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孝感话的“把”字句 被引量:26
1
作者 左林霞 《孝感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77-80,共4页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 ,属楚语区。孝感话与普通话较接近 ,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如“把” ,在孝感话里用法广泛 ,可用为动词、介词。作介词可用于工具语、处置式、被动句 ,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 ,在普通话中有不同的对应形式。这些用法...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 ,属楚语区。孝感话与普通话较接近 ,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如“把” ,在孝感话里用法广泛 ,可用为动词、介词。作介词可用于工具语、处置式、被动句 ,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 ,在普通话中有不同的对应形式。这些用法同出一源。孝感话“把”的特点 ,显示了“把”在地域上的共时差异 ,反映了语言历史演变的轨迹。研究孝感话“把”的用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感话 "把"字句 用法 湖北 楚语区 普通话 动词 介词
下载PDF
庐江方言的“把”字句与“给”字句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寿义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08-109,共2页
本文讨论庐江方言中“把”字和“给”字作为动词、介词的不同用法,揭示了它们间的关系,最后对“把”字句的歧义进行了简单辨析。
关键词 庐江方言 “把”字句 “给”字句 用法
下载PDF
安庆方言“把”字的用法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季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0-102,121,共4页
普通话"把"字作为动词、介词以及量词的用法在安庆方言中均有体现,此外,安庆方言中"把"字的用法还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动词词性上,它所表示的动词义更加丰富,可以替代多个动词;在介词词性上,它除了介引一般宾语外... 普通话"把"字作为动词、介词以及量词的用法在安庆方言中均有体现,此外,安庆方言中"把"字的用法还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动词词性上,它所表示的动词义更加丰富,可以替代多个动词;在介词词性上,它除了介引一般宾语外,还具有介引双宾语中直接宾语的功能;在量词词性上,它可以表示动量词"遍"、"次"等,及与数词"一"组成"一把"表示副词"一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 动词 介词 量词
下载PDF
现代汉语“把”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范颖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37-140,145,共5页
"把"字句形成的句法条件不足以解释这一复杂句式。笔者试从语义角度出发,揭示"把"字句句法形式与谓语动词语义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除句法条件外,构成"把"字句的另一个内部因素———谓语动词的语义... "把"字句形成的句法条件不足以解释这一复杂句式。笔者试从语义角度出发,揭示"把"字句句法形式与谓语动词语义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除句法条件外,构成"把"字句的另一个内部因素———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总结归纳了4大类13小类能够充当"把"字句谓语的动词的语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句 谓语动词 语义特征
下载PDF
巴蜀文字探究和释读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广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22,共6页
巴蜀文字是战国时期开明王朝遗留下来的文字 ,音义久已失传。近年考古发现的器物上 ,有不下30 0个独体文字可供研究。考证发现 ,巴蜀文字常与古汉字共存 ,因而可用对照法加以解读 ,从而找到某些巴蜀文字研究的突破口。同时 ,对巴蜀文字... 巴蜀文字是战国时期开明王朝遗留下来的文字 ,音义久已失传。近年考古发现的器物上 ,有不下30 0个独体文字可供研究。考证发现 ,巴蜀文字常与古汉字共存 ,因而可用对照法加以解读 ,从而找到某些巴蜀文字研究的突破口。同时 ,对巴蜀文字的音义推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字 独体文字 音义 解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