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砂岩物源分析 被引量:77
1
作者 陈全红 李文厚 +4 位作者 刘昊伟 李克永 庞军刚 郭艳琴 袁珍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9-640,共12页
对区域地质、地层接触关系、砂岩组分、重矿物及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并可划分出乌海—银川、杭锦旗—东胜及准格尔旗—府谷3个物源区。受物... 对区域地质、地层接触关系、砂岩组分、重矿物及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并可划分出乌海—银川、杭锦旗—东胜及准格尔旗—府谷3个物源区。受物源分异的影响,盆地内部石英砂岩分布以杭锦旗—东胜为界,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区性。其中石英砂岩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古水流、重矿物及砂岩组分指示物源来自阿拉善古陆。而盆地东部总体上是岩屑砂岩的覆盖区,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和东北部阴山地区。盆地西南部及南部砂岩的物源区为克拉通地块和再旋回造山区,物源区与秦祁造山带的演化关系密切,具有稳定与活动的双重特性,可划分出海原、同心—中宁,平凉—固原、环县及耀县—宜君、富县3个主要物源区。南北物源汇水区在环县—富县—乡宁一带,呈北西西向狭长带状延伸,并从山西期—盒8期呈逐渐南移趋势。盆地西部物源到下石盒子组沉积时期才提供粗碎屑物质补给,以含有较多的长石石英砂岩为特征。周至柳叶河石炭—二叠系砂岩的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和陆块物源区,为北秦岭造山带内山间盆地,属于盆地外缘,并与鄂尔多斯盆地呈连续过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炭系 二叠系 物源分析 汇水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盒8段南北物源沉积汇水区与古地理 被引量:64
2
作者 肖建新 孙粉锦 +4 位作者 何乃祥 刘锐娥 李靖 肖红平 张春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41-354,共14页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目的层段总体资料了解的基础上,对盆地南部4个露头剖面、18口井岩心的砂岩进行了切片分析,根据长石含量变化和其他岩矿特征、测井曲线与岩石组合特征、连井剖面以及露头沉积相分析,明确了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目的层段总体资料了解的基础上,对盆地南部4个露头剖面、18口井岩心的砂岩进行了切片分析,根据长石含量变化和其他岩矿特征、测井曲线与岩石组合特征、连井剖面以及露头沉积相分析,明确了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物在盆地南部的汇水区位置。“汇水区”指搬运南北物源沉积物的流水汇聚区,它大体上是南北物源沉积物分布的分界区、大致呈东西向分布。汇水区南北的长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提出了在汇水区局部又存在南北物源沉积“交互区”的认识,“交互区”指南北物源沉积物抵达汇水区并在局部地段发生交互的地区,它是南北物源沉积物的连通区。交互区位于汇水区并分隔汇水区。在盒8段交互区发现了还原条件下形成的早期成岩矿物——菱铁矿结核。盆地南部山西期一盒8沉积期的沉积古地理受南部和北部物源沉积物的双重影响,连井剖面显示汇水区南北沉积相带具有对称分布的特征,其沉积单元和相带包括:(1)汇水区,含3个交互区;(2)汇水区南缘三角洲相带,含来自南部物源的3个三角洲;(3)汇水区北缘三角洲相带。含来自北部物源的4~5个三角洲;(4)与南、北三角洲相带过渡的河流相带。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绘制了研究区目的层段沉积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二叠系 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 汇水区 古地理
下载PDF
城市道路雨水口设计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高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5-58,共4页
雨水口位置设置不当、数量不足及堵塞是造成暴雨时道路路面积水的主要原因。而雨水口设计中往往凭经验确定布设距离等参数,针对于此,笔者对汇水面积划分不明确、径流系数不准确、设计降雨强度的确定及泄水量计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 雨水口位置设置不当、数量不足及堵塞是造成暴雨时道路路面积水的主要原因。而雨水口设计中往往凭经验确定布设距离等参数,针对于此,笔者对汇水面积划分不明确、径流系数不准确、设计降雨强度的确定及泄水量计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对雨水口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排水 雨水口设计 汇水面积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站点吸引范围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淑伟 孙立山 荣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合理划分站点吸引范围,是开展轨道站点客流预测、接驳措施布设等研究的基础.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当地路网特性,同时在解决吸引范围重合问题、潜在吸引范围划分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轨道交通出行特性调查,结合北京市方格型路网特性分析,提... 合理划分站点吸引范围,是开展轨道站点客流预测、接驳措施布设等研究的基础.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当地路网特性,同时在解决吸引范围重合问题、潜在吸引范围划分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轨道交通出行特性调查,结合北京市方格型路网特性分析,提出了站点合理吸引范围划分方法;通过引入泰森多边形,解决了合理吸引范围重合问题,提出了站点潜在吸引范围划分方法.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划分北京市现有轨道站点的吸引范围,并结合不同站点的吸引范围特性提出接驳措施布设建议.研究成果能够为轨道站点影响区用地分析、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站点接驳措施布设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运营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吸引范围 泰森多边形 公交接驳
下载PDF
DEM流径算法的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学军 晋蓓 王彦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47-1357,共11页
流径算法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土壤侵蚀模拟等研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决定着汇水面积、地形指数等许多重要的地形、水文参数的计算。本文以黄土高原两个典型样区的不同分辨率DEM为研究对象,对常用的五种流径算法(D8、Rho8、Dinf、MFD和DEM... 流径算法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土壤侵蚀模拟等研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决定着汇水面积、地形指数等许多重要的地形、水文参数的计算。本文以黄土高原两个典型样区的不同分辨率DEM为研究对象,对常用的五种流径算法(D8、Rho8、Dinf、MFD和DEMON)通过相对差系数、累积频率图、XY散点分布图等进行了定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算法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坡面区域,汇流区域各类算法的差别较小;算法差异在不同DEM尺度下都有所体现,但高分辨率下的差异会更明显;在地形复杂区域,多流向算法要优于单流向算法。研究也进一步指出汇水面积、地形指数等水文参数对流径算法具有强烈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河网 流径算法 汇水面积 相似性
下载PDF
岩体基坑地下室抗浮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同波 于德湖 +1 位作者 王胜 程道军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22,共4页
结合几个岩体基坑地下室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岩体基坑中地下水的来源、汇水面积及汇水速度等影响抗浮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和参数,分析了地下结构局部、整体抗浮和施工、使用过程中抗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影响抗浮承载力的参数取值、计算方法,... 结合几个岩体基坑地下室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岩体基坑中地下水的来源、汇水面积及汇水速度等影响抗浮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和参数,分析了地下结构局部、整体抗浮和施工、使用过程中抗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影响抗浮承载力的参数取值、计算方法,以及保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抗浮承载力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基坑 地下室 抗浮 汇水面积 汇水速度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绿地优化途径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珂珂 何瑞珍 +1 位作者 梁涛 田国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分析城市绿地、汇水区与积水点的关系,需优化绿地与汇水区的关系,以期能够缓解城市雨水径流问题。[方法]融合"海绵城市"与国内外最新的生态雨洪管理理念,以郑州市为例,采用ArcGIS10.0软件将其划分为93个汇水区,通过水... [目的]分析城市绿地、汇水区与积水点的关系,需优化绿地与汇水区的关系,以期能够缓解城市雨水径流问题。[方法]融合"海绵城市"与国内外最新的生态雨洪管理理念,以郑州市为例,采用ArcGIS10.0软件将其划分为93个汇水区,通过水量平衡法理论计算需优化绿地面积的参数。[结果]在现状绿地与汇水区面积比值不同和单次降雨分别为50,100,200mm的情况下,得出需优化绿地与汇水区面积的不同比值,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且得出在绿地率为30%左右时绿地调蓄效果较好。[结论]城市绿地可以从增加城市绿地规模、合理布局城市绿地以及具体实施途径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海绵城市” 汇水面 积水点
下载PDF
漫岗黑土区坡耕地中雨季浅沟发育机制 被引量:18
8
作者 崔明 蔡强国 +1 位作者 张永光 范昊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65,共7页
典型黑土区雨季的浅沟侵蚀非常严重,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分析坡耕地中浅沟的发育机制以及浅沟造成的实际水土流失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典型黑土区3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坡长小区的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雨季浅沟的发育机理,结果表明:由... 典型黑土区雨季的浅沟侵蚀非常严重,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分析坡耕地中浅沟的发育机制以及浅沟造成的实际水土流失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典型黑土区3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坡长小区的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雨季浅沟的发育机理,结果表明:由微地形起伏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造成的一定范围内的水流汇集是漫岗黑土区发生浅沟侵蚀的主要原因,集水线处垄沟内的泥沙淤积使该处的水道连通是诱发浅沟侵蚀的直接原因;而只量算浅沟体积得到的侵蚀量并不能真实的反映浅沟侵蚀实际的破坏力,其汇水坡面上的侵蚀量也相当客观,甚至大于沟道的侵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浅沟侵蚀 集水线 汇水面积 汇水坡长
下载PDF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中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陶卓霖 程杨 +1 位作者 戴特奇 李雪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5,共6页
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的模型中,距离衰减参数和有效服务半径是两个关键参数,然而已有研究中关于这两个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北京市养老设施为例,在重力模型法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相统一的模型框架中,对参数进行... 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的模型中,距离衰减参数和有效服务半径是两个关键参数,然而已有研究中关于这两个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北京市养老设施为例,在重力模型法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相统一的模型框架中,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对两个参数的敏感性均较高,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分布特征。建议在实际研究中,应对参数取值进行多情景分析,从而得到更科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可达性:距离衰减参数 有效服务半径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北方平原城市特点的雨水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8
10
作者 秦卫峰 张志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8-41,共4页
针对北方平原城市地势平坦、河道水位顶托、夏季降雨集中的特点,对集流时间、汇水面积、径流系数、暴雨重现期、淹没流速、雨水口等几个市政雨水管网设计中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最佳取值的选取方法,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 平原城市 雨水系统 集流时间 汇水面积 径流系数
下载PDF
土壤固化剂集流面不同施工工艺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樊恒辉 高建恩 +2 位作者 吴普特 鞠伟 孙胜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3-77,共5页
土壤固化剂以土壤为固结对象,具有就地取材、减少砂石量和节省工程造价等优点,在集雨工程特别是集流面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在提出固化剂集流面施工工艺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干硬性-整体施工-固化剂浆液收光、干硬性-整体施工-... 土壤固化剂以土壤为固结对象,具有就地取材、减少砂石量和节省工程造价等优点,在集雨工程特别是集流面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在提出固化剂集流面施工工艺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干硬性-整体施工-固化剂浆液收光、干硬性-整体施工-自然收光、干硬性-砌块施工、塑性-整体施工-自然收光等4种不同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通过测定集流面的集流效率和粗糙系数,认为固化剂集流面的集流效率达到90%以上,表面粗糙系数在0.011~0.014之间.与混凝土集流面比较,固化剂集流面的建造成本可节约4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砌块施工工艺在未来固化剂集流面的发展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单一用途的集流面应考虑塑性施工工艺;表面采用固化剂浆液收光有利于降低集流面的粗糙系数和表面干缩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固化剂 集流面 施工工艺 集流效率 粗糙系数
下载PDF
矿产资源调查中自然重砂测量成果的重新应用——以河北蔚县地区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大可 张德生 +2 位作者 陈英富 杜金利 张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23-729,共7页
自然重砂测量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充分提取自然重砂测量数据所蕴涵的矿化信息,发挥其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作用是一个现实问题。重矿物的被剥蚀、再沉积是自然重砂异常形成的重要过程。在充分考虑自然降水的汇集路径的前提下,... 自然重砂测量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充分提取自然重砂测量数据所蕴涵的矿化信息,发挥其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作用是一个现实问题。重矿物的被剥蚀、再沉积是自然重砂异常形成的重要过程。在充分考虑自然降水的汇集路径的前提下,以汇水区域边界确定范围是对自然重砂异常客观的解释。区域成矿模式研究、地球化学和人工重砂资料对自然重砂测量数据应用是重要的补充。笔者通过蔚县地区1∶20万自然重砂测量数据的分析,对其中有关全面认识异常、合理确定异常、勘查方法的综合应用、软件平台的使用及在矿产开发程度较高地区寻找未知资源的途径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重砂测量 数据库 汇水盆地 汇水网络 ArcGIS成图 异常评价 蔚县地区
下载PDF
固化土集流面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樊恒辉 吴普特 +2 位作者 高建恩 王广周 孙胜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5,共5页
该文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反映指标,对影响固化土强度的剂量、龄期、密度、含水率、凝结时间和养护环境等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增强土壤固化剂集流面强度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集流面的剂量选择12%左右,养护龄期需要7 d以上,... 该文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反映指标,对影响固化土强度的剂量、龄期、密度、含水率、凝结时间和养护环境等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增强土壤固化剂集流面强度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集流面的剂量选择12%左右,养护龄期需要7 d以上,压实度控制在0.94以上。在同一密度下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的(80±5)%范围内时,固化土的强度达到最大。在混合料拌和好12 h内尽快完成施工。施工结束后,应立刻进行覆盖防蒸发处理,24 h后方可进行洒水或浸水养护。温度和湿度越高越有利于固化剂集流面强度的增长和外观的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固化剂 无侧限抗压强度 集流面
下载PDF
渤海氮污染的来源结构与污染压力空间分布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辉 栾维新 康敏捷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6-199,共14页
近30年渤海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陆源污染输入是导致渤海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研究陆源污染压力强度与海域污染的空间关系,采用层级嵌套的水污染输出分区方法,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23个陆海统筹管理分区,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统... 近30年渤海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陆源污染输入是导致渤海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研究陆源污染压力强度与海域污染的空间关系,采用层级嵌套的水污染输出分区方法,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23个陆海统筹管理分区,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污染普查等资料,估算出环渤海地区五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总氮排放量,进而分析各分区单元的陆源污染压力。研究结果表明:①渤海周边陆域总氮排放量约85万t,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是氮污染的主要来源,占总排放量的57.4%,工业污染贡献有限,渤海湾沿岸城镇居民生活排放突出;②23个陆海统筹管理分区之间的污染压力差异巨大,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周边的分区陆源污染压力大,其它分区的压力相对较低,各分区内陆域污染压力与对应海域污染状况在空间上高度一致;③各分区之间污染的来源构成差异显著,渤海湾氮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居民生活排放,辽东湾工业污染相对突出,莱州湾农业面源污染占比大;④渤海周边陆源污染排海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陆源氮污染 汇水区 污染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涌水量预测中集水面积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贺小勇 漆继红 +4 位作者 许模 张强 张世殊 王能峰 魏博文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1,共6页
在复杂地质区,为了科学地确定不同隧道穿越方式下的集水面积,本文以地形、岩性、地质构造3因素为基础构建不同的地质结构,结合隧道空间展布的变化对集水面积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3类主要汇水地形、4类地质结构和2类隧道穿越方式。综... 在复杂地质区,为了科学地确定不同隧道穿越方式下的集水面积,本文以地形、岩性、地质构造3因素为基础构建不同的地质结构,结合隧道空间展布的变化对集水面积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3类主要汇水地形、4类地质结构和2类隧道穿越方式。综合上述因素,总结出埋藏-向斜式、埋藏-背斜式、埋藏-单斜式和裸露-单斜式4种集水面积变化模式,同时得出不同模式中集水面积的确定方法。以渝利铁路箭沱湾隧道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隧道涌水量计算中集水面积属于第Ⅱ类模式,隧道穿越埋藏式地层,判断隧道集水面积时容易忽略部分面积,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涌水量预测 集水面积 复杂地质 地质结构
下载PDF
地形因子与DEM分辨率关系的初步研究——以蒙阴县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峰 王春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5-229,共5页
以蒙阴县为研究区探讨坡度、坡长、坡向、汇水面积随DEM分辨率的变化。基于1∶5万地形图利用ANUDEM建立多种分辨率的DEM,分辨率水平包括10,15,20,25,30,40,50,75,100,150,200,250,300,400,500,750,1000 m,基于上述DEM提取坡度、坡长、... 以蒙阴县为研究区探讨坡度、坡长、坡向、汇水面积随DEM分辨率的变化。基于1∶5万地形图利用ANUDEM建立多种分辨率的DEM,分辨率水平包括10,15,20,25,30,40,50,75,100,150,200,250,300,400,500,750,1000 m,基于上述DEM提取坡度、坡长、坡向、汇水面积,探讨其随分辨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分辨率降低,平均坡度呈对数函数衰减,坡度向低坡度范围集中,平均坡长增大且在高分辨率范围内较剧烈,坡长向较长坡长范围集中,分辨率200 m以坡向统计信息受分辨率降低的影响小于10%,随DEM分辨率降低平均汇水面积呈线性增大,且不同汇水面积等级所占面积的变化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分辨率 坡度 坡向 坡长 汇水面积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下穿隧道排水设计及校核 被引量:12
17
作者 戴立峰 陈雄志 金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5-48,共4页
以八一路武汉大学段下穿隧道为例,基于降雨资料及SWMM模型分析下穿隧道排水设计。下穿隧道排水首先应在道路竖向上保证隧道汇水面积可控,应利用在隧道口设置道路反坡来保障。隧道排水存在汇水面积小、汇流时间短等特点,在保证隧道汇水... 以八一路武汉大学段下穿隧道为例,基于降雨资料及SWMM模型分析下穿隧道排水设计。下穿隧道排水首先应在道路竖向上保证隧道汇水面积可控,应利用在隧道口设置道路反坡来保障。隧道排水存在汇水面积小、汇流时间短等特点,在保证隧道汇水面积可控的前提下,可利用当地降雨统计资料对隧道排水能力进行校核。排水管涵淤积程度是影响地区是否渍水以及渍水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提高管涵清淤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隧道 汇水面积 暴雨水管理模型 道路反坡
原文传递
步行距离、港铁出行意愿与站域范围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殷子渊 《南方建筑》 2016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如何确定轨道站影响范围(站域)是研究轨道与城市空间问题的基础,该问题涉及居民步行距离与轨道乘坐意愿的关系。距离是影响人们步行出行的重要因素,影响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目前针对步行距离因素如何影响居民轨道通勤出行意愿的定... 如何确定轨道站影响范围(站域)是研究轨道与城市空间问题的基础,该问题涉及居民步行距离与轨道乘坐意愿的关系。距离是影响人们步行出行的重要因素,影响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目前针对步行距离因素如何影响居民轨道通勤出行意愿的定量研究尚少,这种局面对于定量理解轨道站的影响范围(站域)非常不利。基于725栋香港居住建筑轨道通勤出行意愿调查结果的研究,运用了指数距离衰减模型对香港居民步行距离和轨道乘坐意愿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比对不同距离区间衰减系数‘β’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真实步行距离如何影响港铁通勤出行的意愿和距离阈值空间。步行距离阈值范围的研究为分级确定轨道站影响区域提供了定量的依据;使用绕路系数指标可以评价站域空间结构,并为轨道站周边空间的建设与整合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域范围 步行距离 出行意愿 港铁站 绕路系数
下载PDF
沟蚀发生的地貌临界理论计算中数据获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浩 杨薇 +2 位作者 刘晓冰 王玉玺 张兴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27-133,共7页
沟蚀发生是一种地貌临界现象,与沟头处局地坡度及上方汇水面积有关,而沟蚀发生地貌临界理论能够预测沟头可能发生的位置。该文从沟蚀发生地貌临界理论起源、数据获取方式、参数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应用等方面综合评述了该理论的发展及... 沟蚀发生是一种地貌临界现象,与沟头处局地坡度及上方汇水面积有关,而沟蚀发生地貌临界理论能够预测沟头可能发生的位置。该文从沟蚀发生地貌临界理论起源、数据获取方式、参数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应用等方面综合评述了该理论的发展及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数据获取方式主要包括野外实测、高清遥感影像及地形图测量。参数计算方法包括目视(下限值)法、正交回归(95%置信区间下限)、正交回归(下限值)及分位数回归等。相对剪切力指数值反映区域主要的沟蚀发生机制,临界常数值反映当前特定外界环境下的沟蚀发生临界条件。将相对剪切力指数固定后,临界常数的时间序列变化能够表征外界环境改变对沟蚀发生的影响。人类活动改变了沟头上方汇流环境,进而影响临界条件。沟蚀发生地貌临界理论可获取沟道侵蚀风险较大的区域,为沟道侵蚀防治措施布设提供参考。结合高分辨率地形图,增加表征人类活动影响汇流过程的参数能够丰富沟蚀发生地貌临界理论。该理论与已有沟道侵蚀发展模型结合,可将沟头发生位置和沟道发展过程统一,促进沟道侵蚀全过程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侵蚀 发生 坡度 汇水面积 临界条件
下载PDF
DEM栅格分辨率对丘陵山地区定量土壤-景观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澎涛 武伟 +2 位作者 刘洪斌 谢德体 李茂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0-336,共7页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定量土壤-景观模型的精度依赖于DEM栅格分辨率,而DEM栅格分辨率如何影响土壤-景观模型及其预测精度目前研究较少。以西南丘陵山地区一典型汇水盆地为研究对象,以该区2.5、5、10、20和30...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定量土壤-景观模型的精度依赖于DEM栅格分辨率,而DEM栅格分辨率如何影响土壤-景观模型及其预测精度目前研究较少。以西南丘陵山地区一典型汇水盆地为研究对象,以该区2.5、5、10、20和30m DEM为基础,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起研究区不同分辨率下的定量土壤-景观模型,并应用这些模型预测研究区内土壤表层碱解氮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而比较DEM不同分辨率下土壤-景观模型及其预测精度。结果表明,随着DEM栅格分辨率的降低,比汇水面积、地形湿度指数的均值逐渐增加;平均坡度逐渐降低;曲率变化的范围逐渐减小。地形指数的这一变化规律对土壤-景观模型及其预测结果产生显著影响,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以5m栅格分辨率为转折点,分辨率低于5m,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显著减小,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模型 土壤 数字高程 栅格分辨率 流域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