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内多巴胺与铁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姜宏 陈文芳 谢俊霞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4-338,共5页
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快速周期伏安法、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等方法 ,研究以 6 羟基多巴( 6 OHDA)制备的帕金森病 (PD)模型大鼠黑质内铁含量的变化 ,铁对多巴胺 (DA)能神经元的直接毒性作用以及铁离子螯合剂甲磺酸去铁胺的神经保... 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快速周期伏安法、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等方法 ,研究以 6 羟基多巴( 6 OHDA)制备的帕金森病 (PD)模型大鼠黑质内铁含量的变化 ,铁对多巴胺 (DA)能神经元的直接毒性作用以及铁离子螯合剂甲磺酸去铁胺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发现 :( 1)PD大鼠损毁侧黑质内铁含量为非标准PD大鼠的 3倍左右 ;( 2 )PD大鼠损毁侧纹状体内铁含量无明显改变 ;( 3 )单纯注射 6 OHDA的大鼠其损毁侧纹状体 (CPu)DA的释放量和含量均明显降低 ;( 4 )侧脑室预先注射甲磺酸去铁胺 ,再重复上述实验 ,损毁侧CPuDA释放量和含量均无明显改变 ;( 5 )单侧黑质内注射 4 0 μgFeCl3后 ,大鼠损毁侧CPu内DA释放量和含量显著降低。上述结果提示 ,6 OHDA可导致CPuDA释放量及含量减少 ,此过程有铁的参与。由于铁可导致DA神经元死亡 ,因此铁含量的增加可能是DA含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模型鼠 铁含量 甲磺酸去铁胺 黑质 纹状体 多巴胺 神经元
下载PDF
慢性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大鼠不同脑区NSF附着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艳梅 吴宁 +3 位作者 李锦 丛斌 马春玲 李淑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大鼠伏隔核(NAc)、尾壳核(CPu)及海马(Hip)中NSF附着蛋白(SNAPs)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和戒断不同时间组,吗啡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吗啡8d,每日3次,剂量递增,对照组大鼠... 目的探讨慢性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大鼠伏隔核(NAc)、尾壳核(CPu)及海马(Hip)中NSF附着蛋白(SNAPs)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和戒断不同时间组,吗啡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吗啡8d,每日3次,剂量递增,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吗啡组末次注射吗啡4h后处死,断头取脑。自然戒断组分别在戒断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各组均设平行对照。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各脑区SNAP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吗啡依赖大鼠CPu内γ-SNA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25%左右(P<0.01),NAc及Hip脑区则无明显变化,自然戒断d2、d3、d7组亦未观察到γ-SNAP明显的表达改变。α-SNAP和β-SNAP在吗啡依赖和自然戒断状态下3个被检脑区(NAc、CPu、Hip)均未检测到明显的表达变化。结论慢性吗啡依赖可增加CPu内γ-SNAP的表达,对α-SNAP和β-SNAP的表达没有影响,提示SNAPs 3种亚型在慢性吗啡依赖过程中行使不同的功能,可能与特定神经递质的分泌有关。慢性吗啡依赖及戒断引起的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改变可能不是由α-SNAP和β-SNAP表达量变化介导的,其具体机制可能与其内在活性变化或蛋白在细胞内的转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戒断综合征 NSF附着蛋白 伏隔核 尾壳核 海马
下载PDF
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国荣 穆鑫 +5 位作者 李晓秀 王月华 方莲花 孙岚 吕扬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3-630,共8页
目的观察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6-OHDA)内侧前脑束(MFB)和纹状体尾壳核(CPu)两个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两个注射位点模型分别记为:MFB-M,CPu-M。方法运用6-OHDA两点注射法,损毁大鼠左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PD... 目的观察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6-OHDA)内侧前脑束(MFB)和纹状体尾壳核(CPu)两个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两个注射位点模型分别记为:MFB-M,CPu-M。方法运用6-OHDA两点注射法,损毁大鼠左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PD模型。记录大鼠后肢肌电(EMG)信号频率观察肌肉震颤;测定大鼠自主活动;电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H)、OX-42表达;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给药3周后,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行为改变趋势一致,百可利在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动物上药效表现不同,在CPu-M组可明显提高PD大鼠自主活动数(P<0.05)。EMG信号分析显示,在MFB-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55%;在CPu-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60%。EMG时效研究表明,在CPu-M组,百可利药效持续420 min以上。纹状体递质水平显示,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DA递质水平差异很大,在CPu-M组,百可利能够明显升高DA水平(P<0.05)。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趋势一致,在CPu-M组,百可利有更明显神经元保护作用(P<0.05),在MFB-M组,百可利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作用更强(P<0.01)。结论不同注射位点制备的PD模型能够反映不同时期PD的病理变化,百可利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生成和释放、保护残存神经元、恢复神经元功能等机制改善PD不同发病时期模型动物的行为学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可利 帕金森病 6-羟多巴胺 黑质纹状体通路 内侧前脑束 纹状体尾壳核 神经保护
下载PDF
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的计算机三维结构重建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耀宇 舒斯云 +1 位作者 包新民 吴文龙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1-364,共4页
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在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 Nissl染色的基础上通过 Onyx2超级图形工作站对大鼠脑的纹状体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提示 :大鼠纹状体由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三部分组成 ,其中边缘区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 ,被二者完全包... 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在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 Nissl染色的基础上通过 Onyx2超级图形工作站对大鼠脑的纹状体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提示 :大鼠纹状体由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三部分组成 ,其中边缘区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 ,被二者完全包绕 ;尾壳核呈近似的内凹半球形 ,嘴尾径最大为 6 .2 mm;背腹径最大为 4.9m m;宽度 (冠状平面上的内外径 )为 3.5 mm。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 ,尾壳核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苍白球呈块形 ,嘴尾径最大为 4.4mm,背腹径最大为 2 .6 mm,宽度 (冠状平面上的内外径 )最大为 1.5 mm。位于尾壳核的内侧 ,除内侧外其它三个方向均被尾壳核包绕。边缘区呈现一个片状扇形结构 ,嘴侧背腹径大 ,最大为 2 .2 mm,宽约 0 .17mm;尾侧背腹径小 ,为 0 .8mm,宽约 0 .13mm。同尾壳核和苍白球一样 ,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边缘区亦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 ,其移位的幅度亦明显大于脑平面增宽的幅度 ;整个边缘区从嘴侧到尾侧呈均匀变化 ,其片状逐渐变宽 ,长度 (背腹径 )逐渐变小 ,从而形成一个盘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 边缘区 尾壳核 苍白球 计算机三维重建 大鼠
下载PDF
强直电刺激右侧尾壳核对大鼠海马、中部颞叶新皮质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韩丹 范伟 +2 位作者 张先荣 邹祖玉 曾俊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 :探讨尾壳核 (caudate putamen ,CPu) 海马 (hippocampus,HPC) 中部颞叶新皮质 (Medialtemporallobeneocortex ,MTNC)通路在癫痫相关性病理神经网络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4 5只SD大鼠。用不锈钢双极同芯电极记录右侧HPC、右侧MTN... 目的 :探讨尾壳核 (caudate putamen ,CPu) 海马 (hippocampus,HPC) 中部颞叶新皮质 (Medialtemporallobeneocortex ,MTNC)通路在癫痫相关性病理神经网络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4 5只SD大鼠。用不锈钢双极同芯电极记录右侧HPC、右侧MTNC、左、右侧HPC、右侧HPC和右侧MTNC深部电图 ,重复强直电刺激 (6 0Hz ,2s,0 .4~0 .6mA)大鼠右侧CPu 10次 ,每次刺激间隔时间约 10min ,观察上述脑区深部电图的改变。结果 :强直电刺激右侧CPu可以诱发植入电极同侧或双侧HPC出现原发性后放和继发性电图癫痫样点燃效应 ,也可以表现为HPC深部电图脑电波出现压抑 反弹 癫痫样点燃发作 ;诱发同侧HPC与MTNC出现部分同步性阵发癫痫样电活动 ;腹腔注射东莨菪碱 (0 .0 5mg/kg)后 ,重复上述电刺激右侧CPu实验 ,可以诱发双侧HPC电图出现 3Hz慢波电振荡长时程增强现象 ,也可以诱发同侧HPC与MTNC出现完全同步的阵发性癫痫样电活动。结论 :过度激活CPu功能可以促进CPu HPC MTNC通路癫痫相关性病理生理性神经网络重新的建立 ,该效应累及对侧大脑半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电刺激 右侧尾壳核 大鼠 海马 中部颞叶新皮质 电图 癫痫
下载PDF
快速周期伏安法在定量研究脑内核团多巴胺释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谢俊霞 周宇 姜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快速周期伏安法 (FCV)在体研究电刺激内侧前脑束 (MFB)或腹侧背盖区 (VTA)诱发的纹状体 (CPu)、伏核 (Acb)或中央杏仁核 (CAN)多巴胺 (DA)释放的特点 ,探索电刺激诱发不同核团DA释放的适宜刺激参数。结果 :CPu、Acb与CA... 目的和方法 :采用快速周期伏安法 (FCV)在体研究电刺激内侧前脑束 (MFB)或腹侧背盖区 (VTA)诱发的纹状体 (CPu)、伏核 (Acb)或中央杏仁核 (CAN)多巴胺 (DA)释放的特点 ,探索电刺激诱发不同核团DA释放的适宜刺激参数。结果 :CPu、Acb与CAN的DA释放量及释放动力学特征均有不同。结论 :在应用FCV技术研究脑内不同部位DA释放时 ,应重视适宜刺激参数的选择及运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周期伏安法 电刺激 多巴胺 定量研究 释放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尾壳核NPY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省 孙银萍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研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尾壳核 NPY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 :雄性 SD大鼠 6 0只 ,随机分为两组 (n=30 )。手术组用单肾单夹法复制高血压模型 ,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手术组 ,但不上银夹。于术后 7d,30 d,90 d处死动物 ,取脑 ... 目的 :研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尾壳核 NPY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 :雄性 SD大鼠 6 0只 ,随机分为两组 (n=30 )。手术组用单肾单夹法复制高血压模型 ,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手术组 ,但不上银夹。于术后 7d,30 d,90 d处死动物 ,取脑 ,用 ABC免疫组化方法对大鼠尾壳核 NPY阳性神经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假手术组尾壳核 NPY阳性神经元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而手术组 NPY阳性神经元密度先减少 ,再增加 ,后保持不变。手术组和假手术组 NPY神经元密度相比 ,早期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中期手术组小于假手术组 (P<0 .0 5 ) ;晚期 ,手术组大于假手术组 (P<0 .0 5 )。结论 :NPY阳性神经元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尾壳核 大鼠 肾血管性高血压
下载PDF
刺激大鼠右侧胼胝体激活对侧尾壳核-海马癫痫相关性神经网络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慧浪 韩丹 +1 位作者 张先荣 邹祖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激活右侧胼胝体 (corpuscallosum ,CC)重建对侧尾壳核 (caudate putamen ,CPu) 海马 (hippocam pus,HPC)癫痫网络的跨半球机制。方法 :SD大鼠 5 0只。慢性强直电刺激 ( 6 0Hz,0 .4~ 0 .6mA ,2s)右侧CC(chronictetanizat... 目的 :探讨慢性激活右侧胼胝体 (corpuscallosum ,CC)重建对侧尾壳核 (caudate putamen ,CPu) 海马 (hippocam pus,HPC)癫痫网络的跨半球机制。方法 :SD大鼠 5 0只。慢性强直电刺激 ( 6 0Hz,0 .4~ 0 .6mA ,2s)右侧CC(chronictetanizationoftherightCC ,CTRCC) ,一天一次 ,8d后再次施加强直电刺激 ,同步记录左侧CPu(LCPu)和左侧HPC(LHPC)电图。结果 : CTRCC①引起LCPu和LHPC出现深部电波的交互性抑制现象 ,LCPu电图出现持续尖波发放时交互抑制现象消失。②诱发LCPu和LHPC电图出现癫痫点燃现象。③未引起大鼠LCPu和LH PC电图点燃时 ,急性强直电刺激可诱发LCPu出现高幅失律 ,压抑LHPC具有频率特征的尖波连续发放。④联合运用慢性和急性强直电刺激可诱导LCPu或LHPC电图出现原发性后放。结论 :慢性激活RCC可促进对侧CPu HPC癫痫网络的重建 ,形成新的癫痫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右侧胼胝体 尾壳核 海马 癫痫 电图
下载PDF
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凌菱 江贵平 +3 位作者 李耀宇 舒斯云 包新民 吴文龙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8期924-928,共5页
目的 建立和了解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在脑中的立体形态和相互关系 .方法 在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 Nissl染色的基础上通过 Onyx2超级图形工作站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了三维重建 .结果 边缘区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 ;尾... 目的 建立和了解成年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和苍白球在脑中的立体形态和相互关系 .方法 在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 Nissl染色的基础上通过 Onyx2超级图形工作站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了三维重建 .结果 边缘区位于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 ;尾壳核的立体形态呈近似的内凹半球形 ,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尾壳核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 ,体积为 (37.77± 9) m m3,最大嘴尾径为 6 .2mm;最大背腹径为 4.9m m;最大内外径为 3.5 2 9mm.苍白球呈块形 ,位于尾壳核的内侧 ,除内侧外其他三个方向均被尾壳核包绕 ,体积为 (4.0 5± 0 .0 6 ) mm3,最大嘴尾径为 4.41mm,最大背腹径为 2 .6 45 mm ,最大内外径为 1.5 44 m m.边缘区呈现一个片状扇形结构 ,体积为 (0 .48± 0 .0 2 ) mm3,最大嘴尾径为 1.6 m m,最大背腹径为 2 .15 8m m,最大内外径为0 .17mm;同尾壳核和苍白球一样从嘴侧到尾侧随着脑平面的增宽边缘区亦逐渐向外侧 (即靠近外轮廓的方向 )移位 ,其移位的幅度亦明显大于脑平面增宽的幅度 ;整个边缘区从嘴侧到尾侧呈均匀变化 ,其片状逐渐变宽 ,长度 (背腹径 )逐渐变小 ,从而形成一个盘状结构 .结论 建立了大鼠脑纹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 边缘区 尾壳核 苍白球 计算机三维重建
下载PDF
CD14 mRNA、TLR4 mRNA在急性和亚急性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鑫 吴艳 +1 位作者 王芳 孙圣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5-779,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和亚急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腹侧中脑与纹状体中脂多糖受体CD14 mRNA、TLR4 mRNA的表达。方法腹腔注射MPTP制作急性(20 mg/kg,4次,每次间隔2 h)和亚急性(20 mg/kg,每天1次,共7 d)... 目的研究急性和亚急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腹侧中脑与纹状体中脂多糖受体CD14 mRNA、TLR4 mRNA的表达。方法腹腔注射MPTP制作急性(20 mg/kg,4次,每次间隔2 h)和亚急性(20 mg/kg,每天1次,共7 d)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8~10周龄小鼠)、中年小鼠组(8月龄)、急性模型组(8~10周龄)、亚急性模型组(8~10周龄),每组6只C57BL/6小鼠。模型组小鼠在末次注射MPTP 1d后取脑组织。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亚急性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改变情况。用RT-PCR方法检测CD14 mRNA、TLR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亚急性小鼠模型黑质TH阳性细胞减少。急性和亚急性模型组小鼠黑质与纹状体CD14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中年小鼠组(均P〈0.05),TLR4mRNA表达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14 mRNA作为内毒素受体在MPTP帕金森病小鼠表达增高,可能涉及脂多糖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参与神经损伤和帕金森病病理生理过程,针对CD14的阻断中和处理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帕金森病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CD14mRNA TLR4mRNA 腹侧中脑 纹状体
下载PDF
慢性强直电刺激右侧尾壳核诱导大鼠癫痫样电图和行为发作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丽 韩丹 +3 位作者 刘慧浪 张先荣 吴俊芳 邹祖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 :慢性强直电刺激右侧尾壳核 (CPu)诱导大鼠电图和行为癫痫点燃样现象 ,观察CPu或海马 (HPC)网络异常的靶向癫痫样行为表达特征。方法 :共用雄性SD大鼠 58只。强直电刺激 ( 60Hz ,0 .4~ 0 .6mA ,2s)大鼠右侧CPu或右侧前背HPC ,1tim... 目的 :慢性强直电刺激右侧尾壳核 (CPu)诱导大鼠电图和行为癫痫点燃样现象 ,观察CPu或海马 (HPC)网络异常的靶向癫痫样行为表达特征。方法 :共用雄性SD大鼠 58只。强直电刺激 ( 60Hz ,0 .4~ 0 .6mA ,2s)大鼠右侧CPu或右侧前背HPC ,1time/d ,连续刺激 7~ 12d。结果 :①CPu电图节律性尖波样发放或HPC电图阵发性高幅失律。②CPu或HPC刺激组大鼠均可以出现原发性、继发性或点燃样湿狗样抖动 (wetdogshakes ,WEDS)、直立、洗面、好静、咀嚼和节律性点头等行为发作。③CPu刺激组大鼠原发性WEDS频率明显低于HPC刺激组大鼠( 2 .10± 0 .12和 2 .89± 0 .2 0times/min ,P <0 .0 1) ,继发性WEDS频率明显高于HPC刺激组大鼠 ( 1.2 3± 0 .11和0 .78± 0 .0 6times/min ,P <0 .0 1)。④CPu刺激组大鼠点燃样效应出现之前的行为静止天数较长。结论 :如同刺激HPC一样 ,慢性电刺激大鼠CPu可以出现类似的癫痫样行为发作。结果提示 :CPu功能异常有可能成为癫痫发作的起源病灶 ,与HPC类似 ,参与了颞叶癫痫电网络的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壳核 海马 行为发作 强直电刺激 癫痫
下载PDF
急、慢性铁负载大鼠黑质内铁及TH样阳性细胞变化的相伴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立英 姜宏 +1 位作者 谢俊霞 王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9-483,共5页
许多研究证实Parkinson病(PD)患者黑质内铁含量显著增高,并伴有铁代谢的改变,由于铁的细胞毒作用和它能够促进羟自由基产生的能力,使其在PD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实验用葡聚糖铁建立急慢性铁负载模型大鼠,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 许多研究证实Parkinson病(PD)患者黑质内铁含量显著增高,并伴有铁代谢的改变,由于铁的细胞毒作用和它能够促进羟自由基产生的能力,使其在PD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实验用葡聚糖铁建立急慢性铁负载模型大鼠,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Perls铁染色技术分别观察了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情况以及黑质中铁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急性铁负载模型组: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铁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2)慢性铁负载模型组: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铁染色阳性细胞数则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3)慢性组与急性组相比,黑质内TH阳性细胞数的减少和铁染色阳性细胞数的增多更为明显,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上述结果提示,葡聚糖铁铁负载模型可引起黑质内铁增多,过量铁可导致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慢性铁负载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大于急性铁负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 阳性细胞 慢性 多巴胺能神经元 急性 对照组 正常 变性 存活 铁代谢
下载PDF
海马、边缘区及相关脑区基因表达差异显示分析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宁群 舒斯云 包新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观察海马、边缘区及相关脑区的基因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期望寻找到海马、边缘区的特异基因。方法从引产胎儿胎脑中准确取出海马、杏仁核、边缘区和尾壳核。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上述脑区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海马的一个差异片段进... 目的观察海马、边缘区及相关脑区的基因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期望寻找到海马、边缘区的特异基因。方法从引产胎儿胎脑中准确取出海马、杏仁核、边缘区和尾壳核。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上述脑区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海马的一个差异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4个脑区相比,海马、边缘区各发现2个差异片段,海马的一个差异片段长度为277 bp,序列与编号为AC0049人类克隆序列完全同源。结论海马、边缘区等不同脑区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边缘区 差异显示 聚合酶反应 杏仁核 尾壳核
下载PDF
电刺激大鼠尾壳核诱导丘脑外侧背核神经元出现与海马电图变化相关的特征性放电脉冲间隔(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青 韩丹 +1 位作者 汪胜 邹祖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3-586,共14页
本文旨在探讨电刺激右侧尾壳核(caudate putamen nucleus,CPu)对双侧丘脑外侧背核(laterodorsal thalamic nucleus,LD)单个 神经元放电和海马(hippocampus,HPC)电图瞬时时间编码形式的调制性影响。用21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50-250... 本文旨在探讨电刺激右侧尾壳核(caudate putamen nucleus,CPu)对双侧丘脑外侧背核(laterodorsal thalamic nucleus,LD)单个 神经元放电和海马(hippocampus,HPC)电图瞬时时间编码形式的调制性影响。用21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50-250 g),重 复急性强直电刺激(60Hz,2s,0.4-0.6mA)右侧尾壳核(acute tetanization of the right caudate putamen nucleus,ATRC)诱发大鼠癫痫模 型,4通道同步记录双侧LD神经元单位放电和双侧HPC深部电图。结果如下:重复施加ATRC可以诱导大鼠出现(1)双侧 LD-HPC癫痫电网络间的功能性环状联系。起始点为对侧LD神经元原发性单位后放电,随后出现同侧LD神经元原发性单位 后放电,然后呈现同侧HPC电图原发性后放电,最终引起对侧HPC电图脱同步化效应;(2)双侧LD神经元放电脉冲间隔 (interspike intervals,ISIs)散点分布形式与刺激前呈现镜像对称特征。对侧LD神经元原发性后放电的ISI点分布基于底层而且持 续时间较长,具有更加明显的突触可塑性特征:(3)随着ATRC串次的增加,对侧LD神经元原发性单位后放电间的爆发式放 电时程逐渐延长、可以募集增强海马电图同步化电活动;显现对侧LD神经元单个放电脉冲与HPC电γ电振荡(20-25 Hz)间 的锁相(phase—lock)和锁时(time-lock)关系。结果提示:ATRC町以募集形成具有联系的双侧LD神经元放电和HPC电图特征性 的神经信息编码形式,以对侧更加明显。这些跨越大脑半球、涉及多结构的功能性神经信息网络的建立很可能是癫痫发生、 发展和扩布的重要信息编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外侧背核 海马 尾壳核 放电脉冲间隔 峰间隔 强直电刺激 癫痫
下载PDF
鱼藤酮致帕金森大鼠脑内5-羟色胺和5-羟色胺转运体的表达改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双成 石葛明 +3 位作者 康云霄 王伟 冯彩婷 王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5-60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鱼藤酮处理大鼠脑内相关脑区5-羟色胺(5-HT)和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表达变化,探讨鱼藤酮对5-HT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2只,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作帕金森病大鼠动物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通过观察鱼藤酮处理大鼠脑内相关脑区5-羟色胺(5-HT)和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表达变化,探讨鱼藤酮对5-HT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2只,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作帕金森病大鼠动物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印迹法及流式细胞术显示大鼠脑内相关脑区5-HT和SERT的表达变化。结果 1.5-H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鱼藤酮组大鼠中脑中缝背核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中缝背核和尾壳核5-HT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减弱(P<0.01);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鱼藤酮组大鼠5-HT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2.SER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鱼藤酮组大鼠中缝背核和尾壳核SERT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减弱(P<0.01);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鱼藤酮组大鼠中缝背核及尾壳核的SERT与β-actin吸光度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鱼藤酮对5-HT能神经元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5-羟色胺 5-羟色胺转运体 中缝背核 尾壳核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尾壳核、边缘区和苍白球生后发育的计算机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耀宇 江贵平 +1 位作者 舒斯云 包新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6-360,T061,共6页
为研究大鼠脑的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在出生后的三维立体形态的发育变化规律 ,在脑连续冠状切片的基础上进行Nissl染色 ,然后对脑的整个外轮廓、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尾壳核生后 (P0 1~P3... 为研究大鼠脑的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在出生后的三维立体形态的发育变化规律 ,在脑连续冠状切片的基础上进行Nissl染色 ,然后对脑的整个外轮廓、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尾壳核生后 (P0 1~P3 60 )的发育变化 :体积从 (1.40± 0 .2 0 ) mm3到 (4 4 .5 2± 0 .10 ) mm3,最大吻尾径从 3 .1mm到 6.8mm;最大背腹径从 1.5 8mm到5 .0 41mm;最大内外径从 1.0 5 mm到 3 .64 1mm。苍白球生后 (P0 1~P3 60 )的发育变化 :体积从 (0 .2 5± 0 .0 2 ) mm3到 (4 .84± 0 .0 8)mm3,最大吻尾径从 1.0 mm到 3 .3 mm;最大背腹径从 1.175 mm到 2 .5 5 1mm;最大内外径从 0 .80 5 mm到 1.5 98mm。边缘区生后 (P0 1~ P3 60 )的发育变化 :体积从 (0 .0 3 0 0 2± 0 .0 0 3 6) mm3到 (0 .5 6± 0 .0 1) mm3,最大吻尾径从 0 .8mm到 1.76mm;最大背腹径从 1.15 6mm到 2 .3 60 mm;最大内外径从 0 .0 65 mm到 0 .185 mm。提示 ,在生后一年中 ,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的形态基本未发生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壳核 边缘区 苍白球 计算机三维重建 生后发育 大鼠 脑发育
下载PDF
大鼠尾壳核-海马癫痫电网络的神经信息编码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甘丽 刘青 +3 位作者 刘慧浪 刁芳明 邹祖玉 韩丹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观察强直电刺激大鼠右侧尾壳核(CPu)时,CPu-海马(HPC)网络癫痫的神经信息编码特征。方法:雄性SD大鼠59只。急性或慢性强直电刺激CPu(acute tetanization of the right CPu or chronic tetanization of the right CPu,ATRC... 目的:观察强直电刺激大鼠右侧尾壳核(CPu)时,CPu-海马(HPC)网络癫痫的神经信息编码特征。方法:雄性SD大鼠59只。急性或慢性强直电刺激CPu(acute tetanization of the right CPu or chronic tetanization of the right CPu,ATRC or CTRC)(60Hz.0.4~0.6mA,2s)诱导大鼠癫痫模型。结果:①ATRC可以诱导双侧HPC神经元出现非对称性癫痫相关性单位电活动.增加对侧HPC单位放电时间间隔(Interspike interval,ISI)点分布的分岔角度。②CTRC可以诱导双侧CPu网络出现尖波样连续发放,同侧振荡样网络发作具有明显的相位移动特征;频率变化顺序为70Hz、110Hz、35Hz以及30Hz.与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振荡波波峰间隔(Interpeak interval,IPI)和波峰振幅逐渐增大,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③CTRC后加ATRC可以分别诱导双侧CPu网络出现原发性后放电。结论:激活CPu可以跨大脑半球重建双侧CPu—HPC癫痫电网络.其神经信息编码特征可能成为癫痫发生的神经信息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壳核 海马 癫痫电网络 神经信息编码 强直电刺激
下载PDF
脑室下层细胞形态及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德广 张凤真 +1 位作者 高殿帅 王梅申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 观察侧脑室脑室下层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方法 制作成年大鼠侧脑室脑室下层的超薄切片和全脑连续石蜡切片。结果 脑室下层细胞主要分布在侧脑室外侧壁 ,从侧脑室出现平面延续到尾壳核消失平面。其中的神经元前体细胞胞质游离核糖... 目的 观察侧脑室脑室下层细胞的形态及分布。方法 制作成年大鼠侧脑室脑室下层的超薄切片和全脑连续石蜡切片。结果 脑室下层细胞主要分布在侧脑室外侧壁 ,从侧脑室出现平面延续到尾壳核消失平面。其中的神经元前体细胞胞质游离核糖体较多 ,核大 ,核内的染色质疏松。结论 脑室下层细胞和尾壳核及伏隔核相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下层 尾壳核 伏隔核 神经元前体细胞
下载PDF
慢性应激对不同月龄大鼠前额叶皮质、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一赫 江虹 +4 位作者 冀永娟 李颖 樊淑娟 潘芳 刘德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5-768,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不同月龄大鼠行为、前额叶皮质、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应激建立动物模型,观察2月龄和15月龄48只Wistar大鼠的行为学、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细胞形态学及BDNF的表达...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对不同月龄大鼠行为、前额叶皮质、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应激建立动物模型,观察2月龄和15月龄48只Wistar大鼠的行为学、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细胞形态学及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年应激大鼠水平运动、直立次数均明显减少,这一变化在老年应激组更明显。应激组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并持续到应激结束后一周;老年应激组的糖水偏爱百分比低于青年组。应激组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神经细胞呈程度不同的损伤现象,且老年应激组的损伤较青年组严重。应激组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BDNF表达明显下调,老年应激组下调明显。应激后一周,青年应激组BDNF表达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应激引起老年大鼠明显的行为学改变,提示老年大鼠对应激的反应性和耐受性降低。应激导致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细胞的变性、萎缩和死亡及BDNF表达下降,这一变化在老年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衰老 前额叶 纹状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毁损黑质及脚内核对大鼠基底节代谢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兴军 高国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2003-2006,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毁损黑质及脚内核 (EP)对基底节代谢活动的影响 ,研究帕金森病 (PD)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将 6 - OHDA注入右侧黑质以建立 PD鼠模型 ,电解毁损右侧脚内核 (EP) ,以直视法观测大鼠的旋转行为 ,用细胞色素氧化酶 (CO)组织... 目的 通过观察毁损黑质及脚内核 (EP)对基底节代谢活动的影响 ,研究帕金森病 (PD)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将 6 - OHDA注入右侧黑质以建立 PD鼠模型 ,电解毁损右侧脚内核 (EP) ,以直视法观测大鼠的旋转行为 ,用细胞色素氧化酶 (CO)组织化学法研究苍白球 (GP)、尾壳核 (CPu)的代谢活动 .结果 毁损黑质建成 PD鼠模型 ,但 GP,CPu的代谢活动无变化 .而毁损 EP后 ,旋转行为显著改善 (5 9% ,P <0 .0 5 ) ,毁损同侧 CPu代谢活动显著增强 (42 % ,P<0 .0 5 ) .结论 需要重新认识 GP在 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EP毁损可能对脑区代谢活动有更广泛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氧化酶 苍白球 尾壳核 帕金森病 电解毁损 P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