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用于旋提手法规范化培训的自身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霍路遥 符碧峰 +7 位作者 冯天笑 卜寒梅 苏瑾 吴思 李远栋 王平 冯敏山 杨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评价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在颈椎旋提手法操作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已熟练掌握颈椎治疗手法且临床工作5 a以上的20名骨伤科医师,通过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采集每位医师在体质量指数(BMI)设定为正常状态下的手法操作的关键力... 目的:评价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在颈椎旋提手法操作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已熟练掌握颈椎治疗手法且临床工作5 a以上的20名骨伤科医师,通过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采集每位医师在体质量指数(BMI)设定为正常状态下的手法操作的关键力学参数(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提扳时间、旋转幅度、俯仰幅度)。然后通过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对20名医师进行2周手法规范化培训,培训后再次使用该系统进行考核并采集数据。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总合格率、合格次数、变异系数(CV)等数据指标。结果:培训前总合格率为25%,合格次数为1.30(1,1.75);培训后总合格率为90%,合格次数为2.50(2,3),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9,Z=-3.510)。培训前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合格率分别为73.30%、36.70%、26.70%,培训后分别为95.00%、91.70%、90.00%,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后的提扳时间、旋转幅度、俯仰幅度合格率经检验P值分别为0.079、0.591、0.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预牵引力(15.41±5.42)N、提扳力(9.75±4.77)N、最大作用力(19.15±6.72)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52、0.489、0.351,培训后预牵引力(16.46±1.44)N、提扳力(9.98±1.99)N、最大作用力(26.70±3.72)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87、0.199、0.139,培训后受力作用参数更加稳定。结论: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用于颈椎旋提手法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良好,经过培训可达到手法操作的标准统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旋提手法 教学机器人 规范化培训 自身对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