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万里姝 刘宏奇 +1 位作者 徐辉 孙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6 0例SAH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同时治疗组行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通过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及脑脊液中红细... 目的 探讨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6 0例SAH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同时治疗组行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通过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及脑脊液中红细胞数变化来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清除蛛网膜下脑出血、恢复神经功能缺损及减少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无引流相关并发症。结论 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简单易行 ,适于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池引流 脑脊液 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血清及脑脊液TP-ELISA、TPPA、RPR检测在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宇 娄金丽 +3 位作者 冯霞 刘意 魏虹娟 唐冬松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血清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将北京佑安医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100例疑似神经梅毒的患... 目的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血清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将北京佑安医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100例疑似神经梅毒的患者按照神经梅毒的诊断标准分为神经梅毒组(38例)及非神经梅毒组(62例),均采集脑脊液、血清进行梅毒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TP-ELISA、TPPA、RPR检测,比较TP-ELISA、TPPA、RPR 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血清与脑脊液标本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脑脊液TP-ELISA、TPPA、RPR 3种方法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94.7%、100.0%、55.3%,特异性分别为71.0%、85.5%、1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7%、80.9%、1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100.0%、78.5%。ROC曲线分析,TPPA的AUC=0.989,P〈0.000 1;TP-ELISA的AUC=0.961,P〈0.000 1。神经梅毒组与非神经梅毒组血清TP-ELISA的S/CO值分别为28.01±1.46和23.74±1.37,TPPA中位数分别为1:640、1:320,RPR中位数分别为1:64、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脑脊液TP-ELISA标本的相关系数r=0.4,P=0.000;TPPA的相关系数r=0.3,P=0.001;RPR的相关系数r=0.4,P=0.000。结论脑脊液TPPA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脑脊液TP-ELI-SA存在一定假阳性,应联合RPR作为筛查试验,TPPA作为确证试验。脑脊液梅毒3种检查方法与血清检测结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梅毒螺旋体 脑脊液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下载PDF
抗菌药物血脑屏障通透能力概述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佳 白婕 赵志刚 《药品评价》 CAS 2012年第35期32-36,共5页
本文通过对抗菌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β-内酰胺及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在脑膜炎时的血脑屏障通透率较为理想,抗菌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广泛用于神经外科。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血脑屏障 脑脊液 通透率
下载PDF
580例脑脊髓液标本的病毒病原学检测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若男 向晓光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 对 1990~ 1997年粤东地区 5所医院临床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 (CNS)感染和无名热 (FUO)等患者 5 80例脑脊髓液 (Csf)标本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方法 用Hep 2和BHK 2 1细胞进行病毒培养。结果 从 113例Csf中分离出 5种 2 1个型病毒... 目的 对 1990~ 1997年粤东地区 5所医院临床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 (CNS)感染和无名热 (FUO)等患者 5 80例脑脊髓液 (Csf)标本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方法 用Hep 2和BHK 2 1细胞进行病毒培养。结果 从 113例Csf中分离出 5种 2 1个型病毒病原 ,检出率为 19.5 %。患者感染的病毒型别分布及构成比分别为 :脊髓灰质炎 (Polio)病毒 11例 (0 .0 973) ,其中Ⅰ型 1例、Ⅱ型 8例和Ⅲ型 2例 ;柯萨奇 (Cox)病毒 5 4例 (0 .4779) ,其中A2 4型 11例、B1型 10例、B4型 2例和B5型 31例 ;埃可 (ECHO)病毒 15例 (0 .132 7) ,其中 2 4型 4例、7型 3例、12型 2例和 3、11、14、15、2 7、32型各1例 ;肠道病毒 (EV) 2 5例 (0 .2 2 13) ,其中 70型 14例和 71型 11例 ;腺病毒 (Adv) 8例 (0 .0 70 8) ,其中2、3型各 3例和 7型 2例。在连续 8年的观察中发现 ,1990~ 1993年检出率为 14.2 % ,1994~ 1997年上升为 2 6 .1%~ 2 2 .5 %。各年份间检出率经统计学 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χ2 =9.791,P <0 .0 5 )。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和无名热等疾病的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液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病毒培养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在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成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148-3149,共2页
[目的]观察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和放免法测定40例颅内感染患者:病毒性脑炎(病脑)18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4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 [目的]观察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和放免法测定40例颅内感染患者:病毒性脑炎(病脑)18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4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8例和对照组23例的血清及脑脊液中CRP、NSE含量。[结果]无论在脑脊液还是在血清中①CRP含量化脑和结脑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病脑组与对照组、化脑组与结脑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观察组的NS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SE含量依次为病脑﹥结脑﹥化脑(P﹤0.05)。[结论]联合测定CRP及NSE含量的变化,有助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及脑损害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颅内感染 血清 脑脊液
下载PDF
ECHO 19引起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前进 俞新莲 +5 位作者 张月花 杨秀惠 严延生 黄开华 吴水新 邓小如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龙岩市2004年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的病因、流行规律及特征.[方法]对142例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中30例的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结果]142例患者分布在我市的6个县(市、区),其中新罗区占(66.2%),另... [目的]探讨龙岩市2004年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的病因、流行规律及特征.[方法]对142例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中30例的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结果]142例患者分布在我市的6个县(市、区),其中新罗区占(66.2%),另有广东省大埔县2例;年龄以5~12岁为多;男性68.3%,女性31.7%;5~6月为发病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热(92.4%)、头痛(83.1%)、呕吐(68.6%)等;脑电图以轻中度异常为主;67.8%血常规正常;脑脊液常规87.5%颅内压力增高,56.8%细胞数增加.疗程10天左右.从30份脑脊液中检出16株ECHO 19病毒.[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病原检测确认,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为ECHO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ECHO19 儿童 流行病学调查 脑脊液
下载PDF
龙岩市27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前进 吴水新 +4 位作者 罗招福 何春荣 严延生 杨秀惠 闫建平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722-724,共3页
目的通过对27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的病因、流行规律及特征,为龙岩市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在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275例病例进行... 目的通过对27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的病因、流行规律及特征,为龙岩市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在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275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中162例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结果275例患者主要分布在龙岩市新罗区(57.09%),13岁以下占98.18%,男性65.82%,女性34.18%,5~7月为发病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热(86.00%)、头痛(77.92%)、呕吐(62.80%)、嗜睡(48.24%)等,脑电图以轻中度异常为主,55.60%血常规正常,脑脊液检查72.43%颅内压力增高,22.31%蛋白含量增高,20.53%细胞数增加。从162例脑脊液中分离到16株ECHO 19病毒、8株ECHO 25病毒、15株ECHO 30病毒。结论2004-2006年龙岩市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主要是肠道病毒ECHO 19、ECHO 25、ECHO 30,加强监测工作是龙岩市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脑炎流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流行病学 肠道病毒 脑脊液
下载PDF
脑脊液炎症因子对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盼 孙家安 +3 位作者 王金柱 王德震 刘寒松 刘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8期671-676,共6页
目的 探讨脑脊液炎症因子对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连续收治的228例接受颅脑手术并在术中放置脑室引流管的颅脑损伤患者... 目的 探讨脑脊液炎症因子对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连续收治的228例接受颅脑手术并在术中放置脑室引流管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术后是否继发颅内感染分为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所有患者均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后3 d连续监测脑脊液(CSF)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γ-IFN)水平,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上述指标对诊断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228例患者中非感染组206例(90.4%),感染组22例(9.6%),术后感染平均时间为术后5.0 d。感染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19.9(16.0,32.5)vs.15.0(14.0,17.0)]、入院心率(HR,次/min:98.8±22.1 vs.75.1±15.5)、手术持续时间[min:166.0(143.3,176.3)vs.120.0(109.0,142.0)]、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d:4.9±0.9 vs.4.4±0.7)、ICU停留时间[d:11.0(9.0,12.3) vs.6.0(5.0,7.0)]及机械通气时间[d:8.0(7.0,9.0)vs.5.0(4.0,5.0)]均明显大于非感染组,而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min:55.0(50.0,59.3)vs.61.0(54.0,65.0)]、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4.9±0.9 vs.7.8±1.7)、入院血红蛋白[HGB,g/L:121.5(98.7,133.5)vs.127.0(120.7,134.0)]及血清白蛋白(ALB,g/L:30.5±4.5 vs.36.0±6.5)均明显小于非感染组,非感染组患者预后结局明显优于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感染组患者术后CSF中IL-2、IL-4和TNF-α均呈升高趋势,IL-6逐渐下降,而感染组患者升高趋势更为明显,IL-6也逐渐升高,γ-IFN呈下降趋势。感染组患者术后第1天(IL-2)、术后第2天(IL-2、IL-4和IL-6)和术后第3天(IL-4、IL-6和TNF-α)均明显大于非感染组,而术后第3天γ-IFN明显小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结果发现,术后第3天C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感染 脑脊液(csf) 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IL) 诊断价值
下载PDF
84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T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正霞 于翔 茹则熙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的 回顾分析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协助诊断价值以及脑电图结合脑脊液、头颅CT及临床资料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治愈的 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住院 2 4h内的脑电图、腰穿结果 (脑压、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检查 )... 目的 回顾分析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协助诊断价值以及脑电图结合脑脊液、头颅CT及临床资料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治愈的 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住院 2 4h内的脑电图、腰穿结果 (脑压、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检查 )、头颅CT以及复查的腰穿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住院 2 4h内的脑电图异常 77例 ,其中 9例腰穿正常 ;同期腰穿异常结果中以脑压增高例数最多 ( 68例 ) ,其EEG均不正常。EEG和腰穿的检出结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χ2 =7 11,P <0 0 1) ;头颅CT异常 3 2例。 84例CSF的糖和氯化物初查及复查均正常。临床症状以头痛 ( 82例 )、发热 ( 76例 )最常见。结论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协助诊断有重要价值。以发热头痛为主症而且脑电图异常 ,结合CSF的压力、细胞数、蛋白的增高、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偶有轻度增高及典型病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脑脊液 头颅CT 诊断
下载PDF
颅内感染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战玉喜 李建新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CSF细胞学检查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先行CSF细胞计数等常规检查,然后应用粟氏FMU-5型CSF细胞玻片沉淀器收集细胞,涂片自然干燥后,行瑞-姬复合染色,用油镜进行细胞学分类检查。根据涂片中细胞出现的种类及多少得出... 目的探讨CSF细胞学检查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先行CSF细胞计数等常规检查,然后应用粟氏FMU-5型CSF细胞玻片沉淀器收集细胞,涂片自然干燥后,行瑞-姬复合染色,用油镜进行细胞学分类检查。根据涂片中细胞出现的种类及多少得出细胞学反应类型。结果 308例患者CSF细胞学检查具有诊断价值为249例(80.8%),无诊断价值者59例(19.2%)。病脑主要出现淋巴细胞反应,其次为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化脑主要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其次为混合细胞反应;结脑主要呈现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也有较多的混合细胞反应及淋巴细胞反应。在病脑、化脑、结脑3种颅内感染患者中CSF细胞学检查有价值的诊断以化脑最高,其次为结脑、病脑,阳性诊断率分别为84.0%、82.4%、76.2%。结论 CSF细胞学检查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病期判断和免疫反应机制阐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细胞学诊断 颅内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红 张中兴 +2 位作者 宋景贵 张萍 刘麦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谷氨酸 (Glu)、甘氨酸 (Gly)的变化规律及与梗死恶化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 112例发病 2 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32例正常对照组血和脑脊液 (CSF)中Glu、Gly浓度的变化。结果 脑梗死患者...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谷氨酸 (Glu)、甘氨酸 (Gly)的变化规律及与梗死恶化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 112例发病 2 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32例正常对照组血和脑脊液 (CSF)中Glu、Gly浓度的变化。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和CSF中Glu、Gly浓度在发病 2 4h内明显升高 ,其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相关。恶化进展性脑梗死Glu、Gly浓度较稳定性脑梗死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Glu和Gly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和CSF中Glu、Gly浓度不仅与发病 2 4h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并可作为脑梗死后 4 8h病情恶化进展的一个临床观察直接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急性脑梗死 脑脊液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SYSMEX XN-1000血球仪在脑脊液和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中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小英 范春丽 +1 位作者 陆敏 卞洁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55-956,957,共3页
目的探讨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简称SYSMEX XN-1000)的体液模式在脑脊液和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手工显微镜镜检法和SYSMEX XN-1000对183例脑脊液和胸腹水标本进行白细胞计数,将所测结果按A:(0~1 000)×... 目的探讨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简称SYSMEX XN-1000)的体液模式在脑脊液和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手工显微镜镜检法和SYSMEX XN-1000对183例脑脊液和胸腹水标本进行白细胞计数,将所测结果按A:(0~1 000)×106/L,B:(1 001~5 000)×106/L,C:>5 000×106/L分为三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手工显微镜镜检法相比,SYSMEX XN-1000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84、0.996,A组回归方程为y=1.007x-1.072,B组回归方程为y=1.003x+19.776,C组回归方程为y=1.241x-1419.365。结论 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可用于临床脑脊液和胸腹水中白细胞计数,其操作简单易行,结果稳定可靠,但如果仪器进行样品检测时报警,应当手工镜检复核,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MEX XN-1000血球仪 体液模式 胸水 腹水 脑脊液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基于稀疏编码的脑脊液图像快速识别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文明 蔡文正 邓珍荣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40-2043,2049,共5页
考虑到采用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很难准确地分割脑脊液(CSF)细胞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脑脊液图像快速识别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稀疏编码提取图像中的局部特征以及特征描述子,然后将特征描述子转换成线性空间金字塔匹配(SPM)结构... 考虑到采用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很难准确地分割脑脊液(CSF)细胞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脑脊液图像快速识别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稀疏编码提取图像中的局部特征以及特征描述子,然后将特征描述子转换成线性空间金字塔匹配(SPM)结构,最后将计算结果输入到线性支持向量机(SVM)中进行训练和预测。对脑脊液细胞图像做了异常识别和分类测试,其中异常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9.4±0.9%,且对每张760×570的图像平均识别时间只需1.3 s,由此可以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快速地区分脑脊液细胞是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编码 脑脊液 无监督学习 线性空间金字塔匹配 线性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出现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永光 旷甫国 +2 位作者 徐頔 何勇 张建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957-1959,共3页
目的探讨用不同方法处理腰椎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腰椎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基本方法组(A组)30例,延长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B组)20例,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C组)5例,术后立即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 目的探讨用不同方法处理腰椎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腰椎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基本方法组(A组)30例,延长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B组)20例,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C组)5例,术后立即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D组)4例,硬膜外血斑修补法(Maycock法)(E组)3例,手术修补硬脊膜法(F组)7例,比较6组患者并发症出现例数、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切口愈合率等指标。结果 A组:10例(33.3%)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于术后平均15d消失,2例出现并发症。B组:12例(60.0%)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于术后平均18.5d消失,4例出现并发症。C组:5例(100%)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和引流时间平均8.0d,无并发症出现。D组:4例(100%)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平均1.0d,引流时间平均6.0d,无并发症出现。E组:3例(66.6%)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平均3.5d,1例无效,无并发症出现。F组:7例(100%)获得切口愈合,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若术中硬脊膜修补不满意,在手术结束时,应立即行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若术后发现脑脊液漏,尽早行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后路手术 脑脊液漏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脑脊液Tau蛋白测定在老年性痴呆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诸兴明 臧洁 王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3期1909-1910,共2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18例AD、16例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19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结果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3组间差异有...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18例AD、16例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19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结果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AD组与MID组间及A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1);MI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D组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随年龄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检验与年龄无相关关系(P>0.05)。轻、中、重度痴呆患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脊液Tau蛋白的升高有助于A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 脑脊液 AD 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二仙汤抗迟发性抑郁症神经发生障碍的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惠珍 曾宁溪 +3 位作者 刘凯歌 罗武龙 陆文君 吴丽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6231-6242,共12页
通过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蛋白质组学探讨二仙汤抗迟发性抑郁症(late-onset depression,LOD)神经发生障碍的机制。66只20~21月龄自然衰老Wister大鼠,分为自然衰老(AGED)组、LOD组和二仙汤(EXD)治疗组。以自然衰老结合慢性不... 通过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蛋白质组学探讨二仙汤抗迟发性抑郁症(late-onset depression,LOD)神经发生障碍的机制。66只20~21月龄自然衰老Wister大鼠,分为自然衰老(AGED)组、LOD组和二仙汤(EXD)治疗组。以自然衰老结合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连续造模6周制备LOD模型。造模期间EXD组给予EXD(4 g·kg^(-1),每日2次)灌胃,AGED组和LOD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造模结束进行糖水偏好、旷场、强迫游泳、水迷宫等行为学检测。运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DG区Ki-67/Nestin、BrdU/DCX阳性细胞数。体外实验采用高浓度皮质酮(CORT)合并D-氨基半乳糖胺(D-gal)模拟LOD相关应激和衰老的改变,观察各组大鼠CSF对高浓度CORT合并D-gal条件下原代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采用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蛋白组测序技术分析各组大鼠CSF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行为学结果显示,与AGED组相比,LOD组糖水消耗量、旷场总路程、水迷宫寻找站台次数均显著下降(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提示LOD大鼠出现快感丧失、自主活动能力下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与LOD组相比,EXD组行为学异常均明显改善(P<0.01,P<0.05)。免疫荧光显示LOD大鼠海马DG区Ki-67/Nestin、BrdU/DCX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与LOD组比较,EXD组大鼠DG区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体外实验显示,CORT合并D-gal模型下,原代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显著降低(P<0.01),LOD大鼠CSF进一步恶化高浓度CORT合并D-gal模型下原代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P<0.01),EXD组CSF可有效缓解CORT合并D-gal模型的损伤(P<0.01)。DIA蛋白组学在大鼠CSF中检测出2620个蛋白,其中AGED组与LOD组存在显著差异蛋白135个;经EXD干预后,与LOD组比较,共有176个显著差异蛋白;其中与神经发生密切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仙汤 迟发性抑郁症(LOD) 脑脊液(csf) 海马神经发生
原文传递
脑脊液中Tau蛋白及Aβ检测对老年期痴呆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虹 丁新生 +3 位作者 张雪玲 王琨 姚娟 邓晓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中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rotein,Aβ)对老年期痴呆(seniledementia,SD)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及脑血管病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诊断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中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rotein,Aβ)对老年期痴呆(seniledementia,SD)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及脑血管病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D患者,43例V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normalcontrols,NC)脑脊液中Tau蛋白及Aβ1-42浓度。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CSF中;①Tau蛋白浓度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②Aβ1-42浓度低于正常对照者(P<0.05);③根据CSF中Tau蛋白、Aβ1-42浓度检测诊断老年期痴呆的灵敏度分别为51.55%、45.36%;特异性分别为90.90%、93.62%;结合Tau蛋白浓度及Aβ1-42浓度诊断SD的灵敏度为74.23%,特异性为93.33%。结论:临床上检测CSF中Tau蛋白、Aβ1-42浓度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期痴呆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脑脊液 TAU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瑞 刘娟 +1 位作者 白文翠 刘永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12期1711-1716,共6页
目的分析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神木市医院儿科病房确诊的48例P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PM患儿发病年龄以1岁以内多见(占79.17%);男性35例(72.92%),女性13例(27.... 目的分析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神木市医院儿科病房确诊的48例P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PM患儿发病年龄以1岁以内多见(占79.17%);男性35例(72.92%),女性13例(27.08%),男女之比为2.69∶1。临床症状以发热(40例,83.33%)、抽搐(21例,43.75%)、呕吐(20例,41.67%)为主要表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在高年龄段(>3~14岁)所占比例较高,不同年龄段这3种症状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676、9.428、8.834,均P<0.05)。细菌培养分离出病原菌的患儿有22例(45.83%),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77.27%),革兰阴性杆菌5株(22.73%)。临床治愈或好转33例(68.75%),未愈(伴后遗症)6例(12.50%),转院7例(14.58%),放弃1例(2.08%),死亡1例(2.08%)。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依次为硬膜下积液8例、肢体活动障碍4例、听力损害2例、癫痫2例。有并发症的患儿其脑脊液白细胞(CSF-WBC)≥500×106/L、脑脊液蛋白(CSF-Pro)≥1g/L、血Na+≤130mmol/L的比例高于无并发症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67、5.511、8.727,均P<0.05)。结论 PM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在年长患儿中表现居多。当CSF-WBC≥500×106/L、CSF-Pro≥1g/L、血Na+≤130mmol/L时发生并发症或后遗症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 并发症
下载PDF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辅助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脊液ET-1和NS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进 寇欣 舒内华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3456-3459,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辅助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脊液内皮素-1 (ET-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颅脑损伤患... 目的探讨注射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辅助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脊液内皮素-1 (ET-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控制性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注射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辅助控制性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脊液ET-1、NSE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良好率为5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3、4周的GCS评分分别为(8.26±0.97)分、(0.42±1.17)分、(12.07±1.50)分、(13.45±1.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0.90)分、(9.11±1.12)分、(10.44±1.36)分、(11.31±1.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中的ET-1和NSE水平分别为(28.18±3.62) ng/L、(61.15±6.02)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5±4.15) ng/L、(75.49±8.26) 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辅助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脑脊液中ET-1和NSE水平显著下降,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苷肌肽 控制性减压术 脑脊液 内皮素-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浓集脑脊液中细菌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闫玲 张润玲 +1 位作者 王应芳 李光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浓集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细菌的方法.方法:采用高速离心法浓集脑脊液中的细菌.将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分别加入到蛋白含量不同及白细胞数不同的脑脊液中,在不同离心力下离心,比较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及... 目的:探讨浓集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细菌的方法.方法:采用高速离心法浓集脑脊液中的细菌.将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分别加入到蛋白含量不同及白细胞数不同的脑脊液中,在不同离心力下离心,比较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及白细胞数量对离心力的影响.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和沉淀分别进行培养及细菌涂片,根据培养皿中菌落形成数对细菌计数.在显微镜下观察离心前后细菌的形态变化.结果:离心力为5753g,离心15min时,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均达到最佳浓集效果;随着脑脊液中蛋白含量的升高,浓集细菌所需离心力也相应增加;白细胞数量不同时,细菌浓集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力低于或等于5753g的情况下,离心前后细菌的镜下形态保持不变.离心力大于5753g时,培养结果阴性,镜下未见完整细菌形态.结论:离心不能使浓度低于102/mL的细菌浓集,但采用离心法能使脑脊液中浓度大于等于102/mL的细菌浓集,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细菌性 脑脊髓液 离心法 相对离心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