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A观察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学变异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镜 王毅 +3 位作者 陈金华 邓以川 李然 石丹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9期673-676,共4页
目的采用MSCTA评价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变异。方法 收集1000例患者的MSCTA,进行VR、MIP和MPR,观察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起源和走行。结果 1000例患者中,880例(88.00%)属于正常解剖学类型(MichelsⅠ... 目的采用MSCTA评价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变异。方法 收集1000例患者的MSCTA,进行VR、MIP和MPR,观察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起源和走行。结果 1000例患者中,880例(88.00%)属于正常解剖学类型(MichelsⅠ型),120例(12.00%)存在不同类型的解剖变异,其中72例(7.20%)属于Mi-chelsⅡ~Ⅹ型;48例(4.80%)不属于Michels分型,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共干31例(3.10%),脾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5例(0.50%),胃十二指肠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脾动脉各3例(0.30%)、肝左动脉1例(0.10%),腹腔干缺如2例(0.20%),胃左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脾动脉和肝固有动脉各1例(0.10%)。结论 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存在广泛的解剖学变异;MSCTA有助于了解变异情况,对腹部血管外科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解剖 变异
下载PDF
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治疗远端破口位于腹腔干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赵珺 赛力克 邴学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7期33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治疗远端破口位于腹腔干的主动脉夹层的新方法。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7年4月至2010年8月,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近端破口以覆膜支架封闭后,确认远端破口位于腹腔干且难以自愈,采... 目的探讨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治疗远端破口位于腹腔干的主动脉夹层的新方法。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7年4月至2010年8月,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近端破口以覆膜支架封闭后,确认远端破口位于腹腔干且难以自愈,采用裸支架植入腹腔干,跨过破口,并以导管经支架网孔穿过破口进入假腔,将适当数量的弹簧圈植人假腔,在阻断进入假腔的血流的同时保持腹腔干动脉通畅。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造影假腔不显影,腹腔干通畅。无并发症发生。分别随访5年和2年,假腔消失,腹腔干通畅。结论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技术简单,仅需穿刺即可完成,避免了开放手术、杂交手术的巨大创伤,理论上可以用于破口位于腹腔各个大分支动脉的情形,作为腔内修复术的补充技术,使部分复杂StanfordB型夹层达到“根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 主动脉 腹腔干 支架 弹簧圈
原文传递
An Anatomical and Radiological Study of Origins of the Arteries Forming the Celiac Trunk: Clinical and Embryological Implications
3
作者 Fahrettin Fatih Kesmezacar Cem Kopuz +2 位作者 Onur Tutar Kubilay Kınoglu Erdoğan Kara 《Forensic Medicine and Anatomy Research》 2023年第2期15-29,共15页
The blood supply to the most of abdominal organs is provided by the branches of CT. The SMA supply caecum, ascends colon, all of the small bowels except the upper part of duodenum. Knowledge of variable anatomy of cel... The blood supply to the most of abdominal organs is provided by the branches of CT. The SMA supply caecum, ascends colon, all of the small bowels except the upper part of duodenum. Knowledge of variable anatomy of celiac axis and SMA may be useful in planning and executing radiological interventions such as celiacography and chemoembolization of hepatic and pancreatic tumors. In this study, the uncommon or low percentage cases of CT and SMA are presented in the light of clinical and embryological information. The celiac axises of a total of 30 adult corpses were examined. Dissections of abdominal region were perform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Cunningham’s manual. Angiographic images of 100 consecutive adult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liac MDCT angiography were evaluated. During autopsies, an incomplete celiac trunk or bifurcation of celiac trunk associated with the hepatomesenteric and gastrosplenic trunks (0.7%) and a celiacomesenteric trunk associated with high origin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and gastrosplenic trunk were detected (0.7%). During MDCT angiography, a case of total absence of celiac trunk associated with a hepatosplenomesenteric trunk (0.7%) and also a case of total absence of celiac trunk alone were observed (0.7%). The persistence or unusual development of ventral splanchnic arteries (VSAs) or ventral longitudinal anastomosis may result in variations or the unusual trunks related to celiac axis and SMA. The anomalous trunks of the CT may be result of either the persistence of some parts of the VSAs or ventral longitudinal anastomose that normally disappear or disappearance of parts that normally persist. The prevalence of unusual trunks of celiac axis and SMA in this study is quite low in literature. These abnormal vessels pose problems for surgeons and radiologists. Such vascular anomalies may cause clinical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surgical and radiological procedures such as resection of tumor of the pancreatic head, lymphadenectomy, coeliacography, aortic replacement with reimplantation of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iac trunk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Variation Hepatosplenomesenteric trunk celiacomesenteric trunk EMBRYOLOGY
下载PDF
华南地区国人成人腹腔干分型变异的临床应用研究
4
作者 赖文华 毛隆昆 +5 位作者 王诗雨 李奕宣 刘瑞平 徐达政 李明哲 周丽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研究成人腹腔干的分型及其解剖变异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4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进行了腹腔干解剖。观察腹腔干各分支的走形,根据Panagouli分型法以及其起源椎体水平对其进行进一步量化和描述。结果成人腹腔干标本存在... 目的研究成人腹腔干的分型及其解剖变异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4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进行了腹腔干解剖。观察腹腔干各分支的走形,根据Panagouli分型法以及其起源椎体水平对其进行进一步量化和描述。结果成人腹腔干标本存在5种分型:83%(36例)拥有典型的腹腔干解剖结构(分型Ⅰ),18%(8例)有解剖变异,其中11%(5例)为分型Ⅲ,2%(1例)为分型Ⅳ,2%(1例)为分型Ⅴ,2%(1例)为分型Ⅸ。结论成人腹腔干变异较多,术前需结合影像学做好充分评估,避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干 腹腔血管 解剖研究
下载PDF
腹腔干分支变异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鲍弢 梁寒 +1 位作者 邓靖宇 焦旭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8期848-850,共3页
腹腔干是一短而粗的动脉干,约于第一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前壁。继则分为3支,即胃左动脉、肝动脉及脾动脉,分别供给腹腔上部脏器(胃、肝、脾、胰及十二指肠等)。然而以上3支的起点变化较多,国内外学者根据自己的见解,将腹腔动脉... 腹腔干是一短而粗的动脉干,约于第一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前壁。继则分为3支,即胃左动脉、肝动脉及脾动脉,分别供给腹腔上部脏器(胃、肝、脾、胰及十二指肠等)。然而以上3支的起点变化较多,国内外学者根据自己的见解,将腹腔动脉的分支列为若干类型,并相互补充。本文从腹腔干的分支变异类型、分型发展及其意义3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作者根据胃左动脉、脾动脉和肝动脉的起源对变异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肝胃脾干型、肝脾干型、肝胃干型及胃脾干型,其他包括肝脾肠系膜干型、肝胃脾肠系膜干型、肝胃脾结肠干型、肝胃脾胰干型、胃脾干加肝肠系膜干型、肝胃脾肝左干型、肝胃脾胰十二指肠干型和肝胃干加肝脾干型等。从Lipshutz、Adachi、Michels分型及张年甲分型等介绍腹腔干变异分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干 变异 解剖学
原文传递
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干夹层一例
6
作者 杨彦玲 张丽萍 张恒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23-725,共3页
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SICAD)是内脏动脉夹层的一种,为临床上少见的动脉血管性疾病,容易漏诊、误诊。本例SICAD患者急腹症起病,症状体征不完全相符,通过早期增强CT快速诊断,控制血压、心率,胃肠减压,联合抗凝、抗栓保守治疗成功... 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SICAD)是内脏动脉夹层的一种,为临床上少见的动脉血管性疾病,容易漏诊、误诊。本例SICAD患者急腹症起病,症状体征不完全相符,通过早期增强CT快速诊断,控制血压、心率,胃肠减压,联合抗凝、抗栓保守治疗成功。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SICAD患者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分型、治疗护理策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动脉夹层 腹腔干 自发性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洪江 庞作良 +4 位作者 斯坎达尔 孙伟 瓦热斯江 范志勤 薛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49-852,共4页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侵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肿瘤长度则影响不大。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腹腔动脉干 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作为脊柱解剖定位标识的可行性探讨
8
作者 林小翼 万平华 +1 位作者 张宗利 蒋宁平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 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作为脊柱解剖定位标识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1例行胸部和全腹部CT检查患者,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比分析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对应的脊柱水平位置。结果 在501例患者中,腹腔干起始部位置:2例(0.4%)... 目的 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作为脊柱解剖定位标识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1例行胸部和全腹部CT检查患者,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比分析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对应的脊柱水平位置。结果 在501例患者中,腹腔干起始部位置:2例(0.4%)位于T_(11)/T_(12)椎间隙以上水平;182例(36.3%)位于T_(12)椎体水平;156例(31.1%)位于T_(12)/L_(1)椎间隙水平;152例(30.3%)位于L_(1)椎体水平;9例(1.8%)位于L_(1)/L_(2)椎间隙水平。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位置:13例(2.6%)位于T_(12)椎体水平;56例(11.2%)位于T_(12)/L_(1)椎间隙水平;376例(75%)位于L1椎体水平;43例(8.6%)位于L_(1)/L_(2)椎间隙水平;13例(2.6%)位于L_(1)/L_(2)椎间隙以下水平。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大多数位于L_(1)椎体水平,较腹腔干而言起始部位置更稳定,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脊柱解剖初步定位参考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磁共振成像 脊柱 定位
下载PDF
Anatomical Variants of Celiac Trunk in Relation to Its Branching: A Preliminary Sub-Saharan Study
9
作者 Siaka Ben-Aziz Dao Ouattara Boubakar +8 位作者 Zanga Moussa Kambou Tiemtore Bénild Nde Ouedraogo Nina Ramde Annick Louazoube P. Gaï ba Zoungrana Robert Diallo Ousseini Cissé Rabiou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9年第2期151-161,共11页
Backgrou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upper mesocolic organs is improved by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anatomical variants of celiac trunk.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these anatomical variants are little known in sub-Sah... Backgrou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upper mesocolic organs is improved by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anatomical variants of celiac trunk.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these anatomical variants are little known in sub-Saharan Africa.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anatomical variants of celiac trunk in relation to its bran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wa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descriptive type. It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160 abdominal contrast enhanced CT-scan, from patients attending Yalgado OUEDRAOGO teaching hospital, from 1 January 2015 to 30 September 2016.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heavy abdominal surgery were excluded. Images obtained by 64-row CT-scan were analyzed for anatomical variants of the celiac trunk.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twenty-eight patients (80%) had a classic anatomical configuration of celiac trunk, while thirty-two (20%) had at least one anatomical variant. Two anatomical variants were found in fifteen patients (9.4%) while five other patients (3.1%) had more than two variants. The most frequent anatomical variant was the hepato-splenic bifurcation, found in fourteen patients (8, 8%). It was followed by common celiac and mesenteric trunk, and then collateral arteries, in particular left hepatic artery and right lower diaphragmatic artery, each with three patients (1.9%). Conclusion: Anatomical variants related to celiac trunk branching, are as frequent in our study as in the literature. However, the two most common anatomical variants were hepato-splenic bifurcation and common celiac and mesenteric tru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iac trunk ANATOMICAL Variant Hepato-Splenic Bifurcation Common celiac and MESENTERIC trunk CT-SCAN
下载PDF
肝胰十二指肠系膜概念的基础与临床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来运钢 吕伟 +4 位作者 成娣 刘成武 雷蕾 付元山 段伟宏 《医学与哲学(B)》 2018年第6期79-82,共4页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术式的提出给患者带来了术后生存率的提高。近期笔者于术中以及间接的临床证据推测肝胰十二指肠系膜的存在,并结合胚胎学和解剖学提出假设及概念。笔者认为胰腺前后有完整的筋膜包绕,向上延续至肝...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术式的提出给患者带来了术后生存率的提高。近期笔者于术中以及间接的临床证据推测肝胰十二指肠系膜的存在,并结合胚胎学和解剖学提出假设及概念。笔者认为胰腺前后有完整的筋膜包绕,向上延续至肝十二指肠,向下终结于横结肠系膜前叶,向左至十二指肠,向右至脾,形成以腹腔干血管为核心的筋膜组织。并希望由此带来临床术式的改变及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肝胰十二指肠系膜 腹腔干
下载PDF
腹腔干缺如的MSCT血管成像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良育 金波 +1 位作者 旷连勤 王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9-169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干缺如的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表现,以提高对这种先天动脉发育变异的认识。方法搜集行腹部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发现的5例腹腔干缺如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意义。结果 5例腹... 目的探讨腹腔干缺如的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表现,以提高对这种先天动脉发育变异的认识。方法搜集行腹部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发现的5例腹腔干缺如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意义。结果 5例腹腔干缺如患者均无与血管变异相关的腹部临床症状和体征。MSCT血管成像均表现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分别独立起源于腹主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分别起源于腹主动脉的右前壁和左前壁,而胃左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分别起源于其上、下方的腹主动脉前壁,其中1例合并胃十二指肠动脉变异起源于脾动脉。结论腹腔干缺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发育变异,腹部MSCT血管成像发现腹腔干缺如将有可能改变临床介入治疗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干 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共干部动脉瘤的切除和血管重建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春喜 陈刚 +4 位作者 王建列 梁发启 宋清彬 段志泉 刘鸿一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真性动脉瘤的切除以及血管重建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2月至2006年4月6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肾下主动脉与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行转流手术5例... 目的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真性动脉瘤的切除以及血管重建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2月至2006年4月6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肾下主动脉与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行转流手术5例,行主动脉肝动脉转流、肠系膜上动脉成形术1例。结果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观察2月~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动脉瘤切除,主动脉与内脏动脉转流或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瘤 腹腔干
下载PDF
介入治疗孤立性腹腔干夹层4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好鹏 于志海 +2 位作者 王海涛 涂灿 陆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孤立性腹腔干夹层(IDC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IDCA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孙捷等IDCA分型,Ⅱa型2例,Ⅲb型2例,均因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接受介入治疗。2例Ⅱa型患者于腹腔干植入裸支架或覆膜支架1枚,...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孤立性腹腔干夹层(IDC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IDCA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孙捷等IDCA分型,Ⅱa型2例,Ⅲb型2例,均因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接受介入治疗。2例Ⅱa型患者于腹腔干植入裸支架或覆膜支架1枚,2例Ⅲb型患者于腹腔干及分支内植入覆膜支架和裸支架各1枚。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3 d,口服氯吡格雷。结果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1周腹痛症状消失,未发生围手术期出血、感染、夹层破裂等并发症。随访6~27个月,4例腹痛症状均未复发,支架均通畅;1例支架移位,3例支架位置良好。结论支架植入术治疗IDCA安全有效。对低风险IDCA患者首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宜选择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 动脉瘤 腹腔干 影像学特征 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腹膜后肿瘤包绕腹腔干治疗方案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苗成利 曾嘉 +4 位作者 陈建飞 陈伟达 梅世文 何远翔 罗成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侵犯腹腔干时的处理方法与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15例腹膜后肿瘤侵犯腹腔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为300-2 200 mL,平...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侵犯腹腔干时的处理方法与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15例腹膜后肿瘤侵犯腹腔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为300-2 200 mL,平均600 mL;手术时间为125-600 min,平均240 min。术后住院时间:未切除腹腔干患者为10-23 d,平均15.1 d;切除腹腔干患者为15-132 d,平均35.2 d。其中肿瘤完整切除者13例,大部分切除者2例。8例术中将腹腔干剥离,未损伤,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7例切除或损伤了腹腔干,术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未切除腹腔干者(χ-2=8.14,P=0.01)。术后15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3-13个月,平均6.3个月。其中2例复发,1例为平滑肌肉瘤,1例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此2例患者均为术中切除了腹腔干的患者。结论腹膜后肿瘤侵犯腹腔干时可切除腹腔干,但术后并发症较多,需按一定的原则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腹腔干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的腔内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婉 史振宇 符伟国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总结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的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并发症、发病症状、影像学检查、腔内治疗措施及结果... 目的:总结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的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并发症、发病症状、影像学检查、腔内治疗措施及结果、随访及生存情况。结果:共11例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患者入组,均经腹腔动脉CT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其中腹腔干真性动脉瘤9例,平均瘤体最大径(3.2±1.7)cm;腹腔干夹层2例,1例夹层范围局限、另1例夹层延伸至近端肝总动脉。11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54.5±12.4)岁。所有患者均先进行腹腔干及分支动脉造影以明确病变及侧支血供情况。4例行腹腔干钢圈栓塞;2例行腹腔干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突发腹主动脉瘤破裂,中转开腹手术,最终死亡;余4例仅行造影术。共10例获随访,平均随访8.5个月,随访期间均无再发腹部症状,腹腔干各供血分支通过侧支或主干供血良好。结论: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属临床少见病,腔内治疗对于该病有效可行,近期疗效可,中远期疗效仍需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干 动脉瘤 夹层 腔内治疗
下载PDF
改良Appleby术治疗胰体尾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松 程坤 陈启龙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4期316-318,共3页
Appleby手术的出现使侵犯腹腔干、肝总动脉的胰体尾部恶性肿瘤患者得到了手术机会。随科技进步及外科手术技术发展,改良Appleby手术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手术效果。本文对改良Appleby术治疗胰体尾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胰体尾癌 改良Appleby 腹腔干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评价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敏 罗彩华 +1 位作者 鞠斌 茅枭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种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ICT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多层螺旋CT诊断为ICTD 20例影像学资料,采用薄层原始图像结合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等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种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腹腔干扩张性疾病(ICT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多层螺旋CT诊断为ICTD 20例影像学资料,采用薄层原始图像结合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20例ICTD中,腹腔干真性动脉瘤7例,其中1例伴有胃左动脉瘤,1例伴有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腹腔干夹层13例,9例累及腹腔干分支,1例伴有肠系膜上动脉瘤,1例伴有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1例CT平扫提示腹腔干异常征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中,真性动脉瘤均显示瘤腔,夹层动脉瘤显示双腔结构、内膜片、破口及血栓,其中4例行DSA检查,2例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结论CT平扫能提示腹腔干异常征像,有利于ICTD的检出。MSCTA能清晰、准确地显示ICTD的特征性表现,进一步明确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干 动脉瘤 夹层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弓状韧带综合征CT血管成像检查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乃懿 杨琰昭 +3 位作者 王晴柔 常蕊 柴维敏 黎鑫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探讨弓状韧带综合征(MALS)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56例MALS病人的临床影像资料;男30例,女26例;中位年龄为54岁,年龄范围... 目的探讨弓状韧带综合征(MALS)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56例MALS病人的临床影像资料;男30例,女26例;中位年龄为54岁,年龄范围为19~78岁。病人均行CTA检查。观察指标:(1)CTA检查情况。(2)相关性分析。(3)手术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统计腹腔干狭窄程度与腹腔干起始部和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距离、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最近距离的相关性,检验水准为0.05。结果 (1)CTA检查情况。①腹腔干狭窄程度:CTA横断面检查结果示56例病人中,腹腔干闭塞2例,重度狭窄10例,中度狭窄9例,轻度狭窄35例。CTA矢状面检查结果示:56例病人中,腹腔干闭塞2例,重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15例,轻度狭窄18例。②不同狭窄程度检查情况:以CTA矢状面检查结果为标准。2例腹腔干闭塞病人均未见动脉瘤、夹层及血管变异,均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弓代偿增粗迂曲。21例腹腔干重度狭窄病人中,2例可见动脉瘤,1例可见夹层,7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弓代偿增粗迂曲,8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弓吻合,8例可见血管变异。15例腹腔干中度狭窄病人中,2例可见动脉瘤,3例可见夹层,2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弓代偿增粗迂曲,4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弓吻合,7例可见血管变异。18例腹腔干轻度狭窄病人中,1例可见动脉瘤,2例可见夹层,7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弓吻合,6例可见血管变异。56例病人均未见肝、脾、胃等脏器缺血。③腹腔干发出位置:56例病人中,43例自第12节胸椎(T12)椎体下缘水平发出,2例自T12椎体中部发出,1例自T12椎体上部发出,7例自第1节腰椎(L1)椎体上部发出,1例自L1椎体中部发出,2例闭塞。(2)相关性分析。CTA矢状面检查结果示:56例病人腹腔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诊断 鉴别 弓状韧带 腹腔干 狭窄 CT血管成像 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术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作良 王洪江 +3 位作者 斯坎达尔·阿布力孜 孙伟 范志勤 薛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和贲门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836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0.3%,淋巴结转移度16.8%。肝总动脉旁、... 目的:了解食管癌和贲门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836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0.3%,淋巴结转移度16.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0.4%、10.1%和9.8%。患者术后3年腹腔淋巴结复发转移率为6.1%。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55.7%,其中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44.6%,低于无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72.4%),P<0.05。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腹腔动脉干区 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下载PDF
孤立性腹腔干夹层合并脾动脉及肝总动脉闭塞1例
20
作者 施辉友 邓洪波 +1 位作者 谢光友 王荣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41-1442,共2页
患者男,52岁,因"抬重物后出现间断腹部隐痛伴腰痛1周"入院,疼痛与体位、进食无明显关系,对症治疗无好转入院。查体:血压166 mmHg/115 mmHg,腹软,无压痛;四肢血管搏动良好。
关键词 腹腔干 动脉夹层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