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色素瘤生长趋化因子1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玮 黄宁 +2 位作者 王琪 阳志军 李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生长趋化因子1(CXCL1)基因在卵巢癌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CXCL1基因全长序列,并构建其表达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采用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慢病...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生长趋化因子1(CXCL1)基因在卵巢癌细胞生物学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CXCL1基因全长序列,并构建其表达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采用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慢病毒介导的卵巢癌A2780细胞中CXCL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rITI.)法、流式细胞术和显微镜下计数集落数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细胞生长周期和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Transwe11小室和Migration侵袭方法测定细胞体外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测序结果显示,重组慢病毒质粒CXCL1-PWPI与CXCL1基因的同源性达100%。lit-PCR和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A2780细胞经CXCL1-PWPI转染后,CXCL1mRNA和蛋白表达呈阳性。A2780组、PWPI组和CXCL1-PWPI组的细胞集落形成率分别为22.3%、26.5%和37.2%(P〈0.05),G1期细胞分别为62.7%、61.4%和44.0%(P〈0.001)。CXCL1-PWPI组与A2780组和PWPI组比较,其细胞迁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侵袭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L1基因具有促进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和侵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黑色素瘤生长趋化因子1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甲钴胺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神经性疼痛及酸敏感离子通道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春宇 陈志刚 张建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658-2663,共6页
背景:酸敏感离子通道可参与突触可塑性、痛觉、触觉等多种生理过程,由于炎症导致的酸性微环境激活和改变可能是导致相关疾病迁延难愈和复发率高的重要因素。目的:探究甲钴胺对腰椎间盘突出大鼠神经性疼痛、c-JNK、CXCL1通路及酸敏感离... 背景:酸敏感离子通道可参与突触可塑性、痛觉、触觉等多种生理过程,由于炎症导致的酸性微环境激活和改变可能是导致相关疾病迁延难愈和复发率高的重要因素。目的:探究甲钴胺对腰椎间盘突出大鼠神经性疼痛、c-JNK、CXCL1通路及酸敏感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钴胺组、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健康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建模24 h后模型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0.8 mL/(kg·d)生理盐水,甲钴胺组予甲钴胺104μg/(kg·d)腹腔注射,药物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0.5 mL/(kg·d)腹腔注射,1次/d,所有组别均连续干预14 d。建模前1 d、建模后1 d及治疗7,14 d用智能热板仪对大鼠后肢进行机械刺激缩爪阈值测定;治疗7,14 d以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给药结束后24 h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造模部位脊背角组织病理形态,PCR检测酸敏感离子通道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c-Jun氨基末端激酶、CXC趋化因子配体1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后肢机械刺激缩足阈值显著降低(P<0.05);甲钴胺组后肢机械刺激缩足阈值高于模型组(P<0.05),药物对照组低于甲钴胺组(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升高(P<0.05);甲钴胺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药物对照组高于甲钴胺组(P<0.05);③模型组神经元空泡样且不规则,核仁模糊、结构紊乱;甲钴胺组少量神经元固缩及核偏移,灰白质空洞样区域减小,核仁较为清晰,胞浆内尼氏小体较均匀;药物对照组仍有部分神经元固缩、坏死、溶解,灰白质空洞样改变区域减少;④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酸敏感离子通道3、酸敏感离子通道1a mRNA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CXC趋化因子配体1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腰椎间盘突出 神经性疼痛 c-JUN氨基末端激酶 cxc趋化因子配体1 酸敏感离子通道
下载PDF
CXCL1在重度脑外伤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苏 孙李颖 +2 位作者 孙丽 吴勤峰 沈光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7-941,共5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在重度脑外伤(TBI)患者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及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选取重度TBI住院、且行开颅手术患者78例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收集血液,其中19例收...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在重度脑外伤(TBI)患者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及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选取重度TBI住院、且行开颅手术患者78例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收集血液,其中19例收集到脑组织。实验组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重型TBI组(6~8分,n=35)和特重型TBI组(3~5分,n=43)。10例病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来自摘除的脑血管瘤或良性肿瘤边缘少量正常脑组织。1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来自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重度TBI患者CXCL1在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ELISA法检测损伤后脑组织和不同时间点血液中CXCL1蛋白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CXCL1蛋白含量与术后30 d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脑组织内CXCL1主要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重度TBI后,CXCL1主要表达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特重型TBI组CXCL1蛋白在脑组织中的含量高于重型TBI组(t=-12.58,P<0.05)。重型TBI组CXCL1蛋白在血液中含量于术前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术后14 d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术后30 d降至健康者水平(P>0.05)。特重型TBI组CXCL1蛋白在血液中含量术前和术后1 d最高,其后逐渐下降,术后30 d仍高于健康者(P<0.05)。术前至术后30 d,特重型TBI组CXCL1蛋白含量均高于重型TBI组(P<0.05)。特重型TBI组术前血液中CXCL1蛋白含量与GOS评分呈负相关(r=-0.351,P<0.05)。结论重度TBI后CXCL1表达明显增高,且主要表达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同时CXCL1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cxcL1 表达 免疫荧光染色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导疼痛大鼠脊髓中CXCL1 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翔 汤乃洋 +1 位作者 秦毅彬 佘庆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u mbar disc herniation,LDH)诱导疼痛大鼠脊髓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m 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LDH模型组(LDH组,32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32...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u mbar disc herniation,LDH)诱导疼痛大鼠脊髓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m 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LDH模型组(LDH组,32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32只)。LDH组在左L5神经根近背根神经节附近自体移植尾部髓核,建立大鼠非压迫性LDH模型,Sham组手术方法同LDH组,但不植入髓核。分别测定两组大鼠术前1 d及术后1、3、5、7、10、14、21 d左后爪机械性缩爪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爪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Sham及LDH组手术前,术后1、3、5、10 d大鼠各6只取L5节段脊髓,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XCL1 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LDH组MWT在术后1 d即显著降低(P<0.001),持续21 d以上(P<0.001);PWL在术后5 d开始下降(P<0.01),21 d部分恢复正常。与Sham组相比,LDH组大鼠脊髓CXCL1 m RNA表达水平在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上调(P<0.01或P<0.001)。结论:大鼠脊髓中CXCL1 m RNA的表达上调可能与自体髓核移植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髓 cxc趋化因子配体1 大鼠
下载PDF
基于c-JNK/CXCL1信号通路研究椎间盘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脊髓炎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牛辉 鲍朝辉 +4 位作者 张文明 高乾坤 周献伟 杨洸 刘鸣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5-660,共6页
目的观察椎间盘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脊髓炎症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c-JNK)/趋化因子配体1(CXC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5只大鼠随机选取70只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椎间盘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脊髓炎症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c-JNK)/趋化因子配体1(CXC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5只大鼠随机选取70只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椎间盘丸低、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剩余15只为假手术组。模型复制2 h后,椎间盘丸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1.85、3.70 g·kg^(-1)椎间盘丸溶液和0.77 mg·kg^(-1)美洛昔康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干预7 d后,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测定痛反应阈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脊髓背角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c-JNK、p-c-JNK、CXCL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干预1 d与7 d痛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椎间盘丸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干预1 d与7 d痛阈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L-6、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椎间盘丸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IL-6、IL-1β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假手术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细胞核位于中央,核仁清晰,胞质内有排列均匀的颗粒状物尼氏小体,无细胞肿胀及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细胞核不规则,核仁不清晰,胞质中尼氏小体排列不均匀,细胞明显肿胀,神经元细胞胞浆呈空泡样变化;椎间盘丸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有所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ba-1、p-c-JNK、CXCL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椎间盘丸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Iba-1、p-c-JNK、CXC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丸 脊髓炎症 c-Jun氨基末端激酶/趋化因子配体1(c-JNK/cxcL1)信号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CCL2、CCL4和CXCL8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梅蕊 彭诚 《江苏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CCL2)、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4(CCL4)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8(CXCL8)的表达及其对糖尿病患者种植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口腔种植体修复手术的糖尿病患者48例(4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CCL2)、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4(CCL4)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8(CXCL8)的表达及其对糖尿病患者种植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口腔种植体修复手术的糖尿病患者48例(48枚种植体),根据是否发生炎症分为糖尿病健康种植体27枚(A)组和糖尿病炎症种植体21枚(B)组,另纳入健康者健康种植体30枚作为对照(C)组。采用ELISA检测龈沟液中CCL2、CCL4和CXCL8表达,分析B组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糖尿病患者种植体炎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探诊深度、出血指数、CCL2、CCL4和CXCL8表达水平均与C组相仿(P>0.05);但B组上述指标均高于C组(P<0.05)。B组龈沟液中CCL2与CXCL8水平、出血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CCL4与CXCL8水平、探诊深度均呈正相关(P<0.05),CXCL8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CCL2和CXCL8高水平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炎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炎症种植体龈沟液中的CCL2、CCL4和CXCL8呈高表达,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炎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 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4 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8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CXCL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勇超 任莹坤 +5 位作者 唐礼恭 刘英俊 陈小兵 王刚成 李克 黄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60例胃癌组织标本,其中60例收集血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中CXCL5蛋白表达,采用酶...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60例胃癌组织标本,其中60例收集血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中CXCL5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和正常志愿者血清中CXCL5含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XCL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7.69% (86/260)]高于周围正常组织[6.53% (17/260),P<0.01];癌组织中CXCL5表达与肿瘤大小(P< 0.05)、病理类型(P<0.05)、脉管癌栓(P<0.05)、T分期(P<0.05)、N分期(P<0.05)明显相关;CXCL5表达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胃癌患者血清CXCL5的含量(985.46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628.49 ng/L,P<0.01),且与肿瘤大小(P<0.05)、脉管癌栓(P<0.05)、T分期(P<0.05)、M分期(P<0.05)明显相关.结论 CXCL5在胃癌中高表达,与胃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患者生存率负相关.CXCL5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5 胃癌
原文传递
血清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3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陈书宁 田雨 +4 位作者 秦艳 刘彦魁 周心一 韩伟峰 齐晓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3(CXCL3)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CXCL3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效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20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00名健康人群血清CXCL3浓度。同时... 目的探究血清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3(CXCL3)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CXCL3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效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20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00名健康人群血清CXCL3浓度。同时,构建测试队列、验证队列和交叉队列来确定趋化因子CXCL3的诊断潜力。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确定趋化因子CXCL3作为结直肠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XCL3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XCL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CXCL3在测试队列、验证队列及其各自的交叉队列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850、0.834和0.826(P<0.01)。当CXCL3与相关肿瘤抗原CEA、CA125、CA19-9联合诊断时,其AUC高于把CXCL3作为单一诊断指标(0.881比0.829,P<0.01)。肿瘤大小的亚组分析表明CXCL3在肿瘤大小<4 cm时最有效(AUC=0.810,P<0.01)。高CXCL3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缩短(P<0.01),血清CXCL3水平(P=0.005)是结直肠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CXCL3对结直肠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XCL3高表达组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期较短,提示其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3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Evaluation of Serum Soluble CD27 and CXCL10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Vitiligo:A Cross-Sectional Study
9
作者 Marwa A.Aboelmagd Hanan A.Assaf +2 位作者 Mohammed H.Hassan Hanan A.Abdelmegeed Ashraf Abdelwaha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CSCD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Objective:Vitiligo is a relatively common skin disfiguring disorder that exhibits a fluctuating course between activity and stability,making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hallenging.Autoimmunit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 Objective:Vitiligo is a relatively common skin disfiguring disorder that exhibits a fluctuating course between activity and stability,making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hallenging.Autoimmunit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Numerous autoimmune disorder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both CD27 and 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0(CXCL10).However,trials evaluating their role in vitiligo are lacking in the Egyptian setting.We evaluated the circulating levels of these 2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vitiligo and the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levels and disease activity.Methods: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included 70 patients with vitiligo and 20 healthy controls.The patients were clinically assessed and then divided into active and stable groups according to clinical signs of activity and Vitiligo Disease Activity scores.The levels of CD27 and CXCL10 in the serum were assessed using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both the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s,then the Mann-Whitney U and Kruskal-Wallis tes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Results:Active and stable vitiligo patients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median serum CXCL10(385.9 and 245.2 pg/mL)and CD27(61.6 and 66.5 ng/mL)level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193 pg/mL and 52.5 ng/mL,respectively,all P<0.05).In vitiligo cases,although CXCL10 leve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disease activity(P<0.001),CD27 levels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2 subgroups(P=0.953).CXCL10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isease activity(r=0.887,P<0.001).CXCL10 had a higher sensitivity and a lower specificity(95.7%and 60.0%,respectively)compared to CD27(71.4%and 75%,respectively)for differentiating cases from controls.Conclusion: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CXCL10 and CD27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urse of vitili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ILIGO disease activity 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0 cD27
原文传递
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清TNF-α和CXCL-5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珊珊 李中南 +2 位作者 许成群 熊园园 张帆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基5(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5,CXCL-5)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基5(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5,CXCL-5)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采用链尿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法复制糖尿病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血清TNF-α、CXCL-5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和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TNF-α、CXCL-5水平显著降低(P<0.01),3个给药组TNF-α、CXCL-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复制后0周末比较,2、4、8周末,吡格列酮组和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2、4、8周末,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及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但3个给药组之间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8周末血糖水平与TNF-α、CXCL-5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机制与其降低血清TNF-α、CXCL-5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益气养阴活血法 丹蛭降糖胶囊 TNF-Α cxcL-5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XCL12/CXCR4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清林 刘琳 杨君霞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索CXCL12/CXCR4在SLE疮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8例初诊SLE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BMCs和15名健康人的PBM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XCR4,CD3,CD19在细胞上的表达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CXCL12在血浆中的浓度。正态分布资料独... 目的探索CXCL12/CXCR4在SLE疮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8例初诊SLE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BMCs和15名健康人的PBM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XCR4,CD3,CD19在细胞上的表达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CXCL12在血浆中的浓度。正态分布资料独立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资料配对样本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独立样本检验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相关样本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相关性分析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CXCR4^(+)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在治疗后(90±7)%比治疗前(75±17)%显著增加(t=-2.440,P<0.05);②CXCR4^(+)淋巴细胞亚群平均荧光强度在治疗后[119.00(92.93,142.50)]比治疗前[177.00(130.75,280.25)]显著下降(Z=-2.100,P<0.05);③血浆中CXCL12的浓度在治疗后(540±243)pg/ml比治疗前(1146±570)pg/ml显著下降(t=3.219,P<0.05);④上述3个指标在治疗后的变化趋势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初诊SLE患者治疗后CXCR4^(+)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平均荧光强度和血浆中CXCL12的浓度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提示CXCL12/CXCR4与SLE疾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cxcR4受体 趋化因子cxcL12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Ishikawa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洁 李红雨 +2 位作者 赵书君 石鸿玉 付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8-517,共10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CXCL1因子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1在子宫...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CXCL1因子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Q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XCL1 mRNA的相对表达;体外运用siRNA沉默Ishikawa细胞中CXCL1的基因表达,分别通过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沉默CXCL1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检测对细胞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NF-κB,MMP9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QRT-PCR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XCL1表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分期较晚及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在CXCL1沉默组中,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升高,pNF-κB,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CXCL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CXCL1可能通过下调磷酸化NF-κB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配体1(cxcL1) 子宫内膜样腺癌 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 靶向治疗
下载PDF
JNK in Spinal Cord Facilitates Bone Cancer Pain in Rats through Modulation of CXCL1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忠良 杜婷婷 张瑞光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6年第1期88-94,共7页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cancer-induced bone pain(CIBP) is a severe and common problem that is difficult to manage and explain. As c-Jun N-terminal kinase(JNK) and chemokine(C-X-C motif) ligand 1(CXCL1...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cancer-induced bone pain(CIBP) is a severe and common problem that is difficult to manage and explain. As c-Jun N-terminal kinase(JNK) and chemokine(C-X-C motif) ligand 1(CXCL1) have been shown to participate in several chronic pain processes,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JNK and CXCL1 in CIB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 rat bone cancer pai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medullary injection of Walker 256 rat gland mammary carcinoma cells into the left tibia of Sprague-Dawley rats. As a result, intramedullary injection of Walker 256 carcinoma cells induced significant bone destruction and persistent pain. Both phosphorylated JNK1(p JNK1) and p JNK2 showed time-dependent increases in the ipsilateral spinal cord from day 7 to day 18 after tumor injection. Inhibition of JNK activation by intrathecal administration of SP600125, a selective p JNK inhibitor, attenuated mechanical allodynia and heat hyperalgesia caused by tumor inoculation. Tumor cell inoculation also induced robust CXCL1 upregulation in the ipsilateral spinal cord on day 18 after tumor injection. Inhibition of CXCL1 by intrathecal administration of CXCL1 neutralizing antibody showed a stable analgesic effect. Intrathecal administration of SP600125 reduced CXCL1 increase in the spinal cord, whereas inhibition of CXCL1 in the spinal cord showed no influence on JNK activation.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JNK activation in spinal cord contributed to the maintenance of CIBP, which may act through modulation of CXCL1. Inhibition of the p JNK/CXCL1 pathway may provide a new choice for treatment of CI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cancer pain c-Jun N-terminal kinase chemokinec-x-c motif ligand 1 SP600125 neural-glial interaction
下载PDF
CXCL14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大肠癌病人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建峰 王丽华 《腹部外科》 2020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4[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4,CXCL1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大肠癌病人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沈阳市肛肠医院...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4[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4,CXCL1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大肠癌病人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沈阳市肛肠医院收治且术后病理确诊的大肠癌病人87例,并随机抽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CXCL14、EGFR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检测大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CXCL14、EGFR表达情况,并分析大肠癌组织中CXCL14、EGFR表达与病人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病人血清CXCL1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EGFR表达水平大肠癌组病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癌组织中CXCL14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而大肠癌组织中EGFR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大肠癌组织中CXCL14、EGFR表达在病人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病人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部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肠癌病人血清及组织中CXCL14低表达而EGFR高表达,血清CXCL14、EGFR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进展,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大肠癌 血清 组织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16/CXCR6轴与乳腺癌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子婷 葛菲(综述) 蒋爱梅(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6期631-635,共5页
乳腺癌是中老年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且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受诸多因素调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该文旨在对趋化因子CXCL16/CXCR6轴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过程中调控作... 乳腺癌是中老年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且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受诸多因素调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该文旨在对趋化因子CXCL16/CXCR6轴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过程中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靶向抗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 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6 乳腺癌
下载PDF
CXCL1在食管胃交界处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李剑 韩广森 +4 位作者 任莹坤 顾焱晖 冯稳 刘雯 曹养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03-305,316,共4页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1(CXCL1)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癌症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010年至2012年被河南省肿瘤医院确诊为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且有组织蜡块的121例癌症患者组织中CXCL1的表达,并经随...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1(CXCL1)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癌症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010年至2012年被河南省肿瘤医院确诊为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且有组织蜡块的121例癌症患者组织中CXCL1的表达,并经随访统计各位患者生存期情况。用χ2检验的方法比较CXCL1的表达差异,用Kaplan Meier法分析其生存情况,并用Log rank test比较,预后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结果 92例(76.03%)为CXCL1阳性表达,29例(23.97%)为阴性表达,且CXCL1的表达在高中分化、III或IV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均显著增高。CXCL1表达阳性的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较表达阴性的患者显著缩短,且经Cox多因素分析,CXCL1的表达、癌症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的转移都是影响无病存活期与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论 CXCL1可能与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或可作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判断预后及治疗的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趋化因子1(cxcL1) 预后
下载PDF
α-促黑素对大鼠肾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
17
作者 张晓速 姜燕 +1 位作者 徐岩 刘雪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7-370,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趋化因子2(CXCL2)、转化生长因子-α( TGF-α)的表达及α-促黑素(α-M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α-MSH治疗组,每组各10只大鼠。通过...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趋化因子2(CXCL2)、转化生长因子-α( TGF-α)的表达及α-促黑素(α-M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α-MSH治疗组,每组各10只大鼠。通过阻断双侧肾动脉建立大鼠肾I/R模型,并在α-MSH干预后24 h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血液及肾、肺组织。经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肾、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肾、肺组织中CXCL2、TG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I/R组血清BUN和Cr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α-MSH治疗组( P<0.05),假手术组和α-MSH治疗组血清BUN和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肾、肺组织中α-MSH治疗组CXCL2 mRNA低于I/R组(P<0.05),而TGF-αmRNA高于I/R组(P<0.05)。③I/R组和α-MSH治疗组CXCL2、TGF-α蛋白表达值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α-MSH治疗组CXCL2蛋白表达值低于I/R组(P<0.05),而α-MSH治疗组TGF-α蛋白表达值高于I/R组( P<0.05)。结论α-MSH可能通过增加TGF-α表达水平和减少CXCL2表达水平,减轻肾I/R所导致的肾、肺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促黑素(α—MSH) 缺血/再灌注(I/R) 趋化因子2(cxcL2)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CL2、CCL3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8
18
作者 付群 刘尊敬 崔丹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CCL2)、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3(CCL3)的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7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CCL2)、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3(CCL3)的表达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7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Pullicino公式计算脑梗死体积将患者分为小梗死组(n=56)、中梗死组(n=41)、大梗死组(n=27),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59)、中度组(n=37)、重度组(n=28),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CL2、CCL3水平,血清CCL2、CCL3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小、中、大梗死组血清CCL2、CCL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大梗死组血清CCL2、CCL3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组,且大梗死组血清CCL2、CCL3水平显著高于中梗死组(P<0.05);轻、中、重度组血清CCL2、CCL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血清CCL2、CCL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血清CCL2、CCL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患者血清CCL2、CCL3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349/0.481,P<0.05);患者血清CCL2、CCL3水平与NIHSS评分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493/0.650,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CCL2、CCL3水平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OR=1.912,1.624,2.272,2.082,95%CI=1.341~2.728,1.436~1.836,1.372~3.764,1.623~2.671,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CL2、CCL3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 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3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
原文传递
免疫因子表达异常促进宫颈癌微环境免疫失衡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敏伊 赵娟 +5 位作者 杨婷 王丽 裴美丽 田思娟 余洋 杨筱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2-527,共6页
目的评估叉头蛋白3(Fox P3)、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0(OX40)和SMAD家族成员3(Smad3)在宫颈癌免疫微环境中的调节作用和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癌灶、癌旁和正常宫颈组织中Fox P3... 目的评估叉头蛋白3(Fox P3)、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0(OX40)和SMAD家族成员3(Smad3)在宫颈癌免疫微环境中的调节作用和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癌灶、癌旁和正常宫颈组织中Fox P3、CCL22、OX40和Smad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Fox P3和CCL22 mRNA在癌灶(P=0.000,P=0.002)和癌旁(P=0.048,P=0.040)的表达显著升高,两者在高级别鳞癌癌灶(P=0.019,P=0.020)和癌旁(P=0.023,P=0.03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鳞癌。OX40和Smad3的mRNA在癌灶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P=0.000,P=0.015),两者在高级别鳞癌癌灶(P=0.018,P=0.030)和癌旁(P=0.027,P=0.014)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低级别鳞癌。在宫颈癌灶和癌旁中,OX40 mRNA与Smad3 mRNA(r=0.384,P=0.002;r=0.288,P=0.023)、Fox P3 mRNA与CCL22 mRNA均呈正相关(r=0.353,P=0.000;r=0.307,P=0.000),CCL22 mRNA与OX40 mRNA呈负相关(r=-0.288,P=0.031;r=-0.263,P=0.037)。Fox P3和CCL22mRNA在HPV阳性的宫颈癌灶(P=0.024,P=0.039)和癌旁(P=0.032,P=0.034)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Smad3在HPV阳性宫颈癌灶中的表达明显低于HPV阴性组(P=0.017)。结论在宫颈癌发生的微环境中,存在免疫因子Fox P3、CCL22、OX40和Smad3的转录表达异常,这种表达偏移可能导致宫颈癌局部OX40和Smad3的正性调节被削弱,而Fox P3和CCL22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的免疫模式,共同参与促成局部免疫失衡和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微环境 叉头蛋白3 趋化因子配体22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 SMAD家族成员3
下载PDF
CXCL10 Induces Lytic Reactivation of EBV through EXTL1
20
作者 Bei-Ning Ding Yi-Lin Wu +1 位作者 You-Yu Zhang Yong-Guo Li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10期621-635,共15页
Epstein-Barr virus (EBV) infects over 90%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establishing latent infections in most individuals.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like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suppression, EBV can be reactivated, leadi... Epstein-Barr virus (EBV) infects over 90%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establishing latent infections in most individuals.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like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suppression, EBV can be reactivated, leading to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related diseases. While inflammation is known to induce EBV reactivation, the precis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is phenomenon remain unclear. 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CXCL10), a key inflammatory facto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how CXCL10 levels regulate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latent and lytic replication phases of the EBV lifecycle using cell culture, Western blot,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immunofluorescence, and flow cytometric apoptosis assay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XCL10 induces EBV transition from latency to lytic replication through its receptor CXCR3 by regulating the downstream effector, exostosis-like glycosyltransferase 1. Additionally, CXCL10 activates the JAK2/STAT3 pathway.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role of CXCL10 in promoting EBV lytic replication, providing crucial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inflammation-triggered EBV reac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 Virus REAcTIVATION Inflammation 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 ExTL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