是儿童户外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研究儿童在社区公园的行为偏好及空间需求对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机会、提升社区公园品质和促进环境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3个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获取儿童活动空间分布特征,运... 社区公园是儿童户外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研究儿童在社区公园的行为偏好及空间需求对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机会、提升社区公园品质和促进环境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3个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获取儿童活动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关联规则、核密度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儿童户外活动与社区公园空间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区公园中儿童不同活动类型对空间的偏好度存在显著差异:自然活动对特定空间的偏好度最高,主要集中在有沙、水体和草坪的空间;功能活动和规则活动的空间偏好度次之,多发生在器械区、广场等设施丰富或面积较大的场地;休闲活动与大部分空间都具有关联性,分布较均衡。设施、基底类型和植被覆盖等环境要素与儿童活动空间选择的关联性较强。以此为基础,提出以儿童活动偏好为导向的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关联规则 社区公园 儿童户外活动 空间偏好 环境要素
下载PDF
重庆市北碚老城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社会绩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思锶 杨岗 +1 位作者 梁荣 刘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91,共5页
为更准确地反映重庆市北碚老城区儿童享有户外活动空间资源的现状,进一步探索城市公共空间配置的社会绩效评价方法,基于行政单元之下更微观的城市空间格局和更精细的常住儿童人口数据,以地形、道路、边界围合及用地性质等因素划定的功... 为更准确地反映重庆市北碚老城区儿童享有户外活动空间资源的现状,进一步探索城市公共空间配置的社会绩效评价方法,基于行政单元之下更微观的城市空间格局和更精细的常住儿童人口数据,以地形、道路、边界围合及用地性质等因素划定的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单元,计算各功能单元儿童人均享有面积,进而评价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的社会绩效。结果表明:北碚老城区缺乏对专属型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建设;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不公平;相对低绩效水平的功能单元占单元总数的29.41%,未来应首先关注低绩效单元中儿童活动空间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公共空间配置 社会绩效评价 老旧城区
下载PDF
城市住宅小区儿童室外活动场地探析--以南昌海域香廷为例
5
作者 杨娇娇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9期44-47,共4页
文章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行为喜好及儿童活动与发育之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合样本小区儿童活动场地情况,对儿童活动场地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并从儿童活动场地的整体规划和场地设置两个层面提出了儿童活动场地建设... 文章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行为喜好及儿童活动与发育之间关联性进行研究,结合样本小区儿童活动场地情况,对儿童活动场地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并从儿童活动场地的整体规划和场地设置两个层面提出了儿童活动场地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小区 儿童 活动特点 儿童室外活动场地
下载PDF
国内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研究述评
6
作者 李翰林 宋凤 《城市建筑》 2021年第6期107-109,共3页
居住区中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儿童最易到达、使用频率最高的活动空间,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十年发展较快,并出现丰富的研究方向与成果。研究者将儿童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理论与风景园林专业... 居住区中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儿童最易到达、使用频率最高的活动空间,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十年发展较快,并出现丰富的研究方向与成果。研究者将儿童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理论与风景园林专业知识结合开展了广泛研究。现有研究中安全性是最受研究者关注的空间特性,游戏与交往是最受关注的行为类型,按年龄分组是普遍被认可的设计策略,设施灵活多样化与环境自然化是活动空间改善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居住区 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