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式PDMS电泳芯片快速成型及高灵敏化学发光检测氨基酸 被引量:17
1
作者 颜流水 梁宁 +2 位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王建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93-1197,共5页
通过再铸模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预聚物固化在由微细金属丝构成的微流体孔道的印模中 ,一次成型制作了整体式 PDMS芯片 .将所制作的芯片与化学发光检测器集成构建了微芯片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 .初步考察了不经过衍生化时该系统分离... 通过再铸模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预聚物固化在由微细金属丝构成的微流体孔道的印模中 ,一次成型制作了整体式 PDMS芯片 .将所制作的芯片与化学发光检测器集成构建了微芯片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 .初步考察了不经过衍生化时该系统分离检测氨基酸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在80 s内完全分离 ,分离度为 2 .4 5 ,精氨酸的浓度检测限为 3.5 0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PDMS电泳芯片 成型 化学发光检测 氨基酸 分析化学 聚二甲基硅氧烷 微芯片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生物样品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顾群 石先哲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7-462,共6页
儿茶酚胺是人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血浆及尿中儿茶酚胺的浓度水平可用于诊断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及成神经细胞瘤等病症,因而准确测定人体生物样品中儿茶酚胺类物质代谢浓度的变化,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综述了人体液... 儿茶酚胺是人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血浆及尿中儿茶酚胺的浓度水平可用于诊断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及成神经细胞瘤等病症,因而准确测定人体生物样品中儿茶酚胺类物质代谢浓度的变化,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综述了人体液和组织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不同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质谱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荧光光度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品 儿茶酚胺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法 质谱法 电化学法 化学发光法 荧光光度法
下载PDF
连续进样的重力驱动微流控芯片流动分析系统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艳贞 方群 李丹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28-1631,共4页
建立了一种可连续进样的集成化重力驱动微流控芯片流动分析系统 .该系统可实现连续高通量引入试样 ,换样时间仅为 1 5 s;还采用了水平贮液池和出口引流管等重力驱动流体控制技术 ,显著降低了试剂和样品的消耗 ,提高分析速度 ,增加系统... 建立了一种可连续进样的集成化重力驱动微流控芯片流动分析系统 .该系统可实现连续高通量引入试样 ,换样时间仅为 1 5 s;还采用了水平贮液池和出口引流管等重力驱动流体控制技术 ,显著降低了试剂和样品的消耗 ,提高分析速度 ,增加系统连续工作时间 .利用 Luminol-K3[Fe( CN) 6 ]-H2 O2 化学发光体系考察了该系统的分析性能 ,系统对不同试样的分析速度达 80~ 1 0 0样 /h,对 H2 O2 检测的线性范围为 1× 1 0 - 6~1× 1 0 - 4mol/L,检出限为 2 .0× 1 0 - 7mol/L,RSD为 0 .3 % ( n=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重力驱动 连续换样 化学发光检测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柱后化学发光检测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波 李建军 程介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28-530,共3页
报道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柱后化学发光检测装置,鲁米诺和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H2O2体系用于评价该装置的可行性,得到发光试剂鲁米诺和ABEI较尖锐对称的电泳分离峰,检出限分别为50和290fmol。基于... 报道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柱后化学发光检测装置,鲁米诺和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H2O2体系用于评价该装置的可行性,得到发光试剂鲁米诺和ABEI较尖锐对称的电泳分离峰,检出限分别为50和290fmol。基于一些金属离子对鲁米诺-H2O2的快速动力学催化反应,得到Cr(Ⅲ)和Zn(Ⅱ)离子非常尖锐的分离峰,理论塔板数达1.51×10^5和1.86×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化学发光检测 鲁米诺 铬(Ⅲ) 锌(Ⅱ)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锦霞 贺容容 屈圆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原发性肝癌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CLIA...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原发性肝癌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CLIA对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GT)、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糖原(CEA)进行测定,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水平和阳性情况。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血清AFP、AFU、GGT、CA-199和CE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AFU、GGT、CA-199、CEA和AFP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CLIA对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验应用价值高,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肿瘤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单独检测 联合检测 阳性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燕 杨金易 +2 位作者 曾道平 易娜 孙远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421-1427,共7页
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及其原理,根据化学发光体系中标记物质的不同以及检测体系的差... 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及其原理,根据化学发光体系中标记物质的不同以及检测体系的差别,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且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其优点和不足做了透彻的分析。对该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包括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食品安全 检测 应用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静 罗伟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7期138-141,共4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患者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0例疑似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接受诊断的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根据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所...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患者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0例疑似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接受诊断的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根据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所有疑似乙肝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实验组应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而酶联免疫法应用于对照组,将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62.22%)明显低于实验组的阳性检测率(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血清分析结果均低于实验组,且在不同浓度下检测,实验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疑似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率、检测精确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法,且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的检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法 化学发光法 血清学检验 乙肝病毒 检测效果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5
8
作者 蒋艳 余姓鸿 +7 位作者 谢礼 韩国全 张婧 安微 陈世界 陈瑛琪 薛昌华 林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0期7603-7609,共7页
近年来,随着各种食品问题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因操作复杂,耗时长,成本高等特点,无法满足当前检测需求,因此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手段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随着各种食品问题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食品安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因操作复杂,耗时长,成本高等特点,无法满足当前检测需求,因此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手段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研究重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分析速度快、简便的操作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领域人员青睐。CLIA能够很灵敏的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区别,能检测出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抗原、半抗原和抗体,同时还能应用于核酸探针,它目前被广泛用于食品、医疗和环境等领域。根据近5年的文献报道,本文简单概述了CLIA技术,并从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病原微生物以及生物毒素等方面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综述,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 食品安全 检测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静雯 刘清珺 +4 位作者 杜美红 赵瑞雪 万宇平 吴小胜 冯月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9-1416,共8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凭借其化学发光的高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广泛应用。该文着重叙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核心检测体系在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涉及到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新方法进行了综述。化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凭借其化学发光的高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广泛应用。该文着重叙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核心检测体系在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涉及到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新方法进行了综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微生物用时短、成本低,但特异性识别方法和检测的灵敏度有待提升,新型的发光体系、发光放大方法、可替代抗体的识别分子以及相关的前处理技术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微生物检测 前处理 发光放大 识别分子
下载PDF
碳量子点对基于能量转移电化学发光DNA传感体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帆 王伶俐 郭志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83-1288,共6页
实验发现在鲁米诺-结晶紫能量转移电化学发光体系中再加入碳量子点后,体系的灵敏度和重现性均提高.本实验中,探究出用能量转移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区分单双链DNA的优化条件.在优化条件下,测定目标DNA的线性范围为1.0×10-11~1.0×... 实验发现在鲁米诺-结晶紫能量转移电化学发光体系中再加入碳量子点后,体系的灵敏度和重现性均提高.本实验中,探究出用能量转移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区分单双链DNA的优化条件.在优化条件下,测定目标DNA的线性范围为1.0×10-11~1.0×10-7mol/L,相关系数为0.9881,检出限为4.0×10-12mol/L,并且讨论了DNA与碳量子点可能的作用方式.本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碳量子点 DNA检测 鲁米诺 结晶紫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技术在蛋白质和DNA分析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建忠 曹志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4年第4期97-104,共8页
化学发光技术在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药学、临床和环境等许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有关化学发光的评论文章近年来也有许多报道。本文就化学发光技术在蛋白质和DNA分析中的较有特色的新进展 (2 0 0 0年以来 )进行了评述 ,引用文献... 化学发光技术在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药学、临床和环境等许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有关化学发光的评论文章近年来也有许多报道。本文就化学发光技术在蛋白质和DNA分析中的较有特色的新进展 (2 0 0 0年以来 )进行了评述 ,引用文献 3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技术 新进展 DNA分析 药学 临床 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 评论文章 引用文献 特色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调味食品原料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享享 兰文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6-179,186,共5页
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以及宽线性范围的显著优点使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逐渐在食品原料安全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些日常需求较多的调味食品原料的安全检测中受到强烈的关注。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分类以及各方法的基本原... 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以及宽线性范围的显著优点使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逐渐在食品原料安全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些日常需求较多的调味食品原料的安全检测中受到强烈的关注。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分类以及各方法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其在药物残留、病原微生物、违禁添加物和生物毒素等调味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调味食品原料安全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原理 调味食品原料 安全检测 应用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建国 汪敬武 易绣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99-101,共3页
根据维生素C对高锰酸钾氧化鲁米诺的化学发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建立了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5~1.0×10^-4mol/L,检出限为4.0×10^-6mol/L,相对标准... 根据维生素C对高锰酸钾氧化鲁米诺的化学发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合流动注射建立了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5~1.0×10^-4mol/L,检出限为4.0×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0%,平均回收率为99.5%。该方法用于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饮料 维生素C含量 测定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免疫化学发光高灵敏检测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彦明 穆海贝 +4 位作者 王成全 陈永红 李福荣 王军华 程介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42-1244,共3页
A novel detection method of a tumor marker alpha-fetoprotein(AFP) in human sera via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 immunoassay coupled with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CEIACL) was established.After a simple non-comp... A novel detection method of a tumor marker alpha-fetoprotein(AFP) in human sera via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 immunoassay coupled with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CEIACL) was established.After a simple non-competitive immunoassay procedure,seras were directly injected into capillary for electrophoresis with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of luminol and H2O2 catalyzed by horseradish peroxidase and enhanced by(p-iodophenol).The detection limit(S/N=3) of AFP is 0.85 μg/L.The CEIACL method propose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AFP in human sera,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sults detected by Beckman automatic CL analyzer-access IA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检测 甲胎蛋白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在线检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颖 黄波 程介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1-84,共4页
评论了毛细管区带电泳化学发光检测联用技术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化学发光检测具有背景低、热力学范围宽、灵敏度高的优点,适于毛细管电泳柱后微量样品的在线检测。论述了该检测器与毛细管电泳联用的接口和应用状况。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毛细管电泳 在线检测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协 安利民 +2 位作者 高沙沙 张玉 乔飞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8期82-87,共6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cence immunoassay,CLIA)是用于疫病检测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是基于免疫反应原理,结合化学发光检测技术而建立的。与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等标记免疫技术相比,具有无放射性污染、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cence immunoassay,CLIA)是用于疫病检测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是基于免疫反应原理,结合化学发光检测技术而建立的。与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等标记免疫技术相比,具有无放射性污染、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诊断、药物分析以及微生物检测等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CLIA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检测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提出该技术正向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通量、快速和自动化检测的方向发展,这为今后CLIA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免疫分析 动物疫病 检测技术
下载PDF
CMIA法与TPPA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如梅 沈菁 +1 位作者 陈雯 黄毅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值(S/CO)大于1时TPPA检测阳性率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对梅毒的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值(S/CO)大于1时TPPA检测阳性率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对梅毒的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200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小于1的样本经TPPA检测无一例阳性:504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为1-4.99的样本经TPPA检测346例为阳性:237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为5-9.99的样本经TPPA检测231例为阳性;437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为10~19.99的样本经TPPA检测433例为阳性:838份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20的样本经嗍检测全部为阳性。结论化学发光检测梅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大批量标本的常规筛查.但对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在1~19.99区间的样本应采用TPPA联合检测,防止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化学发光测定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场放大进样化学发光检测10^(-16)mol/L水平钴(Ⅱ)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彦明 刘二保 程介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05-2007,共3页
A method of on\|line ultra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with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or Co(Ⅱ) is reported. Using our newly develop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and no... A method of on\|line ultra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with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or Co(Ⅱ) is reported. Using our newly develop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system and novel mixing mode of the reagents, the effects of field\|amplified sample injection on detection limits of metal ion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sub\|fmol/L level(0.13 fmol/L, 1.6 ymol) detection of cobalt ions in ultradilute solution was performed. The separation of fmol/L level Co(Ⅱ) and trace amounts of Ni(Ⅱ) was performed successf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化学发光检测 场放大进样 单分子水平 痕量分析 富集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在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庆华 周燕 +2 位作者 吕迎霞 陈楠 周明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在输血前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以提高检出符合率,降低漏报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医院进行手术或输血治疗的患者共2 748例,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丙...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在输血前感染性指标定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以提高检出符合率,降低漏报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7月医院进行手术或输血治疗的患者共2 748例,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苍白密螺旋体抗体、抗HIV抗体进行阳性率比较,并对化学发光法对阳性检出患者进行复检,记录复检结果一致率;化学发光法采用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HEMA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诊断试剂盒,芬兰Muitiskan MK3酶标仪和Wellwash4 MK2洗板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ELISA诊断试剂盒。结果化学发光法对各种抗体、抗原的检出率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其中化学发光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出率为12.92%,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11.21%,且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苍白密螺旋体抗体、抗HIV抗体的化学发光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6%、1.24%、0.07%,且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阳性检出患者进行复查,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复查一致率最低,为63.10%,且两次检查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的复查一致率均>90.00%,且两次检查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感染性指标定量分析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甚至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值得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感染性指标 定量检测 应用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萌 王子月 张春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34-1941,共8页
化学发光分析是利用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现象,对化学发光物质由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发出的光信号进行测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分析具有无需外来光源、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分析快速以及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可与其它分析技术联用,... 化学发光分析是利用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现象,对化学发光物质由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发出的光信号进行测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分析具有无需外来光源、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分析快速以及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可与其它分析技术联用,在临床检验、药物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生物芯片及微流控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化学发光分析与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量子点、微流控芯片和微阵列、以及滚环扩增、等温指数扩增和两级等温扩增联用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在DNA、生物小分子、生物酶、蛋白质和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超灵敏检测 生化分析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