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樊越胜 邹峥 +1 位作者 高巨宝 曹子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18-121,共4页
燃烧煤粉的锅炉在其点火和低负荷稳定运行时,需消耗大量的燃料油,因此有必要寻找更经济实用的解决办法。研究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不论对煤粉局部富氧的助燃还是煤粉的富氧点火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 燃烧煤粉的锅炉在其点火和低负荷稳定运行时,需消耗大量的燃料油,因此有必要寻找更经济实用的解决办法。研究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不论对煤粉局部富氧的助燃还是煤粉的富氧点火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的STA409C型热天平研究了神木煤和蒲白煤3个不同粒度下的煤样在不同体积氧浓度下(20%、30%、40%、60%、100%)的燃烧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浓度的增大,煤样燃烧分布曲线向低温区移动,煤样的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均呈下降趋势,着火时间提前且燃烧时间缩短,煤粉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有较大提高,并且,随煤粉粒径的增大,综合燃烧特性的改善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煤粉 燃烧特性 粒径 氧浓度
下载PDF
低挥发分煤燃烧特性及NO_x生成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周志军 周宁 +3 位作者 陈瑶姬 周俊虎 刘建忠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55-61,共7页
利用热天平对低挥发分煤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低挥发分煤的燃烧特性。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系统研究低挥发分煤的NOx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低挥发分煤的着火温度较高,可燃性较差,稳燃和燃尽性能尚可。随着温度的升高,低挥发分煤的... 利用热天平对低挥发分煤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低挥发分煤的燃烧特性。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系统研究低挥发分煤的NOx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低挥发分煤的着火温度较高,可燃性较差,稳燃和燃尽性能尚可。随着温度的升高,低挥发分煤的NOx转化率随之降低;对于低挥发分煤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粒径,在此粒径下煤种的NOx转化率最小,不同煤种的最佳煤粉粒径各不相同;当氧浓度增大时,煤种的NOx转化率也相应增加。试验结果与实际锅炉燃烧情况比较吻合,对于锅炉燃烧过程中NOx的控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挥发分煤 燃烧特性 NOx转化率 温度 粒径 氧浓度
下载PDF
典型伞型瓷及复合绝缘子积污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吕玉坤 赵伟萍 +2 位作者 庞广陆 李志超 卫少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9-216,共8页
研究典型伞型瓷及复合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可为绝缘子的选择提供参考。以瓷钟罩、瓷三伞和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风洞条件下绝缘子积污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将其模拟结果与本校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 研究典型伞型瓷及复合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可为绝缘子的选择提供参考。以瓷钟罩、瓷三伞和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风洞条件下绝缘子积污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将其模拟结果与本校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积污量在数量级及随直流电压的变化趋势上一致,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各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分析了风速、粒径、电压类型对三种绝缘子积污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的积污量大于同条件下瓷钟罩和瓷三伞积污量;直流电压作用下,复合绝缘子积污量的增长率大于另外两种绝缘子,且随粒径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同一风速下,电压类型对绝缘子积污量的影响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交流电和不带电情况对各绝缘子积污量的影响较直流电压作用时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积污特性 风速 粒径 电压类型
下载PDF
Trends in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China from 2013–2017 被引量:30
4
作者 Yuesi WANG Wenjie LI +13 位作者 Wenkang GAO Zirui LIU Shili TIAN Rongrong SHEN Dongsheng JI Shuai WANG Lili WANG Guiqian TANG Tao SONG Mengtian CHENG Gehui WANG Zhengyu GONG Jiming HAO Yuanhang ZH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857-1871,共15页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helpful in exploring the cause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enthalpy pollution and in evaluating the rationali...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helpful in exploring the cause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enthalpy pollution and in evaluating the rationality of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control strategies.Based on the sampling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data of PM2.5 in different key regions of China in the CARE-China observation network,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data released by the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 during the studied period to determine the changes in the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 in key reg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hemical composition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on Pla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from 2013-2017.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The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 in China showed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however,the PM2.5 annual mass concentration in 64%of cities exceeds the New Chinese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CAAQS)GradeⅡ(GB3095-2012).The region to the eas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the Fenhe and Weihe River Plain and the Urumqi-Changji regions in Xinjiang,all have PM2.5 concentration loading that is still high,and heavy haze pollution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autumn and winter.(2)During the heavy pollution in the autumn and winter,the concentrations of sulfate and organic componen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mean SO42-concentration in PM2.5 decreased by 76%,12%,81%and 38%in Beijing-Tianjin-Hebei(BTH),the Pearl River Delta(PRD),the Sichuan-Chongqing region(SC)and the Fenhe and Weihe River Plain,respectively.The mean organic matter(OM)concentration decreased by 70%,44%,48%and 31%,respectively,and 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NH4+decreased by 68%,1.6%,38%and 25%,respectively.The mean elemental carbon(EC)concentration decreased by 84%and 20%in BTH and SC,respectively,and it increased by 61%and 11%in the PRD and Fenhe and Weihe River Plain,respectively.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mineral and unresolved chem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Action PLA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Key REGIONS Chemical compositi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煤粉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魏砾宏 李润东 +2 位作者 李爱民 李延吉 姜秀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53-58,共6页
利用热天平,以高纯氩气为气氛气体,研究了细化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细化和超细煤粉的热失重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在1400℃之前热失重微分曲线有2个失重峰。室温-400℃,各样品的失重特性无明显区别... 利用热天平,以高纯氩气为气氛气体,研究了细化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细化和超细煤粉的热失重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在1400℃之前热失重微分曲线有2个失重峰。室温-400℃,各样品的失重特性无明显区别。400-980℃,粒度对煤粉失重速率间存在较好规律性。升温速率对鹤岗细煤粉热解特性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挥发分的初析温度降低;热解最大失重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失重速率的温度升高,煤粉的热解特性指数D值增大,即升温速率的增加有利于细煤粉的热解。此外,在10℃/min加热条件下,对比了平均粒径基本相同的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发现挥发分含量接近,而灰分含量较高的鹤岗煤的热解特性明显优于准噶尔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热解特性 颗粒粒度 热分析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苦荞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程佳钰 高利 汤晓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9-105,共7页
为提高苦荞麦的利用价值和苦荞面条的食用品质,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超微苦荞麦粉,考察超微粉碎和超微粉粒径对苦荞麦粉的粉质特性及其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苦荞麦粉的破损淀粉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面... 为提高苦荞麦的利用价值和苦荞面条的食用品质,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超微苦荞麦粉,考察超微粉碎和超微粉粒径对苦荞麦粉的粉质特性及其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苦荞麦粉的破损淀粉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面粉亮度值由72.20升高至77.48。同时,随着粒径的减小,苦荞麦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均显著上升(P<0.05)。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苦荞麦粉的整体糊化特性,使得面团能够更快成型,稳定时间延长,面团的黏弹性增强,内部网络结构愈发均匀致密。利用超微粉制作全苦荞麦面条,断条率显著下降(P<0.05),最佳蒸煮时间和蒸煮损失最多减少约50%,质构特性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面条 品质特性 苦荞麦 粒度 破损淀粉
下载PDF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垂直弯管阻力特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云 陈晓平 +2 位作者 梁财 孟庆敏 鹿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0-584,共5页
在输送压力可达4 MPa的气力输送实验台上,进行不同平均粒径煤粉的密相输送实验。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研究气固两相流流经弯管的压损随煤粉体积分数以及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压密相输送中煤粉运动造成的能量损失是总压损的主... 在输送压力可达4 MPa的气力输送实验台上,进行不同平均粒径煤粉的密相输送实验。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研究气固两相流流经弯管的压损随煤粉体积分数以及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压密相输送中煤粉运动造成的能量损失是总压损的主要部分,且总压损随着煤粉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相同质量流量下,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弯管动能压损增加,摩擦压损降低;相同表观气速时,随着煤粉体积分数的增加,摩擦压损增加;固相摩擦系数与煤粉平均粒径及煤粉质量流量无明显关系,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 阻力特性 垂直弯管 平均粒径
下载PDF
红木粉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国华 江湖一佳 王新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00-1203,共4页
以红木粉尘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粒度仪对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在热板炉、戈德贝特-格林沃尔德炉、哈特曼管爆炸实验装置中分别测试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MITL)、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MITC)和粉尘云最小点火能(MIC)。结果表明,该木质粉尘的MIT... 以红木粉尘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粒度仪对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在热板炉、戈德贝特-格林沃尔德炉、哈特曼管爆炸实验装置中分别测试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MITL)、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MITC)和粉尘云最小点火能(MIC)。结果表明,该木质粉尘的MITL为320℃,MITC为460℃。粉尘浓度是影响MIC的极值因素,最小点火能量大小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粉尘粒径是影响粉尘云最小点火能量的单调因素,随着粒径的增大,粉尘云点火能量总体发展趋势为逐渐升高。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及测试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粉 粉尘爆炸特性 粒径分布 防爆措施
下载PDF
燃煤烟气中SO_3转换吸收特性模拟实验 被引量:17
9
作者 常景彩 董勇 +3 位作者 王志强 闫君 陈朋 马春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17-1720,共4页
为揭示燃煤烟气中SO3进入湿法脱硫(WFGD)塔前后的转换吸收特性,采用臭氧氧化法产生SO3,并通过对SO3的浓度、不同吸收剂的吸收率及转化物的粒径分布测量分析,得到SO3进入湿法脱硫塔前后的形态转换吸收规律。结果表明:SO3转化为气溶胶颗粒... 为揭示燃煤烟气中SO3进入湿法脱硫(WFGD)塔前后的转换吸收特性,采用臭氧氧化法产生SO3,并通过对SO3的浓度、不同吸收剂的吸收率及转化物的粒径分布测量分析,得到SO3进入湿法脱硫塔前后的形态转换吸收规律。结果表明:SO3转化为气溶胶颗粒物,粒径分布形成[0,40]、[41,70]、[71,100]等3个区间段,相应的置信水平分别为79%、17%、4%;不同吸收剂对SO3的吸收率从小到大依次为:CaCO3浆液(30%)<湿法脱硫浆液<NaOH溶液(0.25mol/L)<去离子水;湿法脱硫浆液对SO3的吸收率为64.21%,温度在50~85℃变化时,吸收率无明显变化;SO3在进入脱硫塔后全部以硫酸雾形态存在,净烟气中的酸雾含有未脱尽的硫酸雾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3 吸收特性 湿法脱硫(WFGD) 粒径分布
下载PDF
煤粉的分形特征及其对水煤浆级配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俊哲 王渝岗 +5 位作者 张建安 李增林 巨鹏 何钊 方世剑 闫立仓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1-965,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分形理论与煤粉粒度级配的相关性,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了张家峁煤矿水煤浆厂不同粒度煤粉的粒径分布特性,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不同中位径煤粉的粒径分布曲线,通过作图计算发现lnyV(r)-lnr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呈现分形特征,分... 为进一步研究分形理论与煤粉粒度级配的相关性,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了张家峁煤矿水煤浆厂不同粒度煤粉的粒径分布特性,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不同中位径煤粉的粒径分布曲线,通过作图计算发现lnyV(r)-lnr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呈现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在2.3以下。对水煤浆级配的两种经典模型Alfred模型、Rosin-Rammler模型进行分形分析,分形维数在2.5以上。将中位径为6μm的煤粉样品分别与中位径29μm和90μm的煤粉等比例级配,其结果分形维数也都在2.5以上,高于未级配煤粉分形维数,因此分形维数是级配的特征参数。级配过程提高了煤粉的分形维数,通过测定煤粉的分形维数可评判级配的好坏,以及粒度分布是否接近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煤粉粒度 分形特征 粒度分布 级配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成的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邱雄辉 李彦鹏 +4 位作者 牛铁军 李美玲 马智慧 苗莹 王湘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91-2196,共6页
为探明城市污水厂生成的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性,于2011年6~7月利用Andersen六级撞击式采样器对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不同污水处理单元的微生物气溶胶进行现场采样,利用平皿培养和菌落计数法检测分析了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这3类微生物... 为探明城市污水厂生成的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性,于2011年6~7月利用Andersen六级撞击式采样器对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不同污水处理单元的微生物气溶胶进行现场采样,利用平皿培养和菌落计数法检测分析了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这3类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粒径分布和中值直径.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的细菌和放线菌气溶胶浓度最高,分别为7 866 CFU.m-3±960 CFU.m-3和2 139 CFU.m-3±227 CFU.m-3,而真菌气溶胶浓度最高出现在氧化沟,为2 156 CFU.m-3±119 CFU.m-3.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气溶胶粒径分布均呈偏态型,其中细菌和真菌的粒径分布峰值出现在2.1~3.3μm范围,而放线菌气溶胶粒径分布峰值出现在1.1~2.1μm范围.总体上,污水厂中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真菌气溶胶中值直径>放线菌气溶胶中值直径.另外,微生物气溶胶的空间变化特征表现为粒径大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减少率大.3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减少率的变化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细菌>真菌>放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 微生物气溶胶 污染特性 粒径分布 浓度 中值直径
原文传递
城市地表颗粒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海燕 石安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52-1860,共9页
城市地表颗粒物作为重金属的重要载体,严重危害城市人群和水体,已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阐述了对地表颗粒物重金属的空间、粒径、赋存形态等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意义。通过对国内不同城市不同功能区的重金属(主要... 城市地表颗粒物作为重金属的重要载体,严重危害城市人群和水体,已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阐述了对地表颗粒物重金属的空间、粒径、赋存形态等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意义。通过对国内不同城市不同功能区的重金属(主要为:Zn、Cu、Cd、Pb)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各功能区重金属污染情况为:Cu、Pb: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居民区>休闲区;Zn: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居民区>休闲区;Cd:交通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休闲区,同时各功能区中Zn、Pb含量波动性较大。整体上国内工业区、交通区和商业区地表颗粒物重金属污染严重。与我国的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4种金属中Cd污染程度最为严重。探讨了与国外部分城市地表颗粒重金属污染特征之间的差异,指出国内城市重金属含量均值整体上低于欧美发达城市,而国内一线城市重金属含量明显偏高。系统分析了颗粒物重金属的粒级效应,赋存形态以及生物有效性。综述了城市交通活动(主要为交通流量、车辆行驶速度、变速频率、车辆类型、道路特征等)、降雨冲刷事件、雨前干燥期、大气风力作用、和其他因素对地表颗粒物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某种程度上,道路车辆的行驶速度和变速对颗粒物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作用大于交通流量。不同降雨事件和雨前干燥期对重金属分布特征影响的研究结论不一,但地表颗粒对大气PM2.5重金属贡献较大。今后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地表颗粒物重金属的研究:建立颗粒物粒径划分标准;加强重金属在降雨冲刷过程变化规律的分析;探讨地表颗粒物与大气颗粒物重金属转换关系;还应开展中小型城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地表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颗粒物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粒级效应 赋存形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onghua River sediment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adsorption behavior for nitrobenzene 被引量:15
13
作者 Liu Ruiping Liu Huijuan +1 位作者 Wan Dongjin Yang M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7期796-802,共7页
The explosion at a plant of the Jilin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on 13 November,2005,and the spill of an estimated 100 t of toxic substances (nitrobenzene as the main component) into the Songhua River received worldwid... The explosion at a plant of the Jilin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on 13 November,2005,and the spill of an estimated 100 t of toxic substances (nitrobenzene as the main component) into the Songhua River received worldwide attention.This study has focused on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nitrobenzene that spilled onto sediments along the Songhua River,which was one of the efforts to evaluate the fate of nitrobenzene after the spillage event.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of these sediments along the Songhua River v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BENZENE ADSORPTION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organic carbon content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下载PDF
不同粒径土壤的反射光谱对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响应 被引量:15
14
作者 武红旗 范燕敏 +4 位作者 何晶 靳瑰丽 谢昀 柴大攀 何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6-270,共5页
为研究荒漠土壤有机质的高光谱诊断技术,分析了不研磨土样与2 mm土样的高光谱反射特征及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研磨土样的原始反射光谱在365.0~449.2 nm和567.8~799.8 nm与土壤有机质成极显著负相关。反射光谱经数学变换后... 为研究荒漠土壤有机质的高光谱诊断技术,分析了不研磨土样与2 mm土样的高光谱反射特征及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研磨土样的原始反射光谱在365.0~449.2 nm和567.8~799.8 nm与土壤有机质成极显著负相关。反射光谱经数学变换后,扩展了与有机质极显著相关的波段范围,2 mm土样光谱反射率与有机质的最大相关系数(|r|=0.420)高于不研磨土样(|r|=0.351)。2mm土样光谱经一阶微分变换后,在569.2 nm和1141.5 nm建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精度较高,但是当有机质含量低于9 g.kg^(-1)时,预测精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反射特征 土壤粒径 土壤有机质 预测
下载PDF
全尾砂沉降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时廷 侯运炳 +2 位作者 陈林林 李鹏 樊攀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1-937,共7页
全尾砂固结排放工艺是一种处理尾矿的高效安全新型排放工艺,尾砂沉降性能综合反映了尾砂物理特性、离析等特点,是影响过滤机对尾矿浓缩脱水效率的重要因素,对全尾砂固结干排工艺的应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全尾砂料浆进行单因素试验,... 全尾砂固结排放工艺是一种处理尾矿的高效安全新型排放工艺,尾砂沉降性能综合反映了尾砂物理特性、离析等特点,是影响过滤机对尾矿浓缩脱水效率的重要因素,对全尾砂固结干排工艺的应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全尾砂料浆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浓度下料浆沉降性能,建立了不同浓度全尾砂料浆沉降速度的数学模型。根据沉降速度数学模型可知较低浓度料浆沉降速度快,沉降周期长且极限下沉量大,而较高浓度料浆则相反;全尾砂料浆沉降速度曲线大致符合单峰右拖尾类型:初期沉降速度不断增大直至最大下沉速度,以最大沉速下沉一定时间后速度减缓,最后停止沉降。采用均匀设计法,建立不同浓度及不同粒级组成的5因素6水平均匀试验,对配级尾砂沉降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极限下沉量与浓度、-210^+120μm尾砂含量、-120^+75μm尾砂含量呈负相关,与+210μm尾砂含量、-75μm尾砂含量呈正相关;浓度对尾砂料浆的极限下沉量影响最大,粗颗粒(+210μm)次之,细颗粒(-75μm)对极限下沉量影响排在粗颗粒和浓度之后,中粒径(-210^+75μm)的影响最小。在浓度较低时,配级尾砂沉降速度比全尾砂缓慢,尾砂级配占主导因素;在浓度较高时,配级尾砂和全尾砂沉降速度相差不大,此时主导因素为料浆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性能 速度模型 全尾砂料浆 粒级组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贵州无烟煤的燃烧动力学特性和NO_x生成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瑶姬 周志军 +4 位作者 周宁 杨卫娟 刘建忠 周俊虎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2-59,共8页
贵州无烟煤挥发分含量低、灰分大、灰融点低,是一种难利用的煤种。在热天平试验台上研究贵州无烟煤的燃烧动力学特性,并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试验台研究贵州无烟煤的NOx生成机制。研究发现,该无烟煤是属于难着火、难稳燃、需要长时间才... 贵州无烟煤挥发分含量低、灰分大、灰融点低,是一种难利用的煤种。在热天平试验台上研究贵州无烟煤的燃烧动力学特性,并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试验台研究贵州无烟煤的NOx生成机制。研究发现,该无烟煤是属于难着火、难稳燃、需要长时间才能燃尽的煤种;氧量的增加使贵州无烟煤NOx生成量增加,对焦碳燃烧阶段的NOx生成影响大;在1000-1200℃之间,温度的升高使NOx生成量降低,尤其是焦碳燃烧阶段的NOx生成量大幅降低;粒径的减小使挥发分燃烧阶段的NOx生成量上升,而对焦碳燃烧阶段的NOx生成影响小,当粒径小于68μm时,该无烟煤的NOx生成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无烟煤 燃烧动力学特性 NOx 氧量 温度 粒径
下载PDF
管道内水合物浆流动的数值模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鹏飞 王武昌 +2 位作者 李玉星 魏丁 张庆东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7,共6页
考虑水合物浆相间相互作用、粒径分布、固相黏度、最大内相堆积率等基本物性,基于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建立描述管道内水合物浆流动的数值模型,并对水合物浆的粒径特性、阻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Mulhe粒径模型相比,Camargo粒径... 考虑水合物浆相间相互作用、粒径分布、固相黏度、最大内相堆积率等基本物性,基于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建立描述管道内水合物浆流动的数值模型,并对水合物浆的粒径特性、阻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Mulhe粒径模型相比,Camargo粒径模型考虑了水合物聚结体间的相互作用,粒径模拟值与实验值更为接近;颗粒动力学模型对水合物浆湍流流动时颗粒间剪切作用的刻画较为准确,但在描述水合物浆层流流动时误差较大,而基于Brinkman方程、Ostwald方程的黏度模型因与水合物体积分数、剪切速率间存在耦合关系,对水合物浆湍流、层流流动阻力特性的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为水合物浆安全流动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浆 流动特性 双流体模型 粒径分布 阻力特性 CFD
原文传递
循环流化床锅炉滚筒式冷渣器冷态及热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远超 尹洪超 刘建平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6,38,共3页
以大连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香海热电厂2台220t/hCFB锅炉的滚筒式冷渣器为例,分析了原螺旋水冷式冷渣器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弊病,详细介绍了滚筒式冷渣器在冷态和热态条件下的试验情况,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多管式滚筒冷渣器在冷态及... 以大连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香海热电厂2台220t/hCFB锅炉的滚筒式冷渣器为例,分析了原螺旋水冷式冷渣器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弊病,详细介绍了滚筒式冷渣器在冷态和热态条件下的试验情况,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多管式滚筒冷渣器在冷态及热态条件下的各种工况特性,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式冷渣器 排渣特性 运行特性 渣量 粒度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洪安 张宝诚 刘凯 《航空发动机》 2009年第3期54-57,共4页
对某型航空发动机3个燃油喷嘴的工作特性和雾化质量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主喷管直径和旋流槽尺寸是影响供油特性的主要因素;随供油压力的增大,燃油流量增大,但增幅逐步减缓,雾化粒径随之逐渐减小,当供油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后... 对某型航空发动机3个燃油喷嘴的工作特性和雾化质量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主喷管直径和旋流槽尺寸是影响供油特性的主要因素;随供油压力的增大,燃油流量增大,但增幅逐步减缓,雾化粒径随之逐渐减小,当供油压力增大到一定值后,雾化粒径基本不变。试验结果为该型发动机燃油喷嘴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喷嘴 供油特性 雾化粒径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微细化大米淀粉的分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正茂 赵思明 敖琳丽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以籼米为原料制备微细化淀粉 ,进行粒度分级后用凝胶色谱等方法研究微细化大米淀粉的分子特性。结果表明 ,不同粒度微细化大米淀粉的支链淀粉的最大波长在 5 6 0nm ,直链淀粉在 6 0 0~ 6 2 0nm出现最高峰 ,微细化后大米淀粉的粒度对淀... 以籼米为原料制备微细化淀粉 ,进行粒度分级后用凝胶色谱等方法研究微细化大米淀粉的分子特性。结果表明 ,不同粒度微细化大米淀粉的支链淀粉的最大波长在 5 6 0nm ,直链淀粉在 6 0 0~ 6 2 0nm出现最高峰 ,微细化后大米淀粉的粒度对淀粉级分的可见光吸收值影响不大 ,但对其分子量大小、分子量分布规律等有影响。微细化使淀粉分子有所降解 ,分子量分布变宽 ,分子的整齐度下降。随淀粉粒度的减小 ,直链淀粉含量和分子量降低 ,中间级分含量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淀粉 微细化 分子特性 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