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苍术炒焦前后正丁醇部位对脾虚泄泻证大鼠的药效研究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陈祥胜
陈海霞
孙雄杰
刘艳菊
潘珊珊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6-24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41080)
科技部技术专项(2014FY111100-2)
-
文摘
目的:通过比较苍术炒焦前后正丁醇提取部位对脾虚泄泻证大鼠的药效变化,阐释焦苍术健脾止泻机制。方法:以脾虚泄泻证大鼠为模型,测定不同组别大鼠胃残留率、肠推进率、血清胃动素(MTL)水平、胃泌素(GAS)水平、结肠黏膜水孔蛋白3(APQ_3)表达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生品组和焦品组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焦品中、高剂量组大鼠胃残留率、腹泻指数和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小肠推进率、结肠APQ_3及血清MTL、GAS、IL-10水平显著升高;并与正常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与相同剂量生品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苍术炒焦后正丁醇提取部位健脾、止泻、抗炎作用增强,正丁醇部位是焦苍术"健脾止泻"的主要有效部位之一。
-
关键词
苍术
焦苍术
健脾
止泻
药效学
-
Keywords
Rhizoma Atractylodis
the focal Rhizoma Atractylodis
strengthen spleen
checking diarrhea
pharmacodynam-ics
-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
-
题名《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术篇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坤宁
袁红霞
-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83-288,共6页
-
基金
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编号:PGYJ-032)。
-
文摘
术为《神农本草经》(《本经》)中之上品,为张仲景常用药。《本经》中认为“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时术不分苍术、白术,以《本经》中记载术功效为线索,分析术类经方,发现术主治风寒湿痹等证时,多配伍附子、麻黄,以桂枝芍药知母汤、附子汤、麻黄加术汤为代表方;止汗时,常配伍防己、黄芪、炙甘草,如防己黄芪汤、越婢加术汤;除热时,多配伍人参、干姜等,代表方如理中丸;消食常用配伍枳实、茯苓,代表方剂为茯苓饮。除《本经》所载功效外,张仲景运用术类经方亦有新的发挥,如术配伍泽泻、茯苓等以利小便;配伍茯苓、桂枝、泽泻等以停冒眩、止下利;配伍枳实以消痞结、解便秘等;配伍川芎、黄芩安胎气。《本经》是张仲景遣方用药的指导思想,而张仲景亦结合临床对《本经》中术的功效应用进行了拓展和发挥,并集中体现在《伤寒杂病论》之中,故将二者互参对比学习是中药溯源并更好理解文献的有效途径。
-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经方
术
白术
苍术
止汗
除热
利小便
消食
停冒眩
止下利
消痞结
安胎气
-
Keywords
Shennong’s Classic of Materia Medica
classical formula
Zhu
Baizhu(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Cangzhu(Atractylodis Rhizoma)
stopping sweating
removing fever
promoting urination
promoting digestion
treating vertigo
checking diarrhea
dispersing mass
preventing abortion
-
分类号
R281.2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9.1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肠炎合剂抗炎止泻实验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谈瑄忠
李俭
陆兔林
-
机构
南京市中医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0-21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肠炎合剂抗炎、止泻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耳肿法及毛细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通过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及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作用的影响,观察该药对小鼠肠功能、小鼠腹泻作用的影响。结果:肠炎合剂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毛细管通透性增加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结论:肠炎合剂具有抗炎、止泻的作用。
-
关键词
肠炎合剂
抗炎
止泻
-
Keywords
Chang Yan Mixture
Anti-inflammatory
checking diarrhea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涩肠止泻胶囊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冯秋珍
胡继鹰
胡京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0-141,共2页
-
文摘
目的 :实验研究涩肠止泻胶囊药理作用。方法 :以小鼠肠炭末推进率和黑便出现时间以及 4 h内黑便数量为指标 ,测定涩肠止泻胶囊对小鼠胃肠运动影响和止泻作用。结果 :涩肠止泻胶囊与正常对照组、新斯的明引起肠亢进以及对大黄和蓖麻油引起泻下作用比较均呈现显著差异和非常显著差异 (P<0 .0 5和 P <0 .0 1)。结论 :涩肠止泻胶囊能松弛肠平滑肌 ,具有解痉和止泻作用。
-
关键词
涩肠止泻胶囊
小肠炭末推进率
止泻
中药药理
-
Keywords
Sechang Zhixie Capsule
The rate of propeling carbon powder in small intestin
checking diarrhea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克痢痧药膏透皮给药的止泻作用
- 5
-
-
作者
蔡华芳
-
机构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出处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克痢痧药膏透皮给药的止泻效果。方法:应用炭末法观察克痢痧药膏0.4g、0.2g对小鼠肠蠕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及小鼠不同肠段水份吸收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克痢痧药膏0.4g、0.2g降低小肠炭末推进率分别为76.2%、61.1%、45.6%(P<0.01、P<0.001);致泻起始时间延长分别为33.8、64.5、54.5min(P均<0.05),4h内腹泻次数分别为20.3、8.2、6.3次(P均<0.001)。克痢痧药膏能促进肠道水份的增加(药膏0.4g,P<0.05的作用点为6h)。结论:克痢痧药膏透皮给药有显著的止泻效果。
-
关键词
克痢痧药膏
肠蠕动
止泻
-
Keywords
Kelisha ointment
Intestine peristalsis
checking diarrhea
-
分类号
R944.2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从脾肾论治糖尿病腹泻研究进展
- 6
-
-
作者
王艺琳
赵泉霖
邵关茹
董又滋
王贞贞
李昕统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20-52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774254)。
-
文摘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多从脾肾论治本病,消渴日久,阴损及阳,脾肾阳虚寒湿内生,水湿下注大肠,开阖失司而泄泻不止。多采用温肾健脾、升清止泻、涩肠固脱的方法治疗本病。着眼于脾肾二脏,对糖尿病腹泻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腹泻的临床治疗拓宽思路。参考文献42篇。
-
关键词
糖尿病腹泻
脾肾
泄泻
消渴
温肾健脾
升清止泻
涩肠固脱
-
Keywords
diabetic diarrhea
spleen and kidney
diarrhea
consumptive thirst
warming kidney and invigorating spleen
ascending lucidity and checking diarrhea
astringing intestines and relieving collapse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