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05年宁夏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陈晓光 Declan Conway +1 位作者 陈晓娟 郑广芬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156-160,共5页
利用1961—2005年宁夏逐日降水量资料,将降水量划分为9个级别,分析了宁夏45a来各级别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年降水量以平均3.6mm/10a的速率减少;近15a来,冬、春季降水量明显减少,夏、秋季10.0mm以下降水日数明显减少,25.0mm以... 利用1961—2005年宁夏逐日降水量资料,将降水量划分为9个级别,分析了宁夏45a来各级别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年降水量以平均3.6mm/10a的速率减少;近15a来,冬、春季降水量明显减少,夏、秋季10.0mm以下降水日数明显减少,25.0mm以上降水日数明显增加。以1986年为界的气候变暖前后25.1~50.0mm级别的降水日数夏季和年增加的显著性概率分别达到了5%和1%,降水频率分布呈现向高级别降水量增加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事件 频数 降水 宁夏
下载PDF
1961—2004年宁夏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晓光 Declan Conway +1 位作者 郑广芬 陈晓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2期73-77,共5页
利用1961—2004年宁夏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宁夏44a来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的最高、最低气温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最高气温<0℃的日数减少,>30℃的日数增加;在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的同时,极冷日数... 利用1961—2004年宁夏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宁夏44a来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的最高、最低气温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最高气温<0℃的日数减少,>30℃的日数增加;在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的同时,极冷日数也在增加,相对于1961—1990年的平均值,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最初的4a年极冷日数分别增加了1.1d和0.7d,距平百分率分别达350%和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频率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宁夏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极端降水和温度变化区域差异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姣 张耀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5-968,共14页
利用月平均地表气候要素数据集(CRU TS 3.22)和百分位的方法定义极端事件,分析了19012012年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和温度变化的趋势特征以及在气温相对冷暖时段极端事件发生频率的区域差异,重点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的加... 利用月平均地表气候要素数据集(CRU TS 3.22)和百分位的方法定义极端事件,分析了19012012年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和温度变化的趋势特征以及在气温相对冷暖时段极端事件发生频率的区域差异,重点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的加速变暖时段和1998 2012年变暖减缓时段。结果表明,在全球平均气温显著上升的112年中,全球极端强降水事件和极端高温事件均表现出增多的趋势,极端低温事件呈现减少的趋势。夏季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在加速变暖时段的分布与1956 1976年相近,高值区位于北美中高纬、南美洲和欧亚大陆低纬地区,在变暖减缓时段北美中高纬地区变为低值区,而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频率增大。冬季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大值区在变暖减缓时段位于南美洲北部、欧亚大陆和大洋洲西部地区,北美洲和非洲南部为明显的低值区。全球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在气温偏暖时段明显增大,欧亚大陆中东部地区在加速变暖时段是冬季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大值区。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的变化与极端高温事件相反,但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在相对较暖的1931 1955年是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高值区,大于最冷的1901 1930年和相对较冷的1956 1976年。与加速变暖时段相比,变暖减缓时段大洋洲西北部夏季与冬季的极端低温事件和欧亚大陆中高纬冬季极端低温事件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事件 发生频率 区域差异
下载PDF
Optimal Auxiliary Frequency Control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and Coordination with Synchronous Generators 被引量:23
4
作者 Ming Sun Yong Min +3 位作者 Lei Chen Kaiyuan Hou Deming Xia Hangyin Mao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78-85,共8页
Auxiliary frequency control of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WTG)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enhance the frequencysecurity of power systems with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energy. Previous studies recommend two types of con... Auxiliary frequency control of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WTG)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enhance the frequencysecurity of power systems with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energy. Previous studies recommend two types of control schemes,including frequency droop control and emulated inertia control,which simulat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nchronousgenerator (SG). This paper plan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optimalauxiliary frequency control of the wind turbine based on previousresearch. First,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virtual inertia control haslittle effect on the maximum 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 (MaxROCOF)if the time delay of the control link of WTG is taken intoconsideration. Secondly, if a WTG operates in maximum powerpoint tracking (MPPT) mode and uses the rotor deceleration forfrequency modulation, its optimal auxiliary frequency control willcontain only droop control. Furthermore, if the droop control isproperly delayed, better system frequency response (SFR) willbe obtained. The reason is that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WTGand SG is important for SFR when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capability of the WTG is limited.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capability of the WTG is required to be released more properly.Therefore, when designing optimal auxiliary frequency controlfor the WTG, a better control scheme is worth further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droop control power system frequency security 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ROCOF) virtual inertia control wind turbine generator auxiliary frequency control
原文传递
薄储层厚度计算新方法探索 被引量:17
5
作者 汪恩华 贺振华 李庆忠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薄储层厚度的计算已有不少成熟的方法 ,如振幅法等。然而 ,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 ,对于薄储层厚度的计算一般都主张采用振幅方法 ,但是 ,如果该薄储层的某一范围由于物性或岩性的变化 (如含有油气等 ) ,则将引起振幅的显著变化 ,此时... 薄储层厚度的计算已有不少成熟的方法 ,如振幅法等。然而 ,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 ,对于薄储层厚度的计算一般都主张采用振幅方法 ,但是 ,如果该薄储层的某一范围由于物性或岩性的变化 (如含有油气等 ) ,则将引起振幅的显著变化 ,此时使用振幅去计算薄层厚度无疑会出现错误的结果。作者通过研究地层厚度变化对地层本身的反射系数谱及反射波频谱的影响规律 ,寻找到了一种新的计算薄层厚度的方法。模型试算表明 ,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储层厚度 速度异常 反射系数谱 振幅 主频 带宽 反射波谱 地震勘探
下载PDF
中国历史时期重大疫灾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静 殷淑燕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通过对历史时期重大疫灾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M-K检验等方法,对灾害发生频次、时空分布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重大疫灾频发,在770BC-1911AD年间,共发生355次,平均每7.6a发... 通过对历史时期重大疫灾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M-K检验等方法,对灾害发生频次、时空分布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重大疫灾频发,在770BC-1911AD年间,共发生355次,平均每7.6a发生一次,且1580年以后显著增多。重大疫灾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阶段性特征明显,经历了频次较少—波动增加—频次平缓—快速增加四个阶段。第1个活跃期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元朝以来,其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明清小冰期时期形成第2个活跃期。重大疫灾演化过程中存在3a,12a和24a共3个明显的周期,主周期为24a。重大疫灾空间差异明显,以浙江、湖北、河南、江苏为高频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灾 气候变化 发生频次 时空分布 历史时期
下载PDF
1979~2006年洪泽湖西岸临淮镇附近湖泊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阮仁宗 夏双 +2 位作者 陈远 佘远见 颜梅春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4-349,共6页
利用1979年、1988年和2006年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实况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研究1979~2006年间洪泽湖西岸临淮镇附近湖泊的变化,在地物遥感分类的基础上,计算湖泊变化频度,分析湖泊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湖泊水深变浅和围垦养殖... 利用1979年、1988年和2006年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实况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研究1979~2006年间洪泽湖西岸临淮镇附近湖泊的变化,在地物遥感分类的基础上,计算湖泊变化频度,分析湖泊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湖泊水深变浅和围垦养殖是导致洪泽湖西岸临淮镇附近湖泊变化的主要原因。1979~1988年期间,洪泽湖西岸临淮镇大闸口附近的湖泊部分变化最大,昔日生长着挺水植物的湖泊变成了养殖池塘。1979~1988年期间,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湖泊部分变化很小,1988~2006年期间,原来湖中的浮水植物逐渐为挺水植物所取代,生长沉水植物的湖泊部分相对比较稳定。研究发现,临淮镇东南方向湖区在过去有大量的挺水植物生长,但是1988年后,这些生长着挺水植物的湖泊被开垦成围网养殖区。临淮镇南面和王沙岛西部生长着沉水植物的湖泊水域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洪泽湖西岸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变化 频度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上游水文极值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若兰 陈华 郭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3-386,共4页
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建立GCM和HBV流域水文模型耦合关系,分析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A2、B2情景下汉江流域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通过极值频率分析可以得到,2种情景下,相对于1961—2000年,汉江流域上游2011—2100年的径流量具有增加的趋势,洪水可... 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建立GCM和HBV流域水文模型耦合关系,分析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A2、B2情景下汉江流域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通过极值频率分析可以得到,2种情景下,相对于1961—2000年,汉江流域上游2011—2100年的径流量具有增加的趋势,洪水可能会更加频繁发生,并且A2情景较B2情景下洪峰流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径流 频率分析 汉江 极值
下载PDF
渭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与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梅 魏加华 王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7,210,共6页
以渭河流域14个典型气象站降水资料为基础,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频率分析法、差积曲线法以及游程分析法对研究区的降水变化规律及少水概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0多年来渭河流域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以春、秋两季最为明... 以渭河流域14个典型气象站降水资料为基础,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频率分析法、差积曲线法以及游程分析法对研究区的降水变化规律及少水概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0多年来渭河流域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以春、秋两季最为明显,这增加了区域发生干旱的可能性;流域降水过程呈丰枯交替的周期性现象,连丰或连枯较易发生,且存在干旱与洪涝并发现象;连枯年的概率比连丰年概率大,且少水期常持续2~3a,引发的干旱强度较大;1991年以后渭河流域干旱事件的频率、强度和烈度均有增加趋势,未来渭河流域的农业发展与水安全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游程分析 MANN-KENDALL法 频率分析 SPI指数
下载PDF
商丘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趋势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余卫东 黄玉超 康绍钧 《气象科技》 2005年第S1期127-130,共4页
利用1961~2004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商丘市近44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4年来,商丘市暴雨、大暴雨和达到极端干旱标准的总天数都存在增加的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极端高温事件年发生频率增加而极... 利用1961~2004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商丘市近44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4年来,商丘市暴雨、大暴雨和达到极端干旱标准的总天数都存在增加的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极端高温事件年发生频率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减少;季节变化以冬、夏两季最为明显,其中冬季极端高温事件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减少,变化趋势都通过了99%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夏季与冬季变化趋势相反,其中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减少,通过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寒冷期长度和炎热期长度都显著减少,分别通过99%和9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发生频率 气候变化
下载PDF
Trend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over China in last 40 years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章大全 封国林 胡经国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36-742,共7页
Using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740 stations in China from 1960 to 2000, the analysis on the vari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the frequency and the percentage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to the annual rainfall have ... Using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740 stations in China from 1960 to 2000, the analysis on the vari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the frequency and the percentage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to the annual rainfall have been performed in this pap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centage of heavy rains (above 25mm/day) in the annual rainfall has increased, while on average the day number of heavy rains has slightly reduced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In the end of 1970s and the beginning of 1980s, both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extreme precipitati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abruptly changed over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northern China. By moving t test, the abrupt change year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for each station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over the whole country are also obtained. The abrupt change years concentrated in 1978-1982 for most regions of northern China while occurred at various stations in southern China in greatly different/diverse years. Besides the abrupt change year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at part stations of Northwest China happened about 5 years later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country's ave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frequency abrupt change extreme events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 CVT 谐波传变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铁超 聂一雄 彭丹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获取运行环境因素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谐波传变特性的影响,本文建立35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高频等效模型,采用等效变换法进行传递函数的简化求解;在不同环境因素变化下,理论分析环境因素变化对CV... 为获取运行环境因素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谐波传变特性的影响,本文建立35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高频等效模型,采用等效变换法进行传递函数的简化求解;在不同环境因素变化下,理论分析环境因素变化对CVT内部结构产生的影响。并基于Matlab仿真平台,仿真分析环境变化下CVT传变特性变化规律。发现环境温度和频率对CVT谐波传变特性都会产生影响,且对CVT的谐波传变比影响较大,温度主要影响CVT补偿电抗器电感值、主电容值、杂散电容值;频率偏移主要导致CVT输出偏移,从而影响CVT谐波传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环境变化 温度 频率 传变特性
下载PDF
变革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骆元静 李燕萍 杜旌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209,共8页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和41个团队302名员工的多层次线性模型,探索合理化和处罚两种变革管理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考察变革频率和员工性别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化策略和处罚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分别有显...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和41个团队302名员工的多层次线性模型,探索合理化和处罚两种变革管理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考察变革频率和员工性别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化策略和处罚策略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分别有显著积极和消极作用;相对于女性员工,合理化策略对男性员工的积极作用更显著;高组织变革频率加剧了处罚策略的消极作用,且对男性员工来说这种加剧的消极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化 处罚 变革频率 性别 主动变革行为
下载PDF
1960-2015年淮河流域异常初、终霜日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尚谦 张勃 +6 位作者 杨文义 杨梅 魏堃 李帅 何航 候启 魏怀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9-373,共15页
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发生的异常初、终霜日,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准确了解并掌握异常初、终霜日在淮河流域的变化规律及成因,有利于做好霜冻预报服务工作,减轻霜冻灾害的影响,对保障国家粮食稳产、高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淮河... 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发生的异常初、终霜日,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准确了解并掌握异常初、终霜日在淮河流域的变化规律及成因,有利于做好霜冻预报服务工作,减轻霜冻灾害的影响,对保障国家粮食稳产、高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淮河流域1960-2015年61个气象站点逐日地面0 cm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标准差计算了初、终霜日的稳定性,使用概率密度函数定义了异常初、终霜日,利用IDW插值方法反映气候态转变前后异常初、终霜日稳定性和频率,同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M-K、滑动t检验和累计距平法得到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年份,相关系数法用来分析环流指数、气温、初霜日、终霜日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淮河流域近56年来平均气温以0.18℃·10 a-1(P<0.01)的速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在1993年发生突变,气候态的转型促进了初霜日的推迟和终霜日的提前。(2)气候态的转变导致初、终霜日的稳定性降低,初、终霜日稳定性随经、纬度的增加而变好,初霜日稳定性随海拔升高而变好,终霜日稳定性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不显著,终霜日稳定性好于初霜日稳定性。(3)偏早初霜日频率>偏晚终霜日频率>特早初霜日频率>特晚终霜日频率,且在气候态转型后,异常初、终霜日的频率趋于降低,稳定在0~20%之间,异常初霜日发生频率整体高于异常终霜日,气候变暖对初霜日的影响大于终霜日。(4)异常初、终霜日频率时空分布差异显著,高频年代分别为1970s和1960s,低频年代为2000s。随着气候的转变,虽然异常初、终霜日频率逐步趋于稳定且处于低频趋势,但是气候转变促进了淮河流域东南部和南部的特早初霜日频率增加,南部偏早初霜日发生频率范围增加。东北部的偏晚初霜日发生频率增加,同时东南部的特晚终霜日发生频率也明显增加。(5)北半球9月极涡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学 淮河流域 气候变暖 异常初、终霜日 频率
原文传递
中国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金善 殷成团 +2 位作者 张然 熊梦婕 王乃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9-767,共9页
热带气旋是危害中国最严重的天气系统,分析和认识中国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新特征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近70年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登陆中国沿海的热带气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登陆中国的热带气... 热带气旋是危害中国最严重的天气系统,分析和认识中国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新特征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近70年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登陆中国沿海的热带气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发生了明显变化。近年台风登陆频数高于往年平均,其整体强度和最大值均呈增大趋势,年台风强度的不稳定性加剧;研究还发现台风强度越高,其生成地纬度带范围越窄且越靠近赤道;建立了高强度热带气旋(STY和SUPER TY)时间和纬度的关系"φ—m"。检验了台风季长与初旋日呈负相关且不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台风季长符合正态分布并给出概率密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风暴潮 气候变化 频数 强度 源地
下载PDF
江苏泰州地区耕地占地率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舸 刘茂松 +4 位作者 徐驰 杨雪姣 黄峥 曹云龙 李雨潼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16-2021,共6页
为揭示耕地变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利用泰州市1995、2000和2006年LandsatTM遥感影像,采用邻域分析方法对1995—2006年泰州地区耕地占地率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6年泰州地区耕地面积持续加速减少;耕地占地率在0~80%... 为揭示耕地变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利用泰州市1995、2000和2006年LandsatTM遥感影像,采用邻域分析方法对1995—2006年泰州地区耕地占地率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6年泰州地区耕地面积持续加速减少;耕地占地率在0~80%区间内,其平均相对变辐随占地率的增加而减小,而在80%~100%区间,则随占地率的增加而增大,80%左右相对变幅最小;比较发现,3个年度的耕地占地率频度分布曲线形状相似,但峰值及其对应的耕地占地率依次变小;2个时期耕地面积的变化量主要发生于40%~80%区间(约占总变化量的90%),构成耕地面积变化的主体;在空间上,研究期间占地率60%~80%区间分布区域大幅缩减,40%~60%区间在原有基础上迅速扩展,且聚落和道路分布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变化速度更快。研究表明,耕地的稳定性和面积变化的速率与耕地占地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域分析 耕地变化 像元频度 景观背景 苏北平原
原文传递
流固耦合作用下管道振动模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少静 雷步芳 李永堂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2年第4期76-78,共3页
本文运用ANSYS Workbench12.0模拟仿真软件,分析了有无流固耦合存在时管道振动模态的变化,以及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管道约束的不同对管道固有频率、等效应力和总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的存在使得管道振动固有频率略有增加;... 本文运用ANSYS Workbench12.0模拟仿真软件,分析了有无流固耦合存在时管道振动模态的变化,以及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管道约束的不同对管道固有频率、等效应力和总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的存在使得管道振动固有频率略有增加;适当的约束可减小管道所承受的等效应力、减小管道变形量,提高管道系统整体刚度,从而达到减少振动、减小管道局部能量损失及降低噪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传动与控制 流固耦合 约束 固有频率 等效应力 总变形量
下载PDF
主回路不同接触状态时GIS外壳振动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凯 田昊洋 +3 位作者 陆启宇 许乐然 夏昊天 关永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3,共7页
GIS主回路接触状态劣化会导致主回路故障,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文中通过温升试验发现GIS外壳振动信号频谱在试验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对特征量的选取有一定影响。文中认为通过振动判断GIS主回路接触状态时应当充分考虑温度的影响... GIS主回路接触状态劣化会导致主回路故障,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文中通过温升试验发现GIS外壳振动信号频谱在试验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对特征量的选取有一定影响。文中认为通过振动判断GIS主回路接触状态时应当充分考虑温度的影响,保证测量时的状态与运行时相近。通过试验数据发现,随着温度升高,频率较低部分的幅值有所升高,频率较高部分的幅值有所降低,最后达到稳定状态。选取了稳定后的振动数据做对比分析得到:随着GIS内部接触不良严重程度加大,高频部分信号占比增加。文中根据类内类间距准则,以600 Hz为分界频点划分了低频段和高频段,以高频段幅值和与全频段幅值和之比作为特征量,通过数据统计验证了该特征量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接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振动 频谱变化 分频段
下载PDF
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小杉 罗宏 《中国环境管理》 2012年第4期11-16,共6页
突发性环境事件时间序列特征可表征环境风险管理成效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控制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以及噪声振动危害年发生频次呈大幅度降低趋势,但固废污染事件... 突发性环境事件时间序列特征可表征环境风险管理成效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控制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以及噪声振动危害年发生频次呈大幅度降低趋势,但固废污染事件自2003年以来的年发生频次变化不大,而其它突发性环境事件自2002年以来的年发生频次则呈快速增长态势,说明中国在强调突发性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事件监管的同时,还需加强固废污染事件及其它类型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控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环境事件 变化 趋势 发生频次 比重
下载PDF
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识别的瞬态冲击响应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骑 韩西 易志坚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2,共7页
在总结当前混凝土路面板脱空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脱空识别的瞬态冲击响应法。通过脱空路面板的模型试验具体阐述了该方法在脱空识别中的使用,结合测点振幅的三次样条拟合曲线提出了脱空边界的"零斜率"判别法。试验结... 在总结当前混凝土路面板脱空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脱空识别的瞬态冲击响应法。通过脱空路面板的模型试验具体阐述了该方法在脱空识别中的使用,结合测点振幅的三次样条拟合曲线提出了脱空边界的"零斜率"判别法。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的脱空边界是一个模糊的区域,而采用"零斜率"判别法得到的脱空区域略偏于保守。最后通过在实际混凝土路面上进行的测试验证了瞬态冲击响应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同时也为今后的细化研究和相关测试仪器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混凝土路面板 瞬态冲击响应法 脱空 频率变化 振幅差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