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及脾内注射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大鼠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渊 李德卫 +3 位作者 杨晓波 陈睿 杜文俊 樊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建立SD大鼠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肝细胞移植的动物模型;探讨肝动脉与脾脏直接注射2种途径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大鼠的疗效。方法:经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诱导大鼠AHF 24 h后,65只... 目的:建立SD大鼠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肝细胞移植的动物模型;探讨肝动脉与脾脏直接注射2种途径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大鼠的疗效。方法:经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诱导大鼠AHF 24 h后,65只大鼠经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60只成功后分为3组,Ⅰ组(n=20)经脾脏直接注射约2×107个肝细胞、肝动脉注射0.4ml Hank’s液;Ⅱ组(n=20)经脾脏直接注射0.4 ml Hank’s液、肝动脉注射2×107个肝细胞;Ⅲ组(n=20)经脾脏直接注射0.4 mlHank’s液、肝动脉注射0.4 ml Hank’s液。观察每组大鼠的生存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追踪经肝动脉移植荧光示踪剂CFDA SE标记的肝细胞,HE染色观察脾内肝细胞病理变化和免疫荧光观察白蛋白分泌作用。结果:Ⅰ组14 d存活率显著高于Ⅱ组(P=0.031,<0.05),Ⅱ组14 d存活率也高于Ⅲ组(P=0.048,<0.005);Ⅰ、Ⅱ组都能明显改善AHF大鼠的肝功能,尤其以Ⅰ组最为显著;Ⅱ组CFDA SE荧光标记的肝细胞肝动脉移植24 h后,受体大鼠肝脏可以看到散在绿色荧光分布;Ⅰ组移植30 d后,白蛋白共焦免疫荧光结果表明,脾内有肝细胞白蛋白绿色荧光信号;Ⅰ组移植7 d后,HE染色可以看到肝细胞在脾脏红髓中簇集在一起并定植下来。结论:经大鼠颈动脉途径肝动脉插管肝细胞移植能提高AHF大鼠的存活率和改善其肝功能;脾脏直接注射肝细胞移植改善AHF大鼠生存率和肝功能更优于肝动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插管 脾脏内移植 肝细胞移植
下载PDF
肝动脉超选择插管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文伟 晁明 任志达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5年第2期77-78,共2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五种不同形态的导管①SIM1管,②SIM2管,③RH管,④H1管,⑤多功能管。根据腹腔动脉、肝动脉不同走形运用四种不同方法行肝动脉超选择插管,成功率达90%。文章还指出提高超选成功率需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插管术 肝动脉
下载PDF
经皮穿药盒留置术治疗中晚期肝癌 被引量:9
3
作者 罗鹏飞 邵培坚 +4 位作者 马壮 周泽健 李伟科 李勇 胡宝山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35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利用左锁骨下动脉埋置的药盒,经肝动脉行长期间歇化疗灌注,采用的方案为F.A.D,即ADM60mgD1,5—FU0.5gD1—5,CDDP60mgD5,每四周重复一次,结果是一年生存率33.3%,最长一例至今已达一年半,化疗毒副作用也比经静脉的全... 35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利用左锁骨下动脉埋置的药盒,经肝动脉行长期间歇化疗灌注,采用的方案为F.A.D,即ADM60mgD1,5—FU0.5gD1—5,CDDP60mgD5,每四周重复一次,结果是一年生存率33.3%,最长一例至今已达一年半,化疗毒副作用也比经静脉的全身化疗轻。作者认为弥漫型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是此一方法的良好适应症,对埋药盒的方法和并发症亦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治疗 导管-药盒系统
下载PDF
TACE联合PELI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庆 官泳松 +2 位作者 贺庆 王明全 刘源 《西部医学》 2010年第4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经导管内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经皮乙醇碘化油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Lipiodol Injection,PELI)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男109例...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经导管内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经皮乙醇碘化油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Lipiodol Injection,PELI)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男10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岁)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纳入此项非随机对照研究。54例接受TACE联合PELI(实验组)治疗,余下的68例接受单纯TACE(对照组)治疗,并随访12个月。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反应、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毒副作用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Ⅰ、Ⅱ和Ⅲ期治疗的临床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84.6%、78.6%、59.3%与66.7%、45.8%、31.0%),患者累计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亚组分析中,II期患者在联合治疗中明显获益,其累计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25或P=0.001)。结论TACE联合PELI可以提高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反应和远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内肝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的无水乙醇碘化油注射 不可切除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