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黄锑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进明 王毓华 +2 位作者 余世磊 余胜利 于福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55-3962,共8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铜离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黄锑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采用浮选溶液化学分析铜离子对黄锑矿活化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OH,CuOH+,Cu^2+和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在黄锑矿表面的吸附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结...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铜离子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黄锑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采用浮选溶液化学分析铜离子对黄锑矿活化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OH,CuOH+,Cu^2+和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在黄锑矿表面的吸附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6.0~8.0时,以铜离子为活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捕收剂,黄锑矿浮选回收率达80%以上,而不添加铜离子活化时,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黄锑矿几乎没有捕收作用;各种吸附质在黄锑矿表面吸附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u^2+,SDS,OH和CuOH^+;羟基铜能排挤开黄锑矿表面的水化膜而成为黄锑矿表面与捕收剂作用的活性质点,并在SDS和黄锑矿表面之间起"架桥"作用,SDS则与黄锑矿表面吸附的羟基铜产生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锑矿 电子结构 浮选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十二胺浮选黄锑矿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进明 王毓华 +2 位作者 余世磊 余胜利 于福顺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0-735,共6页
利用单矿物实验,研究了十二胺(DDA)对黄锑矿的浮选行为.研究发现:pH 值为2.0~8.0时,黄锑矿浮选回收率达到90%以上;pH 值为8.0~10.0时,黄锑矿浮选回收率急剧降低;当 pH 值〉10.0时,十二胺对黄锑矿几乎没有捕收作用.十二胺浮选... 利用单矿物实验,研究了十二胺(DDA)对黄锑矿的浮选行为.研究发现:pH 值为2.0~8.0时,黄锑矿浮选回收率达到90%以上;pH 值为8.0~10.0时,黄锑矿浮选回收率急剧降低;当 pH 值〉10.0时,十二胺对黄锑矿几乎没有捕收作用.十二胺浮选溶液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十二胺阳离子(DDA +)是对黄锑矿产生捕收作用的主要成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黄锑矿晶体以及十二胺离子和分子的电子结构性质,考察了十二胺离子、十二胺分子和水分子在黄锑矿表面的吸附行为.三种吸附质在黄锑矿表面吸附能顺序为 DDA 〉 H2 O 〉 DDA +,十二胺离子可排开黄锑矿表面的水化膜,实现黄锑矿的疏水上浮,十二胺离子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形式吸附于黄锑矿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锑矿 浮选 十二胺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原文传递
黄锑矿晶体及表面基因特性与可浮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进明 董发勤 +4 位作者 王毓华 王肇嘉 杨飞华 杜明霞 傅开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7,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黄锑矿体相、(001)表面以及水分子在其表面吸附的结构性质,利用XPS和表面电位分析了黄锑矿单矿物表面特性,讨论了黄锑矿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可浮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单矿物浮选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黄锑矿中...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黄锑矿体相、(001)表面以及水分子在其表面吸附的结构性质,利用XPS和表面电位分析了黄锑矿单矿物表面特性,讨论了黄锑矿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可浮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单矿物浮选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黄锑矿中氧原子的活性较强,锑原子的活性较弱,水分子容易在黄锑矿的表面吸附,导致常规阴离子捕收剂难以吸附于黄锑矿的表面,而需要通过金属阳离子活化。黄锑矿在pH>2.4的范围内带负电,阳离子捕收剂通过静电作用,容易在黄锑矿的表面吸附。单矿物浮选试验中,铜离子活化后的黄锑矿可以很好地被油酸钠捕收,十二胺离子也可以很好地浮选表面荷负电的黄锑矿。矿物表面基因特性与矿物可浮性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锑矿 基因特性 晶体结构 可浮性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自制逆流分选柱用于低品位黄锑矿预富集的流场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振强 卢东方 +2 位作者 曾繁森 王毓华 郑霞裕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3,共5页
采用自制逆流分选柱对某低品位黄锑矿进行摇床分选前的预富集以提高分选效率,并采用FLUENT 16.0数值流场模拟软件仿真与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分选状态与效果。粒度范围-0.074+0.023 mm、Sb品位0.82%的实际矿物... 采用自制逆流分选柱对某低品位黄锑矿进行摇床分选前的预富集以提高分选效率,并采用FLUENT 16.0数值流场模拟软件仿真与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分选状态与效果。粒度范围-0.074+0.023 mm、Sb品位0.82%的实际矿物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给矿质量浓度30%、底流流量50 mL/min、上升水流量8 L/h时可获得精矿品位1.42%、分选效率41.46%的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及计算得到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整个设备内部颗粒的速度分布、密度分布以及Sb相体积分数分布,结果表明,增大给矿浓度、减小底流流量、增大上升水流量会导致下沉颗粒运动速度减小、上升颗粒运动速度增加。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锑 黄锑矿 预富集 逆流分选柱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