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rr1对小胶质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共培养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蛟天 陈孝祥 +4 位作者 王威 林海 杨智勇 宋晓斌 邓兴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过表达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的小胶质细胞(MG)和神经干细胞(NSC)共培养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并过表达Nurr1基因。CCK-8法检测Nurr1过表达对神经干细胞... 目的探讨联合过表达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的小胶质细胞(MG)和神经干细胞(NSC)共培养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并过表达Nurr1基因。CCK-8法检测Nurr1过表达对神经干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活率的影响。Transwell系统共培养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实验分为NSC组、NSC+MG组和N(NSC+MG)组。ELISA检测共培养后第3天、第6天和第9天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小板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第9天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DAT和Nurr1的表达变化;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并对TH和DAT阳性细胞计数,计算各组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的分化效率。结果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并成功过表达Nurr1基因。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Nurr1过表达对神经干细胞以及小胶质细胞活率无明显影响。ELISA检测结果表明,N(NSC+MG)组在不同时间点神经营养因子(BDNF、PDNF和GDNF)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RT-PCR和Weste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NSC+MG)组TH、DAT和Nurr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N(NSC+MG)组TH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Nurr1基因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系统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过表达Nurr1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 核受体相关因子1基因 多巴胺神经元 细胞分化 帕金森病 大鼠
下载PDF
TDG介导的去甲基化在细胞发育分化及肿瘤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郁霞青 宋影春 李丹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516-522,共7页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可对生命发生发展阶段中的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近来研究发现,胸腺嘧啶DNA糖苷酶(thymine DNA glycosylase, TDG)是能特异修复G:T错配的酶,在DNA去甲基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TDG与TET、AID、Gadd45a...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可对生命发生发展阶段中的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近来研究发现,胸腺嘧啶DNA糖苷酶(thymine DNA glycosylase, TDG)是能特异修复G:T错配的酶,在DNA去甲基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TDG与TET、AID、Gadd45a等蛋白协同,通过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 BER)作用参与DNA去甲基化过程。此外,TDG介导的BER作用能去除甲基化中间产物的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 5hmC)及其衍生物的积累、消除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osine, 5mC)自发脱氨基导致的突变,保持基因组的遗传稳定性。TDG的表达下降或酶的失活会引起基因组稳定性降低,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TDG介导的DNA去甲基化修饰调节影响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与衰老的过程,其对癌症的发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嘧啶DNA糖苷酶 DNA去甲基化 胚胎发育 细胞分化 衰老 癌症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淑清 李军民 +1 位作者 徐子真 杨晨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用药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U937细胞,分别经0.5 mmol/L VPA、50 ng/ml G-CSF单药或两者联合处理后,采用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用药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U937细胞,分别经0.5 mmol/L VPA、50 ng/ml G-CSF单药或两者联合处理后,采用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及G-CSF受体(G-CSFR)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髓系分化相关转录因子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及G-CSFR在处理前后的表达。结果 VPA可以诱导U937细胞髓系分化,其表面抗原CD11b表达从(11.49±3.48)%升至(62.48±9.96)%(P<0.05),联合G-CSF后CD11b表达升至(97.65±0.49)%(P<0.05)。流式细胞检测VPA能够使U937细胞表面的G-CSFR表达率从(29.50±6.80)%增至(59.88±9.99)%。VPA能够上调U937细胞C/EBPα的蛋白表达,使细胞G-CSFR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G-CSF可以加强VPA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VPA可能是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促进分化转录因子C/EBPα的表达恢复及上调G-CSFR,从而发挥联合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丙戊酸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癌化学预防药维胺酸的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锐 焦鹭 +4 位作者 路莹 顾企民 刘红岩 夏丽娟 杜丛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维胺酸(N-4-(hydroxycarbophenyl)-retinamide;RⅡ)在30~50mg/kg的剂量下对大鼠移植性软骨肉瘤有明显治疗作用。 低浓度的RⅡ对HL-60细胞有较弱的分化诱导活性,同时加入S86019可使其活性增强。流式细胞光度术分析表明,RⅡ可使HL-60细... 维胺酸(N-4-(hydroxycarbophenyl)-retinamide;RⅡ)在30~50mg/kg的剂量下对大鼠移植性软骨肉瘤有明显治疗作用。 低浓度的RⅡ对HL-60细胞有较弱的分化诱导活性,同时加入S86019可使其活性增强。流式细胞光度术分析表明,RⅡ可使HL-60细胞产生G_1期阻断,与S86019联合应用有良好协同阻断效应,使90%细胞积聚在G_1期,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用RⅡ和S86019联合处理HL-60细胞12h后,c-myc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与DNA合成密切相关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mRNA表达也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胺酸 分化 癌基因C-MYC 诱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