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酶-CTMAB/CPAM联合调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曹艾清 王毅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467-4475,共9页
采用单因子实验或响应曲面法分别研究了单一酶、复合酶以及复合酶-化学药剂联合的3种调理方式下污泥的脱水性能,并探讨了典型调理条件下污泥的Zeta电位、粒度和水分组成等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 采用单因子实验或响应曲面法分别研究了单一酶、复合酶以及复合酶-化学药剂联合的3种调理方式下污泥的脱水性能,并探讨了典型调理条件下污泥的Zeta电位、粒度和水分组成等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WD4960(WD4960)的单一调理和联合调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释放污泥颗粒中的束缚水。污泥经0.13 g·g^(-1)TS中温a-淀粉酶作用1 h后,再投加0.16 g·g^(-1)TS中性蛋白酶作用4 h,其胞外有机物(EPS)中多糖(PS)、蛋白质(PN)组分含量分别为最低值17.88、218.72 mg·g^(-1)VSS,但污泥絮体的Zeta电位和粒度均减小,脱水性能恶化。对于复合酶调理后的污泥,再投加0.5 g·g^(-1)TS CTMAB进行二次调理后,抽滤泥饼含水率降至64.66%;当投加9.64 g·kg^(-1)TS的WD4960进行二次调理时,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为最小值16.3 s。其中,CTMAB通过电中和、改变污泥絮体的亲疏水性等作用改善复合酶调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而WD4960通过电中和、粘附架桥的絮凝作用,但后者释放的束缚水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酶降解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联合调理 水分分布 胞外有机物
原文传递
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谷物中赖氨酸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宝红 胡国胜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本文采用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对谷物中赖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表明赖氨酸与甲酚红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紫色络合物,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对该络合物有显著的增敏增稳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光度法测定赖氨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 本文采用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对谷物中赖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表明赖氨酸与甲酚红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紫色络合物,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对该络合物有显著的增敏增稳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光度法测定赖氨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测定谷物中赖氨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 甲酚红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敏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铬(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梦颖 贾华丽 +1 位作者 王春杰 赵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96,共3页
在硫酸介质中以及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条件下,对痕量Cr(Ⅵ)催化溴酸钾氧化孔雀石绿褪色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定痕量Cr(Ⅵ)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褪色反应的因素。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0~60μg/L,检出限为7.... 在硫酸介质中以及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条件下,对痕量Cr(Ⅵ)催化溴酸钾氧化孔雀石绿褪色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定痕量Cr(Ⅵ)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褪色反应的因素。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0~60μg/L,检出限为7.5×10^(-4)μg/L。该法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铬(Ⅵ),相对标准偏差(n=6)为2.1%,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Ⅵ) 分光光度法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 孔雀石绿 电镀废水
下载PDF
铅-试铁灵络合物吸附波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增敏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淑云 何平 +2 位作者 王宝萍 刘永强 王曙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在030mol/LHAc介质中,Pb(Ⅱ)与7_碘_8_羟基喹啉_5_磺酸(试铁灵,Feron)的络合物于-054V(vs.SCE)产生一尖锐的极谱波,加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显著增敏,可使极谱波增... 在030mol/LHAc介质中,Pb(Ⅱ)与7_碘_8_羟基喹啉_5_磺酸(试铁灵,Feron)的络合物于-054V(vs.SCE)产生一尖锐的极谱波,加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显著增敏,可使极谱波增高约4倍。峰电流与Pb(Ⅱ)浓度在96×10-9~48×10-6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8×10-9mol/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表明,络合物组成比为nPb(Ⅱ)∶nFeron=1∶1,极谱波为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Pb(Ⅱ)还原产生,电子转移数为2。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拟定的方法用于矿样分析,结果与原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吸附波 溴化十六烷基 三甲基铵
下载PDF
胶束增敏荧光法测定甲氰菊酯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满秀 王翠 许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0-282,共3页
在pH=6.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对甲氰菊酯的荧光有增敏作用,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及用量、介质pH值、温度及放置时间的探讨,建立了增敏荧光法测定甲氰菊酯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14~2.3ng/mL,... 在pH=6.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对甲氰菊酯的荧光有增敏作用,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及用量、介质pH值、温度及放置时间的探讨,建立了增敏荧光法测定甲氰菊酯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14~2.3ng/mL,检出限为0.042ng/mL。方法可用于蔬菜中甲氰菊酯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氰菊酯 胶束增敏荧光法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下载PDF
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 被引量:6
6
作者 董顺福 王桂贤 +1 位作者 华瑞年 朱志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用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酸性水相中微量锗。选择 50 5nm为工作波长 ,并对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和酸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了固体样品消化后易... 用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溶吸光光度法测定酸性水相中微量锗。选择 50 5nm为工作波长 ,并对表面活性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和酸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解了固体样品消化后易出现的红色絮状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苯基荧光酮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微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