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通络方对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智 金红 +4 位作者 凌晓 金一 邹晨曦 宋柳江 卢岳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治疗肾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皮下和尾静脉注射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益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并设10只同批正常大鼠为正...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治疗肾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皮下和尾静脉注射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益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并设10只同批正常大鼠为正常组。益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益肾通络方生药4.58、9.16、18.32 g/(kg·d)灌胃,对照组以肾炎四味片1.58 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以等容量(1 ml/100 g)的蒸馏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的平均灰度值、平均光密度值、阳性细胞数、阳性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光镜下模型组肾组织TGF-β1表达明显增多,Smad7表达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络方各剂量组和对照组肾组织TGF-β1平均灰度值、阳性率、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Smad7平均灰度值、阳性率、阳性细胞数明显提高,并且以益肾通络方中、高剂量作用更明显(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TGF-β1与Smad7呈线性负相关(P<0.01)。结论益肾通络方治疗肾纤维化可能机制是调节TGF-β1与Smad7的相互作用关系,促进Smad7表达,抑制TGF-β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益肾通络方 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7
原文传递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邸志权 王晶晶 +2 位作者 滕晋莹 霍璇 申秀萍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84-490,共7页
目的探索利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膜性肾病模型的可行性,探讨模型特点,以及模型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及规律。方法模型组隔日尾iv给予C-BSA溶液5 mg/只,持续6周;造模停止后继续观察4周。造模期第4、6周以及观察期第8、10周采集... 目的探索利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膜性肾病模型的可行性,探讨模型特点,以及模型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及规律。方法模型组隔日尾iv给予C-BSA溶液5 mg/只,持续6周;造模停止后继续观察4周。造模期第4、6周以及观察期第8、10周采集血样、尿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尿蛋白指标等,并留取相关脏器,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期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下降,血脂明显升高,肌酐、尿素氮变化不明显;血浆黏度明显升高,全血黏度变化不大;尿蛋白明显增加,尿量减少,尿白细胞增加;血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肾系数、脾系数明显提高,体质量明显下降;模型组动物肾脏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管蛋白管型、肾小管扩张、再生肾小管、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球鲍曼氏囊增厚。造模结束进入观察期后,模型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各项指标均向正常值趋近。结论成功复制了大鼠C-BSA模型,模型稳定,临床表现典型,可重复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 肾小球肾炎 大鼠 模型自我修复 血肌酐 血尿素氮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益肾清对膜性肾病模型的治疗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宋艳 马建 李长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37-541,共5页
目的 :观察益肾清对家兔膜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方法 :参考Border法 ,观察益肾清灌胃口服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导的家兔膜性肾病的治疗作用 ,并了解它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大鼠尿量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益肾清能明... 目的 :观察益肾清对家兔膜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方法 :参考Border法 ,观察益肾清灌胃口服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导的家兔膜性肾病的治疗作用 ,并了解它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大鼠尿量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益肾清能明显缓解家兔蛋白尿 ,保护肾功能 ,恢复肾小球的病理改变 ;还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利尿和活血化瘀功能。结论 :益肾清对治疗家兔膜性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利尿、活血化瘀或免疫增强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清 膜性肾病 治疗 机理 研究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中药白鹤粉治疗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宏 朱明德 +1 位作者 黄佩文 张庆怡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42-43,共2页
目的 :为中药白鹤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实验证据。方法 :采用Border的方法 ,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制作家兔原位免疫复合物肾炎模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中药白鹤粉治疗5周。结果 :治疗组尿蛋白量明显减少 (P <... 目的 :为中药白鹤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实验证据。方法 :采用Border的方法 ,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制作家兔原位免疫复合物肾炎模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中药白鹤粉治疗5周。结果 :治疗组尿蛋白量明显减少 (P <0 .0 1) ,血肌酐水平明显降低 ;免疫荧光检查发现对照组肾小球内IgG沉积明显 ,光镜和电镜下示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 ,治疗组病变程度较轻。结论 :中药白鹤粉治疗家兔原位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模型有效 ,可能成为治疗人类肾小球肾炎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BORDER 白鹤粉 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BALB/c小鼠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模型建立及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初步探讨
5
作者 郑少秋 张亚群 +8 位作者 缪成贤 李一昊 王娅 刘军 王先浩 王明 孙璐瑶 吕建军 汪溪洁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934-943,共10页
目的构建BALB/c小鼠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模型,探讨观察此类肾损伤的早期、简便、灵敏检测方法和候选生物标志物,为生物技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毒性试验中肾损伤检测提供参考。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和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目的构建BALB/c小鼠免疫复合物性肾损伤模型,探讨观察此类肾损伤的早期、简便、灵敏检测方法和候选生物标志物,为生物技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毒性试验中肾损伤检测提供参考。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和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低、中、高剂量造模组,每组10只。诱导免疫时,造模组动物给予2 mg·mL^(−1) C-BSA和弗氏不完全佐剂1∶1等体积混合乳剂(1 mg·mL^(−1)、5 mL·kg^(−1)),而溶媒对照组动物给予磷酸盐(PBS)缓冲液与弗氏不完全佐剂1∶1等体积混合乳剂,sc诱导免疫,每周1次,共2次;加强免疫时,各组动物均尾iv给予C-BSA,溶媒对照组和C-BSA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2.5、5.0、10.0 mg·kg^(−1),每3天给予1次,共5次。造模期末,检测造模期末小鼠24 h尿蛋白含量;检测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bg);检测血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三酰甘油(TG)水平;摘取主要脏器称质量并计算脏体比、脏脑比;HE染色和特殊染色[过碘酸-希夫(PAS)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检查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脏补体成分3(C3)、免疫球蛋白G(IgG)、结蛋白水平;免疫荧光观察肾脏C3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肾小球基底膜、足细胞足突的变化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下有无电子致密物沉积。结果C-BSA各剂量组动物在尾iv给予C-BSA后出现不同程度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症状,溶媒对照组动物给药后无明显异常;在加强免疫2周后,与溶媒对照组比较,C-BSA低、中和高剂量组动物体质量增长显著缓慢(P<0.05);C-BSA低、中、高剂量组动物尿蛋白呈阳性。与溶媒对照组比较,C-BSA各组动物BUN、SCr、TG均未见规律改变,仅高剂量组动物的BUN升高,TG降低;C-BSA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免疫复合物 肾损伤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生物标志物 补体成分3 免疫球蛋白G 结蛋白
原文传递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宸 高贤娴 +2 位作者 杨楠 王丹妮 洪铁 《人参研究》 202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造成大鼠膜性肾病诱发慢性肾衰后,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肾衰宁组、益肾降浊胶囊高、中、低剂量... 目的探讨益肾降浊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造成大鼠膜性肾病诱发慢性肾衰后,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肾衰宁组、益肾降浊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定时定量灌胃给予药物,空白对照组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治疗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测定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测定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含量;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的情况,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过益肾降浊胶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衰大鼠的一般生存状态,显著降低大鼠24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含量。病理结果显示,益肾降浊胶囊可缓解慢性肾衰大鼠的肾小球硬化及炎性细胞浸润。益肾降浊胶囊能够有效的增加CRF大鼠的肾脏组织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结论益肾降浊胶囊能够有效的治疗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降浊胶囊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慢性肾衰
下载PDF
加味过敏煎对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康林 宋爱凤 沈敬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41-644,F0004,共5页
目的利用大鼠膜性肾病模型,通过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及其血清生化指标,判断加味过敏煎对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了解并初步探讨其治疗膜性肾炎的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过敏煎组、雷公藤组,共四组... 目的利用大鼠膜性肾病模型,通过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及其血清生化指标,判断加味过敏煎对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了解并初步探讨其治疗膜性肾炎的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过敏煎组、雷公藤组,共四组,每组10只。采用尾静脉多次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膜性肾病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后(实验第4周)和实验结束时(实验第8周)检测大鼠24 h的尿蛋白定量,连续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1)24 h蛋白定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均出现大量蛋白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加味过敏煎组与雷公藤多甙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生化指标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HOL、TG、SCr、BUN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CHOL、TG、SCr、BUN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雷公藤片组比较,加味过敏煎组血清CHOL、TG、SCr、BUN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加味过敏煎能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调节脂质代谢紊乱;(2)加味过敏煎可通过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改善肾功能,减轻了尿蛋白对肾小球功能的直接损害,使炎症细胞的浸润减少,以达到缓解肾小球进行性硬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MN) 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 加味过敏煎
下载PDF
益肾通络方对肾病综合征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彭琼辉 莫新民 +2 位作者 刘锐 刘慧萍 金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0期2105-2107,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肾病综合征(NS)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通络方组、肾炎四味片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观察连续给药4周对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胆固醇...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肾病综合征(NS)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通络方组、肾炎四味片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观察连续给药4周对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及肾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益肾通络方能明显降低NS大鼠24h尿蛋白、TG、CHOL,改善NS大鼠肾组织变化。结论:益肾通络方能降低大鼠尿蛋白,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保护肾功能,对NS大鼠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通络方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肾复康片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发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倪赛宏 袁家升 +7 位作者 傅水莲 柳洪峰 何丽明 刘同彦 陈志国 邹丽园 王丹妮 洪铁 《特产研究》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研究肾复康片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Wistar大鼠7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肾复康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发膜性肾小球肾炎... 研究肾复康片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Wistar大鼠7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肾复康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发膜性肾小球肾炎。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状态。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肾复康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量、血中Scr含量(P <0.01)、BUN含量(P <0.05),增加TP含量(P <0.05)、Alb含量(P <0.01);病理结果显示,肾复康片能明显改善大鼠肾脏的组织学变化。肾复康片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小球肾炎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肾复康片 尿蛋白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 WT1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梁静 张渊 +1 位作者 孟祥龙 王莉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Nephrin、WT1表达的影响,探讨MN足细胞损伤凋亡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尾静脉注射16mg/kg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Nephrin、WT1表达的影响,探讨MN足细胞损伤凋亡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尾静脉注射16mg/kg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MN大鼠模型,于正式免疫第1,2,3,4周末检测24h尿蛋白(24h UTP)水平,并于第4周末检测大鼠血浆尿素(Ure)、血肌酐(Cre)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时取材鉴定大鼠肾组织成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WT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第4周成模稳定,病理表现典型。随造模时间延长,模型组24h UTP呈逐渐增加趋势,与前一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3、4周末24h UTP较正常组有明显增加(P<0.01)。Nephrin在模型组肾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WT1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HCY与肾组织Nephrin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与第4周末24h UTP呈明显正相关,与血浆尿素、血肌酐、肾组织WT1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MN中高Hcy血症可能通过下调Nephrin的表达参与了足细胞的损伤凋亡过程,积极监测Hcy水平及控制高Hcy血症有利于防止MN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NEPHRIN WT1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治疗家兔实验性肾小球肾炎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吴志英 史家栋 +1 位作者 张介玉 张庆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原位免疫复体动物模型,按15mg/kg雷公藤多甙服用四周,尿蛋白明显下降,盘状蛋白电泳从大分子转向中分子蛋白,血浆蛋白、肌酐均恢复正常。病理检查示治疗组肾小球大小与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IgG,C3,BSA^+及带负电荷辣根过氧化酶在... 采用原位免疫复体动物模型,按15mg/kg雷公藤多甙服用四周,尿蛋白明显下降,盘状蛋白电泳从大分子转向中分子蛋白,血浆蛋白、肌酐均恢复正常。病理检查示治疗组肾小球大小与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IgG,C3,BSA^+及带负电荷辣根过氧化酶在肾小球中沉积不明显。作者对雷公藤多甙作用机理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雷公藤多甙 家兔
下载PDF
大鼠原位性肾小球肾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小平 李成进 李士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86-89,共4页
应川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Wistar大鼠产生膜性肾炎,结果表明:经静脉注射C-BSA2.5mg第2周始出现严重蛋白尿,第3周进一步加重,第4用肾脏病理检查可见GBM增厚,钉突形成,上皮下免疫沉积物及足突损伤。该模型发病率为100%,重复性... 应川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Wistar大鼠产生膜性肾炎,结果表明:经静脉注射C-BSA2.5mg第2周始出现严重蛋白尿,第3周进一步加重,第4用肾脏病理检查可见GBM增厚,钉突形成,上皮下免疫沉积物及足突损伤。该模型发病率为100%,重复性好,具有人类膜性肾炎的病理炎型特点和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而无肾功能损害,是肾炎的发病机理和药物防治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动物疾病模型 大鼠
下载PDF
昆仙胶囊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所致大鼠肾病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丽平 赵世萍 +10 位作者 李克明 张浩军 罗月会 严美花 王康 路晓光 郭景珍 沙洪 董晞 付桂香 李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046-1049,I0011,共5页
目的:观察昆仙胶囊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大鼠原位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模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和昆仙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以C-BSA建立大鼠原位免疫复合... 目的:观察昆仙胶囊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大鼠原位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模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和昆仙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以C-BSA建立大鼠原位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模型。于预免疫同时给药,连续给药56d,给药期间动态观察各组大鼠体重、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于正式免疫第5周结束时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肌酐的水平,留取肾脏,进行光镜和电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泼尼松组从第3周起,体重显著小于其余各组(P<0.05)。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于第4周(正式免疫后2周)升高,与正常组相比(P<0.01)。泼尼松组和昆仙胶囊大剂量组的尿蛋白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0.05)。昆仙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均可改善肾小球病理损伤,而对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无明显改善作用。电镜观察显示昆仙胶囊可以减轻足细胞损伤程度,减轻基底膜厚度,改善电子致密物沉积情况。结论:昆仙胶囊大剂量可以降低C-BSA大鼠模型的24h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小球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昆仙胶囊降低免疫复合物在基底膜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大鼠模型 昆仙胶囊 病理
下载PDF
甘草水提物对大鼠C-BSA肾炎模型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亚香 张研 +1 位作者 刘天戟 张永凯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水提物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C-BSA并进行大鼠尾静脉注射诱导肾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口服甘草水提物4周,观察不同剂量甘草水提物对C-BSA诱导的大鼠MsPG... 目的研究甘草水提物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C-BSA并进行大鼠尾静脉注射诱导肾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口服甘草水提物4周,观察不同剂量甘草水提物对C-BSA诱导的大鼠MsPGN的改善作用。造模和给药期间监测受试大鼠的体重和24 h尿蛋白,给药结束后检测受试大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以及IL-2、IL-6、TNF-α和NF-κB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甘草水提物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尿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和IL-2、IL-6、TNF-α和NF-κB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甘草水提物可以明显改善C-BSA诱导的大鼠MsPGN,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水提物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
原文传递
中药抗炎清肾方对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椰 刘瑞洪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C -BSA)诱发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大鼠模型 ,观察中药抗炎清肾方对该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 ,分别给予抗炎清肾方汤剂及生理盐水灌胃 ,并与正常大鼠作空白对照。... 目的 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C -BSA)诱发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大鼠模型 ,观察中药抗炎清肾方对该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 ,分别给予抗炎清肾方汤剂及生理盐水灌胃 ,并与正常大鼠作空白对照。结果 中药组尿蛋白的排泄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血清白蛋白水平增高 ,血脂水平降低 (P <0 0 5 )。中药组大鼠肾小球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比模型组明显减少 ,基底膜增厚减轻 ,免疫组化显示基底膜IgG、Ⅳ型胶原的沉积均较模型组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清肾方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中药 Ⅳ型胶原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益气活血系列方对膜性肾炎模型基底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胡仲仪 唐利群 +3 位作者 陈以平 金亚明 沈玲妹 马胜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系列方对膜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以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CBSA)造成家兔膜性肾炎模型,分为清热膜肾冲剂组(中药Ⅰ组)、补肾膜肾冲剂组(中药Ⅱ组)、激素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每周测定1次24h尿...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系列方对膜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以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CBSA)造成家兔膜性肾炎模型,分为清热膜肾冲剂组(中药Ⅰ组)、补肾膜肾冲剂组(中药Ⅱ组)、激素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每周测定1次24h尿蛋白,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前列腺素等,并做光镜、电镜、免疫荧光以及1%聚乙烯亚胺染色进行基底膜电荷检测。结果:中药Ⅰ组、中药Ⅱ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或P<005),而激素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中药Ⅰ组24h尿蛋白及血脂与激素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光镜、电镜、免疫荧光及电荷测定均发现用药组较对照组病理损害减轻。结论:益气活血系列方能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恢复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和促进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炎 基底膜 中医药疗法 益气活血系列 实验
下载PDF
慢肾消对家兔实验性膜性肾炎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玉庸 陈志强 +4 位作者 白云静 董尚朴 朱立 孙中成 朱小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慢肾消对膜性肾炎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 :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C BSA)复制家兔膜性肾炎模型 ,分为慢肾消组、雷公藤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 2周检测 1次蛋白尿 ,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和胆固醇以及血栓素B2 (T... 目的 :探讨慢肾消对膜性肾炎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 :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C BSA)复制家兔膜性肾炎模型 ,分为慢肾消组、雷公藤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 2周检测 1次蛋白尿 ,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和胆固醇以及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 (6 keto PGF1a)。并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的观察。结果 :慢肾消组和雷公藤组从第 4周开始 2 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 ,而且血浆白蛋白、总蛋白以及胆固醇与模型组相比 ,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或P <0 0 1)。其中慢肾消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胆固醇及TxB2 的作用明显优于雷公藤 (P <0 0 5) ,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均发现两个用药组均较模型组病理损害减轻 ,尤以慢肾消组更为明显。结论 :慢肾消能减少尿蛋白 ,提高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 ,降低血浆胆固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炎 慢肾消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基于p38 MAPK信号通路探讨复方蛇龙胶囊对膜性肾病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司瑞花 贾世艳 +6 位作者 侯彦婕 范晓阳 刘华亭 陈晨 郑博文 常国栋 刘光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96,共9页
目的:探讨复方蛇龙胶囊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和抗炎的作用,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膜性肾病大鼠模型,剔除不... 目的:探讨复方蛇龙胶囊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和抗炎的作用,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膜性肾病大鼠模型,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大鼠后,将造模成功大鼠按照阳性药物组(雷公藤多苷片)、复方蛇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375、0.75、1.5 g·kg^(-1))对应剂量给药干预8周,期间检测尿蛋白变化,给药结束后进行肾功能以及炎症相关指标检测,检测24 h尿蛋白(24 h U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总胆固醇(TC)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的变化;留取肾脏组织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p38 MAPK及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 UP显著升高(P<0.01),血清Cr、BUN、TC、IL-6、IL-8、TNF-α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Alb、TP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外周血中CD4;/CD8;结果显著升高(P<0.01),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基底膜上皮侧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以及足突融合,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肾脏组织中p38 MAPK及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24 h UP在6周开始出现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Cr、BUN、TC、IL-6、IL-8、TNF-α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Alb、T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外周血中CD4;/CD8;结果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肾脏组织中p38 MAPK及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复方蛇龙胶囊能够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蛋白尿,延缓肾损伤,从而起到保护肾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蛇龙胶囊 膜性肾病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炎症因子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
原文传递
真武汤对C-BSA渗透泵肾小球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丑安 周玖瑶 +2 位作者 周园 华静 吴俊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630,共5页
目的在制备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渗透泵致肾小球肾炎(CGN)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真武汤对该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60只,其中50只大鼠埋入C-BSA渗透泵制备CGN模型,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处理)。确定造模成功... 目的在制备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渗透泵致肾小球肾炎(CGN)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真武汤对该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60只,其中50只大鼠埋入C-BSA渗透泵制备CGN模型,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处理)。确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CGN模型组,真武汤高、中、低剂量组(16.8,8.4,4.2g/kg),醋酸泼尼松组(8 mg/kg)。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24 h尿蛋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IgG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SCr、BUN、TC和TG均明显升高(P<0.01),TP和ALB降低(P<0.01,P<0.05),且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肾小球系膜区IgG大量沉积。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各剂量组大鼠24 h尿蛋白、SCr、BUN、TC和TG明显降低(P<0.01,P<0.05),TP和ALB升高(P<0.01,P<0.05),肾小球系膜区IgG沉积明显减少,尤以真武汤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真武汤可减轻C-BSA渗透泵致CGN大鼠的肾脏免疫病理损伤,减少尿蛋白含量、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 渗透缓释泵 真武汤
原文传递
肾茶对大鼠C-BSA慢性肾炎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旭航 李光 +3 位作者 邹韬博 赵旭 刘斌 张宁 《中医药信息》 2014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肾茶对大鼠C-BSA慢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天然牛血清蛋白(C-BSA)制备大鼠肾炎模型,以雷公藤多苷片作对照药物,观察肾茶(水提取和50%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肾炎模型24h尿蛋白及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影响,并制作肾脏病理切片,经HE... 目的:研究肾茶对大鼠C-BSA慢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天然牛血清蛋白(C-BSA)制备大鼠肾炎模型,以雷公藤多苷片作对照药物,观察肾茶(水提取和50%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肾炎模型24h尿蛋白及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影响,并制作肾脏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结果:肾茶能明显降低C-BSA肾炎模型大鼠的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P<0.05或P<0.01),光镜下观察发现给药组肾脏病变形态明显减轻。结论:肾茶对大鼠C-BSA肾炎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望成为治疗慢性肾炎的候选植物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慢性肾小球肾炎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