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病灶内血管情况的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田昆 谷利宏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灶内血管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长庆石油勘探局矿区服务事业部职工医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疾病组,并选取7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纳入对照组。比较疾...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灶内血管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长庆石油勘探局矿区服务事业部职工医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疾病组,并选取7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纳入对照组。比较疾病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及微血管密度检测(MVD)。并分析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IMAX、RT、TTP、mTT和AUC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血流灌流定量参数中的IMAX和AUC,以及MVD随宫颈癌分期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IMAX和AUC与MVD之间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OC曲线分析显示,IMAX、AUC、mTT、RT和TTP等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 7,其中IMAX最高为0. 974,临界值为17. 27,AUC其次为0. 920,临界值为613. 83。结论采用阴道多普勒超声进行血流灌注定量检查能够反映宫颈癌病灶血流情况,能够反映病灶处微循环情况,对临床中诊断和病理分期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多普勒超声 宫颈肿瘤 临床分期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筛查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彬 陈汶 +6 位作者 任生达 刘新伏 马俊飞 崔剑峰 王秀荣 陈凤 乔友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 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 -Ⅱ)检测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中高危型(CINⅡ以上)HPVDNA用于筛查宫颈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用HC Ⅱ方法分别对山西襄垣县研究组人群972份液基细胞检查剩余样品和对照... 目的 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 -Ⅱ)检测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中高危型(CINⅡ以上)HPVDNA用于筛查宫颈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用HC Ⅱ方法分别对山西襄垣县研究组人群972份液基细胞检查剩余样品和对照组人群5 797份HPV直接取样标本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以病理学为标准评定2次筛查结果。结果 2次筛查人群中HPV感染率分别为17 .5%和20 .1%。研究组HPVDNA检测检出宫颈高度病变以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7 .2%和85. 6%;对照组为96 .6%和83 .2%。2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用HC II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剩余标本中的HPVDNA,可替代HPV直接取样法,该方法也是一种有较好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DNA 子宫颈病变 标本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人乳头状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检查 DNA检测 脱氧核糖核酸 HPV 细胞检查 筛查结果 筛查方法 子宫颈癌 高危型 对照组 人群 襄垣县 病理学 感染率 特异度 灵敏度 统计学 取样法 可替代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孟元光 宋磊 +4 位作者 李亚里 李秀丽 李立安 黄柯 王玉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微创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经腹腔镜和28例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51.8岁(29~6...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微创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经腹腔镜和28例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51.8岁(29~6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淋巴结切除数目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61.11±130.11)ml,明显少于同期开腹手术者[(933.33±452.57)m1](P〈0.01);腹腔镜组淋巴结切除数为(22.90±6.29)个,优于开腹手术组[(15.73±6.32)个](P〈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镜组为(27.70±9.14)h,开腹手术组为(55.52±15.11)h,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部分病例随访至2006年9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从短期随访看,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作为子宫恶性肿瘤,尤其早期病例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腹腔镜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廷香 李西启 +4 位作者 赵秀娥 刘淑皎 宋藤藤 杨怀芳 王剑波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5期54-55,共2页
目的 为了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组织中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PCR技术对 66例宫颈癌和 2 5例CIN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SP70表... 目的 为了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组织中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PCR技术对 66例宫颈癌和 2 5例CIN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SP70表达率为 80 .3 %、72 .0 %和 2 0 .0 % (P <0 .0 1,P <0 .0 5 )。 5 2例HPVDNA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有 45例 (86.5 % )HSP70表达阳性 ,明显高于HPVDNA阴性组织 (5 7.1% ,P <0 .0 5 )。结论 HSP70与宫颈癌、CI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HPV可以诱导宫颈癌和CIN细胞中HSP70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 热休克蛋白70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PCR技术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对肿瘤种植和转移能力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符淳 周灿权 +3 位作者 李光仪 刘凤英 林秋华 方小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对肿瘤细胞自身的生物学行为种植和转移潜能的可能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06年9月FIGO临床分期Ⅰa2~Ⅱa,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病例20例和同期行开腹手术的病例10例。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手术...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对肿瘤细胞自身的生物学行为种植和转移潜能的可能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06年9月FIGO临床分期Ⅰa2~Ⅱa,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病例20例和同期行开腹手术的病例10例。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手术开始前和结束后的癌组织E-cadherin、MMP-2、VEGF-C和CD44v6mRNA的表达量。结果分别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前后的E-cadherin、MMP-2、VEGF-C和CD44v64种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之间分别比较手术前后E-cadherin、MMP-2、VEGF-C和CD44v6四种mRNA含量的变化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随访(14.85±3.53)个月(7~19个月),无1例复发;开腹组随访(14.20±4.47)个月(7~19个月),1例阴道残端复发。结论20例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没有促进在肿瘤种植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腹腔镜手术 种植 转移 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CD3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珍 宋玉兰 +1 位作者 傅桥妹 曾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组织中CD36表达情况,探讨CD36在宫颈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宫颈癌细胞株中CD36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2例宫颈癌组织及4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36的表达,分析CD36表达与宫颈癌患...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组织中CD36表达情况,探讨CD36在宫颈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宫颈癌细胞株中CD36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2例宫颈癌组织及4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36的表达,分析CD36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3株宫颈癌细胞(C33a、HCE1、Hela)CD36/GAPDH灰度比值分别为(4.6±1.3)、(43.3±2.6)、(45.8±3.4)%,CD36在Hela、HCE1细胞中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宫颈癌中CD36阳性率高达72.5%,而癌旁正常组织中CD36阳性表达率为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宫颈癌中CD36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等无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结论 CD36可能在宫颈癌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宫颈癌防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抗原 CD36 免疫法
下载PDF
子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爽 茹明芳 +3 位作者 刘开江 刘青 韩娜娜 王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细胞角蛋白(CK)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30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中CK和HPV16/18D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细胞角蛋白(CK)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30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盆腔淋巴结中CK和HPV16/18D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30例宫颈鳞癌组织HPV16/18DNA的检出率为96.67%(29/30);CK的表达率为100%(30/30)。病理证实有转移的淋巴结中HPV16/18DNA及CK阳性率均为100%(30/30);常规病理检查未见转移的淋巴结中,HPV16/18DNA的检出率为18.13%(35/193),CK的表达率为2.51%(5/199)。盆腔淋巴结中HPV DNA的存在和CK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采用PCR方法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HPV和CK的表达可以提示淋巴结微转移,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方法相比,能显著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结 微转移 人乳头状瘤病毒 细胞角蛋白
下载PDF
TIMP-2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8
作者 张晓兴 王家建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7期851-853,957,共4页
目的研究TIMP-2基因多态性与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280例及健康对照人群300例,分别采集血样。采用MassARRAY方法对TIMP-2基因的多态性位点TIMP-2-418和TIMP-2+853进行基因型测定,用SPSS 21.0软件统计基因多态性... 目的研究TIMP-2基因多态性与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280例及健康对照人群300例,分别采集血样。采用MassARRAY方法对TIMP-2基因的多态性位点TIMP-2-418和TIMP-2+853进行基因型测定,用SPSS 21.0软件统计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TIMP-2-418G/C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2+853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病例组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发现,TIMP-2-418G/C多态性位点在等位基因模型下与宫颈癌的患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等位基因模型下,TIMP-2+853G/A多态性位点的G等位基因与宫颈癌存在相关性(OR=1.45,95%CI1.05~2.45,P<0.05)。各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比较结果显示TIMP-2-418G/C多态性位点与宫颈癌的患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P>0.05);TIMP-2+853G/A多态性位点的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5,95%CI1.24~3.15,P<0.05)。引入遗传模型分析后,研究结果显示,在显性模型下,TIMP-2+853G/A多态性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G与增加宫颈癌患病风险具有相关性(OR=1.71,95%CI1.25~2.33,P<0.05);TIMP-2-418G/C多态性位点在3种遗传模型下都与宫颈癌的患病风险无关(P>0.05)。结论 TIMP-2+853G/A多态性位点可能与宫颈癌的患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TIMP-2 单核苷酸多态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宫颈癌中VEGF-C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赵淑萍 王泽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0-293,共4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是一个较为特异的淋巴内皮细胞生长刺激因子,通过其受体VEGFR-2(KDR)及受体VEGFR-3(Flt-4)分别作用于血管和淋巴管上皮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研究宫颈癌组...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是一个较为特异的淋巴内皮细胞生长刺激因子,通过其受体VEGFR-2(KDR)及受体VEGFR-3(Flt-4)分别作用于血管和淋巴管上皮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研究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分析48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C/KDR/Flt-4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48例宫颈癌组织与瘤旁组织中的VEGF-C及其受体mRNA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肿瘤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与flt-4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癌旁组织(PT)中VEGF-C mRNA表达与KDR mRNA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1)。宫颈癌组织的VEGF-C、KDR或Flt-4mRNA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病理分期无明显的相关;而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深肌层浸润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C可能在宫颈癌转移尤其是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一个反映患者淋巴转移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淋巴转移 宫颈肿瘤
下载PDF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组织嗜银核仁组成区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卫国 陈怀增 +2 位作者 石一复 陈晓端 金卓杏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99-601,共3页
目的 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 前后肿瘤组织内AgNOR 颗粒计数和形态的变化。方法 31 例肿块直径≥4cm 的Ⅰb~Ⅱb 期宫颈癌患者给予以顺铂为基础的NACT... 目的 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 前后肿瘤组织内AgNOR 颗粒计数和形态的变化。方法 31 例肿块直径≥4cm 的Ⅰb~Ⅱb 期宫颈癌患者给予以顺铂为基础的NACT,3~4 周后接受子宫广泛切除术。应用Ploton’s 方法检测NACT 前后AgNOR 计数和形态变化,同时对其组织学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宫颈癌NACT 前AgNOR 颗粒计数为5.04 ±0.83 ,NACT 后为3.29 ±0.76 ,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01) ;NACT 后,AgNOR 颗粒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单一型和核仁内型所占比例显著上升( P < 0.01) ;组织学无效组,NACT 前后AgNOR 颗粒计数也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P < 0.001) 。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嗜银核仁成区 药物疗法 NACT
原文传递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翠 成宁海 +2 位作者 吕燕玲 王云萍 马润玫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在欠发达地区医院治疗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住院30例Ⅰb2和Ⅱa2期宫颈鳞癌患者,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组(A):13例...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在欠发达地区医院治疗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住院30例Ⅰb2和Ⅱa2期宫颈鳞癌患者,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组(A):13例,术前采用PF方案静脉化疗(顺铂DDP 60mg/m^2 d1;5-氟尿嘧啶5-FU 1 000 mg/m^2,d1-4,化疗间隔为21 d),病灶缩小到直径4 cm以下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直接手术组(B):17例.评估NAC的疗效,并对比2组的手术出血、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等情况.结果 A组13例NAC患者接受(1.69±0.48)程PF化疗,其中4例1程化疗,9例2程化疗;化疗后的肿瘤直径与化疗前相比明显缩小,P=0.001.NA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直接手术组[(715±276)mL vs(1547±1207)mL,P=0.013];NAC组术中输注红细胞量[(0.99±2.07)U vs(1.67±2.97)U,P<0.001].和血浆量[(176±362)mL vs(285±489)mL,P<0.001]均显著少于直接手术组.2组间输尿管损伤、尿潴留及淋巴囊肿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5例出现阴道残端复发(A组1例,B组4例),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均未遵医嘱接受放化疗.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缩小巨块型宫颈癌的病灶,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安全、经济,特别适合在欠发达地区医院推广,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后应补充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手术治疗
下载PDF
miRNA-145和miRNA-200c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勇峰 赵瑞霞 史璟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145(miR-145)和微小RNA-200c(miR-200c)的表达水平。方法抽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行锥切手术治疗的CIN患者作为CIN组,根据宫颈病变程度将其分为Ⅰ级... 目的比较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145(miR-145)和微小RNA-200c(miR-200c)的表达水平。方法抽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行锥切手术治疗的CIN患者作为CIN组,根据宫颈病变程度将其分为Ⅰ级组(24例)、Ⅱ级组(34例)、Ⅲ级组(22例)。另选择同期40例行根治手术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收集锥切术后留取CIN组织、根治手术存档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灶>3 cm)进行miR-145和miR-200c水平检测。比较miR-145和miR-200c在CIN组织、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级别的CIN组织中miR-145和miR-200c的表达水平,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宫颈癌患者病变组织中miR-145和miR-200c的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145和miR-200c的表达水平为0.40±0.06、0.35±0.09,CIN组织中miR-145和miR-200c的表达水平为0.78±0.20、0.35±0.09,低于癌旁组织的1.00±0.11、1.00±0.15(P<0.05),且宫颈癌组织中miR-145和miR-200c的表达水平低于CIN组织(P<0.05)。Ⅲ级组CIN组织中miR-145、miR-200c的表达水平低于Ⅰ级组和Ⅱ级组(P<0.05)。合并淋巴结转移、低分化、肿瘤长径>4 cm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miR-145、miR-200c的表达水平低于未合并淋巴结转移、高分化、长径≤4 cm的宫颈癌患者(P<0.05)。结论miR-145和miR-200c在CIN、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随CIN级别升高而下降,二者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微小RNA-145 微小RNA-200c
原文传递
盆腔不规则六边形野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喆 刘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252-3255,共4页
目的探讨盆腔不规则六边形野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218例,以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不规则六边形野放疗组)及对照组(常规矩形野放疗组),在模拟机下定位设野,实验... 目的探讨盆腔不规则六边形野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218例,以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不规则六边形野放疗组)及对照组(常规矩形野放疗组),在模拟机下定位设野,实验组采用不规则六边形野放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矩形野放疗。两组患者均实行同步放化疗,体外放疗与腔内放疗方案相同、剂量相当,化疗药物及用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消退时间、放疗不良反应、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1,P=0.631);肿瘤平均消退时间实验组为(28.9±3.1)d、对照组为(29.7±4.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4,P=0.362);骨髓抑制、生殖泌尿系统急性不良反应、直肠和膀胱迟发性放疗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迟发性放疗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2,P<0.05),消化系统急性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8,P=0.002);5年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4.86%及36.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7);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7.31%和5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24,P=0.000);5年生存率Ⅱ期分别为74.2%和60.8%,Ⅲ期分别为56.2%和49.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不规则六边形野代替常规矩形野放疗,减少了小肠的并发症,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远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盆腔放疗 不规则六边形野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洪磊 何援利 +4 位作者 王雪峰 彭冬先 王显龙 李克晓 李湘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34-2237,共4页
目的:建立活人体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女性盆腔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 目的:建立活人体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女性盆腔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平台进行平滑、上色、透明化、旋转等操作,获得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重建出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的三维图像,包括盆腔主要脏器、血管、宫颈癌肿块、肿瘤供血血管等,并可从任意角度观察子宫与毗邻主要脏器空间立体位置关系。结论:通过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重建的宫颈癌女性盆腔数字化模型,能够辅助判断宫颈癌患者分期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的仿真手术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数字医学 三维重建 可视化系统 女性盆腔
下载PDF
北京朝阳区2164例女性免费两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航 武爱文 +4 位作者 於卉 王楠 刘利 闫镝 李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4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朝阳区免费两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的结果及意义,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户籍35~59岁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对参加免费两癌筛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子宫肌瘤(x^2=10.8141,P=0.0045)和乳腺纤... 目的探讨北京朝阳区免费两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的结果及意义,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户籍35~59岁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对参加免费两癌筛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子宫肌瘤(x^2=10.8141,P=0.0045)和乳腺纤维腺瘤(x^2=6.0598,P=0.0483)两年间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两年间两癌知晓率(x^2=119.1199,P=0.0000)有显著性差别。结论经筛查两癌均未检出,妇女两癌疾病知识知晓率呈下降趋势,免费两癌筛查对妇女病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筛查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保证妇女保健工作顺利实施,应加强对两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癌筛查 妇女病防治 宫颈上皮内瘤变 差异分析 免费
下载PDF
中国女性HPV感染与CIN及宫颈癌发病相关性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查庆兵 帅翰林 潘观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10,共5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2000-2012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科技期刊网已发表的CIN及宫颈癌与HPV感染相互关系的有关文献,制定纳入标准,筛选HPV相关感染... 目的:利用Meta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2000-2012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科技期刊网已发表的CIN及宫颈癌与HPV感染相互关系的有关文献,制定纳入标准,筛选HPV相关感染与宫颈相关疾病发病风险的有关统计研究。结果:将14篇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各疾病累计病例数及相应HPV感染率,累计对照病例数及相应HPV感染率;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HPV与CINⅠ的OR值为5.19[4.53,5.95];HPV与CINⅡ的OR值为11.39[9.25,14.03];HPV与CINⅢ的OR值为22.45[15.96,31.57];HPV与宫颈癌的OR值为24.04[16.14,35.85]。结论:宫颈相关疾病发病率与HPV的感染高度相关,HPV感染增加了宫颈相关疾病的发病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Meta分析
下载PDF
宫颈电圈切除技术在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鸣鸣 王冲 谢惠君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切除技术(LEEP)在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宫颈"三阶梯"诊断程序诊断的中、重度宫颈炎,低、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原位癌(CIS)〕共262例,经LEEP行锥切术治疗,自...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切除技术(LEEP)在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宫颈"三阶梯"诊断程序诊断的中、重度宫颈炎,低、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原位癌(CIS)〕共262例,经LEEP行锥切术治疗,自身对照阴道镜多点活检结果,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62例患者LEEP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符合率为:炎症92.3%(168/182)、息肉100.0%(10/10)、CINⅠ级71.1%(22/31)、CINⅡ级12/20(60.0%)、CINⅢ级54.5%(6/11)、CIS33.3%(2/6),总符合率为83.97%(220/262),不符合42例(16.03%)。LEEP发现早期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2例;因CINⅢ级及CIS行全子宫切除8例。65例患者在LEEP术后24个月的随诊中未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其中8人次妊娠。LEEP主要的手术并发症是出血(5.34%)。结论LEEP在诊治CIN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弥补阴道镜的不足。对于患有CIN的育龄妇女,宫颈锥切是适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镜检查 宫颈炎 电圈环切术
下载PDF
p16^(INK4A)基因与宫颈癌早期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玲 宋静慧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2期1805-1806,共2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相关因子参与,其中某些基因结构、功能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基因可以作为这一进程中的分子标志,来用于高危病例的筛选。p16INK4A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及相关因子参与,其中某些基因结构、功能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基因可以作为这一进程中的分子标志,来用于高危病例的筛选。p16INK4A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它的过表达发生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阶段,可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用于宫颈癌的临床筛查及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非典型鳞状细胞
下载PDF
ROCK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颖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研究ROCK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IN疾病及早期宫颈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30例不同级别CIN、30例宫颈癌组织中RO... 目的:研究ROCK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IN疾病及早期宫颈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30例不同级别CIN、30例宫颈癌组织中ROCK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ROCK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为0%,在CIN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0.0%,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6.7%,在官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CIN及正常官颈组织(P<0.01),随着从正常宫颈组织→CIN病变组织→宫颈癌的转化,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②ROCK2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官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则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ROCK2对临床CIN及宫颈癌的预后,可供作有效用的一项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早期宫颈癌 蛋白激酶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惠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562-564,共3页
目的比较利普刀锥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 100例CIN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其中A组采用普刀锥切术,B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 目的比较利普刀锥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 100例CIN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其中A组采用普刀锥切术,B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具有治愈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快、住院天数少和治疗费用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利普刀 冷刀锥切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