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被引量:175
1
作者 王瑞飞 沈平平 +1 位作者 宋子齐 杨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0-563,569,共5页
通过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对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孔隙度、渗透率较高... 通过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对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孔隙度、渗透率较高的岩样,有效喉道、有效孔隙发育程度较高,孔喉比较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具有中等孔隙和小喉道发育、孔喉连通性差及孔喉性质差异大的特点,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贾敏效应伤害。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性质主要由喉道控制,喉道半径分类明显。渗透率越低,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越好。喉道控制储层渗透性,进而决定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孔喉特征 孔喉比 孔隙结构 特征参数 储层性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80
2
作者 况军 唐勇 +1 位作者 朱国华 崔炳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60,共5页
从描述储集层基本特征、分析储集层性质的主控因素、建立储集层成因模式和评价、预测储集层性质这 4个层次 ,研究准噶尔盆地重点勘探目标区的侏罗系储集层。系统总结侏罗系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认为成岩压实作用强弱是控制储集层性质的关... 从描述储集层基本特征、分析储集层性质的主控因素、建立储集层成因模式和评价、预测储集层性质这 4个层次 ,研究准噶尔盆地重点勘探目标区的侏罗系储集层。系统总结侏罗系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认为成岩压实作用强弱是控制储集层性质的关键因素 ;指出相对优质储集层均为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型储集层 ,溶蚀作用对渗透率贡献小 ;非煤系储集层的孔隙保存条件明显比煤系储集层好 ,这是三工河组、头屯河组和吐谷鲁群的物性普遍优于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的原因。在确定储集层性质的控制因素和控制机理基础上 ,建立了煤系和非煤系两大类储集层的成因 演化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分地区、分层位评价了储集层 ,并预测了不同渗透率储集层的深度界线及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平面分布。图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岩石学特征 成岩压实作用 煤系 非煤系 储集层性质 成因-演化模式 评价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川口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与储集条件 被引量:58
3
作者 李文厚 柳益群 冯乔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对川口地区长6油层组的划分与对比,结合特征的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及储层的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的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的环境演化代表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历史;曲流... 通过对川口地区长6油层组的划分与对比,结合特征的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及储层的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的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的环境演化代表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历史;曲流河道砂体是区内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长61段和长62段是主力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储集条件 长6油层组 油气 富集 油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48
4
作者 周进高 辛勇光 +5 位作者 谷明峰 张建勇 郝毅 李国军 倪超 吕玉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9,共4页
2008年以来,在四川盆地LG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取得勘探突破,揭开了雷四段岩性气藏的勘探序幕。为寻找近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对该区雷口坡组各层段残余地层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的恢复、储层类型和分布以及气藏解剖... 2008年以来,在四川盆地LG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取得勘探突破,揭开了雷四段岩性气藏的勘探序幕。为寻找近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对该区雷口坡组各层段残余地层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的恢复、储层类型和分布以及气藏解剖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井震结合的层序格架下的沉积储层、成藏等综合分析,认为:①该区雷口坡组残余地层厚度一般为600~1200 m,川西凹陷保存较全,华蓥山断裂以东地区剥蚀强烈,沿泸州—开江古隆起整个雷口坡组已被剥蚀殆尽;②雷口坡期四川盆地为障壁蒸发澙湖沉积,由雷一—雷四期,膏盐湖中心从川中南充地区,逐渐扩大至简阳,最后迁移至盐亭—蒲西地区,围绕膏盐湖分布白云岩坪及颗粒滩;③发育风化壳岩溶型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2类储层,前者分布在大川中地区,后者分布于川中磨溪—广安地区及龙门山前缘带;④存在构造气藏和岩性气藏2种气藏类型;⑤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和雷一、雷三段颗粒滩是有利勘探领域,大川中地区(包括LG和九龙山地区)是风化壳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三叠世 勘探方向 风化壳 储集层特征 岩相古地理 气藏类型 颗粒滩
下载PDF
致密油储层微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长6—长7段为例 被引量:45
5
作者 钟大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61,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延长组)6段和长7段富含大量致密油,但由于对其微观特征与成因缺乏深入了解,阻碍了该区致密油的有效开采。为此,根据岩石孔隙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技术,对研究区长6段和长7段致密油储层微观特征及其成因进...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延长组)6段和长7段富含大量致密油,但由于对其微观特征与成因缺乏深入了解,阻碍了该区致密油的有效开采。为此,根据岩石孔隙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技术,对研究区长6段和长7段致密油储层微观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油储层形成于三角洲前缘远端远砂坝-席状砂及半深湖-深湖重力流沉积环境,岩石粒度细(主要为极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杂基含量高(8%~10%),几种储集岩的孔隙均极不发育,面孔率低,平均1.8%,孔径小(平均30μm),喉道细(平均0.08μm),平均孔隙度9%,渗透率基本上都低于0.3×10^(-3)μm^2,物性差。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杂基微孔、长石及岩屑溶孔、胶结物晶间微孔。不同岩石类型其微观特征存在差异。沉积环境决定了其粒度细、粘土杂基高,细粒高粘土杂基岩石抗压性差,强烈的压实作用导致大量的原生孔隙损失,孔喉变得更加细小;孔喉细小的岩石由于孔隙中各种流体离子的半渗透膜效应引起强烈的碳酸盐和粘土矿物胶结,尤其是伊利石搭桥状和丝网状胶结,使岩石孔隙度渗透率进一步变差,后期酸性流体也难以进入发生溶蚀作用;云母与水云母杂基及碳酸盐胶结物对石英的强烈交代导致岩石抗压性变差以及固体体积增加,最终导致岩石的致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特征 形成机理 储层 致密油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井下石炭系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6
作者 邵文斌 彭立才 +1 位作者 汪立群 朱思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9,共4页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尕丘1井首次钻遇了石炭系海陆交互相地层。该井石炭系烃源岩的碳质泥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85%,灰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42%;灰岩母质类型属于Ⅱ型干酪根;烃源岩成熟度中等。尕丘1井石炭系烃源岩与马北2等井的原油生物...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尕丘1井首次钻遇了石炭系海陆交互相地层。该井石炭系烃源岩的碳质泥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85%,灰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42%;灰岩母质类型属于Ⅱ型干酪根;烃源岩成熟度中等。尕丘1井石炭系烃源岩与马北2等井的原油生物标志物、柴达木盆地北缘不同油田(或油井)及烃源岩的伽马蜡烷/C31升藿烷值分布特征以及尕丘1井周边井天然气中氩同位素分布特征均有一定的可比性和相关性,说明该套烃源岩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可能曾经发生过生烃、运移和聚集成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石炭系 烃源岩 地化特征 油源对比 油气藏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十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海相砂岩油田的勘探与发现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新源 杨海军 +2 位作者 蔡振忠 赵福元 胡剑风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4期51-60,共10页
哈得逊油田位于满加尔凹陷哈得逊构造带的一个鼻状隆起上,是塔里木盆地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它发现于1998年2月,于2000年8月投入生产,2004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202×104t,2005年实现控制石油地质储量2820×104t,... 哈得逊油田位于满加尔凹陷哈得逊构造带的一个鼻状隆起上,是塔里木盆地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它发现于1998年2月,于2000年8月投入生产,2004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202×104t,2005年实现控制石油地质储量2820×104t,2006年原油年产量达到202×104t。油田由石炭系海相东河砂岩段油藏与中泥岩段2个薄砂层油藏组成,埋深超过5100m。主力油藏东河砂岩油藏是一个具有统一温度压力系统和倾斜油水界面的地层-构造复合型油藏,勘探开发难度大。论述了油田的发现、勘探开发历程及油藏的基本地质特征,总结了对超深层、低丰度大油田采用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边滚动勘探开发边科研攻关,使油田储量和产能规模不断上升的实践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哈得逊油田 早石炭世 海相地层 砂岩油气藏 油藏特征 油气勘探史 勘探启示
下载PDF
川西北二叠纪栖霞期沉积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24
8
作者 宋章强 王兴志 曾德铭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众多下二叠统野外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该地区在早二叠世栖霞期兼具碳酸盐台地和碳酸盐缓坡沉积特征,称为均斜台地环境。综合研究认为,均斜台地边缘浅水高能型生物滩为储层发展演化的最有利相...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众多下二叠统野外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该地区在早二叠世栖霞期兼具碳酸盐台地和碳酸盐缓坡沉积特征,称为均斜台地环境。综合研究认为,均斜台地边缘浅水高能型生物滩为储层发展演化的最有利相带,主要分布于栖二时的天井山—广元西北乡一带,厚度大、分布较广,也是区内最好的勘探相带;而深缓坡和盆地环境则较有利于油气的生成与演化,主要分布于区内西北部的栖一时和栖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 均斜台地 沉积特征 储层分布
下载PDF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开发现状与特点 被引量:26
9
作者 穆龙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8-343,共6页
目前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上仅有5个合资项目(其中MPE3项目由中国石油南美公司(CNPC South AmericaCorporation,以下简称CNPCSA)和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合资经营)和1个PDVSA项目在开发生产,这6个项目日产重油超过11.7... 目前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上仅有5个合资项目(其中MPE3项目由中国石油南美公司(CNPC South AmericaCorporation,以下简称CNPCSA)和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合资经营)和1个PDVSA项目在开发生产,这6个项目日产重油超过11.7×10^4t,日产奥里乳油约8.8×10^4t,合计动用面积2 022 km^2,动用面积比例不到4%,动用地质储量约216×10^8t,储量动用程度不到11%,因此,重油带开发程度很低。奥里诺科重油与世界上其他重油有很大的区别,具有"三高一低可流动"的特性,即:高密度(934-1 050 kg/m^3),高含硫(平均为35 000 mg/L),高含重金属钒和镍(大于500 mg/L),低黏度(一般小于20 Pa.s),可形成泡沫油,冷采条件下可流动并能获得很高的单井产能,水平井冷采产量一般可达200 t/d;冷采采收率较低,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油藏 开发特点 动用程度 油藏特征
下载PDF
胍胶压裂液对储集层渗透率的伤害特征 被引量:25
10
作者 徐林静 张士诚 马新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6-459,共4页
常规胍胶压裂液破胶后对岩心渗透率仍存在一定伤害,影响压裂改造后油气井的产能。在分析胍胶压裂液组分的基础上,采用人造岩心和天然岩心进行了动、静态吸附实验和岩心伤害实验。人造岩心伤害实验结果表明,胍胶压裂液的破胶液对岩心基... 常规胍胶压裂液破胶后对岩心渗透率仍存在一定伤害,影响压裂改造后油气井的产能。在分析胍胶压裂液组分的基础上,采用人造岩心和天然岩心进行了动、静态吸附实验和岩心伤害实验。人造岩心伤害实验结果表明,胍胶压裂液的破胶液对岩心基质伤害主要分为水相伤害和胍胶滞留伤害,其中水相伤害占比高于胍胶滞留伤害;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破胶液中胍胶分子在岩心孔隙中的滞留主要分为吸附和捕集,其中胍胶分子的平均吸附量占43.6%,平均捕集量占56.4%;天然岩心伤害实验也证实,胍胶压裂液的破胶液对天然岩心的伤害主要是水相伤害,相对水相伤害,破胶后的胍胶分子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则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胶压裂液 伤害特征 储集层渗透率 吸附 捕集
下载PDF
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特征、储集性及分类 被引量:20
11
作者 卜淘 陆正元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8-84,共7页
辫状(河 )三角洲是湖泊三角洲的主要类型 ,它与扇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发育背景广泛 ,沉积物分选较好 ,杂基含量少 ,孔渗性较好 ,砂体呈席状展布 ,面积较大 ,因而具有较好储集油气的潜力。笔者对辫状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辫状(河 )三角洲是湖泊三角洲的主要类型 ,它与扇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发育背景广泛 ,沉积物分选较好 ,杂基含量少 ,孔渗性较好 ,砂体呈席状展布 ,面积较大 ,因而具有较好储集油气的潜力。笔者对辫状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储集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并对其分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三角洲 沉积特征 储集性 分类 油气储层
下载PD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waterflooded layers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 based on well logging data 被引量:22
12
作者 Tan Fengqi Li Hongqi +2 位作者 Xu Changfu Li Qingyuan Peng Shouch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85-493,共9页
The rapid changing near source, multi-stream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leads to severe heterogeneity, complex litholog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large changes of oil layer resistivity. Qu... The rapid changing near source, multi-stream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leads to severe heterogeneity, complex litholog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large changes of oil layer resistivity.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flooded lay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focus for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oilfield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problems i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flooded layers, the Kexia Group conglomerate reservoir of the Sixth District in the Karamay Oilfield was studied. Eight types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 lithology were identified effectively by a data min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data from sealed coring wells, and then a multi-parameter model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water-flooded layers of the main oil-bearing lithology was developed. Water production rate, oil saturation and oil productivity index were selected as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water-flooded layers of conglomerate reservoirs. Finally,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identification rules for water-flooded layers of main oil-bearing lithology formed by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water-flooded layer and undisturbed formation resistivity. 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evaluation of the water-flooded layers of a conglomerate reservoir in the Karamay Oilfield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mproving the interpretation accuracy and compliance rate. It will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avoiding perforation of high water-bearing layers and for adjustment of developmental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flooded laye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conglomerate reservoir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decision tre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中矿物赋存特征及其对煤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贝 黄文辉 +4 位作者 敖卫华 张守仁 吴见 许启鲁 滕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5-652,共8页
煤中矿物可以影响煤储层物性,进而影响煤层气的开发。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沁水盆地南部煤中矿物的种类、含量和赋存特征。基于煤储层的平衡水等温吸附实验和压汞实验,研究了沁南地区煤中矿物对煤储层吸附性能和孔渗性能的影响... 煤中矿物可以影响煤储层物性,进而影响煤层气的开发。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沁水盆地南部煤中矿物的种类、含量和赋存特征。基于煤储层的平衡水等温吸附实验和压汞实验,研究了沁南地区煤中矿物对煤储层吸附性能和孔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庄北区块3号和15号煤平均矿物含量分别为10.68%和12.81%,且15号煤硫化物含量较高。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充填煤储层胞腔孔、粒间孔隙和微裂隙的方解石、黄铁矿、高岭石和石英。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兰氏体积和煤中大中孔比例均随灰分产率的增加而减小,表明煤中矿物的存在会降低煤储层的吸附性能和孔渗性能,煤储层中矿物充填主要影响煤的大中孔和裂隙,影响煤层气在割理和裂隙中的渗流,导致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降,而少量粘土矿物充填微孔可导致煤的吸附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中矿物 赋存特征 煤储层 物性 矿物充填 沁水盆地
下载PDF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永宏 闫相宾 +2 位作者 张涛 张生根 刘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7-22,27,共7页
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是塔河油田的重要储油层系。储层发育程度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之一。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相,沉积微相不同,成岩作用不同,储层物性不同。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及厚层潮道砂体的岩性为中—粗砂岩,粒间孔及残余... 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是塔河油田的重要储油层系。储层发育程度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之一。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相,沉积微相不同,成岩作用不同,储层物性不同。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及厚层潮道砂体的岩性为中—粗砂岩,粒间孔及残余粒间孔发育,砂体物性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河道间砂体、潮间带砂坪、砂坝及薄层潮道砂体的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本区砂岩总体上属低—中孔、低—高渗型储层,且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纵向上卡拉沙依组可分为5个砂层组,Ⅰ、Ⅱ砂层组及Ⅲ砂层组下部物性较好;横向上3区、4区、6区为有利及较有利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石炭系卡拉沙依组 塔河油田
下载PDF
“三低”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及综合调整挖潜技术 被引量:17
15
作者 胡书勇 张烈辉 +2 位作者 清绍学 寥清碧 刘柏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0,112,共3页
油田开发中高含水期的油藏管理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是油田挖潜上产的重要基础,这对于低孔、低渗油田更为重要。温米油田是一个早期注水开发的中低孔、低渗、地层水矿化度低的“三低”油田,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采油期。在油田开发调... 油田开发中高含水期的油藏管理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是油田挖潜上产的重要基础,这对于低孔、低渗油田更为重要。温米油田是一个早期注水开发的中低孔、低渗、地层水矿化度低的“三低”油田,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采油期。在油田开发调整中建立起了适合“三低”油田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有效的油田中高含水期综合调整挖潜模式,即通过深化油田地质特征认识,精细油藏管理,结合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地下油、气、水的运动规律,进而研究剩余油分布,并根据这些成果进行挖潜上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米油田 剩余油分布 地质特征 油藏管理 综合调整
下载PDF
储层温度下甲烷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19
16
作者 冯艳艳 储伟 孙文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8-1492,共5页
通过对煤样处理,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自行研制的吸附装置,在不同温度(25,40,55℃)、不同压力(0~3.5 MPa)下进行甲烷吸附实验,以研究储层温度下甲烷在不同孔结构煤样上的吸附特征。采用Langmuir方程对数据拟合,得出孔结... 通过对煤样处理,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自行研制的吸附装置,在不同温度(25,40,55℃)、不同压力(0~3.5 MPa)下进行甲烷吸附实验,以研究储层温度下甲烷在不同孔结构煤样上的吸附特征。采用Langmuir方程对数据拟合,得出孔结构的变化对甲烷吸附起着重要作用。处理后煤样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微孔含量增加,导致煤样甲烷吸附量变大;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甲烷吸附量变小,压力越大这种变化趋势越明显;Langmuir饱和吸附量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选用Polanyi吸附势理论拟合数据,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吸附体系,吸附特性曲线是惟一的,与吸附温度无关。处理后煤样的吸附势和吸附量增加,由此可见孔结构是吸附性能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吸附特征 储层温度 孔结构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特征参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百全 黄华梁 +1 位作者 李玉华 黄启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35,共4页
通过对低渗透储层特征参数的研究 ,抓住了低渗透储层关键特征参数———渗透率。选择与渗透率关系最密切的、有价值的特征参数 ,如孔隙度、排驱压力、孔喉中值半径、最小非汞饱和度百分数。研究了渗透率与其相对应的主要特征参数的数值... 通过对低渗透储层特征参数的研究 ,抓住了低渗透储层关键特征参数———渗透率。选择与渗透率关系最密切的、有价值的特征参数 ,如孔隙度、排驱压力、孔喉中值半径、最小非汞饱和度百分数。研究了渗透率与其相对应的主要特征参数的数值模型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自编程序计算了关联度和关联序 ,建立了四川盆地五百梯石炭系气藏碳酸盐岩储层、磨溪雷一1亚段气藏低渗区碳酸盐岩储层、八角场须四段气藏低渗区碎屑岩储层和平落坝须二段气藏低渗区碎屑岩储层的数值模式 ,并对储层进行了定量化描述及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低渗透储集层 渗透率 储集层特征 地层参数 灰色系统 储集层描述 地层评价
下载PDF
时间推移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振华 胡启 张建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35-540,共6页
由于钻井泥浆滤液对储层的动态侵入使得电阻率测井结果偏离地层真电阻率,其偏离程度应与侵入时间有关。本文利用时间推移双侧向测井(TLDL)模型,研究了深、浅侧向测井RLD和RLS的动态响应特征,讨论了TLDL随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与传... 由于钻井泥浆滤液对储层的动态侵入使得电阻率测井结果偏离地层真电阻率,其偏离程度应与侵入时间有关。本文利用时间推移双侧向测井(TLDL)模型,研究了深、浅侧向测井RLD和RLS的动态响应特征,讨论了TLDL随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与传统的一次测井方法相比,TLDL可以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数据,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侵入过程的复杂性及其对测并结果的影响,为求准地层真电阻率和含烃饱和度、正确评价储层性质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向测井 电阻率测井 测井 含烃饱和度 储集层
全文增补中
荧光图像技术判断油层水淹状况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玉桓 朱宜南 郭双亭 《录井技术》 2000年第2期1-5,45+73,共5页
荧光图像技术判断油层水淹状况研究是一个探索性、开创性的研究课题,其目的是寻找提高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度的新途径。该文在简述荧光图像仪器设备及荧光图像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对不同水淹程度下油层的荧光特征进行了研究描述。经... 荧光图像技术判断油层水淹状况研究是一个探索性、开创性的研究课题,其目的是寻找提高油层水淹状况解释准确度的新途径。该文在简述荧光图像仪器设备及荧光图像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对不同水淹程度下油层的荧光特征进行了研究描述。经过实验研究认为此项技术为攻克油层水淹程度解释准确率偏低的问题提供了一项“看得见”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岩 荧光图像 油层水淹状况 石油勘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层组储油砂体成因及成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秦红 王多云 +4 位作者 李树同 何善斌 高明书 杨立国 黄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91-396,共6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油藏储油砂体成因和成藏有利条件的分析,指出长3油层组的储油砂体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以及河道与坝复合3类8种砂体;前缘沉积的储油砂体下伏深水泥岩、单斜背景上发育的鼻隆构造、局部地区缺失长3...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油藏储油砂体成因和成藏有利条件的分析,指出长3油层组的储油砂体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以及河道与坝复合3类8种砂体;前缘沉积的储油砂体下伏深水泥岩、单斜背景上发育的鼻隆构造、局部地区缺失长3顶部的地层和周缘上覆的泥岩盖层等是本区有利的成藏条件;油藏以岩性控制为主、构造控制为辅,类型有2种即砂岩上倾尖灭型和透镜体型油藏,其中,透镜体油藏又分为3种,即鼻隆构造高部位砂岩透镜体、鼻隆侧翼砂岩透镜体和小幅向斜砂岩透镜体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储油砂体成因 成藏条件 成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