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TLR4/NF-κB途径减轻糖氧剥夺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华 何强华 +2 位作者 张爱华 李扬 陈兵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9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糖氧剥夺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雄性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糖氧剥夺组和丹参酮ⅡA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糖氧剥夺组细胞用无糖DMEM培养,丹参酮ⅡA组用在无糖DMEM...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糖氧剥夺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雄性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糖氧剥夺组和丹参酮ⅡA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糖氧剥夺组细胞用无糖DMEM培养,丹参酮ⅡA组用在无糖DMEM基础上加用含8μg/ml丹参酮ⅡA培养。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实时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氧剥夺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IL-6和TNF-α水平明显增加(P<0.05),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糖氧剥夺作用(P<0.05),但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减轻糖氧剥夺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型脑卒中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糖氧剥夺 炎症因子 丹参酮ⅡA 大鼠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振权 徐秋萍 +5 位作者 张文生 郭建友 杜树山 王树强 陈超杰 顾彬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拟脑缺血3h,再灌注1,3,6,12,24,36,48,72h后损伤内皮细胞的活性、死亡率变化以及脑...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拟脑缺血3h,再灌注1,3,6,12,24,36,48,72h后损伤内皮细胞的活性、死亡率变化以及脑心通胶囊的影响,测定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3h,再灌注24h时脑心通胶囊含药血清对细胞裂解液SOD活性、MDA及NO含量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内线粒体活力下降,死亡率升高,脑心通胶囊0.24,0.48g.kg-1能不同程度改善细胞损伤(P<0.05,P<0.01),明显提高裂解液中SOD活性(P<0.05,P<0.01),降低裂解液中MDA和NO含量(P<0.05,P<0.01),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脑心通胶囊对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恼心通胶囊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桂枝汤有效部位A对IL-1刺激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前列腺素E_2及其主要信号转导元件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姜楠 霍海如 +2 位作者 李兰芳 郭淑英 姜廷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汤解热有效部位A(Fr.A)对IL-1刺激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PGE2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元件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含药血清,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PGE2含量,酶反应底物法测定PLA2活性,ELISA法测定COX活性,比色法测定NO含量。... 目的:探讨桂枝汤解热有效部位A(Fr.A)对IL-1刺激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PGE2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元件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含药血清,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PGE2含量,酶反应底物法测定PLA2活性,ELISA法测定COX活性,比色法测定NO含量。结果:Fr.A含药血清处理rCMEC后,在IL-1刺激下,孵育液中PGE2和NO含量、总COX和COX-2活性均显著减低,对升高的sPLA2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Fr.A可通过影响PGE2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元件COX及NO,进而影响PGE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有效部位A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1 前列腺素 信号转导
下载PDF
不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抗缺血及再灌神经元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青雪梅 李澎涛 +5 位作者 胡京红 李卫红 侯金才 杜欢 王冰 索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检测,观察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CM)特征及其抗缺血及再灌皮质神经元损伤的效应... 目的: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检测,观察解毒通络药物干预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CM)特征及其抗缺血及再灌皮质神经元损伤的效应,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调控神经元功能的机制。方法: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luo Jiunao Injection,TLJNI)作用于正常、缺血和缺血再灌三种培养状态的大鼠CMECs,分别收集有药物干预及无干预的三对无血清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并测定其LDH值。同步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亦分为正常、缺血、缺血再灌三组,用低(10%)、中(50%)、高(100%)三种浓度的各类CMECs-CM分别作用上述三种培养状态的神经元,测定其LDH漏出率。结果:比较TLJNI干预后的CMECs-CM与无干预的CMECs-CM中LDH漏出值,CMECs缺血组与缺血再灌组经药物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1)。对于缺血神经元,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Is-CM)高浓度(100%)和TLJNI干预后的缺血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 CMECs with drug treatment,IsT-CM)高浓度(100%)作用后表现为增加LDH漏出率(P<0.01),而低浓度10%的IsT-CM则降低LDH漏出率(P<0.05);对于缺血再灌神经元,与对照组比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能降低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均以10%或50%的CM降低损伤为佳,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normal CMECs,N-CM)及缺血再灌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conditioned medium of ischemic/reperfusional CMECs,Rp-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于正常神经元,各类CMECs-CM作用后均增加了神经元LDH漏出率(P<0.05或P<0.01)。比较每种条件液相邻浓度间的效应差异,N-C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LJNI能够防御CMECs缺血及缺血再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神经元 脑缺血 大鼠 中药
下载PDF
谷红注射液对缺糖缺氧致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戴柳玲 万海同 +4 位作者 周惠芬 杨洁红 赵涛 付巍 何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897-1902,共6页
目的探讨谷红注射液对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因缺糖缺氧所致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模型。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和预实验确定加药浓度后,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谷红注射液低、中... 目的探讨谷红注射液对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因缺糖缺氧所致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模型。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和预实验确定加药浓度后,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谷红注射液低、中、高治疗组(20、60、100μL·m L-1)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尼莫地平,200μg·m L-1)。观察谷红注射液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谷红注射液组特别是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胞内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强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谷红注射液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凋亡,有效抑制缺糖缺氧诱导的细胞发生G1/S期阻滞。结论谷红注射液对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缺糖缺氧损伤显示出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红注射液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糖缺氧损伤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与纯化 被引量:8
6
作者 朱玉珍 武文 +2 位作者 田野苹 杨继庆 李润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0-533,630,共5页
目的:探讨纯度较高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方法:取8~14周龄BALB/c或C57/BL6小鼠,无菌分离脑组织,采用改进的两种方法即2次酶消化和1次密度梯度离心法及1次酶消化和1次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脑微血管段,接种于涂布... 目的:探讨纯度较高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方法:取8~14周龄BALB/c或C57/BL6小鼠,无菌分离脑组织,采用改进的两种方法即2次酶消化和1次密度梯度离心法及1次酶消化和1次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脑微血管段,接种于涂布有Ⅳ型胶原的培养皿上进行原代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以免疫荧光法鉴定Ⅷ因子相关抗原。结果:改进的两种方法均可见内皮细胞在接种后12~16 h从微血管段周围爬出,5~7 d时细胞呈"漩涡状"生长,并可见细胞汇合,90%以上培养的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结论:改进后的两种方法均能进行较高纯度的小鼠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 培养的 小鼠
下载PDF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缺氧缺糖再灌注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SH-SY5Y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咏秋 张业昊 +5 位作者 刘建勋 徐立 李磊 王益民 王勇 王光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缺氧缺糖再灌注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SH-HY5Y损伤的保护机制,以及其对e NOs介导的Beclin-1依赖的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缺氧缺糖再灌注诱导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缺氧缺糖再灌注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SH-HY5Y损伤的保护机制,以及其对e NOs介导的Beclin-1依赖的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缺氧缺糖再灌注诱导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SH-HY5Y构建糖氧剥离+复糖复氧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银杏蜜环口服溶液(5.15 mg/m L、2.575 mg/m L和1.545 mg/m L)及有效组分进行干预,通过观察细胞培养上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浓度和自噬通路的活化,并采用PI/Annexin V双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率,探讨银杏蜜环有效成份的脑保护机制。结果:银杏蜜环口服溶液5.15 mg/m L、2.575 mg/m L和1.545 mg/m L3个剂量组均可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和IL-6含量,银杏蜜环口服溶液2.575 mg/m L和1.545 mg/m L可抑制Caspase3、LC3II和Beclin-1表达。同时,银杏蜜环口服溶液2.575 mg/m L明显促进e NOs的磷酸化。其中对L-1β和IL-6的作用明显优于银杏叶提取物和天麻蜜环菌。银杏蜜环口服溶液2.575 mg/m L和1.545 mg/m L还可降低SH-SY5Y细胞的凋亡率(Annexin V+/PI-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通过促进一氧化氮合酶e NOs的磷酸化来抑制缺糖缺氧再灌引发的细胞凋亡和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 缺氧缺糖再灌注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SH-SY5Y 自噬
下载PDF
血脑屏障上的药物转运体P-糖蛋白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冰 潘彦舒 李澎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简称BBB)是维护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功能单位,它不仅可以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而且能够清除脑内的有毒代谢产物。BBB上表达的转运系统在积极转运营养物质入脑和选择性外排药物的两个方面均发挥...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简称BBB)是维护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功能单位,它不仅可以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而且能够清除脑内的有毒代谢产物。BBB上表达的转运系统在积极转运营养物质入脑和选择性外排药物的两个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P-糖蛋白由于自身结构功能的特异性和作用底物的广泛性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BBB上P-糖蛋白的特性、表达、转运底物及其体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P-糖蛋白作为BBB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药物的摄取、分布和排泄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P-糖蛋白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药物脑部转运机制,为增加药物的BBB通透性、提高脑内靶点药物浓度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P-糖蛋白 药物转运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TNF-α诱导内皮细胞炎症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郭虹 康立源 +2 位作者 柴丽娟 胡利民 赵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Erigeron breviscapusinjection,EBI)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EBI抗...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Erigeron breviscapusinjection,EBI)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EBI抗脑缺血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建立离体培养的大鼠BMEC炎症损伤模型,分别用0.1 mg.L-1和1 mg.L-1EBI处理内皮细胞,使用ELISA试剂盒分析IL-1β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ICAM-1和VCAM-1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EBI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IL-1β高表达,降低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高表达。结论:EBI可以降低由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过度表达IL-1β,ICAM-1和VCAM-1,从而对脑缺血炎症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过表达BIRC5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VEGF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黄建敏 陈海燕 +8 位作者 云艳芳 杨桂新 蒋勇明 李晓岚 韦宝莹 周莹杰 彭立志 莫芬 李雪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12,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BIRC5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小鼠源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细胞损伤组(细胞正常培养24 h,随后OG... 目的探讨过表达BIRC5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小鼠源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细胞损伤组(细胞正常培养24 h,随后OGD3h/R3h损伤细胞)、BIRC5干预组(细胞预先转染腺病毒-BIRC5质粒并培养24 h,随后OGD3h/R3h处理)和阴性对照组(细胞预先转染腺病毒空质粒并培养24 h,随后OGD3h/R3h处理)。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BIRC5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的细胞骨架微丝彼此连接,分布规则,丝网状有序排列;细胞损伤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微丝断裂,收缩变短或移向周边,微丝网状排列紊乱,可见细胞外形皱缩,间隙加大,少部分微丝缺失出现空隙;BIRC5干预组的细胞微丝连接,形态成长梭形,排列较规则,可见细胞间隙缩小,显示过表达BIRC5基因能够减轻损伤细胞的骨架微丝紊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损伤组、BIRC5干预组及阴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损伤组相比,BIRC5干预组的细胞存活率增高,而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损伤组、BIRC5干预组和阴性对照组的BIRC5和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损伤组相比,BIRC5干预组细胞BIRC5和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BIRC5基因对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有关,提示BIRC5调控VEGF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可能是脑侧支循环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表达BIRC5基因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存活 凋亡 氧糖剥夺/复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崇慧 侯德仁 +2 位作者 杨光田 杨期东 邓普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 (L -THP)对缺氧 复氧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缺氧 复氧及加入L -THP后ICAM 1的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缺氧 12h ,脑微... 目的 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 (L -THP)对缺氧 复氧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缺氧 复氧及加入L -THP后ICAM 1的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缺氧 12h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1的表达与常氧时差异无显著意义 ,缺氧 12h再给氧 12h ,ICAM 1的表达明显增加 ,加入L -THP后 ,ICAM - 1的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结论 L -THP可减少缺氧 复氧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左旋四氢巴马汀
原文传递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Co-Cultured with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fter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永洁 尹波 +4 位作者 肖连臣 王倩 甘莉 张逸驰 张苏明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1期63-68,共6页
Various stem cells, including neural stem cells (NSC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stroke models, but how to increase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rate of NSCs remains unresolved, particu- larly in a damaged envir... Various stem cells, including neural stem cells (NSC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stroke models, but how to increase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rate of NSCs remains unresolved, particu- larly in a damaged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erebral mi- 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MECs) on the neurogenesis of NSCs with or without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 The NSCs acquired from primary culture were immunostained to prove cell purity. Survival and proliferation of NSCs were determined after the co-culture with CMECs for 7 days. After removing the CMECs, NSC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s follows: OGD and non-OGD groups. Both groups were maintained in differentiation culture for 4 days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tiation rate. Mouse embryo fibroblast (MEF) cells co-cultured with NSCs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NSCs co-cultured with CMECs had an increase in size (on the 7th day: 89.80±26.12 μm vs. 73.08±15.01μm, P〈0.001) (n=12) and number [on the 7th day: 6.33±5.61/high power objective (HP) vs. 2.23±1.61/HP, P〈0.001] (n=12) as compared with those co-cultured with MEF cells. After further differentiation cul- ture for 4 days, NSCs co-cultured with CMECs had an increase in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rate in OGD and non-OGD groups, but not in the control group (15.16% and 16.07% vs. 8.81%; both P〈0.001) (n=6) This study provided evidence that OGD could not alter the effects of CMECs in promoting the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of NSCs. These findings ma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ell therapies for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ell therapy neural stem cells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筠 李澎涛 +4 位作者 侯金才 华茜 潘彦舒 陈会丛 杜欢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损伤(OGD)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分泌情况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表达的影响。[方法]氧糖剥夺法建立内皮细胞OGD模型,酶联免疫银光法(ELISA)法... [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氧糖剥夺损伤(OGD)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分泌情况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表达的影响。[方法]氧糖剥夺法建立内皮细胞OGD模型,酶联免疫银光法(ELISA)法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中MIP-1β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内皮细胞中MIP-1β及其受体CCR5的表达情况。[结果]OGD组的内皮细胞分泌大量MIP-1β至上清液,该组内皮细胞胞浆大量表达MIP-1β,同时CCR5的蛋白表达量亦随之上升,加入通络救脑注射液的OGD组,其上清液中MIP-1β分泌量显著性下降(P<0.01),MIP-1β及其受体CCR5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能够抑制OGD损伤时内皮细胞MIP-1β的分泌,减少MIP-1β和CCR5的表达,对内皮细胞缺氧损伤后趋化因子释放的抑制是其发挥解毒通络药效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糖剥夺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 通络方药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德仁 蒋崇惠 +2 位作者 杨期东 杨光田 邓普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7-128,共2页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 (Ani)对缺氧—复氧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缺氧—复氧及加入Ani后ICAM - 1的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缺氧 12h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 (Ani)对缺氧—复氧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缺氧—复氧及加入Ani后ICAM - 1的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缺氧 12h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 1的表达与常氧时差异无显著意义 ,缺氧 12h再给氧 12h ,ICAM - 1的表达明显增加 ,加入Ani后 ,I CAM - 1的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结论 Ani可减少缺氧—复氧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 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复氧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基于细胞自噬探讨缺氧条件下黄芪多糖促进血管新生的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严东 高娜 +6 位作者 陈叶飞 孙英新 张瑞峰 郑宇佳 李雅文 杨琳 姜希娟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3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在缺氧条件下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与靶点。方法:于体外鼠尾胶基质上种植胸主动脉血管段构建新生血管三维培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PS25 mg·L^(-1)组,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新...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在缺氧条件下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与靶点。方法:于体外鼠尾胶基质上种植胸主动脉血管段构建新生血管三维培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PS25 mg·L^(-1)组,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以氯化钴400μmol·L^(-1)诱导24 h,形成可复制的缺氧模型,随机分为7组(n=6):对照组、缺氧模型组、APS25 mg·L^(-1)组、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10 mg·L^(-1)组,阳性对照药巴弗洛霉素组20mg·L-1,APS加雷帕霉素组,APS加巴弗洛霉素组。然后利用CCK-8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e-1、LC3B、P62的表达。结果:(1)血管新生实验:与对照组相比,经APS干预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增多(P<0.05)。(2)细胞实验:与模型组相比,经APS治疗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提高(P<0.05),Becline-1、LC3B蛋白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在缺氧条件下,黄芪多糖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内皮细胞Becline-1、LC3B的表达以抑制自噬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自噬 细胞迁移 黄芪多糖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体在2型糖尿病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变化及变化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帅 王雅琳 +1 位作者 孙忠文 朱梅佳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体在2型糖尿病脑微血管内皮中的变化及机制。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和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LRP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不同糖浓度...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体在2型糖尿病脑微血管内皮中的变化及机制。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和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LRP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不同糖浓度培养基模拟2型糖尿病内环境,活性氧(ROS)阻断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作为抑制剂,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糖浓度5.6 mmol/L)、高糖1组(HG1组,培养基糖浓度10 mmol/L)、高糖2组(HG2组,培养基糖浓度20 mmol/L)、高糖3组(HG3,培养基糖浓度30 mmol/L)及高糖+NAC组(HG+NAC组,目的蛋白表达较明显组的糖浓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硫氧还蛋白交互蛋白(TXNIP)和NLRP3的表达,并对TXNIP和NLRP3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HG3组、HG+NAC组ROS的含量。结果 NLRP3在脑微血管壁聚集,与Wistar大鼠相比,GK大鼠的阳染强度,阳染血管数均有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HG1组、HG2组、HG3组TXNIP、NLRP3的表达增加(P<0.01),HG3组最明显,细胞内IL-1β水平增高(P<0.01),ROS的含量增加(P<0.01);细胞内TXNIP和NLRP3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993;P<0.05);给予ROS清除剂后,与HG3组相比,HG+NAC组细胞内ROS含量下降(P<0.01),TXNIP、NLRP3表达水平下降(P<0.01),细胞内IL-1β水平下降(P<0.01)。结论 NLRP3在2型糖尿病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经ROS-TXNIP途径被激活,并且促进炎性因子IL-β的释放,在2型糖尿病脑微血管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体 2型糖尿病 活性氧 硫氧还蛋白交互蛋白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金才 华茜 +4 位作者 潘彦舒 陈会丛 杜欢 王筠 李澎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814-816,共3页
目的: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关系,探讨血脑屏障维持脑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学基础。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传至三代,收集在指数生长期细胞生长48 h后的条件培养液;将条件培养液分别按20%、30%、40%、50... 目的: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相互关系,探讨血脑屏障维持脑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学基础。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传至三代,收集在指数生长期细胞生长48 h后的条件培养液;将条件培养液分别按20%、30%、40%、50%、60%、70%、80%、90%、100%不同浓度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24h、48 h后的活性变化。结果:48 h时间点的各浓度内皮细胞条件液组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内皮细胞条件液对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而24 h的70%、80%、90%、100%浓度组与相应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1),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正常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抑制了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 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
下载PDF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惠鸿 张素平 +4 位作者 凌莉 刘博会 何锐 王慕真 邓婉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295-3298,共4页
目的: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进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分离及传代,然后通过形态... 目的: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进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分离及传代,然后通过形态学和免疫荧光法鉴定。使用transwell小室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神经干细胞非接触性的共培养系统。实验分为共培养组、单纯神经干细胞培养组和VEGF拮抗剂组。通过MTS方法检测不同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结果:与单纯神经干细胞培养组及VEGF拮抗剂组相比,共培养组的神经干细胞显示出增殖增加,且共培养组的细胞上清液中VEGF表达升高。结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可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其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VEGF可能起关键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神经干细胞 共培养
下载PDF
羟乙葛根素对过氧化氢致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光红梅 魏欣冰 +3 位作者 李应全 仲英 左春旭 张岫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982-986,共5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损伤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_s)的机制及羟乙葛根素的保护作用。方法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内和培养液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和培养液...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损伤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_s)的机制及羟乙葛根素的保护作用。方法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内和培养液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和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放射性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血栓素A_2的最终代谢产物血栓素B_2(TXB_2)的水平和前列环素最终代谢产物6-酮基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H_2O_2(200μmol·L^(-1))损伤后,BCMEC_sLDH释放水平、MDA含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SOD活性呈时间依赖性降低,羟乙葛根素能够呈浓度依赖性降低LDH水平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H_2O_2(200μmol·L^(-1))损伤BCMEC_s后,细胞培养液中TXB_2含量显著升高、6-keto-PGF1α含量显著降低,羟乙葛根素能够呈浓度依赖性降低TXB_2含量、升高6-keto-PGF1α水平。结论羟乙葛根素对过氧化氢损伤BCMEC_s后的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葛根素 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功能 过氧化氢 抗过氧化 活性氧
下载PDF
负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原/肝素硫酸支架促进颅脑创伤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健 陈淼 +6 位作者 李伟鑫 叶益超 徐会友 马珂 陈旭义 孙洪涛 张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5538-5544,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胶原和硫酸肝素交联后可有效固定生长因子,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目的:观察负载脑源性生长因子胶原/硫酸肝素支架移植修复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制作胶原支架、胶原/硫酸肝素支架与负载脑源性神经营养... 背景:研究表明胶原和硫酸肝素交联后可有效固定生长因子,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目的:观察负载脑源性生长因子胶原/硫酸肝素支架移植修复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制作胶原支架、胶原/硫酸肝素支架与负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胶原/硫酸肝素支架,检测胶原支架、胶原/硫酸肝素支架的孔隙率、吸水率、压缩模量和压缩应力;检测载脑源性生长因子胶原/硫酸肝素支架的体外缓释性能;检测胶原/硫酸肝素支架与负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胶原/硫酸肝素支架的细胞毒性与细胞相容性。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4组干预:对照组开骨窗后缝合,空腔组仅制作颅脑创伤空腔模型,支架组、生长因子支架组颅脑创伤后空腔处分别植入胶原/硫酸肝素支架、负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胶原/硫酸肝素支架,术后分别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迷宫测试与脑损伤形态学观察。动物实验获得武警特色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胶原/硫酸肝素支架的孔隙率、压缩模量和压缩应力高于胶原支架(P<0.05),吸水率低于胶原支架(P<0.05);②胶原/硫酸肝素支架无细胞毒性,负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后更加有利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负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支架微孔内生长良好,分布均匀;③形态学观察显示,两支架组损伤灶处可见大量新生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其中以生长因子支架组的新生神经细胞数量及神经纤维密度更高;④生长因子支架组大鼠的逃逸潜伏期短于空腔组、支架组(P<0.01,P<0.05),象限停留时间和平台穿越次数高于支架组、空腔组(P<0.01,P<0.05);⑤生长因子支架组术后3-7周的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支架组、空腔组(P<0.05,P<0.01);⑥结果表明,负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原/硫酸肝素支架移植可以促进大鼠颅脑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胶原支架 胶原/硫酸肝素支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水迷宫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