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被引量:6
1
作者 吴跃华 闫辉 《艺术探索》 2006年第6期55-56,4,共2页
文章就基础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从产生模糊认识的原因、提出背景、涵义等方面进行逐层分析。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审美哲学 以审美为核心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邓果丽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3-48,共6页
通过对国内外美育教学及现状的研究,以美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注重学生需求分析,着力美育理念培育,强化美育制度建设,探索美育教学方法提升,培养学生美育素质,优化美育课程体系;弥补美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缺位、在评价体系中缺项的... 通过对国内外美育教学及现状的研究,以美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注重学生需求分析,着力美育理念培育,强化美育制度建设,探索美育教学方法提升,培养学生美育素质,优化美育课程体系;弥补美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缺位、在评价体系中缺项的现象,推动美育教学的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中心 美育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研究
下载PDF
美学规律在汽车中控台造型设计中的体现 被引量:3
3
作者 许小侠 许牧云 《设计》 2018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中控台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物理按键到现在的触摸按键。很明显,这些变化带给了我们很多便利,但是,同质化的中控台液晶屏,一般都是方正的平板,很难带给人们美感。文章主要提出了美学规律在汽车中控台造型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中控台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物理按键到现在的触摸按键。很明显,这些变化带给了我们很多便利,但是,同质化的中控台液晶屏,一般都是方正的平板,很难带给人们美感。文章主要提出了美学规律在汽车中控台造型设计当中的应用,以具有代表性的汽车中控台造型为例,研究了美学规律在汽车中控台造型中的应用,探讨了美学规律在汽车中控台造型设计中的特殊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控台 美学规律 造型设计
下载PDF
论新世纪武侠电影视觉中心的美学取向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洪义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5-97,共3页
新世纪武侠电影注重影像造型,更多挖掘电影的视听元素,充分调动色彩和道具的作用,选取极度唯美的场景,运用数字化特技设计的武打场面,表现了视觉中心的美学取向。客观上说,这对于吸引观众对武侠片的热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以视觉... 新世纪武侠电影注重影像造型,更多挖掘电影的视听元素,充分调动色彩和道具的作用,选取极度唯美的场景,运用数字化特技设计的武打场面,表现了视觉中心的美学取向。客观上说,这对于吸引观众对武侠片的热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以视觉快感为导向的创作倾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有些电影的晦涩难解,影响武侠电影中侠文化的弘扬,从而导致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电影 视觉中心 关学取向
下载PDF
Design Concept of Drama Stage-style Architecture
5
作者 CHENG Xiao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6年第4期27-29,34,共4页
Homology of drama and architecture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stage decid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drama stage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al design always apply different approaches but achieve equall... Homology of drama and architecture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stage decid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drama stage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al design always apply different approaches but achieve equally satisfactory results.Stage layout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ten use architectural symbols,and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symbols in drama is a common approach of stage art design.But the designer of Jiuzhai Paradi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Resort Center-the project won Lu Ban Award did exactly the opposite by taking drama elements such as time,figures,location and plot to the "stage" of architecture,and telling visitors a story between traditional Tibetan,Qiang culture and primitive forest life over one thousand years,he indeed created a unique classic architecture using the concept of drama stage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ma stage concept Stage art design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Jiuzhai Paradi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Resort center Jiuzhaigou
下载PDF
气韵相合,和而不同——才溪镇宣传文化中心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乐颖 《福建建设科技》 2021年第6期5-8,共4页
以上杭"才溪镇宣传文化中心"项目设计为例,探讨新建乡村公共建筑对地理人文环境的适应策略,研究传统村落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手段。用"美学设计"推动红色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和文化走向更高水平... 以上杭"才溪镇宣传文化中心"项目设计为例,探讨新建乡村公共建筑对地理人文环境的适应策略,研究传统村落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手段。用"美学设计"推动红色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和文化走向更高水平的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溪 客家文化 文化中心 乡村美学
下载PDF
境生象外的意境之美——太仓经济开发区行政办公文化中心规划设计
7
作者 方豪杰 刘晖 《华中建筑》 2008年第3期75-79,共5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太仓经济开发区行政办公文化中心的规划构思和主要特点:从太仓深厚的文化积淀出发,在深刻了解太仓独特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炼出"境生象外"的传统美学观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力图构建能体现地方美学精髓的城市中... 该文简要介绍了太仓经济开发区行政办公文化中心的规划构思和主要特点:从太仓深厚的文化积淀出发,在深刻了解太仓独特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炼出"境生象外"的传统美学观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力图构建能体现地方美学精髓的城市中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中心 文化 美学
下载PDF
生态美学的东方色彩及其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区别 被引量:11
8
作者 曾繁仁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9-33,共5页
1980年代兴起的生态美学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及东方原生性特点。西方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则具有后生性特点,其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怀特海与阿伦.奈斯的生态理论均具有明显的东方元素。生态美学的原生性表现在其"天人合一"的哲学... 1980年代兴起的生态美学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及东方原生性特点。西方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则具有后生性特点,其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怀特海与阿伦.奈斯的生态理论均具有明显的东方元素。生态美学的原生性表现在其"天人合一"的哲学前提、万物平等的价值取向以及生生为易的生命论美学内涵等诸多方面。西方环境美学是其原生性理论形态,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遗痕、分析美学的方法与艺术美学的影响等。在21世纪,两者只有通过交流对话,才能使世界生态环境美学得到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东方色彩 西方环境美学
下载PDF
废墟审美下的设计策略--首钢园区冬训中心与五一剧场地块景观设计解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跃中 刘剑 慕晓东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39,共7页
冬训中心和五一剧场地块位于首钢北部园区的冬奥广场片区。景观设计将场地的审美体验解剖为2种结构性意向,一种是现实场景的感受,一种是历史情境的体验。以场地现状和建筑改造为基础,通过功能重组、重构记忆、视觉建构、最小干预和生态... 冬训中心和五一剧场地块位于首钢北部园区的冬奥广场片区。景观设计将场地的审美体验解剖为2种结构性意向,一种是现实场景的感受,一种是历史情境的体验。以场地现状和建筑改造为基础,通过功能重组、重构记忆、视觉建构、最小干预和生态技术的设计策略彰显场地的废墟之美,并使其审美价值服务于首钢园区的核心价值,最终打造一处既蕴含废墟美学、带有历史叙事和集体归属,同时满足冬奥运训练、办公、酒店服务和商业功能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首钢园区 冬训中心 五一剧场 废墟审美 设计解析
下载PDF
合体插肩袖结构设计参数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楼亚芳 张祖芳 卫君丽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影响合体插肩袖结构设计的参数不仅有袖山高和袖肥,身袖交叉点和袖中心线倾斜角同样是其重要参数。本文采用以身袖交叉点和袖中心线倾斜角为主要参数的结构设计方法,然后通过制作自变量参数不同取值下的样衣,得出袖山高、袖肥和自变量... 影响合体插肩袖结构设计的参数不仅有袖山高和袖肥,身袖交叉点和袖中心线倾斜角同样是其重要参数。本文采用以身袖交叉点和袖中心线倾斜角为主要参数的结构设计方法,然后通过制作自变量参数不同取值下的样衣,得出袖山高、袖肥和自变量参数间的回归关系,并对各样衣静态美观性和动态舒适性进行评价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获得自变量参数对插肩袖静态美观性和动态舒适性间的影响情况和该设定条件下合体插肩袖静态美观动态舒适的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肩袖 袖中心倾斜度 身袖交叉点 美观性舒适性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网络文学的审美转向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学清 李暖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3-90,共8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网络文学凭借独特的审美特征日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大数据作为一种方法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参与下,网络文学在质地上发生了极大改变,突破了传统文学创作方式,实现了文学创作的技术化。大数据对读者阅读信息的全... 新世纪以来,中国网络文学凭借独特的审美特征日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大数据作为一种方法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参与下,网络文学在质地上发生了极大改变,突破了传统文学创作方式,实现了文学创作的技术化。大数据对读者阅读信息的全面占有、分析和预判,直接影响到网络写手的"更新"式写作,实现了接受美学的一次深刻变革,从而使"读者中心论"在网络文学领域真正得以实现。但是当下网络文学创作的技术干预已经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利用大数据方法保证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已经成为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文学 读者中心论 接受美学 文学性
下载PDF
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晨 杨凯 张旭翀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5-60,共6页
结合大型现代体育建筑——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五里河体育场的设计及工程实践,从总体环境、流线安排、空间场所营造及设施配置技术分析、多功能复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达到了功能、技术、美学的统一。
关键词 沈阳五里河体育场 环境场所创造 建筑表现技术美学
原文传递
同济大学教学中心大楼“民族形式”之争(1953-1955年)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皎 华霞虹 《时代建筑》 2020年第1期170-176,共7页
文章通过历史图档与口述研究,在梳理始于1953年的同济大学教学中心大楼竞赛校内竞标与最终实施过程的基础上,讨论参与竞赛的个体以及特定时代集体对"民族形式"的认知差异,意在指出其核心矛盾并非"古典"与"现代... 文章通过历史图档与口述研究,在梳理始于1953年的同济大学教学中心大楼竞赛校内竞标与最终实施过程的基础上,讨论参与竞赛的个体以及特定时代集体对"民族形式"的认知差异,意在指出其核心矛盾并非"古典"与"现代"的学派之争,而是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由意识形态主导的对建筑美学标准的再定义与对建筑学时代精神的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济大学教学中心大楼 民族形式 苏联影响 “反复古、反浪费” 无产阶级建筑美学 社会主义现代建筑
下载PDF
艺术铸魂景观营造——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生态化审美研究
14
作者 王国伟 罗晓敏 《艺术管理(中英文)》 2023年第4期138-146,共9页
在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之路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日益成为城市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引领目标。地处上海远郊的奉贤新城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是目前中国首座可被称为深度融入自然的“森林剧院”。自然、建筑与艺术高度融合,不但凸显出... 在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之路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日益成为城市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引领目标。地处上海远郊的奉贤新城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是目前中国首座可被称为深度融入自然的“森林剧院”。自然、建筑与艺术高度融合,不但凸显出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的独特气质,也塑造出新江南文化艺术的地域品格。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的“未来性”,不仅是建设一个高品质的演艺中心,也是一个地区文化休闲中心、艺术策源中心和社区美育中心。“未来”是要通过一系列有机行动,利用丰富的外部自然生态环境,与观众的身体主体性需求展开互动,开发富有江南雅韵的演出项目,聚焦亲子家庭的国风活动,并携手地方老字号IP打造生活美学空间,深度普及各类各层次艺术形式,倡导全民美育,逐步拓宽大众对于剧院的想象边界,从而自觉轻松地走进艺术空间,进一步创造出生态化审美的文化消费新业态。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在强化奉贤新城文旅辐射力的同时,也缝合了艺术空间与市民之间的间隔,并重新定义了“剧院”与“地方”的新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 森林剧院 生态审美 空间感知 艺术场景力
原文传递
电影《地心游记》的改编艺术
15
作者 章杏玲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4期150-152,156,共4页
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一再被改编成电影,充分体现了他幻想小说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无论是1959年版抑或2008年和2012年的两部新作品,这三部不同时期的电影,都是基于原著的原则上体现各自的改编特色。三部电影的成功改编都离不开电... 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一再被改编成电影,充分体现了他幻想小说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无论是1959年版抑或2008年和2012年的两部新作品,这三部不同时期的电影,都是基于原著的原则上体现各自的改编特色。三部电影的成功改编都离不开电影导演对原著精髓的挖掘和想象的发挥。同时,在对电影美学充分展现的基础上也不忘把握观众的接受心理,使电影成为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电影改编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改编 《地心游记》 电影美学 接受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