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造碳化钨中总碳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平 梁静 伍伟东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199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提出了用红外吸收法测定铸造碳化钨中的总碳量.根据正交试验选择了最佳分析条件,助熔剂采用钨锡和铁屑,称样量0.1~0.2g,助熔剂用量2.0g,样品粒度0.108m m 左右.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8% ... 提出了用红外吸收法测定铸造碳化钨中的总碳量.根据正交试验选择了最佳分析条件,助熔剂采用钨锡和铁屑,称样量0.1~0.2g,助熔剂用量2.0g,样品粒度0.108m m 左右.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8% ~105%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4% ~1.2% ,其误差符合国标要求.此法具有简单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碳化钨 总碳 测定 红外吸收法
下载PDF
Effect of Ni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 of Matrix in Casting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Reinforced Composite 被引量:3
2
作者 Quan Shan Zulai Li +2 位作者 Yehua Jiang Rong Zhou Yudong Su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20-724,共5页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rix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By using vacuum casting-infiltration method to manufacture casting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reinforced ...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rix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By using vacuum casting-infiltration method to manufacture casting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reinforced composite, the addition of Ni can alter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rix of composite. High carbon chromium steel was chosen as the substrate. The casting process was achieved at 1580 ℃ with vacuum degree of 0.072-0.078 MPa. Padding of the molten steel in each part of the preform was different, and the solidification of each part of the composite was different, too.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rix was variou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mposite. The Ni addition had enlarged the austenite zone in matrix, which would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The phas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mposite was performed by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Fe3W3C was the primary precipitated carbide and its composition had a direct link with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casting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s. The hardness of the matrix mainly depended on the reinforced carbide, i.e. Fe3W3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ing-infiltration casting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Fe3W3C
原文传递
钢、铁基复合材料中铸造碳化钨颗粒的分解过程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汝清 李祖来 +3 位作者 山泉 蒋业华 周荣 隋育栋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通过考察碳化钨颗粒在不同热量条件下的分解状况,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讨论碳化钨颗粒的一种分解现象,提出铸造碳化钨颗粒的分解机理。在不同热量条件下,分析碳化钨颗粒的分解状况,得到碳化钨颗粒的分解机理... 通过考察碳化钨颗粒在不同热量条件下的分解状况,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讨论碳化钨颗粒的一种分解现象,提出铸造碳化钨颗粒的分解机理。在不同热量条件下,分析碳化钨颗粒的分解状况,得到碳化钨颗粒的分解机理,以及热量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试验表明,热量是影响铸造碳化钨颗粒分解的决定性因素,铸造碳化钨中WC和W2C的分解过程存在差异,W2C先于WC分解;不同的热量条件导致颗粒与基体间产生的不同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碳化钨 WC W2C 分解
原文传递
铸造碳化钨颗粒/中锰钢表面复合材料制作新工艺及其理论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于思荣 隋忠祥 +1 位作者 刘耀辉 任露泉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0-34,共5页
开发了铸造碳化钨颗粒/中锰钢表面复合材料的制作新工艺,进行了金属液浸渗颗粒层过程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粘土干砂型或CO2硬化砂型及铬铁加稀土合金改善浸渗性技术,可以制成质量良好的表面复合材料。
关键词 铸造 碳化钨 中锰钢 表面复合材料 金属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新型铸造WC颗粒复合耐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力军 杨瑞林 《硬质合金》 CAS 1998年第4期208-212,共5页
新型铸造WC颗粒复合耐磨材料中的金属基体采用多元合金化,用氧-乙炔焰进行堆焊。研究了该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并测定了材料的宏观硬度和显微硬度。在两种不同的磨损条件下,测定材料的磨料磨损耐磨性,并分析了其磨损机制,研究结... 新型铸造WC颗粒复合耐磨材料中的金属基体采用多元合金化,用氧-乙炔焰进行堆焊。研究了该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并测定了材料的宏观硬度和显微硬度。在两种不同的磨损条件下,测定材料的磨料磨损耐磨性,并分析了其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铸造WC颗粒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组织细化了,其中含有一定量M7C3型碳化物,使金属基体具有较高硬度。在两种磨损条件下,新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均明显高于常用的D35-4及YZ-4材料的耐磨性,在两体磨料损磨时,金属基体的磨损方式主要是显微切削,铸造WC颗粒的磨损则是脆性显微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材料 磨损 金属基 复合材料 铸造碳化钨
原文传递
球形铸造碳化钨硬面材料生产新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佘建芳 《硬质合金》 CAS 1998年第4期241-245,共5页
介绍了球形铸造碳化钨先进的生产方法.并对新方法和传统方法生产的铸造碳化钨质量进行了比较。新方法生产的铸造碳化钨具有碳含量波动小、共晶组织率高、共晶尺寸小、孔隙率低、密度大、硬度高、耐磨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除此,新... 介绍了球形铸造碳化钨先进的生产方法.并对新方法和传统方法生产的铸造碳化钨质量进行了比较。新方法生产的铸造碳化钨具有碳含量波动小、共晶组织率高、共晶尺寸小、孔隙率低、密度大、硬度高、耐磨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除此,新方法成粒率高、能耗少、成本低、售价高和效益好,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组织率 能耗 硬面材料 铸造碳化钨
原文传递
铸造碳化钨反应烧结制备粗晶硬质合金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迪 熊志翔 +3 位作者 白英龙 果世驹 杨霞 徐红霞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11年第4期471-477,共7页
以铸造碳化钨和钴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制备η相粉末,将该粉末与炭黑混合球磨、压制成形,在1 450℃的真空条件下反应烧结制备粗晶硬质合金。探讨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对合成η相的影响,碳含量对硬质合金物相、显微组织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 以铸造碳化钨和钴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制备η相粉末,将该粉末与炭黑混合球磨、压制成形,在1 450℃的真空条件下反应烧结制备粗晶硬质合金。探讨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对合成η相的影响,碳含量对硬质合金物相、显微组织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的氮气气氛中合成了含有Co2W4C和Co6W6C的混合η相粉末;当总碳含量为5.6%(质量分数)时,η相粉末与炭黑反应烧结合成的硬质合金(WC-10Co)样品,晶粒均匀,晶粒尺寸为3.0μm,致密度达到98%,硬度为85.0H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碳化钨 Η相 粗晶硬质合金 反应烧结
下载PDF
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管状堆焊焊条的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维民 颜维 +2 位作者 李建伟 史顺亮 罗勇 《硬质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研制了一种以铸造碳化钨、烧结碳化钨等为主要硬质相(颗粒)的Fe-C合金基复合增强管状堆焊焊条,介绍了该类管状焊条的设计与制造方法,对所研制焊条的堆焊层进行了组织和性能试验。试验证明:所研制的管状焊条在性能上达到甚至优于国外同... 研制了一种以铸造碳化钨、烧结碳化钨等为主要硬质相(颗粒)的Fe-C合金基复合增强管状堆焊焊条,介绍了该类管状焊条的设计与制造方法,对所研制焊条的堆焊层进行了组织和性能试验。试验证明:所研制的管状焊条在性能上达到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替代传统的管状铸造碳化钨堆焊焊条,用于堆焊石油钻井工具,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碳化钨 烧结碳化钨 复合材料 管状焊条
原文传递
铸造碳化钨颗粒增强PDC钻头胎体的三体磨损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可 谢焕文 +1 位作者 刘辛 蔡一湘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371,共8页
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铸造碳化钨颗粒增强PDC钻头胎体材料,胎体材料组织均匀,胎体中碳化钨颗粒完整,碳化钨颗粒与铜合金基体形成均匀扩散层。重点研究了PDC钻头胎体的三体磨料磨损行为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铸造碳化钨颗粒形貌是影响... 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铸造碳化钨颗粒增强PDC钻头胎体材料,胎体材料组织均匀,胎体中碳化钨颗粒完整,碳化钨颗粒与铜合金基体形成均匀扩散层。重点研究了PDC钻头胎体的三体磨料磨损行为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铸造碳化钨颗粒形貌是影响PDC钻头胎体三体磨料磨损行为的主要因素。相对于破碎铸造碳化钨,球形碳化钨内部微裂纹少且无应力集中,具有耐磨增效作用,可显著提高PDC钻头胎体材料的三体磨损性能。球形碳化钨颗粒增强PDC钻头胎体的相对耐磨性是破碎碳化钨颗粒增强PDC钻头胎体的10倍。破碎碳化钨颗粒增强PDC钻头胎体的磨损表面呈现大量铜合金基体犁沟,多角状碳化钨颗粒被磨损变圆滑;而球形碳化钨颗粒增强PDC钻头胎体的磨损表面碳化钨颗粒突出林立,少量碳化钨颗粒被折断或发生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铸造碳化钨 无压浸渗 三体磨料磨损
下载PDF
WC/W_2C_P在NiCrBSi合金中的分解机理及其表面渗碳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书增 鲍崇高 李烨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72-1776,共5页
为了抑制铸造碳化钨颗粒(WC/W2C P)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过度分解,利用SEM、EDS和XRD等测试手段对WC/W2C P在Ni Cr BSi合金中的分解机理及其表面改性渗碳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造碳化钨由WC和W2C两相组成,在Ni Cr BSi合金中WC相... 为了抑制铸造碳化钨颗粒(WC/W2C P)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过度分解,利用SEM、EDS和XRD等测试手段对WC/W2C P在Ni Cr BSi合金中的分解机理及其表面改性渗碳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造碳化钨由WC和W2C两相组成,在Ni Cr BSi合金中WC相比W2C相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熔烧法制备WC/W2C P增强Ni Cr BSi基复合材料涂层的过程中,基体熔液和WC/W2C P发生元素互扩散;WC/W2C P中的化学稳定性差的W2C相与从基体熔液中扩散过来的Ni、Cr等元素反应生成了富W、Ni的碳化物,而化学稳定性好的WC相几乎完整的保留下来;基体中的Ni、Cr元素与从WC/W2C P中扩散过来的W、C元素形成了富W、Ni、Cr的碳化物在凝固过程中析出。经渗碳表面改性后,WC/W2C P表面形成了化学稳定性好的WC壳层,该壳层能有效抑制WC/W2C P在基体中的扩散分解,减少基体中碳化物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处理 分解机理 铸造碳化钨 NICRBSI
原文传递
WC/W_2C_P表面改性对WC/W_2C_P-NiCrBSi/耐热钢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书增 鲍崇高 李烨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70-2274,共5页
以铸造碳化钨(WC/W2C P)为增强颗粒,利用真空熔烧工艺制备了一种结构增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利用SEM,EDS,显微硬度测试和图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WC/W2C P表面改性前、后复合材料中颗粒增强区域(WC/W2C P-Ni Cr BSi)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 以铸造碳化钨(WC/W2C P)为增强颗粒,利用真空熔烧工艺制备了一种结构增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利用SEM,EDS,显微硬度测试和图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WC/W2C P表面改性前、后复合材料中颗粒增强区域(WC/W2C P-Ni Cr BSi)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利用环-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了WC/W2C P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在室温和600℃时的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改性后WC/W2C P在Ni Cr BSi基体中的分解得到了有效抑制,颗粒内部WC/W2C共晶组织的含量与未改性的颗粒相比提高了1.6倍。以表面改性的WC/W2C P为增强颗粒能显著降低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时的磨损率。在600℃时磨损表面形成了层状结构的保护膜,致使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低于室温时的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磨损 铸造碳化钨 表面改性
原文传递
CTC_P/NiCrBSi局域化增强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其高温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书增 鲍崇高 付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64-2370,共7页
以表面改性的铸造碳化钨颗粒(CTCP)为增强体,以NiCrBSi合金为粘结相,以耐热钢为基板采用真空熔烧工艺制备了一种CTCP/NiCrBSi局域化增强耐热钢基复合材料。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了复合材料在25~800℃下的磨损... 以表面改性的铸造碳化钨颗粒(CTCP)为增强体,以NiCrBSi合金为粘结相,以耐热钢为基板采用真空熔烧工艺制备了一种CTCP/NiCrBSi局域化增强耐热钢基复合材料。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了复合材料在25~800℃下的磨损性能,并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增强区域组织致密、CTCP分布均匀,增强区域与耐热钢基板之间的界面由CTCP分解区,γ-Ni等温凝固区和富含(Fe,Cr)-B的扩散影响区3个部分构成;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都小于耐热钢的磨损率,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和相对耐磨性都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800℃时复合材料的相对耐磨性最高,达到耐热钢的1.8倍;在25~600℃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是微观切削、塑变疲劳断裂、CTCP表面由磨料碾压刮擦导致的疲劳剥落和CTCP因NiCrBSi支撑不足导致的折断或脱落,在600~800℃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是微观切削和氧化与磨损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高温磨损 局域化增强 铸造碳化钨
原文传递
不同共晶组织含量铸造碳化钨焊层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伟 谢杰 +2 位作者 余伟 李玉玺 周伍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不同共晶组织含量的铸造碳化钨和镍基自熔合金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转移弧(PTA)堆焊制备各焊层;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G65磨粒磨损测试等研究了各焊层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共晶组织的铸造碳化钨能改... 以不同共晶组织含量的铸造碳化钨和镍基自熔合金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转移弧(PTA)堆焊制备各焊层;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G65磨粒磨损测试等研究了各焊层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共晶组织的铸造碳化钨能改善焊层微观结构,获得硬质相分布均匀、无孔洞、高硬度等特点的焊层;同时能显著提高焊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碳化钨 焊层 共晶组织 等离子转移弧堆焊 微观结构 耐磨性能
下载PDF
感应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球形铸造碳化钨粉体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丽 陈海 +3 位作者 都海良 侯悦 程前 董丽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6,共11页
球形碳化钨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具有高硬度、高韧性和优异的耐磨、耐蚀性等特点,可以对材料表面起到有效保护作用。传统铸造碳化钨粉体多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多角状,流动性差且硬度低,难以满足高性能涂层材料的要求。本文以多角状铸造碳化... 球形碳化钨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具有高硬度、高韧性和优异的耐磨、耐蚀性等特点,可以对材料表面起到有效保护作用。传统铸造碳化钨粉体多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多角状,流动性差且硬度低,难以满足高性能涂层材料的要求。本文以多角状铸造碳化钨粉体为原料,采用感应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球形碳化钨粉体,研究感应等离子体技术工艺参数对碳化钨粉体球化效果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霍尔流速计、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球化处理前后碳化钨粉体的形貌、物相、松装密度、粒度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送粉率为110 g/min、载气流量为5.0 L/min时,采用感应等离子体技术可制备颗粒饱满、表面光滑、分散性良好,球化率高达99%以上,且球形度较好的球形碳化钨粉体。球化后碳化钨粉体无孔洞等缺陷,内部组织为典型的细针状WC和W2C的共晶,组织结构均匀细密。球化后碳化钨粉体的硬度高达3 258HV,提高了408HV;球化后碳化钨粉体的松装密度由8.01 g/cm3提高到9.75 g/cm3,霍尔流速由10.30 s/50 g降低到6.80 s/50 g,粉体的流动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粉体 感应等离子体技术 铸造碳化钨 球化率 工艺参数
下载PDF
铸造碳化钨粉末物性对激光熔覆陶瓷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邹黎明 刘辛 +2 位作者 王蕾 谢焕文 蔡一湘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6-1131,共6页
为研究铸造碳化钨粉末物性对激光熔覆陶瓷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将不同制备方法和粒径的铸造碳化钨粉末添加到Fe基合金粉中,在45号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以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的合金化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 为研究铸造碳化钨粉末物性对激光熔覆陶瓷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将不同制备方法和粒径的铸造碳化钨粉末添加到Fe基合金粉中,在45号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以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的合金化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硬度计分别分析了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以及显微硬度。利用轮式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其常温下的耐磨性能,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莱氏体组成,碳化钨粉末的制备方法和粒径差异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制备的碳化钨粉末能起到最好的增强耐磨作用,粒径细的碳化钨粉末比粒径粗的粉末增强耐磨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碳化钨粉末 激光熔覆 磨损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球形铸造碳化钨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玉玺 贺跃辉 陈楚轩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6年第6期323-328,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球形铸造碳化钨生产方法。球形铸造碳化钨制备技术按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以W、WC、C为原料,通过雾化制备,如旋转雾化、超高温熔炼气体雾化等;另一类是以铸造碳化钨为原料,通过高温改性处理制备,如等离子球化法、感...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球形铸造碳化钨生产方法。球形铸造碳化钨制备技术按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以W、WC、C为原料,通过雾化制备,如旋转雾化、超高温熔炼气体雾化等;另一类是以铸造碳化钨为原料,通过高温改性处理制备,如等离子球化法、感应或电阻加热球化法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能制备出化学性能稳定、显微硬度达3 000 kg/mm2、组织结构均匀致密、100%细等轴树枝状晶粒、流动性能好的球形铸造碳化钨粉末,但因设备、工艺方法等的差异,各种方法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面材料 球形铸造碳化钨 雾化法 电弧熔炼 快速冷凝 显微硬度 细等轴树枝状
下载PDF
碳化钨粉末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胎体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焕文 刘辛 +1 位作者 胡可 蔡一湘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5-1243,共9页
以铸造碳化钨粉末混合镍粉作为骨架粉末,采用无压浸渍工艺制备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胎体材料。研究了碳化钨的粉末粒形、粒度及质量分数对PDC钻头胎体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钨的粉末粒形、粒度及质量分数是... 以铸造碳化钨粉末混合镍粉作为骨架粉末,采用无压浸渍工艺制备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胎体材料。研究了碳化钨的粉末粒形、粒度及质量分数对PDC钻头胎体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钨的粉末粒形、粒度及质量分数是影响胎体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与破碎碳化钨相比,粉末粒度适中的球形碳化钨作为骨架制备的胎体组织更均匀、更致密,胎体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采用150~180μm的球形碳化钨混合13wt%的镍粉作为骨架粉末制备的胎体力学性能优于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217—2000,其硬度、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分别为HRC 34、6.7J/cm^2和82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铸造碳化钨 无压浸渍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 胎体 骨架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球形铸造碳化钨对PDC钻头喷焊层冲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幸雪松 张会增 +1 位作者 胡正惠 刘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300,共7页
本研究采用氧乙炔喷焊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球形碳化钨和多角状碳化钨颗粒增强的镍基喷焊涂层,研究了钢体PDC钻头碳化钨喷焊层的抗冲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球形碳化钨含量的降低,喷焊层的显微硬度降低,断裂韧性增加,孔隙率先增大后趋于... 本研究采用氧乙炔喷焊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球形碳化钨和多角状碳化钨颗粒增强的镍基喷焊涂层,研究了钢体PDC钻头碳化钨喷焊层的抗冲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球形碳化钨含量的降低,喷焊层的显微硬度降低,断裂韧性增加,孔隙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喷焊涂层的抗冲蚀性随球形碳化钨含量的降低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耐腐蚀性是影响喷焊涂层抗冲蚀性最主要的因素。当球形碳化钨含量为30%时,样品抗泥浆腐蚀性能最差,腐蚀—冲蚀互作用最强,导致样品受冲蚀磨损最严重。建议球形碳化钨含量不低于40%,可以保持喷焊层较高的硬度和抗冲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碳化钨 喷焊涂层 腐蚀-冲蚀 PDC钻头
下载PDF
激光熔覆Ni包铸造碳化钨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燕华 崔立山 +1 位作者 涂德銮 李家熔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64,共3页
在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层中,陶瓷相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分布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属陶瓷层的性能。分别利用镍包铸造碳化钨颗粒和铸造碳化钨颗粒进行激光熔覆,对两种涂层进行对比,并对镍包碳化钨涂层的耐磨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 在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层中,陶瓷相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分布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属陶瓷层的性能。分别利用镍包铸造碳化钨颗粒和铸造碳化钨颗粒进行激光熔覆,对两种涂层进行对比,并对镍包碳化钨涂层的耐磨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镍包铸造碳化钨颗粒涂层的质量良好,无裂纹,在Al2O3磨粒干磨损条件下耐磨性比基体提高3-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激光熔覆 镍包铸造 材料 耐磨性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制备的球形铸造碳化钨粉末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蕾 刘辛 +2 位作者 谢焕文 邹黎明 蔡一湘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1,共5页
球形铸造碳化钨粉末是一种新型的超耐磨陶瓷颗粒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球形铸造碳化钨粉末的化学成分、显微形貌、微观组织、相结构、显微硬度、流动性以及松装密度等特性。结果表明:相对等离子重熔球化法和感应重熔球化法而言... 球形铸造碳化钨粉末是一种新型的超耐磨陶瓷颗粒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球形铸造碳化钨粉末的化学成分、显微形貌、微观组织、相结构、显微硬度、流动性以及松装密度等特性。结果表明:相对等离子重熔球化法和感应重熔球化法而言,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制备的球形铸造碳化钨的总碳含量与共晶碳含量理论值的偏差最小、游离碳和杂质含量最低;粉末颗粒内部更致密、共晶组织更细密、显微硬度最高。感应重熔球化方法制得的粉末流动性最好、松装密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铸造碳化钨粉末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