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孝感话的“把”字句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左林霞
-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77-80,共4页
-
文摘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 ,属楚语区。孝感话与普通话较接近 ,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如“把” ,在孝感话里用法广泛 ,可用为动词、介词。作介词可用于工具语、处置式、被动句 ,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 ,在普通话中有不同的对应形式。这些用法同出一源。孝感话“把”的特点 ,显示了“把”在地域上的共时差异 ,反映了语言历史演变的轨迹。研究孝感话“把”的用法 。
-
关键词
孝感话
"把"字句
用法
湖北
楚语区
普通话
动词
介词
-
Keywords
Xiaogan dialect
character of 'ba'
usages
-
分类号
H172.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庐江方言的“把”字句与“给”字句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陈寿义
-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08-109,共2页
-
文摘
本文讨论庐江方言中“把”字和“给”字作为动词、介词的不同用法,揭示了它们间的关系,最后对“把”字句的歧义进行了简单辨析。
-
关键词
庐江方言
“把”字句
“给”字句
用法
-
Keywords
Lujiang Dialect
character of "ba"
character of "Gei"
Usages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安庆方言“把”字的用法探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季艳
-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0-102,121,共4页
-
文摘
普通话"把"字作为动词、介词以及量词的用法在安庆方言中均有体现,此外,安庆方言中"把"字的用法还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动词词性上,它所表示的动词义更加丰富,可以替代多个动词;在介词词性上,它除了介引一般宾语外,还具有介引双宾语中直接宾语的功能;在量词词性上,它可以表示动量词"遍"、"次"等,及与数词"一"组成"一把"表示副词"一起"义。
-
关键词
“把”
动词
介词
量词
-
Keywords
the character "ba"
verb
preposition
classifier
-
分类号
H172.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现代汉语“把”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
被引量:6
- 4
-
-
作者
范颖睿
-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37-140,145,共5页
-
文摘
"把"字句形成的句法条件不足以解释这一复杂句式。笔者试从语义角度出发,揭示"把"字句句法形式与谓语动词语义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除句法条件外,构成"把"字句的另一个内部因素———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总结归纳了4大类13小类能够充当"把"字句谓语的动词的语义特征。
-
关键词
“把”字句
谓语动词
语义特征
-
Keywords
sentences with "character ba (把)"' predicate verbs
semantic features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巴蜀文字探究和释读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冯广宏
-
机构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22,共6页
-
文摘
巴蜀文字是战国时期开明王朝遗留下来的文字 ,音义久已失传。近年考古发现的器物上 ,有不下30 0个独体文字可供研究。考证发现 ,巴蜀文字常与古汉字共存 ,因而可用对照法加以解读 ,从而找到某些巴蜀文字研究的突破口。同时 ,对巴蜀文字的音义推测 。
-
关键词
巴蜀文字
独体文字
音义
解读
-
Keywords
character of ba and Shu
single-font character
sound and meaning
ranslation
-
分类号
H028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