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洞穴金线一新种及其性状的适应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维贤 冉景承 陈会明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61-63,共3页
描记采于贵州省荔波县一洞穴的金线属一新种,以其口须特别长而粗命名巨须金线SinocyclocheilushugeibarbusLi,RanetChensp.nov.该种头后急剧隆起,外形与广西东兰的高肩金线S.altishouderusLietLan(1992)相似,但新种侧线鳞多(6628... 描记采于贵州省荔波县一洞穴的金线属一新种,以其口须特别长而粗命名巨须金线SinocyclocheilushugeibarbusLi,RanetChensp.nov.该种头后急剧隆起,外形与广西东兰的高肩金线S.altishouderusLietLan(1992)相似,但新种侧线鳞多(6628~3114~16-V71∶5414~179~11-V58);口须粗长,颌须后伸达胸鳍基,体如鲂形,体长为体高的2.58~2.72(2.64)倍.可明显区别于高肩金线S.altishouderusLietLan(1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荔波县 金线鲃属 巨须金线鲃 背鳍 体形 穴居环境
下载PDF
中国洞穴蜘蛛多样性及其对洞穴环境的适应 被引量:5
2
作者 巴家文 黎道洪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5,共8页
对中国洞穴蜘蛛的多样性、地理分布信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探讨了洞穴蜘蛛对洞穴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及其进化机制。我国洞穴蜘蛛目前已知16科27属80种,其中暗蛛科、弱蛛科、泰莱蛛科和巨蟹蛛科物种最多;在属级阶元上,以弱蛛属Leptonet... 对中国洞穴蜘蛛的多样性、地理分布信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探讨了洞穴蜘蛛对洞穴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及其进化机制。我国洞穴蜘蛛目前已知16科27属80种,其中暗蛛科、弱蛛科、泰莱蛛科和巨蟹蛛科物种最多;在属级阶元上,以弱蛛属Leptoneta14种、泰莱蛛属Telema10种、龙角蛛属Draconarius和中遁蛛属Sinopoda各9种,宽隙蛛属Platocoelotes8种居多。我国洞穴蜘蛛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海南、云南、北京、浙江、广西等喀斯特洞穴较为密集地区,在河北、河南、湖北和湖南也有部分报道。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洞穴蜘蛛类群或优势类群及区系成分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洞穴蜘蛛中约有20%~30%的种类因为长期生活在黑暗无光、食物匮乏以及缺乏温度和光周期的季节调节等特殊环境,出现了一些地表生境蜘蛛类群中所没有的对洞穴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如缺乏体色素、眼退化甚至无眼、附肢延长、全身生有很多具较敏锐触觉和嗅觉功能的感觉毛、繁殖无季节性、耗氧量降低而新陈代谢缓慢、代谢率降低、产生的后代少、单个卵粒包含更多的营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洞穴 物种多样性 洞穴适应 中国
下载PDF
人工洞藏陶坛酒窖被动式策略研究——以邯郸丛台酒业为例
3
作者 席晖 李琦 侯万钧 《酿酒》 CAS 2023年第6期89-93,共5页
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酒种,历史源远流长。酿造而成的白酒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才可以陈化老熟,获得独特风味和最佳口感。用来贮存白酒的陶坛酒窖,其室内环境需求较高,受地域类型、气候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洞藏形式效果最佳。为... 白酒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酒种,历史源远流长。酿造而成的白酒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才可以陈化老熟,获得独特风味和最佳口感。用来贮存白酒的陶坛酒窖,其室内环境需求较高,受地域类型、气候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洞藏形式效果最佳。为提高洞藏陶坛酒窖的普适性,以邯郸丛台酒业人工洞藏陶坛酒窖为例,结合室内环境实测,分析其被动式策略,在提高白酒质量的基础上,以期为人工洞藏陶坛酒窖的被动式设计和普适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藏 陶坛酒窖 气候适应 被动式
下载PDF
中国洞穴驼螽物种多样性与适应
4
作者 朱启迪 石福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
文章总结了中国洞穴驼螽的种类、分布及适应进化。中国记录洞穴驼螽3属26种,其中疾灶螽属(Tachycines)(24种)物种最丰富;洞穴驼螽分布范围窄,96%(25种)的物种仅分布于模式产地,或模式产地所在的县(市),而贵州省物种最丰富,有记录15种;... 文章总结了中国洞穴驼螽的种类、分布及适应进化。中国记录洞穴驼螽3属26种,其中疾灶螽属(Tachycines)(24种)物种最丰富;洞穴驼螽分布范围窄,96%(25种)的物种仅分布于模式产地,或模式产地所在的县(市),而贵州省物种最丰富,有记录15种;喜洞穴和偶洞穴驼螽的外部形态与地表种相似,真洞穴驼螽具有适应洞穴生活的典型特征,如体色浅,复眼不同程度退化(甚至消失),触角和尾须较长且感器类型丰富等。对洞穴生物的保护,除了保护天然洞穴外,还需进一步保护洞穴周围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驼螽 物种多样性 分布 适应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洞穴甲壳动物多样性及其对洞穴环境的适应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陆霞 李竹 安建梅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6,共9页
简要阐述了洞穴环境的研究现状以及洞穴动物的生态特征,初步探讨了中国洞穴甲壳动物的形成过程、多样性、地理分布以及对洞穴环境的适应性。截止到2008年10月,我国已记录的洞穴甲壳动物(主要指十足目虾类和端足目钩虾类)共有33种,分别隶... 简要阐述了洞穴环境的研究现状以及洞穴动物的生态特征,初步探讨了中国洞穴甲壳动物的形成过程、多样性、地理分布以及对洞穴环境的适应性。截止到2008年10月,我国已记录的洞穴甲壳动物(主要指十足目虾类和端足目钩虾类)共有33种,分别隶属6科10属,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广西省等喀斯特洞穴密集地区。洞穴甲壳动物由于长期生活在洞穴的黑暗带,食物匮乏,水温恒定,CO2浓度过高,且O2浓度相对较少的环境中,其在形态结构、消化系统、生理及行为等方面逐渐表现出与地表甲壳动物不同的适应性特征。如:眼缺失、体无色、触角和附肢显著增长、新陈代谢减慢、代谢率小,昼夜节律降低,不能调节体温,生活步调放慢,寿命长,发育周期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 甲壳动物 物种多样性 洞穴适应性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