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藜麦尾孢叶斑病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19
1
作者 殷辉 周建波 +6 位作者 吕红 常芳娟 秦楠 翟世玉 邢鲲 赵飞 赵晓军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8-414,共7页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是藜科藜属1年生双子叶植物[1],作为一种新型粮食作物在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90多个国家种植或试种[2]。2014年以来,在我国的山西、青海、甘肃、河北等省份开始规模化种植[3];山西省静乐县是我国藜麦...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是藜科藜属1年生双子叶植物[1],作为一种新型粮食作物在南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90多个国家种植或试种[2]。2014年以来,在我国的山西、青海、甘肃、河北等省份开始规模化种植[3];山西省静乐县是我国藜麦规模化种植最早的基地[3],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及连作栽培导致病害日趋严重,尤其是叶部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OPODIUM QUINOA CERCOSPORA Fresen CERCOSPORA cf. chenopodii Passalora Fr. leaf SPOT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土荆芥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馨 陈森鸿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建立土荆芥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20%盐酸水解土荆芥中黄酮类成分得槲皮素和山柰素,并采用 HPLC 法测定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 C_(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40:... 目的:建立土荆芥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20%盐酸水解土荆芥中黄酮类成分得槲皮素和山柰素,并采用 HPLC 法测定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 C_(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40:6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槲皮素和山柰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3~0.203μg(r=0.9999)及0.0944~0.944μg(r=0.9998);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3%及99.7%。结论:本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土荆芥中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槲皮素 山柰素 HPLC
下载PDF
藜子70%醇提物对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戴岳 叶文才 +2 位作者 刘桦 宣园园 黄罗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 :观察藜子醇提物对速发型及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探讨其止痒作用机制及其作为地肤子代用品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大鼠或小鼠皮内注射大鼠抗卵白蛋白抗血清诱导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以SRBC或PC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体外试验以3H ... 目的 :观察藜子醇提物对速发型及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探讨其止痒作用机制及其作为地肤子代用品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大鼠或小鼠皮内注射大鼠抗卵白蛋白抗血清诱导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以SRBC或PC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体外试验以3H TdR掺入法观察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藜子 70 %醇提物 40 0mg/kgig可明显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颅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 ;2 0 0、40 0mg/kgig可减轻小鼠异种耳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及组胺所致足肿胀。藜子醇提物 40 0mg/kg于抗原攻击后给药可抑制SRBC或PC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而在抗原攻击前给药则无明显影响。体外试验藜子醇提物 1 2 5、2 5 0 μg/ml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当浓度升至 5 0 0 μg/ml时则呈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 :藜子的止痒功效可能与其对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有关 ;藜子抑制Ⅰ、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特征与地肤子十分相似 ,提示其可作为后者的代用品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子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 迟发型过敏反应 淋巴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药理学
下载PDF
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任雪峰 齐亚娥 +2 位作者 吴冬青 安红钢 牛变红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41-45,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mg/mL),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40 min,乙醇浓度40%,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理论提取率为0.610 2%。在此最佳条件下重复3次...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mg/mL),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40 min,乙醇浓度40%,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理论提取率为0.610 2%。在此最佳条件下重复3次,测得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际提取率为0.605 8%,RSD=0.72%,说明采用此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藜中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土荆芥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秋情 衷林清 +2 位作者 王利娜 潘馨 王二丽 《海峡药学》 2016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建立土荆芥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KMA Platisil ODS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38∶62),流速为1.0m L·min^(-1),检测波长为370nm,柱温为30℃。结果槲皮... 目的建立土荆芥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KMA Platisil ODS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38∶62),流速为1.0m L·min^(-1),检测波长为370nm,柱温为30℃。结果槲皮素进样量在0.0559~3.3552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82%,RSD为1.83%(n=6);山奈素进样量在0.1112~6.6720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2%,RSD为2.43%(n=6);异鼠李素进样量在0.0128~0.7680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为2.55%(n=6)。结论本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土荆芥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槲皮素 山奈素 异鼠李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