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圣与凡俗:清代中原地区生态与社会环境变迁下的寺庙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宏伟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6期52-60,共9页
在清代中原地区,由于人口膨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之当地有民宅不得植树的传统,造成了地方景观阙失,甚至出现“一目千里”的场景。作为一种弥补,寺庙不仅成为士人雅集游观的重要场域,也成为普通民众岁时与日常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其... 在清代中原地区,由于人口膨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之当地有民宅不得植树的传统,造成了地方景观阙失,甚至出现“一目千里”的场景。作为一种弥补,寺庙不仅成为士人雅集游观的重要场域,也成为普通民众岁时与日常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其重要价值还体现在城乡空间标识作用方面:在乡村,伴随着清代政府鼓励垦荒政策的推行,村庄数量急剧增加,寺庙成为新村庄命名的重要标识;在城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拓展,寺庙也成为街巷命名的重要标记。由此,寺庙成为地方社会神圣与世俗兼具的重要公共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中原地区 环境变迁 寺庙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清代前期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各派管理得失浅论
2
作者 叶小琴 彭陟焱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4-59,共6页
后金—清政权继承了前朝对西藏地方藏传佛教笼络、利用的策略,并通过扶持格鲁派,最终确立起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体制,从而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在清王朝独尊格鲁派政治策略的影响下,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其... 后金—清政权继承了前朝对西藏地方藏传佛教笼络、利用的策略,并通过扶持格鲁派,最终确立起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体制,从而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在清王朝独尊格鲁派政治策略的影响下,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重视则略显不足。文章借助寺院经济—寺院实体(宗教)—政治的分析范式,通过纵、横向的对比,揭示清代前期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各派管理的得与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中央政府 藏传佛教 政治联系 寺院经济 经验教训
下载PDF
清代华北单姓村落群的嬗变——以山西泽州石瓮河谷地为中心
3
作者 姚春敏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5,共8页
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山西泽州府凤台县石瓮河谷地,四面临山,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区域,分布着以东、南、北石瓮村及许圪套村为四大主村,周围伴有数个卫星村的典型的华北村落群。村落群内各村以单姓村为主,是华北少有的单姓村聚集地,主要生... 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山西泽州府凤台县石瓮河谷地,四面临山,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区域,分布着以东、南、北石瓮村及许圪套村为四大主村,周围伴有数个卫星村的典型的华北村落群。村落群内各村以单姓村为主,是华北少有的单姓村聚集地,主要生产方式为农业。由于区域的相对封闭性,造成了谷地内部通婚非常严重,村与村之间呈网络状姻亲联系,密集的姻亲关系导致谷地内单姓村落虽然居多,但并没有造成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的械斗。谷地内的各单姓村均未建独立祠堂,宗族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祖坟孜孜不倦地建设中。村落之间以神庙为关联,四大主村各有神庙,次生村落达到三十户左右亦出现了独立神庙,谷地中心位置为公共祭祀神庙——二仙馆。嘉庆朝之后,位于交通要道的东石瓮村神庙——招贤馆地位日趋上升,成为谷地村落群祭祀、教育、商业以及权力运作的另一个中心。民国后,随着改庙兴学和村政建设的步伐加快,谷地村落群公共祭祀日趋瓦解,单姓聚集的稳定也随之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群 单姓村 婚姻网络 中心神庙
下载PDF
元大都海子东岸遗迹与大都城中轴线 被引量:9
4
作者 岳升阳 马悦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9,共7页
元大都海子东岸位于都火神庙与今地安门外大街之间,呈现为多段形式不同的石驳岸。其中与澄清闸金刚墙相连的一段湖岸,石壁高达5米,做工精致,它的存在应与元大都中轴线有密切关系,都火神庙的建筑年代不会早于元代,今天的庙址应形成于明代。
关键词 元大都 海子 北京中轴线 什刹海 都火神庙
下载PDF
续写北京中轴壮丽之美——北京南中轴绿地景观设计思路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成钢 赵新路 《中国园林》 2004年第11期5-10,共6页
北京传统中轴线是北京古都格局中的灵魂,这一轴线上分布着一系列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壮丽恢弘的气势,被古人尊称为“龙脉”、“天街”,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就这一轴线南段总体环境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北京中轴线 规划设计 永定门 天坛 先农坛
下载PDF
“龙尾之要”——北京宏恩观历史文化考辨
6
作者 顾军 柏雨婷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47,共9页
宏恩观为北京内城城北一处清代道观。地址在今钟楼以北的安定门街道豆腐池胡同和张旺胡同之间。因其位置正在钟楼以北,是北京明清中轴线北沿线第一座压线建筑,给南起永定门的北京中轴线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故素被称为“龙尾之要”。... 宏恩观为北京内城城北一处清代道观。地址在今钟楼以北的安定门街道豆腐池胡同和张旺胡同之间。因其位置正在钟楼以北,是北京明清中轴线北沿线第一座压线建筑,给南起永定门的北京中轴线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故素被称为“龙尾之要”。考据其历史沿革,其址元代为千佛寺,明代为吉祥寺,清代改为清净寺,直至清末光绪十三年至十九年(1887—1893年),始改扩建为宏恩观。扩建后的宏恩观,其独特的神像体系是清末道教龙门派借宫廷势力崛起的典型例证。作为中轴线北部的重要建筑,宏恩观现今中路主体建筑基本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经过腾退和整修后,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向民众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恩观 吉祥寺 千佛寺 中轴线 北京 清净寺
下载PDF
明清北京天坛外坛9条祭祀道路及两傍种植考证
7
作者 吴晶巍 邬东璠 《风景园林》 2023年第5期124-130,共7页
【目的】恢复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有助于推进天坛1998年申遗承诺的实现,进而真实、完整地展示和阐释天坛及北京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助力中轴线申遗工作。【方法】叠合比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别... 【目的】恢复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有助于推进天坛1998年申遗承诺的实现,进而真实、完整地展示和阐释天坛及北京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助力中轴线申遗工作。【方法】叠合比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天坛图档,结合文献和现状遗存的佐证,对明清天坛外坛祭祀道路空间位置及演变历程、祭祀道路及两傍种植的尺度进行考证,并基于明清营造尺“步”进一步校正。【结果】明清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共有9条,基本形成于明代,祭祀道路两傍种植呈“仪树”栽植,最早植于明代,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尺度均以明清营造尺“步”进行测量定位。【结论】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共同构成了祭祀路线的礼制空间。考证结果可指导天坛外坛被占用地考古勘探方案的制定及后续天坛外坛祭祀道路格局与两傍种植的恢复,同时对于提升北京中轴线南段空间整体品质、恢复先农坛祭祀道路格局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历史景观 北京中轴线 天坛外坛 祭祀道路 植物景观
下载PDF
中国传统佛寺与道观之选址布局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辞 王青 《华中建筑》 2006年第5期131-134,共4页
该文论述了佛寺和道观在选址时不同的宗教教义和思想对它的作用,以及在布局方面两者的异同, 并演绎了中国传统民居及宫殿等建筑对两者布局形式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选址 布局 伽蓝七堂 廊院轴线
下载PDF
唐长安靖善坊大兴善寺大殿及寺院布局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贵祥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4年第2期61-103,共43页
本文是在对唐代以来相关史料进行较为全面爬梳基础上,对于隋唐长安城皇城之南朱雀大街之东靖善坊内占一坊之地的著名隋唐皇家寺院大兴善寺寺院布局与大殿形制所做的推测性研究。根据《续高僧传》中记录的大兴善寺大殿'铺基十亩'... 本文是在对唐代以来相关史料进行较为全面爬梳基础上,对于隋唐长安城皇城之南朱雀大街之东靖善坊内占一坊之地的著名隋唐皇家寺院大兴善寺寺院布局与大殿形制所做的推测性研究。根据《续高僧传》中记录的大兴善寺大殿'铺基十亩'的描述,参考同时代同样为10亩之基的唐高宗所建洛阳乾元殿,可以初步还原出这座大兴善寺大殿的基本平、立、剖面图。并以其平面尺度为基础,参考唐代文献中描述的与大兴善寺对应的皇家道观玄都观中有'百亩中庭',推测大兴善寺大殿中心庭院,亦有接近百亩的规模,从而推测出其中庭的大略尺度。然后在这一寺院中庭的周围,依据相关文献记载,初步梳理出其大致的院落分布及沿中轴线顺序布置的建筑物的可能空间位置。从而为了解这一隋唐时代最高等级的佛教寺院可能的寺院布局与建筑形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建筑平面与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靖善坊 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大殿 寺院中庭 院落分布与布局 空间关系
原文传递
论中原佛寺建筑的审美特质——以汝州香积寺建筑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勇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分析了作为中原四大古寺之一的河南汝州香积寺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与审美构成,论述了香积寺的规划选址、古代建筑与中华传统文化之关系,分析了香积寺的建筑风格及装饰特色,重点阐述了香积寺独特的禅宗艺术理念、庄重的古建气势和典雅... 分析了作为中原四大古寺之一的河南汝州香积寺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与审美构成,论述了香积寺的规划选址、古代建筑与中华传统文化之关系,分析了香积寺的建筑风格及装饰特色,重点阐述了香积寺独特的禅宗艺术理念、庄重的古建气势和典雅秀丽的园林韵味。三者浑然天成,自成一体,彰显了中原古寺的学术价值和审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寺院 香积寺 宗教建筑 园林景观 装饰特色
下载PDF
山西陵川龙岩寺中央殿大木尺度设计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畅 姜铮 徐扬 《建筑史》 2016年第1期8-24,共17页
基于201 0年5月保护工程基本完竣时综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手工测量针对山西陵川龙岩寺中央殿大木结构开展的采样式测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得以尝试分析推导大殿木构尺度设计。研究表明:该建筑采用309毫米长营造尺,材厚为3.75寸,统... 基于201 0年5月保护工程基本完竣时综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手工测量针对山西陵川龙岩寺中央殿大木结构开展的采样式测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得以尝试分析推导大殿木构尺度设计。研究表明:该建筑采用309毫米长营造尺,材厚为3.75寸,统计数据未能揭示单材广取值;斗栱总出跳60分°,结合架道尺度形成清晰规律,进而影响柱头平面设计;斗棋下昂整体呈折线形状,为很少见的早期下昂造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川龙岩寺中央殿 三维激光扫描 大木尺度设计 折线型下昂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句法的巢湖中庙历史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阳 王方 甘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前,对于寺观类建筑空间特征的研究普遍缺乏科学定量的描述.本文以空间句法为工具,以元大德年间、清康熙年间、民国十二年、抗战期间、2004年实测图以及2019年实测图6个不同时期的巢湖中庙平面图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凸空间模型和视域... 目前,对于寺观类建筑空间特征的研究普遍缺乏科学定量的描述.本文以空间句法为工具,以元大德年间、清康熙年间、民国十二年、抗战期间、2004年实测图以及2019年实测图6个不同时期的巢湖中庙平面图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凸空间模型和视域边界模型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庙的空间结构特征和视域分布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综合分析了中庙历史变迁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中庙 空间句法 信仰 历史变迁
下载PDF
少林寺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13
作者 李爱增 陈博 任艳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98-103,共6页
文化产业的功效是提升产业价值和吸引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少林寺作为河南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及标志,如何实现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从文化旅游产业、民族传统体育和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概... 文化产业的功效是提升产业价值和吸引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少林寺作为河南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及标志,如何实现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从文化旅游产业、民族传统体育和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概念与理论入手,探究了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规律,深入分析了目前少林寺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原因,厘清了少林寺实现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提出了少林寺实现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对策与研究结论,对中原经济区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民族传统体育 少林寺 文化旅游产业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召庙建筑群体布局地域化形态研究——以核心寺院主导的多轴线院落群体布局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海涛 韩瑛 樊荣 《中外建筑》 2021年第4期173-178,共6页
本文简要论述清代内蒙古召庙建筑的历史背景,并尝试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受汉地建筑文化影响较大的召庙建筑地域性布局形态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召庙建筑的总体布局特征,挖掘与总结出影响其布局的诸多因素,尝试探究其与汉藏寺院传统布局... 本文简要论述清代内蒙古召庙建筑的历史背景,并尝试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受汉地建筑文化影响较大的召庙建筑地域性布局形态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召庙建筑的总体布局特征,挖掘与总结出影响其布局的诸多因素,尝试探究其与汉藏寺院传统布局形态的渊源关系。以上结果对研究建筑文化在边疆蒙地的传承和演变的过程以及之后探析召庙建筑营造技艺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东部 召庙建筑 群体布局 地域化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