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需排尿对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温曲英 李玉春 李杏梅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按需排尿对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研究组34例。两组患者术后行膀胱功能锻炼,同时对照组实行间断夹闭尿管定时放尿方法,研究组实行按需排尿。了解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按需排尿对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研究组34例。两组患者术后行膀胱功能锻炼,同时对照组实行间断夹闭尿管定时放尿方法,研究组实行按需排尿。了解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膀胱功能锻炼的同时实施按需排尿,可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排尿方法 膀胱功能锻炼 尿潴留
下载PDF
12Fr尿管在脑卒中前列腺肥大患者留置尿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巧珊 黄少娅 +3 位作者 陈蔚茹 蔡谢瑜 黄丽君 陈静娜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12Fr尿管在脑卒中前列腺肥大患者留置尿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64例脑卒中尿潴留需留置尿管的前列腺肥大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4-20Fr尿管留置尿管,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12Fr尿管在脑卒中前列腺肥大患者留置尿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64例脑卒中尿潴留需留置尿管的前列腺肥大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4-20Fr尿管留置尿管,观察组采用12Fr尿管留置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过程疼痛、尿道损伤及置管期间漏尿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尿道损伤、漏尿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12Fr尿管用于脑卒中前列腺肥大患者留置尿管,明显减轻患者插管过程疼痛程度,可有效降低尿道损伤、漏尿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前列腺肥大 留置尿管
下载PDF
三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并发症比较护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文燕舞 徐雪萍 +4 位作者 钟小弟 马明慧 宋丹丹 雷伶俐 覃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4期608-611,共4页
目的 对进展期的乳腺癌和胃肠道癌化疗期间采用三种中心静脉置管(CVC)比较护理研究,以探讨和选择化疗药物输入的最佳护理途径.方法 选取进展期乳腺癌和胃肠道癌患者86例,分别经颈内静脉(IJVA)、外周静脉(PICC)和锁骨下静脉(SVADD... 目的 对进展期的乳腺癌和胃肠道癌化疗期间采用三种中心静脉置管(CVC)比较护理研究,以探讨和选择化疗药物输入的最佳护理途径.方法 选取进展期乳腺癌和胃肠道癌患者86例,分别经颈内静脉(IJVA)、外周静脉(PICC)和锁骨下静脉(SVADDS)导入CVC.其中IJVA 21例,PICC43例,SVADDS 22例.结果 IJVA、PICC和SVADDS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9.0%、74.4%和18.2%,因导管阻塞和感染等并发症而拔管的发生率分别为19.0%、44.2%和4.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三种途径的CVC比较中,IJVA置入虽然方便,缺点是每次化疗前需要进行穿刺置管;PICC管则并发症多;而SVADDS具有并发症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可以长期保留等优点,SVADDS是患者化疗置管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研究
原文传递
套管式球囊导尿管置管成功率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华瑶 谢春发 林石娣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12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套管式球囊导尿管置管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历史回顾性对照法将108例患者分成两组,以普通球囊导尿管置管者56例为常规组,以套管式球囊导尿管置管注入适量润滑止痛剂者52例为改良组。结果导尿一次成功率改良组为96%,常规组为66%,经... 目的观察套管式球囊导尿管置管的成功率。方法采用历史回顾性对照法将108例患者分成两组,以普通球囊导尿管置管者56例为常规组,以套管式球囊导尿管置管注入适量润滑止痛剂者52例为改良组。结果导尿一次成功率改良组为96%,常规组为66%,经字2检验,字2=15.58,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组能提高导尿一次成功率,尤其适用于伴有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式 球囊导尿管 导尿 一次成功率
下载PDF
尿道会师牵引复位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的临床观察(附36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波浪 蒋建武 田树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7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后尿道损伤早期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后尿道断裂患者行尿道会师牵引复位术(会师+Foley尿管牵引术)后留置导尿管9周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28例治愈,治愈率77.8%。8例失败,需二期手术治疗。结论尿道会... 目的探讨后尿道损伤早期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后尿道断裂患者行尿道会师牵引复位术(会师+Foley尿管牵引术)后留置导尿管9周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28例治愈,治愈率77.8%。8例失败,需二期手术治疗。结论尿道会师+Foley尿管牵引复位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早期处理后尿道断裂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尿道断裂 尿道会师术 导尿管 置管时间
下载PDF
115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心导管术检查的护理
6
作者 柳阳 王淑范 高文红 《南方护理学报》 2002年第2期29-30,共2页
笔者总结近 5年 115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心导管术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认为做好程序护理是降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并发症的关键。护理包括 :(1)术前 :密切观察病情 ,确保用药安全 ;参加导管术前讨论 ;预防感染。 (2 )术中 :注意... 笔者总结近 5年 115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心导管术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认为做好程序护理是降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并发症的关键。护理包括 :(1)术前 :密切观察病情 ,确保用药安全 ;参加导管术前讨论 ;预防感染。 (2 )术中 :注意保暖 ,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 ,严密监护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做好输液管理。 (3 )术后 :做好全麻常规护理 ,注意穿刺部位观察与保护 ,保证静脉给药 ,以及观察患儿有无紫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导管术 护理
下载PDF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肖政祥 刘耐荣 +3 位作者 卢庆晖 阳红华 许怀玉 陈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423-424,共2页
目的 研究经皮中心静脉置管 (PCV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9例VLB WI,出生体重 986 - 15 0 0g ,胎龄为 2 8- 32周 ,采用引导针穿刺上肢浅静脉后将中心静脉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PCVC方法 ,观察置管操作时间、成... 目的 研究经皮中心静脉置管 (PCV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9例VLB WI,出生体重 986 - 15 0 0g ,胎龄为 2 8- 32周 ,采用引导针穿刺上肢浅静脉后将中心静脉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PCVC方法 ,观察置管操作时间、成功率、导管保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9例中 ,17例一次穿刺成功 ,成功率达89.5 %。操作时间 30 - 5 0分钟 ,导管保留时间为 16 3- 6 0 7小时 ,平均 349.9小时。静脉输葡萄糖的浓度及溶液的渗透压均可明显增高。 2例因穿刺部位感染、1例导管与输液泵连接处破裂而提前拔管 ;3例感染 ,感染发生率为15 .8% ,无血栓性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经上肢浅静脉行PCVC在VLBWI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导管保留时间长 ,并发症少 ,PCVC是VLBWI静脉输液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7
8
作者 吴红娟 陈雪峰 +2 位作者 张美英 胡巧云 林小琴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对135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对我科室135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例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者占17.0%,导管相关性感染者占... 目的对135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对我科室135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例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者占17.0%,导管相关性感染者占7.4%,导管堵塞者占3.7%,血栓形成者占1.5%,导管破损者占5.2%。经统计学分析,穿刺时静脉的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穿刺时应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并注意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 肿瘤 并发症 相关因素 护理
原文传递
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89
9
作者 东文霞 乔爱珍 李新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 (PICC)和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 :30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组为A组 ,30例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组为B组 ,记录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 (PICC)和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 :30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组为A组 ,30例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组为B组 ,记录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管时间、液体流速及并发症。结果 :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 93 .3 % ,B组为 76 .7% ,P <0 .0 1;A组平均操作时间12min ,B组为 2 4min ,P <0 .0 1;A组平均留管时间为 6 6d ,B组为 39d ,P <0 .0 1;A组并发症 6 .7% ,B组并发症为 2 3 .3 % ,P <0 .0 1;A组的液体流速最大为 2 75ml/h ,B组为 5 5 8ml/h ,P <0 .0 1;PICC导管的价格是锁骨下静脉导管的 3~ 4倍。结论 :PICC组较锁骨下静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 ,节省时间和人力 ,留管时间长 ,并发症低 ,病人痛苦时间短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但锁骨下静脉双腔导管在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护理 异基因骨髓移植 治疗 白血病 PICC插管 锁骨下静脉插管 血液病
原文传递
对30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68
10
作者 胡翠环 孙玉梅 刘洋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8-581,共4页
为了使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从病人的角度出发 ,以问卷的方式 ,调查研究PICC的优点和不足。结果显示PICC的优点有 :安全、方便和易掌握 ,带管时间长 ,能避免频繁扎针... 为了使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从病人的角度出发 ,以问卷的方式 ,调查研究PICC的优点和不足。结果显示PICC的优点有 :安全、方便和易掌握 ,带管时间长 ,能避免频繁扎针的痛苦 ,保护外周血管 ,方便各种输液。不足有 :不能满足抽血 ,影响沐浴 ,换 3M贴膜、冲管较麻烦 ,价格高等。对如何充分发挥PICC的优点 ,解决不足 ,提出了几点建议 :为了更长时间保留PICC ,需用正确的方法冲管和换 3M贴膜 ;指导病人带PICC洗澡的方法 ,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 调查分析 数据收集 护理
原文传递
25例PICC异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67
11
作者 赵锐祎 谢彩琴 曹素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索PICC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25例PICC异位的发生部位、置管途径、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研究、总结。结果PICC异位与静脉选择、置管长度的外测量方法、患者局部血管解剖变异、穿刺时患者体位、操作者送管技... 目的探索PICC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25例PICC异位的发生部位、置管途径、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研究、总结。结果PICC异位与静脉选择、置管长度的外测量方法、患者局部血管解剖变异、穿刺时患者体位、操作者送管技巧等因素有关。结论为了减少PICC异位的发生,置管部位宜选择右上肢、贵要静脉;传统外测量方法与送管时患者体位有待改进;多数PICC异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异位 护理
原文传递
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与盲穿置管的比较 被引量:150
12
作者 张晓菊 陆箴琦 +4 位作者 戴宏琴 路虹 沈艳芬 范育英 袁忠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与传统PICC置入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5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分别在置管过程中、置管... 目的比较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与传统PICC置入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5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分别在置管过程中、置管第2天、中间回访和置管第7天,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置管手臂舒适度等指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均为100%,出血量、导管末端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第2天及中间回访时,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情况、手指肿胀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回访时,观察组穿刺点渗血、手指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置管手臂的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能明显改善穿刺点渗血、手指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和置管手臂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超声检查 静脉炎
原文传递
PICC穿刺后应用增强型透明贴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5
13
作者 寇京莉 韩斌如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1-662,共2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透明贴在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将98例行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51例),观察组行PICC后立即于穿刺点上方3~5cm处,延穿刺静脉走行预防性应用10cm×10cm增强型透明贴5~7d,对照组行PICC... 目的探讨增强型透明贴在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将98例行PI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51例),观察组行PICC后立即于穿刺点上方3~5cm处,延穿刺静脉走行预防性应用10cm×10cm增强型透明贴5~7d,对照组行PICC后不应用增强型透明贴,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为19.60%,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穿刺后预防性应用增强型透明贴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透明贴 静脉炎 护理
原文传递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3
14
作者 何越 孙艳萍 +1 位作者 李宁 沈继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血液恶性肿瘤患者62例,其中PICC组31例,VAP组31例,两组分别统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3个月、6个月及12个...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血液恶性肿瘤患者62例,其中PICC组31例,VAP组31例,两组分别统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VAP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7.1%,PICC组为93.5%(P>0.05);VAP组留置时间1年以上的患者为30例,PICC组为2例(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VAP组为6.4%,PICC组为29.0%(P<0.05)。结论 VAP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原文传递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24
15
作者 同俏静 庄一渝 王文元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进一步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284例符合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标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中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约6.3‰,发生感染的28... 目的探讨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进一步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284例符合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标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中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约6.3‰,发生感染的284例病人中原发感染占76.4%,继发感染占23.6%;60.5%的病人年龄>65岁;抗菌药物使用率81.7%,69.8%的病人使用时间>7d,65.1%属于经验性用药;置管时间>7d者占83.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分离出的最常见菌种。结论年龄、长期抗菌药物使用史、长期置管史是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高风险因子。医院应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指引,加强临床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健全监控系统,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PICC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的变化及其对置管操作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22
16
作者 冯毕龙 姚述远 +1 位作者 周素军 覃慧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及其对置管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因各种临床情况需置入PICC的62例患者。置入操作在X线透视下完成,同时以PICC导丝为探测电极,监测导管头端位于不同血管部位时的腔内心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及其对置管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因各种临床情况需置入PICC的62例患者。置入操作在X线透视下完成,同时以PICC导丝为探测电极,监测导管头端位于不同血管部位时的腔内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导丝介导均能获得腔内心电图。体表心电图P波振幅为(1.11±0.36)mm,导管头端位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上、中、下段,右房交界处及右房中、下部时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分别为(1.11±0.36)mm、(1.12±0.28)mm、(1.56±0.45)mm、(4.03±1.87)mm、(5.90±2.45)mm、(7.90±2.95)mm、(9.87±2.77)mm、(5.00±1.76)mm、(2.50±1.73)mm。10例患者最初导管头端异位于颈内静脉,此时P波振幅为(1.14±0.34)mm。结论以PICC导丝作为探测电极可引出腔内心电图,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与PICC头端位置有关,最大P波振幅可指导导管头端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监测 生理学 静脉 心电描记术
原文传递
不同PICC导管对并发症发生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3
17
作者 李全磊 颜美琼 +2 位作者 张晓菊 陆箴琦 林岑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0-39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末端设计、材质、管径的PICC导管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3期)、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末端设计、材质、管径的PICC导管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3期)、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3月),辅以互联网络检索。收集所有讨论不同末端设计、材质、管径的PICC导管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参考Cochrane Handbook及Newcastle-Ottawa Scale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项随机对照试验、3项半随机对照试验、1项病例对照研究、5项队列研究,共19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末端开口导管的导管堵塞发生率较三向瓣膜导管高,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0.19,0.69),P=0.002]。聚氨酯导管并发症发生率较硅胶导管高,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0.24,95%CI(0.07,0.85),P=0.03]。结论三向瓣膜导管较末端开口导管在减少导管堵塞方面具有优势,使用聚氨酯导管时更应注意导管维护,以减少并发症发生,选择最小内径的导管可减少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并发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堵管原因及护理 被引量:113
18
作者 陈丽萍 崔其亮 +2 位作者 林冰清 李于凡 张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应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ICC)后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 1.9Fr规格PICC施行PICC术 10 7例次。结果 :导管留置 3~ 131d ,堵塞 4 2例次 ,5例因未复通而拔管 ,其中 4例发生于前期组 ,1例发... 目的 :探讨新生儿应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PICC)后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 1.9Fr规格PICC施行PICC术 10 7例次。结果 :导管留置 3~ 131d ,堵塞 4 2例次 ,5例因未复通而拔管 ,其中 4例发生于前期组 ,1例发生于后期组。结论 :导致导管堵塞有导管、血管、药物及导管使用等因素。遵守药物配伍要求、熟练掌握使用技术等可较好地预防堵塞 ,避免因此而拔管。堵塞后可采取抽吸、溶栓等方法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堵塞 原因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三向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及护理 被引量:104
19
作者 王秀华 王丽娟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 护理
原文传递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2
20
作者 刘小平 郭伟 +6 位作者 贾鑫 杜昕 熊江 尹太 张宏鹏 刘蒙 温朝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聚桂醇作为新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4–8月间3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对其进行导管引导下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30条患肢... 目的:探讨国产聚桂醇作为新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4–8月间3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对其进行导管引导下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30条患肢均在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泡沫硬化剂,平均每条患肢应用6.2mL泡沫硬化剂。27条(90%)大隐静脉主干治疗后即刻可见反流消失,27条患肢(90%)于治疗后2周、3个月后复诊血管超声示大隐静脉主干闭塞。平均随访3个月时,27例患者下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感消失,下肢明显的曲张畸形静脉消失;4例患者(15%)仅有小腿局限的轻度曲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浅静脉炎5例,2周内自行缓解。结论:国产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满意,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桂醇 泡沫 硬化疗法 静脉曲张 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