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株魏斯氏菌的益生特性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文 陈银元 +3 位作者 陈立明 郭祥 袁珍虎 王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7-43,共7页
以分离自泡菜的2株魏斯氏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耐酸、耐胆盐、耐人工肠液、抑菌、降解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表面特性的益生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绿色魏斯菌ZY-6的耐酸特性好于希腊魏斯菌WS-419,pH值为2时的存活率分别为45.18%和... 以分离自泡菜的2株魏斯氏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耐酸、耐胆盐、耐人工肠液、抑菌、降解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表面特性的益生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绿色魏斯菌ZY-6的耐酸特性好于希腊魏斯菌WS-419,pH值为2时的存活率分别为45.18%和24.65%,pH为3和4时,存活率>100%;在质量浓度3g/L的胆盐浓度中存活率分别为75.89%和72.05%,都显示出较好的胆盐耐受性;2株菌对人工肠液具有一定的抗性,3h后的存活率在80%左右;ZY-6的抑菌活性稍好于WS-419,两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61、27.02、30.53mm和22.59、25.82、27.96mm;2株魏斯菌降解胆固醇的能力相似,降解率分别为32.79%和32.13%;WS-419对甘油三酯的降解率好于ZY-6,两者分别为42.80%和26.70%;2株菌的表面疏水性和表面凝集性皆大于60%,显示出较好的表面特性。绿色魏斯菌ZY-6和希腊魏斯菌WS-419的益生性能较好,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魏斯菌 绿色魏斯菌 益生特性 抑菌 表面特性
下载PDF
密码子优化α-L-鼠李糖苷酶基因在酿酒酵母细胞的表面展示表达及产物的酶学性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方芹 张凡 +3 位作者 何姝 李文静 罗姮 王俊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8-647,共10页
桑树富含黄酮苷类化合物,利用糖苷酶生物转化可有效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对挖掘桑树资源的药食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来源的糖苷酶催化选择性强,但异源表达量低。以源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α-L-鼠李糖苷酶基因rha为目的基因,... 桑树富含黄酮苷类化合物,利用糖苷酶生物转化可有效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对挖掘桑树资源的药食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来源的糖苷酶催化选择性强,但异源表达量低。以源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α-L-鼠李糖苷酶基因rha为目的基因,改善该基因的密码子偏爱性和适应性,将密码子优化后的corha基因展示表达到酿酒酵母细胞表面,以达到高效催化的实用目的。与转入原始rha基因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相比,转入密码子优化corha基因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表面展示coRHA蛋白的表达量提高了2.9倍,培养60 h后coRHA的酶活力提高了2.7倍。以对硝基苯-α-L-鼠李糖苷(p NPR)为底物检测含corha基因重组菌株生产coRHA的酶活力,其最适p H及温度分别为5.0和45℃;以芦丁为底物,在p H 5.0、60℃条件下,coRHA水解芦丁合成异槲皮苷的得率为79.81%±3.1%。采用系统密码子优化策略,为利用工程菌工业化生产coRHA,用于催化桑树黄酮苷类化合物定向水解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鼠李糖苷酶 基因密码子 酿酒酵母 表面展示 酶学性质 黄酮苷类化合物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植物乳杆菌FQR细胞表面性质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韦田 梅林 +1 位作者 王志耕 薛秀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7,共6页
研究不同NaNO_2浓度对植物乳杆菌(Lp)FQR降解NaNO_2能力、亚硝酸盐还原酶(NiR)活性以及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并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表明,在0~0.150%NaNO_2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FQR降解能力以及NiR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在0.045%NaNO_... 研究不同NaNO_2浓度对植物乳杆菌(Lp)FQR降解NaNO_2能力、亚硝酸盐还原酶(NiR)活性以及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并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表明,在0~0.150%NaNO_2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FQR降解能力以及NiR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在0.045%NaNO_2条件下,FQR能够高效降解NaNO_2,16 h降解率达(94.85±2.96)%,NiR活力(174.60±13.67)U/104细胞,而高浓度NaNO_2会引起细胞表面疏水性和膜通透性发生显著升高。扫描电镜观察发现,0.045%NaNO_2条件下FQR表面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变化,但0.120%NaNO_2时菌体表面出现褶皱和凹陷。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对照组中FQR存在大量储能颗粒,随着NaNO_2浓度增大,颗粒物数量明显下降;在0.120%NaNO_2时胞内储能物质几乎消失,并出现细胞质空化现象。高浓度NaNO_2会引起菌体表面形态和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植物乳杆菌 亚硝酸盐还原酶 细胞表面性质 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