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若尔盖高原土地沙化及其成因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费怡 王继燕 王泽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6-152,共7页
若尔盖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湿地之一。受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影响,该区域出现了湿地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现象。为全面掌握该区域土地沙化状况,文中基于Landsat TM影像分析了1995-2016年若尔盖高原沙地时空变化,并借助地理探测... 若尔盖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湿地之一。受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影响,该区域出现了湿地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现象。为全面掌握该区域土地沙化状况,文中基于Landsat TM影像分析了1995-2016年若尔盖高原沙地时空变化,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土地沙化的成因。结果表明:近二十年间,该区域沙地呈增长趋势。2006年以前沙地增长较快,主要分布在若尔盖县西北部和玛曲县东南部,降水和放牧强度是该时期土地沙化关键驱动因子;2006-2016年间,降水量增加、放牧强度减弱,沙地增长速度有所下降;1995-2016年间,任意两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大多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即各因子共同作用增强了沙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土地沙化 时空分布 沙化成因
原文传递
基于栅格累加法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畅 李诚志 +2 位作者 李胜辉 付小磊 师庆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7-207,共11页
土地沙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土地沙漠化动态研究有助于沙漠化灾害防治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以2000-2018年MODIS-NDVI 1 km月数据为基础,运用栅格累加法与转移矩阵法对塔... 土地沙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土地沙漠化动态研究有助于沙漠化灾害防治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以2000-2018年MODIS-NDVI 1 km月数据为基础,运用栅格累加法与转移矩阵法对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的变化速率、空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探索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沙漠化是一个具有年际波动和累积效应的动态变化过程;(2)栅格累加法具有较强的连续动态分析能力,能准确分析土地沙漠化变化速率、演变趋势、变化的空间特征,可以定量分析土地沙漠化原因;(3)塔里木盆地沙漠化退化主要是草地的退化,沙漠化改善则主要是林地和耕地的改善;(4)2000-2018年,塔里木盆地土地沙漠化整体呈极重度沙漠化逐级向非沙漠化变化的改善趋势,转移路径为:极重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轻度沙漠化→非沙漠化,改善区主要分布在绿洲区,恶化区主要在塔里木河中游与车尔臣河下游,土地沙漠化成因主要为人类活动。此文研究方法为土地沙漠化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其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盆地国土资源开发和沙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 栅格累加法 转移矩阵 动态变化 沙漠化成因
下载PDF
企业主导的沙漠化治理模式研究——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丁文广 仙昀让 魏银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59,共4页
甘肃省瓜州县地处内陆,干旱少雨,风沙危害严重,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强沙尘暴常年发生,且日趋加重,被有关专家认定为我国沙尘暴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文章通过对瓜州县企业主导的沙漠化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考虑自然、经... 甘肃省瓜州县地处内陆,干旱少雨,风沙危害严重,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强沙尘暴常年发生,且日趋加重,被有关专家认定为我国沙尘暴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文章通过对瓜州县企业主导的沙漠化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得出的结论为该模式为类似企业履行"企业的社会及生态责任"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推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州 沙漠化成因 治理模式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四川省阿坝州沙化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朔 唐小智 +3 位作者 袁晖 蔡凡隆 左林 蒙嘉文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63-66,共4页
通过对四川省阿坝州沙化现状、成因的分析,分别从资金、政策、技术、管理、宣传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沙化治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阿坝州 沙化 现状 成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巴林右旗沙漠化土壤浅析
5
作者 姜占荣 赵恒志 王文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8-51,共4页
<正> 内蒙古巴林右旗位于科尔沁沙地的西端,全旗总面积为9.7878×10~5 ha,其中风沙土面积为2.65×10~5 ha,占27.1%。据1981年和1964年两次土壤普查提供的资料,1981年比1964年,风沙土面积增加了96.2%,平均每年以7600ha的... <正> 内蒙古巴林右旗位于科尔沁沙地的西端,全旗总面积为9.7878×10~5 ha,其中风沙土面积为2.65×10~5 ha,占27.1%。据1981年和1964年两次土壤普查提供的资料,1981年比1964年,风沙土面积增加了96.2%,平均每年以7600ha的速度发展。全旗风沙土主要分布在西拉沐沦河和查干沐沦河沿岸。沙地大都呈带状分布的沙丘链,高度一般为5——10m,最高达20m以上。流动沙丘总面积为4.05×10~4 ha,占风沙土面积的15.3%,多为新月形沙丘或沙丘链,植被盖度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土壤 沙漠治理 巴林右旗
下载PDF
Assessing the relative rol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of Ordos region, China 被引量:21
6
作者 XU DuanYang KANG XiangWu +2 位作者 LIU ZhiLi ZHUANG DaFang PAN JianJ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855-868,共14页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are driving forces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and the relative role of them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is the hot point in related researches. A study was carri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are driving forces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and the relative role of them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is the hot point in related researches. A study was carri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rol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of Ordos region in China. Potential NP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tential and actual NPP were selected as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relative rol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respectively. Assessing methods were built based on some scenarios for the reversion and expansion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and the relative rol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of Ordos region were assessed from 1981 to 200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some local places experienced an expansion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the change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of Ordos region from 1981 to 2000 showed a stably reversing trend. The relative rol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sandy desertification of Ordos region varied at different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in the reversion and expansion processes. In the reversion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climate change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the period of 1981 to 1990 and the reversed areas mainly induced by climate change including Mu Us sandy land and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emperate steppe and temperate deciduous scrubs in north east of Ordos region; however, human activities controlled the reversed proces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1 to 2000 and the areas mainly in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distributed in all banners of Ordos region. In the expansion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human activities were the dominant factor in the period of 1981 to 1990 and the expanded areas mainly included the regions around common boundary of Hanggin, Dalad Banners and Dongsheng City; however, climate change dominated the expansion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from 1991 to 2000, the expanded areas equably distributed in the whole of Ordos region except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causes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climate change human activities RELATIVE ROLE NPP
原文传递
西南地区石漠化研究概述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恒春 魏安超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87-94,共8页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在石漠化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文章从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带来的危害、目前石漠化主要的研究方向、石...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在石漠化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文章从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带来的危害、目前石漠化主要的研究方向、石漠化治理措施、石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石漠化治理的建议六个方面,进行石漠化治理的综合概述,旨在为石漠化治理和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石漠化成因 治理措施 存在问题 建议
下载PDF
玉米“适应性负效应”现象探讨——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成因新解
8
作者 杨成 李秀英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6-33,共8页
南方的石漠化,北方的沙漠化,是困扰中国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为探寻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利用文献法、参与式田野调查法以及经验实证法,梳理了近四十年来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的各种成因说,并以贵州为例,详细论述了石漠化形成的... 南方的石漠化,北方的沙漠化,是困扰中国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为探寻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利用文献法、参与式田野调查法以及经验实证法,梳理了近四十年来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的各种成因说,并以贵州为例,详细论述了石漠化形成的三个阶段,以及石漠化与玉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玉米在石漠化地区存在“适应性负效应”,合理地解释了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此观点的提出,可为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做出新的阐释,同时也可为西南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 石漠化成因 玉米种植 适应性负效应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区石漠化成因探讨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康志强 王增银 +1 位作者 毛凌云 池永翔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分析了西南岩溶石山区石漠化形成的原因,着重从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等方面对石漠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在总结前人治理石漠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较为可行的治理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 岩溶石山区 石漠化成因 对策
下载PDF
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石漠化基本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78
10
作者 熊平生 袁道先 谢世友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55-362,共8页
通过参考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岩溶石漠化概念的内涵、分布格局和量化分级、成因分析和演化过程、综合治理和效益评价等基本问题回顾了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石漠化研究进展:岩溶石漠化的概念和成因已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 通过参考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岩溶石漠化概念的内涵、分布格局和量化分级、成因分析和演化过程、综合治理和效益评价等基本问题回顾了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石漠化研究进展:岩溶石漠化的概念和成因已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石漠化等级评价指标相差甚远,需要建立统一调查研究方法、分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已探索出了一些较好的治理模式和方法,但治理建设仍然存在很大困难;目前没有成熟的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和方法,严重影响了石漠化治理措施的修订和完善。指出了我国岩溶石漠化问题研究应从如下几方面加强:不断创新岩溶石漠化的研究方法;把握岩溶石漠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深入开展岩溶石漠化过程模拟与调控研究;推广和完善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和模式;重视地球系统科学在岩溶石漠化研究中的运用。在岩溶石漠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系方面,特别要注意加强石漠化地区土地的生产力和人口承载力的定量研究;实施岩溶山区人类经济活动影响预报和经济社会后果预报,建立岩溶山区生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加强不同时空尺度下岩溶石漠化人文驱动机制研究;确定自然因素和人文作用对石漠化过程的正负面影响和各自的贡献率,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石漠化 石漠化成因 石漠化治理 石漠化评价 西南岩溶区
下载PDF
贵州民国档案中所见“疑似石漠化”与今日石漠化分布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昭庆 杨士超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40,共9页
通过对贵州省民国时期档案与相关资料的分析,依据各县"不能生产之石山"占该县总面积的百分比,把相关39县划分为四个程度不同的"疑似石漠化"地区:重度石漠化地区(≥50%)、中度石漠化地区(<50%≥20%)、轻度石漠化... 通过对贵州省民国时期档案与相关资料的分析,依据各县"不能生产之石山"占该县总面积的百分比,把相关39县划分为四个程度不同的"疑似石漠化"地区:重度石漠化地区(≥50%)、中度石漠化地区(<50%≥20%)、轻度石漠化地区(<20%≥5%)和无明显石漠化地区(<5%)。民国时期,毕节地区东部、安顺市、黔西南地区、铜仁及其周边地区的石漠化现象最为严重,除了铜仁及其周边地区,其他地区的石漠化状况与今日的吻合。民国时期石漠化严重程度与人口密度分布呈正相关,反映人类活动是石漠化扩张的主要原因。民国时期石漠化严重地区与碳酸盐岩的分布高度吻合,反映了石漠化的自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民国时期 石漠化分布 石漠化成因
原文传递
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贫困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左太安 张凤太 +3 位作者 于世杰 黎娇 樊昊 叶丹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5-927,共13页
岩溶地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中之坚,是极易出现返贫的地区之一,有必要梳理总结岩溶地区消除石漠化贫困的历程、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岩溶地区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的时间节点为主线,参... 岩溶地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中之坚,是极易出现返贫的地区之一,有必要梳理总结岩溶地区消除石漠化贫困的历程、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岩溶地区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的时间节点为主线,参考各阶段前人取得的阶段性和标志性成果,系统梳理了石漠化贫困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历程;然后对各阶段的研究热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石漠化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石漠化致贫机制、消除石漠化贫困的策略、防治工程减贫效益评价等4个方面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石漠化贫困与石漠化区贫困的界限不清,是造成石漠化防治工程和精准扶贫衔接脱节的原因之一,应突出石漠化区生态脆弱的特性,将生态建设有机融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中,实现生态、资源、人口和经济各要素的耦合协调发展;工作超前,理论基础研究落后的现实依然存在,应加强石漠化区乡村人地关系及相对贫困的研究,探究石漠化阻碍乡村振兴的制约机制;此外,在岩溶地区生态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应优化石漠化防治工程后评价体系,凸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性,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巩固岩溶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贫困 石漠化防治工程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