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8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79
1
作者 郭沛涌 沈焕庭 +2 位作者 刘阿成 王金辉 杨元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2-900,共9页
于 1 999年枯水期 (2~ 3月份 )、丰水期 (8月份 )、2 0 0 0年枯水期 (2~ 3月份 )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采样调查 ,研究了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影响及长江河口水环境的... 于 1 999年枯水期 (2~ 3月份 )、丰水期 (8月份 )、2 0 0 0年枯水期 (2~ 3月份 )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采样调查 ,研究了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影响及长江河口水环境的生物监测。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 87种 ,甲壳动物占绝对优势 ,共 5 9种。在所有浮游动物中桡足类 3 1种 ,其次为水母类 ,有 9种 ,此外 ,枝角类、毛颚类各 8种。3次采样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主要有河口半咸水种和近岸低盐种类如华哲水蚤 (Sinocalanus sinensis)、火腿许水蚤 (Schmackeria poplesia)、虫肢歪水蚤 (Tortanus vermiculus)、真刺唇角水蚤 (Labidocera euchaeta)等 ,还有长江径流带到河口的淡水种如近邻剑水蚤 (Cyclops vicinus vicinus)、英勇剑水蚤 (Cyclops strenuus)、透明 (Daphnia hyalina)等。一些浮游动物可作为水系指示种 ,其分布、数量反映了不同水系分布变化 ,长江河口浮游动物有 5类水系指示种。通过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群落聚类分析发现 ,1 999、2 0 0 0年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似 ,可分为河口类群、近岸类群和近外海类群。1 999年丰水期只形成近岸和近外海类群。浮游动物种类数由口门内向口门外方向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浮游动物种类数由北向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分布及其与径流的关系 被引量:112
2
作者 吴玉霖 傅月娜 +2 位作者 张永山 蒲新明 周成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6-251,共6页
利用 2 0 0 1— 2 0 0 2年 4个季度月航次调查资料 ,研究了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及其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共鉴定浮游植物 1 5 4种 (含变种和变型 ) ,其中属硅藻类的有 1 1 3种 ,甲藻类 36种 ,近岸低盐性的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 利用 2 0 0 1— 2 0 0 2年 4个季度月航次调查资料 ,研究了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及其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共鉴定浮游植物 1 5 4种 (含变种和变型 ) ,其中属硅藻类的有 1 1 3种 ,甲藻类 36种 ,近岸低盐性的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是最重要的优势种。夏季浮游植物密集区位于长江口海域的北部及靠近浙江近海的上升流区 ,春季和秋季密集区出现在调查区的南部。浮游植物数量高峰出现在夏季 (平均为 9 2 7× 1 0 6 个 /m3) ;冬季 (枯水期 )数量最少(平均为 2 91× 1 0 5 个 /m3) ,且分布相对较均匀 ,显示出该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的季节变化同长江径流量有明显的关系。由于大量营养盐被长江径流携带入海 ,造成河口区严重富营养化 ,这为赤潮生物大量孳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长江口海域已成为我国沿海赤潮多发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海域 浮游植物 长江径流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9
3
作者 王金辉 黄秀清 +1 位作者 刘阿成 张有份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9,共8页
从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导致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相关环境因子来剖析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近 20 a 来在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河口区和冲淡水区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 从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导致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相关环境因子来剖析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近 20 a 来在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河口区和冲淡水区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物种大幅减少;优势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增加,部分种类异常增殖发生赤潮,底栖生物生物量明显减少;群落结构趋向简单,表现为单种优势,生物多样性下降。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近 20 a 来生物多样性的降低主要归咎于人类的开发活动,不合理排污导致的富营养化对浮游生物的多样性丧失起重要作用,水利工程建设及滩涂围垦使海洋生物栖息地片段化,单调化,加速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 生物多样性 变化趋势
下载PDF
长江口细颗粒泥沙基本特性研究 被引量:78
4
作者 张志忠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的粒度、矿物、电荷与絮凝的基本特性,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以32微米作为粗颗粒泥沙与细颗粒泥沙划分的界限,以利推动我国细颗粒泥沙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长江口 细颗粒泥沙 动水絮凝 粒度 矿物 电荷
下载PDF
长江口区浮游植物营养限制因子的研究 Ⅱ.春季的营养限制情况 被引量:74
5
作者 蒲新明 吴玉霖 张永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65,共9页
1999年 5月在长江口及周围海域进行了环境调查 ,通过对该海域的浮游植物、叶绿素、营养盐、温度、盐度等进行分析 ,并结合现场实验和室内模拟实验 ,对本海域浮游植物的营养限制状况进行了研究 .调查期间受冲淡水流量、流向和水体垂直分... 1999年 5月在长江口及周围海域进行了环境调查 ,通过对该海域的浮游植物、叶绿素、营养盐、温度、盐度等进行分析 ,并结合现场实验和室内模拟实验 ,对本海域浮游植物的营养限制状况进行了研究 .调查期间受冲淡水流量、流向和水体垂直分层的影响 ,冲淡水影响的范围和磷限制的范围相对于 1 998年 1 1月均有所扩展 .现场对 2 6号站的加富实验直接证实了磷的限制作用 ;室内对 2 6 ,41号站位的营养加富实验也均证实了磷限制的结论 .根据浮游植物的需求和营养盐的补充情况 ,将该海区划分为 :近河口区、冲淡区、台湾暖流影响区和黄海沿岸流影响区 .本次调查处在春季水华的结束阶段 ,因而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数比 1 998年 1 1月偏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长江口 叶绿素 营养盐 温度 盐度 海洋生物
下载PDF
长江口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被引量:67
6
作者 袁兴中 陆健健 刘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054-2062,共9页
用功能群方法对长江口南岸潮滩底栖动物与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底栖动物的取食类型、运动能力和摄食机制进行了功能群的划分。共鉴别出 5 5种底栖动物 ,并将其划分为 1 5种功能群类型 ,均表现出沿长江口南岸河... 用功能群方法对长江口南岸潮滩底栖动物与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底栖动物的取食类型、运动能力和摄食机制进行了功能群的划分。共鉴别出 5 5种底栖动物 ,并将其划分为 1 5种功能群类型 ,均表现出沿长江口南岸河口梯度的逐渐变化的分布格局。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功能群类型数主要表现出与河口盐度梯度呈正相关的动物地理分布格局。沿着河口梯度 ,不同的采样断面 ,优势功能群不同。在河口下游 ,功能群类型多样化 ,各种食性类型、不同运动能力及各种摄食机制的功能群皆有 ;而生境较单一的河口上游和受污染较严重的断面 ,功能群类型较少。沿着河口梯度 ,最显著的变化是固着生活和以触手摄食的功能群的迅速消失。底栖动物功能群多样性是对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质量的综合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底栖动物 功能群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河口盐沼植物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7
7
作者 袁兴中 陆健健 刘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33,共8页
通过对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海三棱藨草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取样调查 ,研究了不同盐沼带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 ,分析了盐沼植物群落特征与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研究发现 :1沿着河口盐沼海拔梯度 ,从低位盐沼到高位盐沼 ... 通过对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海三棱藨草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取样调查 ,研究了不同盐沼带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 ,分析了盐沼植物群落特征与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研究发现 :1沿着河口盐沼海拔梯度 ,从低位盐沼到高位盐沼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 ;2盐沼植被与底栖动物群落有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植株高度、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底栖动物密度、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度的相关性最显著 ;3盐沼植被影响底栖动物群落 ,是由于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结构导致盐沼生境结构复杂 ,增加了沉积物表层环境的结构异质性 ,使生境多样化 ,给底栖动物提供了大量生活空间 ;4不同盐沼带海三棱藨草群落的差异 ,提供了盐沼表层地貌的变化。这种变化及植物结构的复杂化 ,在为一些动物提供拓殖地的同时 ,也为底栖动物躲避捕食者提供了良好的避护所 ;5盐沼植被可以改变河口潮滩生境中的沉积环境 ,并通过消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盐沼植物 底栖动物群落 植物群落特征 崇明海滩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水域的赤潮生物 被引量:61
8
作者 王金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1,共5页
利用近期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 ,对常见的赤潮生物进行描述归纳总结 ,为赤潮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提供背景资料。近期检测到的 6 8种赤潮生物中有 5种曾发生过赤潮 ,长江口水域重要的赤潮生物有中肋骨条藻、夜光藻、原甲藻... 利用近期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 ,对常见的赤潮生物进行描述归纳总结 ,为赤潮的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提供背景资料。近期检测到的 6 8种赤潮生物中有 5种曾发生过赤潮 ,长江口水域重要的赤潮生物有中肋骨条藻、夜光藻、原甲藻等。此外 ,角藻、原多甲藻、轮状斯克藻、琼氏圆筛藻、膝沟藻、角刺藻、根管藻、海链藻等赤潮生物也存在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水域 赤潮生物 海洋污染 浮游植物
下载PDF
长江口潮沼植物对动力沉积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6
9
作者 杨世伦 时钟 赵庆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5-80,共6页
为探讨潮沼植物对动力沉积过程的影响 ,在长江口南汇东滩沼泽和邻近的光滩上进行了近底层流速、波浪、悬沙浓度、沉积物粒径和滩面淤积速率等对比实验 ,并在九段沙潮沼中做了两种先锋植物黏附悬沙的实验 .结果表明 ,沼泽和同高程的邻近... 为探讨潮沼植物对动力沉积过程的影响 ,在长江口南汇东滩沼泽和邻近的光滩上进行了近底层流速、波浪、悬沙浓度、沉积物粒径和滩面淤积速率等对比实验 ,并在九段沙潮沼中做了两种先锋植物黏附悬沙的实验 .结果表明 ,沼泽和同高程的邻近光滩近底层平均流速的比值为 0 .1 6~ 0 .84;两种环境平均波周期、平均波高和平均悬沙浓度的比值分别为 1 .4,0 .43,和 0 .71 .波浪传入沼泽后 ,一方面波高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变得规则有序 .海三棱草和草两种先锋植物群落黏附的悬沙分别达到 2 98和40 g/m2 .由于水动力降低和植物的捕沙功能 ,细颗粒泥沙易于在沼泽中沉积下来 ,导致沼泽环境沉积物明显较相邻光滩细 ;沼泽中沉积速率加快 ,侵蚀受到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沼 水动力 沉积作用 长江口 沉积速率 悬沙浓度
下载PDF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水沙输运机制分析 被引量:68
10
作者 沈健 沈焕庭 +1 位作者 潘定安 肖成猷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11-420,共10页
本文根据大量的实测资料,运用机理分析方法,讨论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中各输沙项的作用。结果表明,平均流输沙、斯托克斯漂流效应、潮汐捕集以及垂向环流是净输沙的主要部分。在南槽,斯托克斯漂移和潮汐捕集作用占优势,对最大浑浊带... 本文根据大量的实测资料,运用机理分析方法,讨论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中各输沙项的作用。结果表明,平均流输沙、斯托克斯漂流效应、潮汐捕集以及垂向环流是净输沙的主要部分。在南槽,斯托克斯漂移和潮汐捕集作用占优势,对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北港,平均流输沙及垂向净环流输沙占优势,垂向环流是导致最大浑浊带形成的主要因素。北槽介于南槽和北港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浑浊带 潮汐捕集 水沙输运 泥沙
下载PDF
长江口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56
11
作者 袁兴中 陆健健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41,共5页
调查了长江口3个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特征和环境功能。经鉴定底栖无脊椎动物有41种 ,优势种为河蚬 (Corbiculafluminea)、焦河蓝蛤 (Potamocorbulaustulata)、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麂眼螺(Rissoinasp.)、光滑狭口... 调查了长江口3个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特征和环境功能。经鉴定底栖无脊椎动物有41种 ,优势种为河蚬 (Corbiculafluminea)、焦河蓝蛤 (Potamocorbulaustulata)、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麂眼螺(Rissoinasp.)、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glabra)、谭氏泥蟹(Ilyrplaxdeschampsi)、无齿相手蟹(Sesarmadenaani)和天津厚蟹 (Helicetridenstientsinen sis)。讨论了底栖动物资源的主要生态学特征及其环境功能 ,提出了对底栖动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底栖动物资源 生态学特征 环境功能 岛屿湿地 资源利用 资源保护
下载PDF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粒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3
12
作者 刘红 何青 +1 位作者 王元叶 孟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455,共11页
结合近期长江口558个表层沉积物采样资料,分析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时空分布特性,得到了近期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和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横沙以上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径洪枯季变化较小;浑浊带海域洪季粗,枯季细;口外海域则枯季粗,洪季... 结合近期长江口558个表层沉积物采样资料,分析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时空分布特性,得到了近期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和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横沙以上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径洪枯季变化较小;浑浊带海域洪季粗,枯季细;口外海域则枯季粗,洪季细。横沙以上和口外海域沉积物类型洪枯季变化较小,浑浊带海域沉积物类型变化较复杂。无论洪枯季北港表层沉积物最粗,北槽次之,南槽最小。表层沉积物大小潮变化较小,两次采样平均差别为9.7%;沉积物年际变化随大通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而变化。近十五年来,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类型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是北支上段、南北港分流口、北槽和南槽浑浊带海域,主要与河槽的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有关。结合Pejrup新三角图对长江口各沉积动力环境进行分区,对比各沉积环境亚区的粒度特征,并对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表层沉积物 粒度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64
13
作者 翟世奎 张怀静 +2 位作者 范德江 杨荣民 曹立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3-699,共7页
长江三峡工程一期蓄水自2 0 0 3年6月1日开始,到6月10日结束.为了研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长江口环境的影响,在2 0 0 3年6月15日至6月2 4日期间组织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的综合调查.根据该次调查所取得的悬浮体浓度和浊度的实测资料... 长江三峡工程一期蓄水自2 0 0 3年6月1日开始,到6月10日结束.为了研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长江口环境的影响,在2 0 0 3年6月15日至6月2 4日期间组织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的综合调查.根据该次调查所取得的悬浮体浓度和浊度的实测资料,探讨了不同水体中两者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以期达到根据易得的浊度数据获得更多悬浮体浓度分布规律的目的.同时,分析了两者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系式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不同水体悬浮体浓度和浊度之间均存在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口 悬浮物 浓度 浊度
下载PDF
长江口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48
14
作者 袁兴中 陆健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420,共7页
长江口潮滩湿地共有大型底栖动物 6 8种 ,河口低盐种、半咸水种和淡水种共存 ,反映了咸、淡水过渡环境的特点。沿着河口梯度 ,随着盐度的升高 ,底栖动物物种数增多。沿潮滩高程梯度 ,从低位盐沼到高位盐沼 ,随着海三棱藨草密度和生物量... 长江口潮滩湿地共有大型底栖动物 6 8种 ,河口低盐种、半咸水种和淡水种共存 ,反映了咸、淡水过渡环境的特点。沿着河口梯度 ,随着盐度的升高 ,底栖动物物种数增多。沿潮滩高程梯度 ,从低位盐沼到高位盐沼 ,随着海三棱藨草密度和生物量的增加 ,以及沉积物特性的变化 ,底栖动物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呈上升趋势。从潮沟底、潮沟边滩到草滩 ,潮沟系统小尺度生境变化导致底栖动物种类组成的生态系列变化。就长江口潮滩湿地来讲 ,不同尺度的空间异质性特点各异、主导因素亦有差别 ,河口盐度梯度、高程梯度、盐沼植被、潮沟系统对淤泥质河口潮滩湿地不同等级尺度的空间异质性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正是这种不同尺度的异质性 ,维持着淤泥质河口潮滩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使其表现出特大型河口淤泥质潮滩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独特性。尤其是沿高程分布的盐沼植被、潮沟系统、微地貌结构对潮滩湿地的底栖动物群落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因此 ,在制订河口湿地恢复和重建计划时 ,对影响物底栖动物群落的盐沼植被、高程、地形 (尤其是潮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群落 生态学特征 潮滩湿地 长江口 微地貌结构 盐沼植被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粒径趋势及泥沙来源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杨欧 刘苍字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4,共6页
本文以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资料为根据 ,运用Gao 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对该区域进行分析处理 ,获得采样区沉积物粒径趋势矢量分布 .结果表明 :长江口北支青龙港以上河段的沉积物有向下游搬运的趋势 ;而青龙港以下的河段 ,沉... 本文以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资料为根据 ,运用Gao 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对该区域进行分析处理 ,获得采样区沉积物粒径趋势矢量分布 .结果表明 :长江口北支青龙港以上河段的沉积物有向下游搬运的趋势 ;而青龙港以下的河段 ,沉积物的搬运方向是从下游指向上游 ;长江口北支口外海域的沉积物有向长江口北支运移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探讨了导致长江口北支不断淤积的物质来源 :北支以口外海域来沙为主 ,上游也有少量泥沙直接进入北支 ;北支口外海域来沙以长江口南支入海泥沙扩散倒灌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 粒径趋势 泥沙 沉积物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海域溶解氧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55
16
作者 石晓勇 陆茸 +1 位作者 张传松 王修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7-290,294,共5页
根据2002年11月5~10日对东海长江口邻近海域(29.0°N^32.0°N,122.0°E^124°E)的现场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调查海域秋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海域秋季溶解氧平面分布整体上呈近岸高、外海低,表... 根据2002年11月5~10日对东海长江口邻近海域(29.0°N^32.0°N,122.0°E^124°E)的现场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调查海域秋季溶解氧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海域秋季溶解氧平面分布整体上呈近岸高、外海低,表层高、底层低的分布趋势,在约20m深度存在溶解氧跃层。调查海域溶解氧饱和度均<100%,表观耗氧量最高达4.0mg/L,氧不饱和状态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加剧,在123°E附近底层仍然存在明显的溶解氧低值区,但其溶解氧含量已较夏季有所回升,含量范围在3.31~8.47mg/L之间,平均为(6.73±1.09)mg/L。该海域秋季溶解氧分布主要受物理过程控制,生物活动仅在底层溶解氧低值区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东海 溶解氧 表观耗氧量
下载PDF
长江口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8
17
作者 孔亚珍 贺松林 +1 位作者 丁平兴 胡克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8,共10页
2003年2,7月在长江口进行了枯、洪季大规模综合水文测验,布控范围西自江阴东至口外-20m,测验站点覆盖4条入海汊道.测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径流大小、汊道分流比、潮汐强弱和地形条件是控制盐度时空变化的主要要素;(2)在盐度空间分布... 2003年2,7月在长江口进行了枯、洪季大规模综合水文测验,布控范围西自江阴东至口外-20m,测验站点覆盖4条入海汊道.测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径流大小、汊道分流比、潮汐强弱和地形条件是控制盐度时空变化的主要要素;(2)在盐度空间分布上从大至小的顺序是:北支,南槽,北槽,北港口;(3)北支枯季发生盐水倒灌南支,而洪季可有一半以上区段为淡水所控;在其他3个入海汊道中,北港口门段是长江口盐淡水混合相对最弱的区段,盐度潮周期变幅最大,但洪枯变幅最小;南槽的盐淡水混合较强,盐度潮周期变幅较小,但洪枯变幅很大;北槽介于两者之间.(4)盐度时空变化反映洪季北支、南港和南槽分流比都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盐度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长江河口咸潮入侵规律及淡水资源利用 被引量:47
18
作者 茅志昌 沈焕庭 徐彭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3-250,共8页
长江河口系多级分汊潮汐河口 ,其盐水入侵有外海入侵、倒灌、浅滩通道水体交换及漫滩归槽等 4种形式 ,时间上有周日、朔望、洪枯季、年际等变化特点 ,南支—南港河段纵向上存在 3条盐度梯度急剧变化分界线 ,形成其特有的盐度时空变化规... 长江河口系多级分汊潮汐河口 ,其盐水入侵有外海入侵、倒灌、浅滩通道水体交换及漫滩归槽等 4种形式 ,时间上有周日、朔望、洪枯季、年际等变化特点 ,南支—南港河段纵向上存在 3条盐度梯度急剧变化分界线 ,形成其特有的盐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宝钢水源长江引水方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并为陈行水库的选址、库容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在长江河口建库 ,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推算最长连续取不到合格水的天数 ,它是确定库容的关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河口 淡水资源利用 长江河口 咸潮入侵规律
下载PDF
长江口羽状锋海区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顾新根 袁骐 +1 位作者 杨蕉文 华棣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15,共15页
丰、枯水期的数量均值分别为2505.4×10 ̄3个/米 ̄3(1988年8月)、303.5×10 ̄3个/米 ̄3(1988年12月)和189222.0×10 ̄3个/米 ̄3(1989年8月),平面分布的斑块现象... 丰、枯水期的数量均值分别为2505.4×10 ̄3个/米 ̄3(1988年8月)、303.5×10 ̄3个/米 ̄3(1988年12月)和189222.0×10 ̄3个/米 ̄3(1989年8月),平面分布的斑块现象明显,丰、枯水期的数量密集区主要形成于表层盐度25为中心的河口羽状锋锋面一带及其东侧海区。在影响研究海区浮游植物数量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诸多因素中,长江径流量的变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种类组成隶属于河口型的生态组成模式,河口沿岸低盐种是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成份,决定着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的性质。河口羽状锋海区存在着一个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带,其位置的变动主要取决于锋面位置的变动。根据浮游植物数量密集区,pH和溶解氧的异常区的位置,可大致推断出长江口羽状锋的位置及其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羽状锋海区 浮游植物 生态
下载PDF
江苏近岸海域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6
20
作者 邢飞 汪亚平 +1 位作者 高建华 邹欣庆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9-468,共10页
2006—2007年间的四个季节在江苏近岸海域69个站位采集水样,获取悬沙浓度。通过对TM遥感数据反演,获取该海域四季大面悬沙浓度,并与调查的实测悬沙浓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大面调查的非同步数据基本可正确反映大区域悬沙浓度的季节与空... 2006—2007年间的四个季节在江苏近岸海域69个站位采集水样,获取悬沙浓度。通过对TM遥感数据反演,获取该海域四季大面悬沙浓度,并与调查的实测悬沙浓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大面调查的非同步数据基本可正确反映大区域悬沙浓度的季节与空间分布趋势。悬沙浓度等值线由高至低、由陆向海分布,底层浓度约为表层的2—3倍;废黄河口和长江口外海域为悬沙浓度高值区,而海州湾为低值分布区,东南部陆架区受台湾暖流影响出现低值中心。冬季整个海域悬沙浓度均较高,其次为春季,夏季最低;废黄河口海域的高值中心在不同季节分布位置有所移动。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是苏北近岸悬沙最主要的来源,河流输沙量的季节变化是影响长江口海域悬沙浓度变化的关键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潮流为影响悬沙浓度分布的主要控制因子;季风、风暴潮和风浪虽对悬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冬季的低温环境是形成该季节整个海域悬沙浓度显著偏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浓度 潮流 TM图像 辐射沙洲 长江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