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地层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兵 徐备 +4 位作者 孟祥英 寇晓威 何金有 卫巍 米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64-1670,共7页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 CIA 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 CIA 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 值变化范围在4...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 CIA 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 CIA 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 值变化范围在48~61之间,顶部突变为69~71,说明阿勒通沟期经历了另一次寒冷事件,并以温暖环境结束。其上的特瑞爱肯组 CIA 值介于49~53之间,说明第三次经历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扎莫克提组,育肯沟组和水泉组的 CIA 均值为65,反映温暖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新元古代末期汉格尔乔克组 CIA 值下降为56,暗示第四次出现寒冷气候环境。以上特征表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的气候环境出现四次冷热交替变化。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阿勒通沟组中下部应为寒冷气候环境,而顶部突变为温暖气候环境,因此该组反映了一次明确的从冷到暖的气候变化过程,可以作为贝义西冰期和特瑞爱肯冰期之间的另一次独立冰期。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地球化学角度支持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划分方案。通过与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冰期划分方案的对比,认为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前三次均已在华南板块以冰期或寒冷环境沉积形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化学蚀变指数 塔里木板块 古气候
下载PDF
中国暖湿地区土壤Fe-Mn结核形成的气候与元素阈值
2
作者 孙慧 郭利成 +4 位作者 熊尚发 崔静怡 朱丽东 张巧文 叶玮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0-1467,共18页
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Fe-Mn结核是温、湿气候下土壤发育的重要特征,但是土壤Fe-Mn结核出现的明确气候意义仍然有待厘定。本研究通过集成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154个研究点位(43个Fe-Mn结核点、65个含Fe-Mn结核土壤剖面、46个不含Fe-M... 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Fe-Mn结核是温、湿气候下土壤发育的重要特征,但是土壤Fe-Mn结核出现的明确气候意义仍然有待厘定。本研究通过集成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154个研究点位(43个Fe-Mn结核点、65个含Fe-Mn结核土壤剖面、46个不含Fe-Mn结核土壤剖面)912个样品的主量元素数据,对提供Fe-Mn结核的点位在气候要素(温度和降水)上的空间分布特征作了分析,对含/不含Fe-Mn结核的土壤化学蚀变指数(CIA)与铁锰元素的关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暖湿地区土壤Fe-Mn结核形成的气候阈值为年平均温度>15℃且年平均降水量>800 mm,元素阈值为土壤TFe2O3>5%且MnO>0.1%,此时CIA平均值也大于80。据此阈值,本研究可以推论,高温气候背景下,当土壤Fe-Mn结核普遍发育时,该区域的气候条件即符合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 mm且年平均温度达到15℃。这一结果为深入理解土壤Fe-Mn结核的形成机理及其气候指示意义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不同温暖时期的古气候重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气候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Fe-Mn结核 气候阈值 化学蚀变指数 暖湿地区
原文传递
典型植物根系对紫色土化学属性和化学蚀变指数的影响
3
作者 李雪 李春培 +2 位作者 李永梅 范茂攀 赵吉霞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432,共8页
为探究植物根系形态对紫色土风化的影响,以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典型植被(锥连栎、华西小石积、牛筋草和裸地)覆盖条件下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各土层养分含量和化学蚀变指数(CAI)的影响... 为探究植物根系形态对紫色土风化的影响,以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典型植被(锥连栎、华西小石积、牛筋草和裸地)覆盖条件下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各土层养分含量和化学蚀变指数(CAI)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乔木、灌木、草本覆盖下紫色土化学蚀变指数分别为73.98~78.87、78.53~84.68、77.89~82.18、77.91~81.04,且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各植被的根系均集中分布于0~20 cm土层,不同植物根系体积存在明显差异,乔木、草本和灌木覆盖下的根系体积与裸地相比分别增加145.17%、144.78%、74.98%,乔木、灌木和草本的根系表面积与裸地相比分别增加651.16%、610.79%、181.62%。土壤中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降低趋势,裸地和乔木覆盖下的pH呈增加趋势,而草本和灌木覆盖下的pH则呈相反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CAI值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高达0.520、0.591;土壤p H、有效磷含量与土壤CAI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CAI值与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高达0.693、0.621。综上,植物根系对于土壤的化学风化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根系形态 土壤养分 化学蚀变指数(CAI) 紫色土
下载PDF
氮肥对紫色泥岩风化产物酸缓冲容量的影响
4
作者 李春培 李雪 +1 位作者 汪璇 赵吉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152,共15页
氮肥施用是引起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酸性环境促进紫色母岩的风化过程,并影响紫色母岩风化产物的理化性质,然而氮肥施用对风化产物的盐基离子和酸缓冲容量(pH Buffer Capacity,pHBC)的影响尚不明晰.因此,以蓬莱镇组(J_(3)p)紫色泥岩... 氮肥施用是引起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酸性环境促进紫色母岩的风化过程,并影响紫色母岩风化产物的理化性质,然而氮肥施用对风化产物的盐基离子和酸缓冲容量(pH Buffer Capacity,pHBC)的影响尚不明晰.因此,以蓬莱镇组(J_(3)p)紫色泥岩为研究对象,设置3组氮肥施用水平(280,560,840 kg/hm^(2))以及不施肥处理(CK),通过淋溶试验模拟母岩风化,以探明氮肥施用对紫色泥岩风化产物盐基离子及pHBC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氮肥施用处理下风化产物的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增加0.9%~4.7%,且风化产物的CIA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氮肥施肥处理下风化产物的pHBC较CK处理降低4.0%~8.9%,且风化产物的pHBC随氮肥施用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风化产物的交换性盐基离子、水溶性盐基离子和盐基离子的淋失总量表现为:Ca^(2+)>Mg^(2+)>Na^(+)>K^(+),且风化产物的二价盐基离子(Ca^(2+)和Mg^(2+))含量远高于一价盐基离子含量(K^(+)和Na^(+)).基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对风化产物水溶性K^(+)(R^(2)=0.75)和Na^(+)(R^(2)=0.99)含量存在显著负效应(p<0.05),而水溶性K^(+)和Na^(+)含量对风化产物pHBC(R^(2)=0.44)存在正效应,进而导致氮肥施用对风化产物pHBC存在负效应,这可能是氮肥施用影响风化产物pHBC的主要机制之一.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紫色土肥力的可持续发展,紫色土区域的氮肥施用量应小于2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泥岩 氮肥 化学蚀变指数 盐基离子 酸缓冲容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的风化成土效应
5
作者 曹尤淞 肖波 江子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共12页
生物结皮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的先锋类群,具有重要的风化成土效应和多种生态功能。为探明黄土高原初育土生物结皮的风化成土效应,以进一步认识其作为先锋类群的原始成土作用,以黄绵土和风沙土上发育约30 a的生物结皮为对象,研究... 生物结皮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的先锋类群,具有重要的风化成土效应和多种生态功能。为探明黄土高原初育土生物结皮的风化成土效应,以进一步认识其作为先锋类群的原始成土作用,以黄绵土和风沙土上发育约30 a的生物结皮为对象,研究结皮层土壤的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量化表征成土过程的不同风化发育指标,并分析诸指标的相关关系和解释程度。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层土壤中K_(2)O、Na_(2)O、CaO和MgO质量分数显著低于无结皮土壤,而Al_(2)O_(3)和Fe_(2)O_(3)则相对富集;2)生物结皮层土壤的硅铝铁率、硅铝率、淋溶指数、风化淋溶系数和退碱系数相比无结皮土壤平均降低40.0%,而风化指数、残积系数、斜长石蚀变指数和铁镁质蚀变指数则平均为无结皮土壤的1.6倍,表明生物结皮层土壤的盐基淋溶作用更强,其原生矿物向次生黏土矿物蚀变演化的程度更高;3)风化趋势图显示,生物结皮促进土壤矿物风化,其化学蚀变指数平均为48.5,表明其处于初等化学风化向中等化学风化过渡的阶段;4)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表明,化学蚀变指数和斜长石蚀变指数可作为表征土壤风化发育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指标。综上,生物结皮形成显著促进黄绵土和风沙土这2种初育土的风化成土过程,具有增强盐基淋溶作用,并能提升土壤风化强度和发育程度,对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的土壤发育和生态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发生 黏土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化学蚀变指数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上渐新统—早中新统物源特征及其对沉积充填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邢作昌 张忠涛 +3 位作者 林畅松 张博 洪方浩 张正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7-1588,共12页
利用化学蚀变指数法恢复物源区的风化历史及沉积物通量是一种经济实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前人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对应物源区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区内岩心测试数据进行化学蚀变指数分析,恢复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物源区的风化历史... 利用化学蚀变指数法恢复物源区的风化历史及沉积物通量是一种经济实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前人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对应物源区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区内岩心测试数据进行化学蚀变指数分析,恢复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物源区的风化历史,并进行沉积物通量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探讨物源特征对研究区内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晚渐新世研究区对应物源区经历了强烈风化阶段,该阶段产生的丰富的沉积物供给是研究区西北部快速进积、规模壮观的陆架边缘三角洲及斜坡重力流沉积体系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早中新世,西北物源区风化减弱,沉积供给减少,但研究区东部沉积物供应较西部要充分得多,表明早中新世,研究区南部除了来自西北部的主要物源外,局部物源对该时期的沉积具有重要影响;推测东部物源(东部古隆起、兴宁古隆起)的突然复活是促进研究区东部早中新世沟槽形成发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超深水区进行沉积物源区的研究中,这种半定量的方法对盆内局部物源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蚀变指数 物源 风化历史 沉积物通量 渐新世—中新世 油气勘查工程 荔湾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黔东北地区南华系两界河组CIA指数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杰 阳正熙 +3 位作者 刘石磊 安显银 桑永恒 马健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0-59,共10页
化学蚀变指数(CIA)是判断源岩风化程度的化学指标。通过分析黔东北地区苗哨溪剖面两界河组的CIA特征,为讨论其古气候特征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两界河组CIA值介于55. 48~89. 33之间,均值为72. 49,除极个别数值为55. 48、89... 化学蚀变指数(CIA)是判断源岩风化程度的化学指标。通过分析黔东北地区苗哨溪剖面两界河组的CIA特征,为讨论其古气候特征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两界河组CIA值介于55. 48~89. 33之间,均值为72. 49,除极个别数值为55. 48、89. 33之外,其它数值皆介于65~75之间,指示两界河组具有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特征。通过综合分析两界河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及古气候特征,认为两界河组为间冰期沉积。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认为其可与富禄组中上部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北 南华系 两界河组 化学蚀变指数CIA
下载PDF
利用泥质岩化学蚀变指数分析物源区风化程度时的限制因素 被引量:80
8
作者 徐小涛 邵龙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522,共8页
近年来,根据泥质岩中常量元素的摩尔数计算出的化学蚀变指数(CIA: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化学风化指数(CIW:Chemical index of weathering)和斜长石蚀变指数(PIA:Plagioclase index of alteration)被广泛用来反映物源区的风化... 近年来,根据泥质岩中常量元素的摩尔数计算出的化学蚀变指数(CIA: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化学风化指数(CIW:Chemical index of weathering)和斜长石蚀变指数(PIA:Plagioclase index of alteration)被广泛用来反映物源区的风化程度及物源区古气候,这些指数在应用时都有一些严格的限制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CIA计算公式未排除成岩作用过程中钾交代作用的影响,需要采用A-CN-K[Al_2O_3-(CaO*+Na_2O)-K_2O]三角图进行判断,对发生钾交代作用的样品利用A-CN-K三角图或CIAcorr计算公式进行校正。CIW计算公式中去掉了K_2O,但没有排除钾长石中的Al元素。PIA计算公式中考虑了钾长石中的Al元素,但只适用于判断母岩中仅含有斜长石而不含钾长石的物源区风化程度。综合分析表明,在判断物源区风化程度及古气候时,CIA的干扰因素相对较少,值得推广。但即使利用从泥质岩常量元素获得的CIA值来判断物源区的风化程度时,仍需要考虑沉积分异作用、再旋回作用、沉积区进一步风化作用以及成土作用、成岩期的钾交代作用的影响,建议首先依据泥质岩常量元素的摩尔数计算出成分变异指数(ICV:Index of compositional variability),然后对ICV>1的样品进行CIA的计算,并利用A-CN-K三角图或CIAcorr计算公式对CIA值进行钾交代作用的校正,该校正过的CIAcorr计算值可用来判断物源区的风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蚀变指数 化学风化指数 斜长石蚀变指数 成分变异指数 风化程度 古气候
下载PDF
宜昌三斗坪地区南华系化学蚀变指数特征及南华系划分、对比的讨论 被引量:59
9
作者 王自强 尹崇玉 +3 位作者 高林志 唐烽 柳永清 刘鹏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7-585,共9页
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最早作为判别源岩区化学风化程度的指标而提出,随后又应用于对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判定。化学蚀变指数的表达式为CIA=n(Al2O3)/[n(Al2O3)+n(CaO^*)+n(Na2O)+n(K2O)]×100... 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最早作为判别源岩区化学风化程度的指标而提出,随后又应用于对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判定。化学蚀变指数的表达式为CIA=n(Al2O3)/[n(Al2O3)+n(CaO^*)+n(Na2O)+n(K2O)]×100。CaO^*代表硅酸盐中的CaO,n(CaO^*)=n(CaO)-n(CO2,方解石)-O.5·n(CO2,白云石)-10/3·n(P2O5)。化学蚀变指数研究样品的选取极为重要,最佳岩性为细碎屑岩,需要清除成岩过程中钾交代作用的影响。用成分变异指数(ICV)来判别沉积再循环作用和沉积物成分被改造的程度。用A—CN—K三角图解来判别物源区的源岩性质和样品钾交代的特征及其风化趋势。宜昌三斗坪地区南华系CIA研究表明:该区南华系下统莲沱组下部的CIA值在50~65之间(干燥寒冷),上部为65~75之间(温暖潮湿)和顶部为55~60之间(干燥寒冷);南华系上统南沱组的CIA值基本在60~65之间(干燥寒冷),近顶部两个样品的CIA值达70(温暖潮湿)。上述CIA值变化表明本区南华纪经历自老到新由冰期干燥寒冷-间冰期温暖潮湿-冰期干燥寒冷沉积环境的变化过程。本文据此提出了新的扬子古陆南华系新的划分和对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蚀变指数(CIA) 钾交代 成分变化指数(ICV) 新元古代 南华系 莲沱组
下载PDF
黔南—桂北地区南华系化学地层特征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自强 尹崇玉 +1 位作者 高林志 唐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474,共10页
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最早作为判别源岩化学风化程度而提出,随后又应用于对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判定。化学蚀变指数的表达式为CIA={n(Al2O3)/[n(Al2O3)+n(CaO^*)+n(Na2O)+n(K2O)]}×10... 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最早作为判别源岩化学风化程度而提出,随后又应用于对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判定。化学蚀变指数的表达式为CIA={n(Al2O3)/[n(Al2O3)+n(CaO^*)+n(Na2O)+n(K2O)]}×100。CaO^*代表硅酸盐中的CaO,n(CaO^*)=n(CaO)-n(CO2方解石)-n0.5×n(CO2白云石)-10/3xn(P2O5)。化学蚀变指数样品的选取极为重要,最佳岩性为细碎屑岩,并需清除成岩过程中钾交代作用的影响,以及采用成分变异指数(ICV)来判别沉积再循环作用和沉积物成分被改造的程度。使用A—CN—K三角图解判别物源区的源岩性质和样品钾交代的程度及其风化趋势。黔南-桂北地区南华系的CIA研究表明:该地区南华系下部的长安组其下部CIA值为60~65之间,中部为70~5,上部回落到65—70之间。南华系中部富禄组CIA值高,在85-95之间。南华系上部的南沱组CIA值再次回落到60—65的范围。上述CIA值的变化表明本区南华纪时期自老至新经历多次由干燥寒冷-温暖潮湿气候期的变化。本文据此提出扬子地块南华系新的划分、对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系 “寒冷气候期” 化学蚀变指数(CIA) 钾交代 成分变异指数(ICV)
下载PDF
欧龙布鲁克地块新元古代早期冰川事件:来自CIA指数的证据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娇鹏 陈世悦 +3 位作者 彭渊 马帅 邵鹏程 刘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6,共8页
采自欧龙布鲁克地块全吉山、欧龙布鲁克山两个剖面全吉群下部砂砾岩段(包括麻黄沟组与枯柏木组)样品ICV指数大多数〉1、或略〈1,这表明该套碎屑岩沉积是构造活动地带的初始沉积。底部冰成岩发育层段样品CIA指数大多数在53左右,向上... 采自欧龙布鲁克地块全吉山、欧龙布鲁克山两个剖面全吉群下部砂砾岩段(包括麻黄沟组与枯柏木组)样品ICV指数大多数〉1、或略〈1,这表明该套碎屑岩沉积是构造活动地带的初始沉积。底部冰成岩发育层段样品CIA指数大多数在53左右,向上CIA指数增大至67左右,反映新元古代早期研究区古气候整体转暖。底部层段样品极低的CIA值表明欧龙布鲁克板块新元古代早期主要发生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低等程度化学风化,首次从CIA指数角度证实研究区存在新元古代早期极端寒冷气候事件,为研究区受新元古代早期“雪球地球”事件影响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证据。通过对前人年代学研究的总结,将这套含有大量低CIA值碎屑岩的冰川沉积地层沉积年限约束在780±20~740±16Ma范围内,并认为其与国际上的Kaigas冰期及塔里木地区贝义西冰期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龙布鲁克地块 新元古代早期 “寒冷气候期” 化学蚀变指数(CIA) 成分变异指数(ICV)
下载PDF
南漳县西部梁山组富锂黏土岩物源区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博 刘平 王帅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随着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锂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黏土型锂矿逐渐成为矿产勘查的重点。经地质调查,南漳县西部梁山组黏土岩存在锂的超常富集现象,具备形成独立锂矿床的潜力,而梁山组富锂黏土岩物源特征、沉积环境和... 随着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锂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黏土型锂矿逐渐成为矿产勘查的重点。经地质调查,南漳县西部梁山组黏土岩存在锂的超常富集现象,具备形成独立锂矿床的潜力,而梁山组富锂黏土岩物源特征、沉积环境和成矿规律的研究仍为空白。因此,有必要研究南漳县西部梁山组富锂黏土岩物源特征,以进一步揭示其源区地质特征,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有效指导。经测定,南漳县西部梁山组富锂黏土岩样品Al_(2)O_(3)/TiO_(2)比值为14.45~37.69,平均值为27.68;K_(2)O/Al_(2)O_(3)比值为0.0017~0.0206,平均值为0.0098;Cr/Zr比值为0.1449~0.3519,平均值为0.2775。结果表明,黏土岩物源区主要为长英质岩石。La/Sc-Th/Co图解、Zr-TiO_(2)图解中,所有样品点均落在长英质物源区,显示物源的单一性。大多数样品的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化学风化指数(Chemical Index of Weathering,CIW)均在90以上,说明源岩经历强烈化学风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组 富锂黏土岩 物源 化学蚀变指数(CIA) 化学风化指数(CIW) 南漳县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locene sediments from Chuadanga district, Bangladesh: Implications for weathering, climate, redox conditions, provenance and tectonic setting 被引量:3
13
作者 Ismail Hossain Krisna Kanta Roy +3 位作者 Pradip Kumar Biswas Mahbubul Alam Md. Moniruzzaman Farah Deeb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36-350,共15页
The present research deals with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locene sediments from Alamdanga area, Chuadanga district, Bangladesh. Main goals of the study are to delineate source rock characteristics, degr... The present research deals with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locene sediments from Alamdanga area, Chuadanga district, Bangladesh. Main goals of the study are to delineate source rock characteristics, degree of chemical weathering and sorting processes and behavior of redox conditions during deposition of the sediment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diments show comparatively a wide vari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stratigraphy in their major element contents(e.g. Si O2 69.46–82.13, Al2O3 2.28–8.88 in wt%), reflecting the distinctive provenance and in part an unstable period in terms of tectonic activity. Geochem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sediments shows mostly sub-arkose with few sub-litharenites. Some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display comprehensible correlation with Al2O3 confirming their possible hydraulic fractionation. The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 W* index, index of compositional variability(ICV), plagioclase index of alteration(PIA*) values and the ratio of Si O2/Al2O3, suggest low degrees of chemical weathering in the source areas as well as immature to moderately mature the sediments. The sediments suggest semi-arid climatic trends within oxic deltaic depositional conditions during the Holocene, at 3–12 ka. Whole rock geochemistry and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demonstrate the continental signature derivatives, which might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felsic to intermediate igneous rocks(granitic plutonic rocks) as well as from quartzose sedimentary/metamorphic provenance. These typical sources are present in a vast region of the Himalayan belt and catchment areas of Ganges.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sediments demarcates typically passive margin with slightly continental ar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氧化还原条件 化学风化 沉积物 构造背景 孟加拉国 气候趋势 全新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