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态氧化法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被引量:30
1
作者 吴越 骆玉祥 +1 位作者 胡福增 吴叙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用液态氧化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了处理介质、处理时间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PS表面元素分析、毛细浸润法测接触角等方法探讨了纤维表面性能处理前后... 用液态氧化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了处理介质、处理时间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PS表面元素分析、毛细浸润法测接触角等方法探讨了纤维表面性能处理前后的变化,以及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 UHMWPE 液态氧化 聚乙烯纤维
下载PDF
碳化硅量子点制备及其活体细胞荧光成像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祥鸣 宋月鹏 +7 位作者 高东升 李江涛 陈义祥 李永 许令峰 郭晶 谭钺 康田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60-264,共5页
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无细胞毒性的SiC量子点荧光材料,以硝酸及氢氟酸为腐蚀剂,通过超声分散及高速离心处理,获得碳化硅量子点水相溶液,对其微观组织、光学性能进行了检测,而后在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ans)活体细胞上进行了荧... 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无细胞毒性的SiC量子点荧光材料,以硝酸及氢氟酸为腐蚀剂,通过超声分散及高速离心处理,获得碳化硅量子点水相溶液,对其微观组织、光学性能进行了检测,而后在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ans)活体细胞上进行了荧光成像,结果表明,碳化硅量子点呈近球型,直径约为2.5nm,小于体材激子波尔直径(5.4nm),光致发光光谱证明了量子限制效应,激发光波长为320~360nm时,发射光强最大。激发光波长增加时,其Photo Luminescence(PL)峰发生红移,而当量子点直径减小时,会导致发射光蓝移。活体细胞荧光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量子点无细胞毒性,对细胞生长生理机能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可以实现活体细胞长时程的荧光成像。同时对其标记特征及原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荧光 荧光光谱 细胞 碳化硅量子点 荧光成像 化学腐蚀法 光致发光
下载PDF
锌基底上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巧珍 邵鑫 +1 位作者 赵利民 尹贻彬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8-50,共3页
采用硝酸为刻蚀剂、CS2与液体石蜡的混合溶液为疏水剂,经简单处理在锌基底上构建了微纳米结构,通过SEM,XRD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疏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锌表面经过硝酸溶液刻蚀处理后具有了树立的不规则排列的片状结构,形成了一个阶层,表... 采用硝酸为刻蚀剂、CS2与液体石蜡的混合溶液为疏水剂,经简单处理在锌基底上构建了微纳米结构,通过SEM,XRD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疏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锌表面经过硝酸溶液刻蚀处理后具有了树立的不规则排列的片状结构,形成了一个阶层,表面上的阶层结构对超疏水性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基 超疏水 表面润湿性 化学刻蚀法
下载PDF
CaSO_(4)液滴在超疏水表面上的蒸发结晶特性研究
4
作者 董立婷 胡丽娜 杜一枝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209,共8页
目的在铝基底上制备稳定的超疏水表面,研究其表面上硫酸钙液滴的蒸发结晶特性。方法通过简单的化学刻蚀法制备了一种超疏水表面,基于温湿度可控的可视化平台开展固着硫酸钙液滴的蒸发过程实验研究。同时,基于温度和相对湿度,开发了多变... 目的在铝基底上制备稳定的超疏水表面,研究其表面上硫酸钙液滴的蒸发结晶特性。方法通过简单的化学刻蚀法制备了一种超疏水表面,基于温湿度可控的可视化平台开展固着硫酸钙液滴的蒸发过程实验研究。同时,基于温度和相对湿度,开发了多变量拟合二次回归模型来描述其对液滴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基底温度为40、50、60℃时,硫酸钙液滴和纯水液滴在亲水铝片表面上的蒸发模式均表现为CCR模式,在超疏水铝片表面上均表现为CCA模式。在超疏水铝片表面,纯水液滴与硫酸钙液滴的蒸发模式略有不同:在蒸发后期,硫酸钙液滴边缘盐分增加,在重力和Marangoni效应作用下,外部逐渐形成盐壳,接触半径呈上升趋势,说明超疏水表面不利于盐滴的钉扎。当蒸发速率较低时,在外部更容易形成盐壳,一旦外部形成盐壳,蒸发机制即发生了变化,液滴内部水分子需要克服盐壳内外的压差,并通过盐壳扩散进一步蒸发。结论通过固着液滴实验验证了硫酸钙液滴的蒸发模式与基底温度无关,而与基底的润湿性有关,并且液滴的蒸发速率随着相对湿度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R^(2)=0.9937的多变量拟合二次回归模型,对影响液滴蒸发的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超疏水表面上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硫酸钙液滴的蒸发速率均有显著影响。研究成果为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化学刻蚀法 盐液滴蒸发 固着液滴法 蒸发速率 接触角 方差分析
下载PDF
喷涂法制备耐磨超疏水玻璃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为政 袁坚 +1 位作者 李昌钦 滕飞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9-936,共8页
采用化学刻蚀法,在钠钙硅玻璃表面进行化学刻蚀。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制备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控制其团聚度,然后在化学刻蚀后的玻璃表面喷涂不同团聚度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构建多级微纳结构,进一步... 采用化学刻蚀法,在钠钙硅玻璃表面进行化学刻蚀。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制备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控制其团聚度,然后在化学刻蚀后的玻璃表面喷涂不同团聚度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构建多级微纳结构,进一步经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PFTS)修饰,获得超疏水玻璃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等测试方法对涂层的微观形貌、润湿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玻璃表面具备牢固的超疏水特性,经过600目砂纸循环摩擦50次后仍可保持水接触角为156.13°±2°。玻璃表面的超疏水性归因于低表面能物质PFTS和表面微纳结构的共同作用,其较好的耐磨性归因于玻璃表面刚性的微米级粗糙结构与喷涂的纳米级Si O2颗粒在玻璃表面堆积形成的结构相互交错,构成了更为耐磨的微-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刻蚀 超疏水 纳米二氧化硅 耐磨性 喷涂法
原文传递
铝合金表面微/纳米结构构筑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英豪 赵文杰 +3 位作者 王武荣 张彦彦 李龙阳 薛群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3-145,共13页
铝合金以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在铝合金表面构筑多种类型的微纳米结构。这些微纳米结构可以提高铝合金的摩擦学性能、耐蚀性能、界面结合力、抗结冰性以及装饰性能,对将铝合金应用到更广阔... 铝合金以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在铝合金表面构筑多种类型的微纳米结构。这些微纳米结构可以提高铝合金的摩擦学性能、耐蚀性能、界面结合力、抗结冰性以及装饰性能,对将铝合金应用到更广阔和更苛刻的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铝合金表面微/纳结构的主要构筑方法。化学刻蚀法制备出了凸台和凹坑的迷宫形貌;阳极氧化法构筑出了高度有序的孔洞结构;微弧氧化法制备出了表面布满微孔的氧化膜;水热法可以构筑形状多样的纳米花朵形貌;电解加工对阴极材料的表面结构进行复刻,可以采用不同比例的阴阳极材料进行大面积的制备。阐述了这些微纳米结构的生长过程,并分析了实验条件(如温度、处理时间、电参数、溶液成分及浓度等因素)对铝合金表面微纳米二元结构生长的影响规律,重点总结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和影响微纳米结构的因素。通过对现有铝合金表面结构制备方法的总结和分析,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纳米结构 化学刻蚀 阳极氧化 微弧氧化 水热法 电解加工.
下载PDF
化学腐蚀法制备纳米多孔硅及其表面形貌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雪飞 刘玉存 +1 位作者 柴涛 袁俊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88,93,共4页
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了纳米多孔硅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孔硅粉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HNO3浓度、反应时间和HNO3滴加时间3种因素中,HNO3浓度对硅粉的腐蚀效果影响最大;浓度过高或者较低时,均不能获得良好的硅粉形貌。H... 采用化学腐蚀法制备了纳米多孔硅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孔硅粉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HNO3浓度、反应时间和HNO3滴加时间3种因素中,HNO3浓度对硅粉的腐蚀效果影响最大;浓度过高或者较低时,均不能获得良好的硅粉形貌。HNO3质量分数以20%~25%为宜。反应时间对硅粉结构和形貌的影响比硝酸的滴加速率大。在较低HNO3浓度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对硅粉进行腐蚀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多孔硅粉 表面形貌 含能材料 化学腐蚀法
下载PDF
硫醇改性超疏水铜表面的耐候性及失效机理
8
作者 杜文倩 王德辉 +3 位作者 余华丽 李罗慧子 罗静 邓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6-334,共9页
目的探究户外环境中导致硫醇改性超疏水铜表面失效的因素及其超疏水性失效的机制。方法通过化学刻蚀法在铜表面构筑纳米结构,利用正十二硫醇进行表面改性,得到具有超疏水性的铜表面。将该表面置于户外进行耐候性研究,并通过4种模拟户外... 目的探究户外环境中导致硫醇改性超疏水铜表面失效的因素及其超疏水性失效的机制。方法通过化学刻蚀法在铜表面构筑纳米结构,利用正十二硫醇进行表面改性,得到具有超疏水性的铜表面。将该表面置于户外进行耐候性研究,并通过4种模拟户外环境实验探究超疏水性失效的原因,包括组合循环实验(循环条件含紫外辐射、淋雨和凝露)、紫外辐射实验、水环境实验和温度实验。结果超疏水铜表面经过10 d的户外实验后,其接触角由初始状态的158.5°降至131.1°,表明该表面的超疏水性能已失效。经过2次组合循环实验(每次循环的时间为12 h)、20 d紫外辐射实验及30 d水环境实验后,该表面的接触角分别降至130.3°、124.5°、131.7°,表明该表面均已失去超疏水性;经过40 d高温实验后,表面的超疏水性开始失效。XPS谱图表明,在超疏水性失效后该表面不存在硫元素,即正十二硫醇已经脱离表面。结论超疏水铜表面的硫醇分子脱落是超疏水性失效的根本原因。紫外辐射、水和高温是导致超疏水铜表面超疏水性失效的主要因素。其中,紫外辐射或水对超疏水性的破坏速度比高温快。相较于单一因素(紫外辐射、水或高温),三者的协同作用更加速了硫醇分子从表面的脱落,导致超疏水性失效的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铜表面 化学刻蚀法 硫醇改性 环境耐候性 超疏水性失效 失效机理
下载PDF
化学刻蚀对玻璃表面的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徐志东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5期8-11,15,共5页
为了改善普通玻璃的透过率,采用化学刻蚀法,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普通玻璃进行刻蚀,得到了具有减反增透的疏松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玻璃刻蚀前后的形貌变化,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了玻璃... 为了改善普通玻璃的透过率,采用化学刻蚀法,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普通玻璃进行刻蚀,得到了具有减反增透的疏松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玻璃刻蚀前后的形貌变化,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了玻璃刻蚀前后的三维形貌和粗糙度,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接触角测试仪,测试了刻蚀后玻璃的光学性质和润湿性。结果表明,当NaOH溶液的浓度为0.04mol·L^(-1)、刻蚀温度为30℃、刻蚀时间为50min时,刻蚀后的玻璃表面出现了一层疏松的膜层,粗糙度增大,透过率提高到92.23%,玻璃的光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玻璃 化学刻蚀法 透过率
下载PDF
微纳米多孔Si-Ag颗粒掺杂石墨负极材料及其电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斌 蔡晓兰 +5 位作者 姚耀春 周蕾 王磊 吴少鹏 朱晓蒙 栗文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共6页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充放电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成本低廉的人造石墨,并掺杂微纳米多孔Si-Ag颗粒来改善石墨的导电性及提高充放电效率,利用化学刻蚀法制备了微纳米多孔Si-Ag粉体,并将70%人造石墨与30%的多孔Si-Ag粉体球磨形成夹...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充放电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成本低廉的人造石墨,并掺杂微纳米多孔Si-Ag颗粒来改善石墨的导电性及提高充放电效率,利用化学刻蚀法制备了微纳米多孔Si-Ag粉体,并将70%人造石墨与30%的多孔Si-Ag粉体球磨形成夹层式复合结构。采用SEM、TEM、XRD及电池测试系统对多孔Si-Ag粉体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硅颗粒经高能球磨后粒径可达720 nm左右;在80℃刻蚀条件下,得到的微纳米多孔Si-Ag负极材料充放电比容量为2163.28 mAh/g;掺杂多孔Si-Ag颗粒后的石墨负极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1227.966 mAh/g,比纯石墨负极材料提高了341.1%;在0.2 C(1 C=15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5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刻蚀法 多孔硅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铜铬镧合金中第二相铬颗粒定量金相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坤 张萌 陈晓芳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比较了电解浸蚀法和化学浸蚀法对Cu0.8wt%Cr0.4wt%La合金金相组织的显示效果及其对定量金相分析的影响。采用蒸馏水(333mL)、磷酸(166mL)、酒精(166mL)、尿素(2g)和异丙醇(33mL)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在电流密度为1A/cm2,浸蚀时间为20se... 比较了电解浸蚀法和化学浸蚀法对Cu0.8wt%Cr0.4wt%La合金金相组织的显示效果及其对定量金相分析的影响。采用蒸馏水(333mL)、磷酸(166mL)、酒精(166mL)、尿素(2g)和异丙醇(33mL)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在电流密度为1A/cm2,浸蚀时间为20sec的条件下浸蚀试样。对试样在时效过程中第二相的几何特征参数变化进行了定量金相分析。结果表明:电解浸蚀法可以有效消除试样磨制过程中的划痕,更加突出地显示合金中铬相的金相形貌,提高定量金相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浸蚀法 电解浸蚀法 铜铬镧合金 定量金相 第二相
下载PDF
可控化学腐蚀法制备碳化硅量子点及其表面修饰 被引量:3
12
作者 康杰 宋月鹏 +4 位作者 孙为云 丁紫阳 李连荣 焦璨 雷腾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89-1895,共7页
通过可控的化学腐蚀法完成了对碳化硅量子点的制备,而后经超声空化作用及高速层析裁剪获得水相的碳化硅量子点溶液,利用化学偶联法,一步实现了SiC量子点的表面物化特性调控。通过对制备工艺参数调整前后量子点微观形貌、光谱特性的表征... 通过可控的化学腐蚀法完成了对碳化硅量子点的制备,而后经超声空化作用及高速层析裁剪获得水相的碳化硅量子点溶液,利用化学偶联法,一步实现了SiC量子点的表面物化特性调控。通过对制备工艺参数调整前后量子点微观形貌、光谱特性的表征,结果表明:腐蚀次数、腐蚀剂组分及腐蚀剂配比是影响碳化硅量子点光致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调整腐蚀次数与腐蚀剂组分的配比,同时加入偶联剂分析纯硫酸,当以V(HF)∶V(HNO3)∶V(H2SO4)=6∶1∶1(体积比)的组分及比例腐蚀球磨后的β-SiC粉体时,制备出的水相碳化硅量子点光致发光相对强度最为理想。同时对碳化硅量子点表面巯基的形成机制与修饰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量子点 化学腐蚀法 微观形貌 光致发光相对强度 光谱特性 表面修饰
下载PDF
Dislocation Analysis for Large-sized Sapphire Single Crystal Grown by SAPMAC Method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桂根 张明福 +3 位作者 左洪波 许承海 赫晓东 韩杰才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2-1336,共5页
In this paper, large-sized sapphire (Φ230×210 mm, 27.5 kg) was grown by SAPMAC method (sapphire growth technique with micro-pulling and shoulder-expanding at the cooled center). Dislocation peculiarity in la... In this paper, large-sized sapphire (Φ230×210 mm, 27.5 kg) was grown by SAPMAC method (sapphire growth technique with micro-pulling and shoulder-expanding at the cooled center). Dislocation peculiarity in large sapphire boule (0001) basal plane was investigated by chemical etchi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topography method. The triangular dislocation etch pit measured is 7.6× 10^1-8.0×10^2 cm^2, in which relative high-density dislocations were generated at both initial and final stages of crystal growth. The analysis of single-crystal X-ray topography shows that there are no apparent sub-grain boundaries; the dislocation lines are isolated and straight. Finally, the origins of low-density dislocation in sapphire crystal are discuss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PHIRE DISLOCATION chemical etching X-ray topography SAPMAC method
下载PDF
3D叠层封装集成电路的芯片分离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晓玲 梁朝辉 温祺俊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6年第2期36-40,共5页
3D叠层封装是高性能器件的一种重要的封装形式,其鲜明的特点为器件的物理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介绍了一种以微米级区域研磨法为主、化学腐蚀法为辅的芯片分离技术,包括制样方法及技术流程,并给出了实际的应用案例。该技术实现了3D叠层... 3D叠层封装是高性能器件的一种重要的封装形式,其鲜明的特点为器件的物理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介绍了一种以微米级区域研磨法为主、化学腐蚀法为辅的芯片分离技术,包括制样方法及技术流程,并给出了实际的应用案例。该技术实现了3D叠层芯片封装器件内部多层芯片的逐层暴露及非顶层芯片中缺陷的物理观察分析,有助于确定最终的失效原因,防止失效的重复出现,对于提高集成度高、容量大的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叠层封装 集成电路 芯片分离技术 区域研磨法 化学腐蚀法
下载PDF
化学刻蚀法在PVC/CaCO_3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佩聪 倪师军 +1 位作者 常嗣和 邓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7-420,共4页
针对未经刻蚀处理所制备的SEM样品在研究PVC/CaCO3复合材料显微结构时的缺陷———碳酸钙填料和聚氯乙烯基体间较小的光学反差使电镜下很难辨别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首次将化学刻蚀法引入PVC/CaC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中。结果表... 针对未经刻蚀处理所制备的SEM样品在研究PVC/CaCO3复合材料显微结构时的缺陷———碳酸钙填料和聚氯乙烯基体间较小的光学反差使电镜下很难辨别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状况,首次将化学刻蚀法引入PVC/CaC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中。结果表明:化学刻蚀制样法令碳酸钙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结构变得直观可视,为PVC/CaCO3材料的性能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学图像依据,为高聚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开拓了新思路。该方法可应用于其它类似复合材料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刻蚀法PVC/CaCO3 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分散状况
下载PDF
化学腐蚀法制备SiC量子点组织演变及其粒度调控 被引量:2
16
作者 柳洪洁 朱彦敏 +1 位作者 郭晶 宋月鹏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35,共7页
采用燃烧合成的均质纳米碳化硅颗粒,化学腐蚀法制备SiC量子点水相溶液,研究了量子点成型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由于燃烧合成的碳化硅颗粒由于表面及基体内具有大量组织缺陷,表面快速腐蚀形成沟槽,颗粒最后形成镂空结构。在机械研磨及... 采用燃烧合成的均质纳米碳化硅颗粒,化学腐蚀法制备SiC量子点水相溶液,研究了量子点成型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由于燃烧合成的碳化硅颗粒由于表面及基体内具有大量组织缺陷,表面快速腐蚀形成沟槽,颗粒最后形成镂空结构。在机械研磨及超声空化作用下,镂空结构破碎,形成尺寸更小的颗粒。研究了超重力场中水相溶液内不同粒径的SiC量子点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沿超重力场方向,SiC颗粒粒径逐渐增大且越来越分散,根据不同粒度颗粒在水相溶液内的沉降距离,可以实现SiC量子点的粒度调控。化学腐蚀法制备的SiC量子点为单一、均匀的3C晶型,不同粒径的量子点在相同波长激发光下呈现不同颜色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量子点 化学腐蚀法 运动学特征 微观组织演变 粒度调控
下载PDF
化学腐蚀法制备荧光多孔硅及对Ag^+的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小莉 薛康 +2 位作者 尤超 纪煜垚 肖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2-668,共7页
采用简便的化学腐蚀法在45℃下制备了橘红色荧光多孔硅(PS),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BET)对P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Ag^+能在PS上发生氧化沉积而猝灭荧光。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Ag^+的新方法。... 采用简便的化学腐蚀法在45℃下制备了橘红色荧光多孔硅(PS),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BET)对P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Ag^+能在PS上发生氧化沉积而猝灭荧光。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Ag^+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Ag^+浓度与PS的荧光强度在4.5×10^(-8)~6.6×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2×10^(-8)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 4。该方法用于水样中Ag~的检测,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腐蚀法 多孔硅 荧光 Ag+
下载PDF
腐蚀法测量研磨蓝宝石亚表面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睿 王建彬 +2 位作者 周超群 童勇强 徐义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16-2221,2227,共7页
化学腐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蓝宝石亚表面损伤深度检测方法。利用高温熔融KOH对蓝宝石工件的化学腐蚀作用,开展W40固结磨料研磨后蓝宝石工件的化学腐蚀实验,设计耐高温陶瓷夹具固定腐蚀液中工件位置,并用称重法测算腐蚀速率和腐蚀厚度,... 化学腐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蓝宝石亚表面损伤深度检测方法。利用高温熔融KOH对蓝宝石工件的化学腐蚀作用,开展W40固结磨料研磨后蓝宝石工件的化学腐蚀实验,设计耐高温陶瓷夹具固定腐蚀液中工件位置,并用称重法测算腐蚀速率和腐蚀厚度,揭示亚表面损伤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采用陶瓷夹具固定工件可使腐蚀面积的均匀性大大提高,平均腐蚀速率提高9.21%左右。蓝宝石工件的腐蚀速率和腐蚀厚度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其亚表面损伤深度约为8.41μm。天平称重法可有效提高腐蚀速率和腐蚀厚度的测算精度,为蓝宝石亚表面损伤的有效测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腐蚀法 亚表面损伤 蓝宝石 固结磨料
下载PDF
铝集流体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湘柱 胡燚 +2 位作者 邓忠德 孔令涌 尚伟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3-805,858,共4页
用化学蚀刻法制备了微孔铝集流体,通过扫描电镜(SEM)、剥离强度测试、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铝箔表面形貌及其作为正极集流体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化学蚀刻法制备了微孔铝集流体,通过扫描电镜(SEM)、剥离强度测试、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铝箔表面形貌及其作为正极集流体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蚀刻后铝集流体表面为蜂窝状结构,孔径在5~20 mm,其作为正极集流体制备的样品剥离强度显著提高,0.2 C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8.70和176.80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8.98%。8.0 C循环5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34.04m Ah/g,容量保持率仍有75.81%,1.0 C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61.15 mAh/g,容量保持率为95.62%,倍率和循环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蚀刻法 微孔铝集流体 锂离子电池 LiNi0.5Co0.2Mn0.3O2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纤维表面处理对聚乙烯纤维增强PMM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刘弘 王玉林 万怡灶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0-42,共3页
用液态氧化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 ,并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SEM观察 ,采用真空浸渍法 ,成功制备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PMMA复合材料。详细阐述了纤维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弯曲 。
关键词 表面处理 聚乙烯纤维 PMMA复合材料 实验 液态氧化处理 表面形貌 界面结合情况 冲击性能 弯曲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