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槿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彭毅 谭金桃 《中医药导报》 2006年第8期98-101,共4页
对木槿的花、叶、茎皮进行了基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找出了木槿的花、叶、茎皮的主要鉴别特征,为正确鉴定木槿这一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木槿 生药 基源 性状 显微 理化 鉴别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by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治安 崔沐 +2 位作者 赖延清 李劼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A proces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used a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EDLC). By material charac... A proces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used a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EDLC). By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influences of the activitation process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e mesopore volume,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ass ratio of KOH to char (m(KOH)/m(char)) and the activation time, respectively. When m(KOH)/m(char) is 4.0,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mesopore volume reach the maximum values, i.e. 1 960 m2/g and 0.308 4 cm3/g,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is 120.7 F/g synchronously. Compared with the chemical activation, the activated carbons prepared by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show a larger mesopore volume, a higher ratio of mesopore and a larger specific capaci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carbo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chemical-physical activation pore structure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HA/PVA/CS porous composite hydrogel☆ 被引量:3
3
作者 Wei Liang Zhongkuan Luo Li Zho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98-602,共5页
In this paper,a new method combines chemical/physical crosslinking,and emulsification-foaming porogenic was adopted to prepare n-hydroxyapatite(n-HA)/polyvinyl alcohol(PVA)/chitosan(CS)porous composite hydrogel using ... In this paper,a new method combines chemical/physical crosslinking,and emulsification-foaming porogenic was adopted to prepare n-hydroxyapatite(n-HA)/polyvinyl alcohol(PVA)/chitosan(CS)porous composite hydrogel using artificial cornea scaffold materials.The fabricate conditions,including the type and amount of emulsification-foaming porogen,mixing time and speed etc.were researched.The results showed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at the alkylphenol polyoxyethylene ether(OP)acted as emulsification-foaming porogen,with the ratio of WPVA/WOP as 3.75,and mixing 15 min with a stirring speed of 800 r·min-1.Additionally,the fabricated composite hydrogel scaffold materials possessed interconnected internal holes,a moisture content of above 65%,and tensile strength of above 6 MPa.In vitro cytotoxicity and acute systemic toxicity assay confirmed that the scaffolds did not show any cytotoxicity.The as-prepared hydrogel could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artificial cornea scaffold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composite HYDROGEL chemical/physical CROSSLINKING Emulsification-foaming POROGEN Polyvinyl alcohol Biocompatibility Artificial CORNEA scaffold
下载PDF
Sintering effects on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ioactive ceramics
4
作者 Lukasz WITEK James SMAY +3 位作者 Nelson R.F.A.SILVA Teja GUDA Joo L.ONG Paulo G.COELHO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CAS 2013年第3期274-284,共11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ioactive ceramics prepared from an aqueous paste containing hydroxyapatite(HA)and beta 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Prior to fo...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ioactive ceramics prepared from an aqueous paste containing hydroxyapatite(HA)and beta 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Prior to formulating the paste,HA andβ-TCP were calcined at 800℃and 975℃(11 h),milled,and blended into 15%/85%HA/β-TCP volume-mixed paste.Fabricated cylindrical rods were subsequently sintered to 900℃,1100℃or 1250℃.The sintered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elium pycnometry,X-ray diffraction(XRD),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FT-IR),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spectroscopy for evaluation of porosity,crystalline phase,functional-groups,and Ca:P ratio,respectively.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assessed via 3-point bending and diametral compression.Qualitative microstructural evaluation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showed larger pores and a broader pore size distribution(PSD)for materials sintered at 900℃and 1100℃,whereas the 1250℃samples showed more uniform PSD.Porosity quantification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orosity for materials sintered to 900℃and 1250℃(p<0.05).XRD indicated substantial deviations from the 15%/85%HA/β-TCP formulation following sintering where lower amounts of HA were observed when sintering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Mechanical testing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and different sintering regimes(p<0.05).Variation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ioactive ceramics were direct consequences of calcination and sint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graft material chemical/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SINTERING 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BCP)
原文传递
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6
5
作者 房彬 李心清 +1 位作者 赵斌 钟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92-1297,共6页
生物炭因其结构和功能特性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在农业土壤改良培肥、固碳减排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基于田间长期定位试验,开展生物炭对大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以西南地区玉米(Zea mays L.)-... 生物炭因其结构和功能特性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在农业土壤改良培肥、固碳减排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基于田间长期定位试验,开展生物炭对大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以西南地区玉米(Zea mays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生物炭添加比例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生物炭施用对旱作农田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矿质态氮、有效磷、含水量等理化性质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单施复合肥、尿素(C0);复合肥、尿素+20 t·hm^-2生物炭(C2);复合肥、尿素+50 t·hm-2生物炭(C5);复合肥、尿素+100 t·hm^-2生物炭(C10)。结果表明:与C0对比,C5和C10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降低幅度分别为14.6%和32.5%;C2、C5和C10处理土壤年均pH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0.10、0.17和0.15个单位;处理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4.9%、137.7%和297.2%;土壤硝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8.0%、26.3%和88.4%;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34.8%、135.0%和232.2%;生物炭处理下土壤年均含水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8%、29.1%和44.7%。玉米、油菜籽实和均表现为生物炭处理高于对照组。玉米籽实提高7.6%-20.3%,玉米根茎叶生物量提高8.6%-46.8%;油菜籽实产量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15.7%-35.4%,根茎叶生物量提高-17.2%-30.3%。综合来看,本试验条件下,生物炭施用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 pH、有机质含量、NO3^--N 含量、有效磷含量、含水量,显示出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施用于农田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耕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理化性质 作物产量 土壤改良剂
下载PDF
复合污泥堆肥施用于高速公路绿化带效果的研究Ⅱ.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及环境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1
6
作者 薛澄泽 张增强 +7 位作者 孟昭福 杜新科 崔文社 马芸 高鹏程 高坤瑞 唐新保 杨毓峰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2000年第5期263-266,281,共5页
采用野外施肥试验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 ,探讨了复合污泥堆肥施用于高速公路绿化带后对土壤理化性质、植物体内营养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该肥后1.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上看 ,土壤的CEC、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和含水量... 采用野外施肥试验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 ,探讨了复合污泥堆肥施用于高速公路绿化带后对土壤理化性质、植物体内营养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该肥后1.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上看 ,土壤的CEC、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和含水量均增加 ,而容重下降 ;2.从植物营养看 ,植物体内的氮、磷含量比对照要高 ,且随堆肥用量增大而增高 ;3.硝态氮淋溶仅达40~60cm ,未影响地下水。因供试土壤为石灰性土壤 ,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很低 ,植物体内的重金属与对照无差异 ,说明未在植物体内积累。而且高速公路绿化带是一个封闭体系 ,同时又避开了食物链 ,因而其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泥堆肥 高速公路 绿化带 土壤 环境影响
下载PDF
用关联度和聚类分析法研究连香树人工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4
7
作者 潘开文 刘照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对 10年生连香树人工群落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表明 ,土壤中有机质、有效Ca、Fe、Mg和N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土壤有效元素除N和Mn外 ,一般都不直接影响群落对土壤中各对应的有效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连香树在不同生境条件下 ,对土壤元素的吸... 对 10年生连香树人工群落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表明 ,土壤中有机质、有效Ca、Fe、Mg和N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土壤有效元素除N和Mn外 ,一般都不直接影响群落对土壤中各对应的有效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连香树在不同生境条件下 ,对土壤元素的吸收有一定的选择性 .影响连香树地径、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的因子顺序表现为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物理性质 >气候因子 ;土壤有效P对连香树生长的影响小 .连香树适宜生长在海拔2 2 0 0~ 2 70 0m ,且土壤疏松多孔、富含有机质、自然含水率较高以及空气平均湿度较大的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树 土壤理化性质 气候 海拔 人工群落 关联度 聚类分析 生境
下载PDF
海洋酸化及其与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37
8
作者 唐启升 陈镇东 +12 位作者 余克服 戴民汉 赵美训 柯才焕 黄天福 柴扉 韦刚健 周力平 陈立奇 宋佳坤 BARRY James 吴亚平 高坤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307-1314,共8页
海洋酸化是CO2排放引起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CO2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海洋每年吸收的量约为人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即约每小时吸收100万吨以上的CO2),对缓解全球变暖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海洋吸收CO2... 海洋酸化是CO2排放引起的另一重大环境问题.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CO2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海洋每年吸收的量约为人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即约每小时吸收100万吨以上的CO2),对缓解全球变暖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海洋吸收CO2量的增加,表层海水的碱性下降,引起海洋酸化.海洋酸化会引起海洋系统内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影响到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理、生长、繁殖、代谢与生存,可能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地球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海洋酸化事件,伴随着生物种类的灭绝,其内在联系虽然不甚明确,却也可能暗示未来海洋酸化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海洋酸化 海洋化学与 物理过程 全球变化 生态效应
原文传递
呼伦贝尔沙质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沙漠化演变规律及机制 被引量:36
9
作者 赵哈林 周瑞莲 +2 位作者 赵学勇 张铜会 王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了解呼伦贝尔沙质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于2009年在呼伦贝尔沙地的陈巴尔虎旗设置样地,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沙漠化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差异和变化特征,探讨了土壤理化特性沙漠化演变规律和机制,得到如下结果,1)随... 为了了解呼伦贝尔沙质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于2009年在呼伦贝尔沙地的陈巴尔虎旗设置样地,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沙漠化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差异和变化特征,探讨了土壤理化特性沙漠化演变规律和机制,得到如下结果,1)随着沙漠化的发展,草地土壤细颗粒(黏粉粒)含量明显下降,沙粒含量明显增加,土壤质地发生粗化,其中以中度和严重沙漠化阶段土壤粘粉粒损失最为严重;2)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容重和土壤温度变化不显著,土壤紧实度显著下降,土壤含水量略有增加;3)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氮、磷含量明显下降,同时土壤C/N大幅度下降,表层土壤pH明显下降;4)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变化与土壤黏粉粒含量,土壤硬度的变化与土壤黏粉粒和有机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土壤机械组成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5)沙漠化过程中,土壤黏粉粒的损失是导致土壤粗化,致使土壤紧实度、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的变化受沙漠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土壤理化特性 变化机制 呼伦贝尔沙地
下载PDF
天然芪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3
10
作者 斯建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4年第4期71-79,共9页
本文就天然芪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分布及生物活性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芪类化合物 理化性质 分布
下载PDF
火龙果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杜志坚 于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83,共5页
以火龙果果皮为材料,用乙醇提取红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火龙果红色素在80℃以下较为稳定,在80℃以上颜色逐步由鲜红变成淡黄.酸性条件下,色素红色加深,热稳定性增强;碱性条件下,色素由鲜红色变为黄色,最大吸收波长由535nm移至39... 以火龙果果皮为材料,用乙醇提取红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火龙果红色素在80℃以下较为稳定,在80℃以上颜色逐步由鲜红变成淡黄.酸性条件下,色素红色加深,热稳定性增强;碱性条件下,色素由鲜红色变为黄色,最大吸收波长由535nm移至390nm.有机酸及碳水化合物具有加深色素溶液红色和增强稳定性的作用.常用食品防腐剂、可见光照射及黑暗中放置均不影响色素稳定性,紫外光照射使色素颜色由鲜红变为橙红.氧化剂和还原剂使色素溶液变色或褪色,Ca2+、Mn2+、Mg2+、Na+、K+使色素溶液红色加深,且红色稳定,但Al3+、Cu2+、Zn2+和Fe3+使色素溶液红色减褪,变成淡蓝色或黄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红色素 稳定性 碱性 有机酸 碳水化合物 乙醇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蛹虫草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及其理化性能和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信 许雷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17,共5页
蛹虫草菌Cordycepsmilitaris在液体发酵条件下可产生胞外多糖,其粗多糖的蛋白含量在14.31%左右,氨基酸含量为13.8%,共有17种氨基酸,水分5%左右,多糖含量大约占80%。蛹虫草菌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触变性、抗盐耐热和对... 蛹虫草菌Cordycepsmilitaris在液体发酵条件下可产生胞外多糖,其粗多糖的蛋白含量在14.31%左右,氨基酸含量为13.8%,共有17种氨基酸,水分5%左右,多糖含量大约占80%。蛹虫草菌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触变性、抗盐耐热和对广泛pH的稳定性能。蠕虫草菌丝体及其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60℃的促进氧化条件下放置7天,0.05%含量的菌丝体及其胞外多糖降低油脂氧化率分别达到18.8%和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菌 胞外多糖 理化性能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盟双峰驼驼乳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赵电波 吉日木图 +2 位作者 刘红霞 邵亚东 张和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本文研究了10峰内蒙古阿拉善盟双峰驼不同泌乳时间驼乳的一般理化性质。其比重及pH值与已有报道的单峰驼驼乳结果基本一致,而酸度(%)高于单峰驼。电导率与乳中Na+、K+和Cl-含量之和有关,随三者之和的增减而增减。驼乳的蛋白质、脂肪、... 本文研究了10峰内蒙古阿拉善盟双峰驼不同泌乳时间驼乳的一般理化性质。其比重及pH值与已有报道的单峰驼驼乳结果基本一致,而酸度(%)高于单峰驼。电导率与乳中Na+、K+和Cl-含量之和有关,随三者之和的增减而增减。驼乳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灰分和钙的含量均高于牛乳,磷的含量比牛乳略低。驼乳的缓冲性与牛乳有差异:当乳样先酸化后用碱回滴时,驼乳和牛乳分别在pH4.4~6.6和pH5.0~6.6范围内出现典型的“弧形线”,驼乳的最大缓冲作用发生在pH近似4.4处,牛乳的最大缓冲作用在pH近似5.1处,但驼乳在pH4.9处仍有一个缓冲峰。双峰驼驼乳的酒精稳定性(75±2.0)%稍低于牛乳的酒精稳定性(77±1.0)%,驼乳与牛乳的酒精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加入Na+、K+都引起酒精稳定性降低,游离Ca2+浓度的降低或pH值的上升都会导致酒精稳定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驼乳 理化性质 缓冲性能 酒精稳定性 内蒙古
下载PDF
竹荪深层培养的理化因子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杜昱光 卜宗式 +3 位作者 白雷芳 王靖楣 韩宝祥 马小军 《中国食用菌》 1996年第2期37-40,共4页
通过对几种竹荪的液体深层培养,筛选出一株生长快,产量高的长裙竹荪,通过对其深层培养条件及生理代谢的初步研究,确定了竹荪深层培养所需理化条件,也表明在短时间内通过深层发酵,获得大量营养菌丝体是完全可行的,实验室内已达到... 通过对几种竹荪的液体深层培养,筛选出一株生长快,产量高的长裙竹荪,通过对其深层培养条件及生理代谢的初步研究,确定了竹荪深层培养所需理化条件,也表明在短时间内通过深层发酵,获得大量营养菌丝体是完全可行的,实验室内已达到15克干菌体/每立升培养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深层培养 理化因子 食用菌
下载PDF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永宏 桂林国 +2 位作者 尹志荣 雷金银 刘富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91-649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宁夏盐碱地施用8种土壤调理剂,研究不同调理剂对盐碱地土壤的理化性质、pH、盐分离子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后,不仅降低了土壤容重...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宁夏盐碱地施用8种土壤调理剂,研究不同调理剂对盐碱地土壤的理化性质、pH、盐分离子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后,不仅降低了土壤容重、pH并对土壤盐分离子产生不同影响,而且加快了水稻生育进程,增加了水稻的总茎数和穗数,提高了水稻产量。[结论]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均对土壤及水稻生长有一定的积极效果,ORYKTA、丹路菌剂、丹路菌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盐碱地 土壤理化性质 水稻
下载PDF
采煤塌陷对中国西部风沙区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及修复措施 被引量:24
16
作者 史沛丽 张玉秀 +2 位作者 胡振琪 马康 于冰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8,共11页
中国西部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井工开采造成土体坍塌,产生地表裂缝,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酶活性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土壤沙化、植被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 中国西部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井工开采造成土体坍塌,产生地表裂缝,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酶活性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土壤沙化、植被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剖析近年来煤炭地下开采对西部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植被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提出塌陷区土壤环境破坏的修复措施。指出今后的研究应集中于采煤塌陷区土壤质量的恢复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方面,为中国西部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工开采 风积沙区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多样性 修复措施
下载PDF
施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对盐化潮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邵玉翠 任顺荣 +2 位作者 廉晓娟 曾秀文 贺宏达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85-289,共5页
研究利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土壤改良剂的特有的性质,能够有效地改善盐化潮土土壤的理化环境并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采用改良剂成分比例不同的2种配方、4个施用量,以不施改良剂处理为对照,9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脱硫石... 研究利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土壤改良剂的特有的性质,能够有效地改善盐化潮土土壤的理化环境并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采用改良剂成分比例不同的2种配方、4个施用量,以不施改良剂处理为对照,9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与基础土壤相比降低土壤容重2.30%~11.86%;增加土壤总孔隙度0.16%~10.52%;增加毛管孔隙6.28%~26.30%;降低非毛管孔隙7.82%~52.38%。2种配方改良剂的不同施用量与对照相比,土壤全盐量、ESP、Na++K+和Cl-离子分别下降了5.88%~127.27%;1.74%~95.69%;34.05%~185.5%;和164.94%~471.2%。增加土壤SO42-和Ca2+最多达到481.19%和478.25%。施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离子组成,同时也为作物提供了丰富的腐殖酸及Ca、S等营养物质,与对照相比提高玉米产量10.19%~30.99%,增加经济效益10.72%~1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天然有机物 改良剂 盐化潮土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产量
下载PDF
香菇菌盖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欣 吕作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7-541,共5页
采用水浸法、碱浸法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粗多糖 ,经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CTAB络合沉淀、氯化钠溶液溶解、透析 ,得到 2种多糖 :Lew(水浸物 )和Lea(碱浸物 )。经PAGE电泳、纸层析、紫外光谱分析鉴定 ,两者都为均一组分。Lew的纯度为 79... 采用水浸法、碱浸法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粗多糖 ,经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CTAB络合沉淀、氯化钠溶液溶解、透析 ,得到 2种多糖 :Lew(水浸物 )和Lea(碱浸物 )。经PAGE电泳、纸层析、紫外光谱分析鉴定 ,两者都为均一组分。Lew的纯度为 79.1% ,Lea为 83.2 %。改良型膜渗透压法测分子量 ,Lew的分子量为 8.31× 10 4 ;Lea为 9.4 0× 10 4 。经红外光谱分析 ,Lew、Lea具相似结构 ,但不是同一物质 ,它们具多糖的特征吸收峰 ,是 β 酸性异多糖。采用纸层析、气相色谱分析 ,检测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 ,Lew为Ara∶Rha∶Xyl∶Gal∶Glc =4 .36∶2 .0 3∶1.0 0∶5.64∶13.80 ;Lea为Ara∶Rha∶Xyl∶Gal∶Glc =9.37∶1.0 0∶1.64∶7.19∶2 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盖 多糖 纯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施用双孢蘑菇菌渣条件下不同开垦年限土壤理化性质与养分特性变化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秀珍 刘秉儒 +1 位作者 章家恩 黄国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5期78-82,共5页
为了探讨菌渣长期利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环境影响评价依据,通过比较不同开垦年限(2、3、4、6及10年)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特性的变化,研究连续使用双孢菌渣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对荒漠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 为了探讨菌渣长期利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环境影响评价依据,通过比较不同开垦年限(2、3、4、6及10年)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特性的变化,研究连续使用双孢菌渣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对荒漠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但是菌渣连续施用对不同种植年限的玉米地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N、P、K的影响程度不相同。开垦后施用菌渣年限越长,土壤含盐量越高;有机质含量呈现增长的趋势,水解氮和有效磷则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全钾、全磷含量在2~6年内维持不变,全氮含量在施肥的6年内逐年下降;土壤全盐与全磷、全钾和有机质极显著相关;开垦利用及与之相联系的灌溉影响土壤C,N养分含量的变化;同时也发现氮素消耗量较大,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需要补充无机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开垦年限 菌渣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特性
下载PDF
交联烯丙基葡聚糖凝胶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钒 宋国强 +2 位作者 陈群 张灏 王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0-122,共3页
通过烯丙基葡聚糖与N,N′-甲撑-双丙烯酰胺的悬浮聚合交联,制得了珠状交联烯丙基葡聚糖凝胶。考察了其化学。
关键词 葡聚糖 混胶 分离 烯丙基 高分子多聚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