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KCl-CeCl3熔盐体系电解精炼铈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延科 李鸿亚 +1 位作者 陈义武 冯彦斌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2,共7页
用Ce作为模拟金属,开展了NaCl-KCl-CeCl3熔盐体系电解精炼提纯金属Ce的研究,为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提纯U, Pu等金属提供了研究基础。研究了CeCl3浓度、电解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对电解精炼Ce的收率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Ce... 用Ce作为模拟金属,开展了NaCl-KCl-CeCl3熔盐体系电解精炼提纯金属Ce的研究,为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提纯U, Pu等金属提供了研究基础。研究了CeCl3浓度、电解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对电解精炼Ce的收率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CeCl3浓度为20%~25%,电解精炼温度为900~950℃,阴极电流密度为0.35~0.45 A·cm^-2,得到了成型致密的金属铈锭,产品的收率大于70%。杂质元素Al, Fe, Cu, Cr,Mn的含量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Fe的去除效果明显从1300×10^-6降低为20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 熔盐 电解精炼 金属Ce
原文传递
用于NH_3-SCR的锰铈基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董文杰 周德智 +1 位作者 林赫 黄震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了拓宽锰铈基催化剂的中高温段活性窗口,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锰铈基催化剂(MnCe3Ox)及一系列掺杂不同过渡金属M的改性催化剂(MnCe3MOx,其中M可以是W,Fe,Cu),分别对它们进行了SCR活性及选择性测试,发现通过掺杂W可以拓宽锰铈基催化剂的... 为了拓宽锰铈基催化剂的中高温段活性窗口,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锰铈基催化剂(MnCe3Ox)及一系列掺杂不同过渡金属M的改性催化剂(MnCe3MOx,其中M可以是W,Fe,Cu),分别对它们进行了SCR活性及选择性测试,发现通过掺杂W可以拓宽锰铈基催化剂的高温段活性窗口,提高其N2的选择性;对优选出的MnCe3WOx催化剂进行了抗硫性测试,发现其在中高温段具有优良的抗硫性,而在低温段抗硫性有待提高;分别利用BET比表面积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晶型进行表征;使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技术(insitu DRIFTS)进行反应机理研究,发现W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表面Lewis酸的酸量,同时促进催化剂表面在吸附NO和O2时生成更多的单齿硝酸盐,从而拓宽了催化剂高温段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共沉淀法 锰铈金属氧化物 催化剂 温度窗口 活性
下载PDF
镧铈金属生产污染状况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鑫羽 张丹 +2 位作者 王丽苑 杜晓亮 于照阳 《环保科技》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镧铈金属是制造稀土贮氢粉基体的优质原料,其应用的最大领域是制造电动车的高功率二次电池。针对目前世界石油紧缺,油价攀升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大力开发节能环保的电动车已成为当前世界交通能源转型的关键课题。因此镧铈金属的生产... 镧铈金属是制造稀土贮氢粉基体的优质原料,其应用的最大领域是制造电动车的高功率二次电池。针对目前世界石油紧缺,油价攀升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大力开发节能环保的电动车已成为当前世界交通能源转型的关键课题。因此镧铈金属的生产势必成为今后节能工作的发展方向。本文叙述镧铈金属生产工艺流程及原理,分析污染物产生环节以及污染物特征,排放方式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为今后同类型的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铈金属 产污环节 治理措施
下载PDF
超高纯金属铈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刚 袁萍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3期60-61,共2页
通过对金属铈电解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对非稀土杂质的有效控制,生产出常规元素碳、铁、铝、硅等非稀土杂质总含量低的超高纯金属铈。
关键词 超高纯 金属铈 电解 工艺
下载PDF
阳离子树脂基铁锰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铅、铬的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洛红 刘建宇 +2 位作者 刘彩琴 杨巧巧 李庆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3-5140,共8页
为了获得去除重金属离子Pb^(2+)和Cr^(6+)的特异性强、易回收的高性能吸附剂,通过将铁锰铈金属氧化物(Fe-Mn-Ce)负载到强酸性阳离子树脂(D001)上,成功制备了树脂基铁锰铈吸附剂(Fe-Mn-Ce@D001)。研究了吸附剂对水中Pb^(2+)、Cr^(6+)的... 为了获得去除重金属离子Pb^(2+)和Cr^(6+)的特异性强、易回收的高性能吸附剂,通过将铁锰铈金属氧化物(Fe-Mn-Ce)负载到强酸性阳离子树脂(D001)上,成功制备了树脂基铁锰铈吸附剂(Fe-Mn-Ce@D001)。研究了吸附剂对水中Pb^(2+)、Cr^(6+)的去除性能,考察了不同因素对Pb^(2+)、Cr^(6+)去除率的影响,同时进行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热力学实验,探讨其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8K、pH=5、投加量为0.01g时,Fe-Mn-Ce@D001对Pb^(2+)和Cr^(6+)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528.06mg/g和218.33mg/g,优于原树脂D001。Fe-Mn-Ce@D001树脂比D001对Pb^(2+)和Cr^(6+)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在高浓度Ca^(2+)、Mg^(2+)、NO_(3)^(-)、SO_(4)^(2-)等离子共存的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去除率;在Pb^(2+)和Cr^(6+)混合溶液中比D001具有更好的同步吸附性能;相对于D001具备更好地重复利用性。Fe-Mn-Ce@D001对Pb^(2+)和Cr^(6+)的吸附等温模型均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行为与准一级动力学和准二级动力学均能很好的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阳离子交换树脂 铁锰铈金属氧化物 去除
下载PDF
氧化物电解制备镧铈金属工艺研究
6
作者 何伟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3-44,共2页
本文主要讨论使用镧铈混合稀土氧化物在氟盐体系5000A电解电流条件下,电解制备镧铈金属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镧铈金属 氟化物熔盐 电解质配比
原文传递
镧铈金属电解烟气治理措施浅析
7
作者 王鑫羽 王丽苑 +1 位作者 于照阳 杜蓉 《甘肃冶金》 201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本文依据镧铈金属电解烟气特点,对淋洗-鼓泡吸收氯法在该项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证其可行性及处理效果,为今后同类型企业在烟气净化系统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等方向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镧铈金属电解烟气 淋洗-鼓泡吸收氯法 治理措施
下载PDF
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强化糠醛影响下乙酸酮基化反应的研究
8
作者 胡志超 蔡勤杰 +1 位作者 朱玲君 王树荣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4-1847,共14页
酮基化反应可以将生物油中的有机羧酸转化为易增链的酮类,是生物油高值化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生物油中的呋喃类物质对酮基化反应具有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乙酸和糠醛作为模化物,考察了CeO_(2)-MO_(x)(M=Mg、Zr、Mn、Fe... 酮基化反应可以将生物油中的有机羧酸转化为易增链的酮类,是生物油高值化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生物油中的呋喃类物质对酮基化反应具有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乙酸和糠醛作为模化物,考察了CeO_(2)-MO_(x)(M=Mg、Zr、Mn、Fe)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酸-呋喃混合反应物酮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在CeO_(2)催化剂上,糠醛的加入使乙酸的转化率从94.68%降至79.33%,主要原因是呋喃类物质与乙酸在活性位上的竞争吸附效应,此外部分乙酸与糠醛还发生了协同转化。在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CeO_(2)-MnO_(2)对乙酸的转化和羰基化合物的生成均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350℃,12 h连续反应中乙酸转化率为90.79%,羰基化合物碳收率可达61.95%。其原因是CeO_(2)-MnO_(2)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氧空位活性位浓度,能有效削弱糠醛由于竞争吸附对乙酸酮基化反应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催化剂抵抗失活的能力,同时较平衡的表面酸碱性位点分布有利于酮基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基化 乙酸 糠醛 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下载PDF
Removal of ammonia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catalytic oxidation with copper-based rare earth composite metal materials: catalytic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and cytotoxicity evaluation 被引量:2
9
作者 洪彰懋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7期632-637,共6页
Ammonia (NH3) has an important use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is widely found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For this investigation of copper-based rare earth composite metal materials,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400... Ammonia (NH3) has an important use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is widely found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For this investigation of copper-based rare earth composite metal materials,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400 mg/L of ammonia were oxidized in a batch-bed reac-tor with a catalyst prepar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of copper nitrate, lanthanum nitrate and cerium nitrate. Barely any of the dissolved ammo-nia was removed by wet oxidation without a catalyst, but about 88% of the ammonia was reduced during wet oxidation over the catalysts at 423 K with an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4.0 MPa. The catalytic redox behavior was determin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Furthermore,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GA)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SEM-EDX), which showed that the catalytic behavior was related to the metal oxide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 In addition, the copper-lanthanum-cerium composite-induced cytotoxicity in the human lung MRC-5 cell line was tested, and the percentage cell survival was determined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 (MTS) analysis in vitro. No ap-parent cytotoxicity was observed when the human lung cells were exposed to the copper-lanthanum-cerium compo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oxidation AMMONIA copper-lanthanum-cerium composite metal catalyst cytotoxicity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钯/铈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苯酚合成碳酸二苯酯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华 邬茂 +2 位作者 王维华 杜治平 吴元欣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制备了一种用于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DPC)所需催化剂的载体(Ce_(1-x)Mn_xO_2),并采用沉淀法制备Pd负载质量分数为0.5%的Pd/Ce_(1-x)Mn_xO_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手段对载体及催化... 制备了一种用于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DPC)所需催化剂的载体(Ce_(1-x)Mn_xO_2),并采用沉淀法制备Pd负载质量分数为0.5%的Pd/Ce_(1-x)Mn_xO_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手段对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载体制备方法、载体焙烧温度、Mn和CuO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载体Ce_(0.5)Mn_(0.5)O_2在600℃下焙烧6 h时,得到的催化剂催化活性较好,DPC收率可达9.32%。载体中添加CuO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当CuO添加量质量分数为9.0%,活性组分Pd的负载量为0.5%,CO与O_2压力比为97:3时, DPC收率可达1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苯酯 铈复合金属氧化物 氧化羰基化
下载PDF
Ce-BDC衍生碳的除氟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成赟 唐小峰 +5 位作者 渠晓琳 向天一 刘炜 程敏 熊炜平 宋彪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90-3199,共10页
以Ce-BDC为原料,在空气和N_(2)的氛围中煅烧形成的衍生碳Ce-BDC-400(A)和Ce-BDC-400(N)。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其微观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官能团特征、晶型结构分别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通过吸附拟合实验考... 以Ce-BDC为原料,在空气和N_(2)的氛围中煅烧形成的衍生碳Ce-BDC-400(A)和Ce-BDC-400(N)。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其微观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官能团特征、晶型结构分别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通过吸附拟合实验考察了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性能及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2种衍生碳。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氟离子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且对氟的吸附过程是放热反应。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氟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0.6 mg·g^(-1)和155.1 mg·g^(-1)。CeBDC-400(A)和Ce-BDC-400(N)在宽pH (3~10)范围内具有优良而稳定的除氟性能,并在实际水体处理中显示出优异的除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衍生碳 除氟 吸附 水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