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级联型逆变器的新进展 被引量:72
1
作者 单庆晓 李永东 潘孟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共9页
级联型逆变器作为最早出现的多电平逆变器在大中功率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介绍了级联型逆变器的特点、结构、调制和控制手段的基础上,讨论了均衡控制、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最后介绍了应用情况。
关键词 级联型逆变器 多电平逆变器
下载PDF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65
2
作者 孙宜峰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6-133,共8页
该文针对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几种调制方法,包括阶梯波调制法、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法和载波空间排列SPWM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相电压冗余的特点,通过以1/4输出周期为单位互换各个H桥单... 该文针对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几种调制方法,包括阶梯波调制法、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法和载波空间排列SPWM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相电压冗余的特点,通过以1/4输出周期为单位互换各个H桥单元的输出电压波形,实现了各个H桥单元在一个输出周期内的功率均衡。与现有的功率均衡策略相比,新的策略可以在一个输出周期内达到功率均衡,并具有控制简单,H桥单元功率波动小的优点,同时满足对效率和波形的要求。该文以三单元七电平级联型逆变器为例,对上述功率均衡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级联逆变器 多电平 功率均衡控制
下载PDF
电压电流双闭环瞬时值控制级联逆变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谢少军 陈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9-594,共6页
研究了基于倍频载波移相 SPWM和电压电流双闭环瞬时值反馈技术的级联逆变器。采用倍频调制技术提高了逆变器的等效开关频率 ,减少了滤波元件。采用瞬时值控制技术可以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和提高非线性负载适应能力。在电流控制环中 ,用... 研究了基于倍频载波移相 SPWM和电压电流双闭环瞬时值反馈技术的级联逆变器。采用倍频调制技术提高了逆变器的等效开关频率 ,减少了滤波元件。采用瞬时值控制技术可以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和提高非线性负载适应能力。在电流控制环中 ,用电容电流反馈取代传统的电感电流反馈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外特性硬度。仿真和试验验证了电压电流双闭环瞬时值控制级联逆变器具有优良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逆变器 载波相移SPWM 倍频 瞬时值控制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级联型逆变器PWM信号随机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单庆晓 潘孟春 +1 位作者 李圣怡 胡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级联型逆变器具有开关冗余和隔离直流电源冗余。该文提出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来均衡开关和电源的利用率。当控制器给出输出电平后,电源和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是由两个随机函数决定的。随机函数具有均匀分布特性,可以由线性同余法来实现。... 级联型逆变器具有开关冗余和隔离直流电源冗余。该文提出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来均衡开关和电源的利用率。当控制器给出输出电平后,电源和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是由两个随机函数决定的。随机函数具有均匀分布特性,可以由线性同余法来实现。当输出波形正负对称时,逆变器的每个单元处于工作状态的概率是相同的。随着逆变器工作时间的延长,各单元的利用率自然趋于相同。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型逆变器 随机函数 PWM信号 随机分配方法 多电平逆变器
下载PDF
基于混合频率载波调制的多电平PWM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毅 石新春 +2 位作者 朱凌 李和明 鲁志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8-192,共5页
混合多电平功率变换电路因在输出电压电平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的级联单元较少而受到关注。但由于其控制算法并未作相应扩展,影响了该电路的实用化。该文在分析混合七电平逆变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混合功率单元的混合频率... 混合多电平功率变换电路因在输出电压电平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的级联单元较少而受到关注。但由于其控制算法并未作相应扩展,影响了该电路的实用化。该文在分析混合七电平逆变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混合功率单元的混合频率载波PWM调制法。与现有控制算法相比,该方法可使混合功率变换电路的各基本单元都参与PWM调制,避免了低压单元的电流倒灌问题。基于该控制策略给出了各基本单元驱动信号的生成方法,并在研制的混合七电平变频实验装置上实现了该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 PWM调制 PWM控制 逆变电路 载波调制 控制算法 基本单元 功率变换 级联 功率单元
下载PDF
基于最小有功注入策略的新型级联H桥逆变器动态电压恢复器 被引量:14
6
作者 侯世英 刘早晨 +1 位作者 嵇丽明 庹元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6-101,共6页
基于最小有功注入策略,提出一种新型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结构,其主要结构由基本的级联H桥逆变器和并联的晶闸管开关电感组成。文章分析了新型DVR的电路拓扑和基本原理,推导了最小有功注入策略,分析了DVR的... 基于最小有功注入策略,提出一种新型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结构,其主要结构由基本的级联H桥逆变器和并联的晶闸管开关电感组成。文章分析了新型DVR的电路拓扑和基本原理,推导了最小有功注入策略,分析了DVR的补偿能力和负载功率因数的关系,并设计了合适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新型DVR可以处理更严重和更长时间的电压跌落,大大减少了DVR的有功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逆变器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 最小有功注入 功率因数 并联电感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级联式变频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新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1-425,共5页
研究级联式变频器功率管开路故障准确诊断问题,级联式变频器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且功率管开路故障的隐蔽性高难以被发现,传统的BP神经网络具有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难以准确的判断出故障。为了提高级联式变频器故... 研究级联式变频器功率管开路故障准确诊断问题,级联式变频器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且功率管开路故障的隐蔽性高难以被发现,传统的BP神经网络具有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难以准确的判断出故障。为了提高级联式变频器故障诊断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粒子群(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针对粒子群算法易早熟且后期迭代精度不高等缺陷,并对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进行了改进,并对部分粒子进行了变异。然后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改进PSO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极大的提高了级联式变频器故障诊断的精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粒子群算法 级联式变频器
下载PDF
任意路通用PWM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海兵 姚文熙 +2 位作者 江辉鸿 邢岩 吕征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5-119,129,共6页
针对多电平变换器PWM信号通道多和PWM信号同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WMIP核的多路PWM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利用搭积木(Building Blocks)的方法即可方便构建任意路PWM发生器。所有PWM信号采用同一个时基,并且每路PWM均有独立的控制寄存器... 针对多电平变换器PWM信号通道多和PWM信号同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WMIP核的多路PWM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利用搭积木(Building Blocks)的方法即可方便构建任意路PWM发生器。所有PWM信号采用同一个时基,并且每路PWM均有独立的控制寄存器,容易实现PWM信号的严格同步和不同调制策略。该发生器具有友好的接口,以简化与DSP或MCU等控制芯片的接口设计。最后,设计了一个适用于三相三电平级联变换器的24路PWM发生器,实验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简洁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 脉冲宽度调制 知识产权 级联变换器
下载PDF
一种具有高性价比的五电平逆变器拓扑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云 孙力 +1 位作者 吴凤江 严冬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90,共6页
为了提高五电平逆变器的性价比,在分析传统五电平逆变器拓扑的基础上,重组H桥级联结构与中点电位结构,只增加一个功率开关管构成辅助开关,跨接一个H桥与两个直流电压源,提出一种新型五电平逆变器拓扑。通过不同的开关组合,进而得到五电... 为了提高五电平逆变器的性价比,在分析传统五电平逆变器拓扑的基础上,重组H桥级联结构与中点电位结构,只增加一个功率开关管构成辅助开关,跨接一个H桥与两个直流电压源,提出一种新型五电平逆变器拓扑。通过不同的开关组合,进而得到五电平输出电压。对H桥级联型五电平拓扑与新型拓扑的结构及输出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在输出相同电平的情况下,新型拓扑单元性价比高,验证了新型拓扑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电平逆变器 高性价比 级联型逆变器 H桥 辅助开关
下载PDF
基于阶梯波与瞬时值反馈混合控制的光伏并网级联逆变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元娣 夏敏学 朱忠尼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72-176,185,共6页
针对传统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阶梯波与电流瞬时值反馈混合控制的光伏并网级联逆变器方案。该方案一部分级联单元采取梯形波控制,一部分级联单元采取带电流瞬时值反馈的倍频正弦脉冲宽度调制,2个部分串联叠加形成... 针对传统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阶梯波与电流瞬时值反馈混合控制的光伏并网级联逆变器方案。该方案一部分级联单元采取梯形波控制,一部分级联单元采取带电流瞬时值反馈的倍频正弦脉冲宽度调制,2个部分串联叠加形成输出电压。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分析表明:调节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波的移相角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幅值和功率因数;逆变器输出电压低频谐波主要由阶梯波引起,为输出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阶梯波调制逆变器的触发角提出了一种简易算法,该算法适用于电压级差不等模式且可实现触发角在线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有效降低开关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逆变器 梯形波控制 瞬时值反馈控制 光伏并网发电 触发角计算
下载PDF
基于谐波注入法的级联型逆变器谐波消除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思国 陆佳政 +1 位作者 欧阳红林 李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4-202,共9页
为了减小H桥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中的低次谐波含量,对通过控制各H桥开关角实现级联逆变器谐波消除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解方程组消除特定谐波中高次多变量方程组难于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谐波注入法消除谐波的方法。... 为了减小H桥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中的低次谐波含量,对通过控制各H桥开关角实现级联逆变器谐波消除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解方程组消除特定谐波中高次多变量方程组难于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谐波注入法消除谐波的方法。其以等面积法和谐波注入为基础,利用该方法,不论多少阶梯电压波形,仅需解几个简单的方程和进行数次迭代就可以有效减小各次谐波。最后在五H桥级联型逆变器上进行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逆变器 高次多变量方程组 谐波注入法 等面积法
下载PDF
基于载波移相控制的模块化串并联逆变器非理想条件谐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轶涵 郭鸿浩 陈家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90-1704,共15页
随着多电与全电飞机的大量应用,对航空静止变流器(ASI)的功率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模块化串、并联方式实现功率扩容,并结合载波移相调制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开关频率谐波成分。但是在机载场合组合模块间的参数不平衡,以... 随着多电与全电飞机的大量应用,对航空静止变流器(ASI)的功率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模块化串、并联方式实现功率扩容,并结合载波移相调制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开关频率谐波成分。但是在机载场合组合模块间的参数不平衡,以及基于模拟电路的控制方式,致使控制信号中易叠加额外低频或直流偏置扰动,导致ASI输入、输出侧叠加额外的谐波成分,对航空电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造成影响。该文基于桥臂输出电压谐波分布模型,采用双重傅里叶分析与指数函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虑扰动分量这一非理想条件下,对模块化载波移相串、并联ASI的输入、输出谐波分布进行分析与比较,揭示了模块化组合式ASI的谐波分布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 级联逆变器 双重傅里叶分析 谐波分布
下载PDF
级联型多电平动态电压恢复器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申科 王建赜 纪延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86,共4页
针对级联型多电平无串联注入变压器拓扑结构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详细定量分析DVR的稳态工作特性。分析表明调节补偿电压相角,可以实现稳定直流电容电压。提出通过调节DVR注入电压相角实现快速补偿电网电压跌落的同时保持直流侧电压... 针对级联型多电平无串联注入变压器拓扑结构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详细定量分析DVR的稳态工作特性。分析表明调节补偿电压相角,可以实现稳定直流电容电压。提出通过调节DVR注入电压相角实现快速补偿电网电压跌落的同时保持直流侧电压稳定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最小能量补偿模式的基础上,将比例积分控制引入到注入电压生成方法中,DVR从电网吸收或发出有功功率,储能电容随之充电或放电以使电压恢复到额定值。为了减小直流电容间的电压偏差,进而提出采用闭环PI控制解决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工作时H桥单元之间的电容电压均衡问题的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压恢复器 级联型逆变器 最小能量 直流侧电压 注入电压
下载PDF
单一直流电源供电七电平级联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元娣 林洁 +1 位作者 刘涤尘 朱忠尼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1,共7页
针对传统的级联逆变器需要多个独立直流电源供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只需一个直流电源供电、可实现七电平输出的级联逆变器。分析了这种级联逆变器的两种工作模式,给出了逆变器的控制调节方法。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单一直流电源... 针对传统的级联逆变器需要多个独立直流电源供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只需一个直流电源供电、可实现七电平输出的级联逆变器。分析了这种级联逆变器的两种工作模式,给出了逆变器的控制调节方法。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单一直流电源供电七电平级联逆变器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这种级联逆变器不但控制简单,能输出很好的电压波形,还可以减少直流电源数,提高直流电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逆变器 多电平逆变器 单一直流电源供电 光伏并网发电
下载PDF
阶梯波调制级联逆变器触发角的一种简便算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元娣 刘涤尘 +1 位作者 宋庆国 朱忠尼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40,共6页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除有效降低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外,它还可以通过波形叠加改善输出波形的质量。阶梯波调制还可以减少开关次数、提高转换效率、降低EMI,是级联逆变器常用的一种工作模式。但目前国内外文献介绍的阶梯波调制的级联逆变器的...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除有效降低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外,它还可以通过波形叠加改善输出波形的质量。阶梯波调制还可以减少开关次数、提高转换效率、降低EMI,是级联逆变器常用的一种工作模式。但目前国内外文献介绍的阶梯波调制的级联逆变器的触发角的计算方法存在计算复杂,而且只适用等电压差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同电压级差的阶梯波调制级联逆变器触发角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级联逆变器、燃料电池级联逆变器的应用。此方法遵循等面积法原则,通过一定的约束条件,实现在线计算,利于工程实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逆变器 阶梯波调制 触发角计算 不同电压级差 多电平逆变器
下载PDF
电流滞环控制级联型逆变器的矢量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思国 欧阳红林 晏建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0-1266,共7页
为寻求更适合的级联型逆变器的调制方法,研究了电流滞环控制级联型逆变器的矢量控制。该法采用与单极性正弦脉宽调制(简称SPWM调制)相似的单极性电流滞环控制,控制脉冲产生简单。电流滞环控制时采用动态调整滞环宽度实现开关频率恒定,... 为寻求更适合的级联型逆变器的调制方法,研究了电流滞环控制级联型逆变器的矢量控制。该法采用与单极性正弦脉宽调制(简称SPWM调制)相似的单极性电流滞环控制,控制脉冲产生简单。电流滞环控制时采用动态调整滞环宽度实现开关频率恒定,可用类似相移SPWM脉冲产生方式来实现电流滞环控制时H桥级联型逆变器一相多H桥移相控制脉冲的产生;电流滞环控制的级联型逆变器按转子磁场定向矢量系统采用转子闭环,磁甸开环控制。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正确,逆变器转速外环跟踪性快速,矢量系统动静态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滞环控制 开关频率恒定 单极性 转子磁场定向 矢量控制 级联逆变器
下载PDF
基于最小有功注入策略的级联逆变器动态电压恢复器 被引量:6
17
作者 侯世英 刘早晨 +1 位作者 嵇丽明 庹元科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6,共4页
基于最小有功注入策略,对使用电容储能的级联逆变器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补偿电压跌落新方法进行了研究,选取负载电流相量为参考相量对DVR进行相量图分析,使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更清晰,便于定量求解。定量分析了DVR的补偿能力和负荷功率... 基于最小有功注入策略,对使用电容储能的级联逆变器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补偿电压跌落新方法进行了研究,选取负载电流相量为参考相量对DVR进行相量图分析,使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更清晰,便于定量求解。定量分析了DVR的补偿能力和负荷功率因数的函数关系,据此得到了4种不同功率因数下DVR注入有功功率和补偿电压跌落的曲线。设计了优化DVR注入有功功率的控制方式,特别考虑了DVR注入电压达到最高限额的补偿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最小电容储能的情况下,最小有功功率注入策略级联逆变器降低了DVR装置与电力系统交换的有功功率以及直流侧电容的容量,可以处理更长时间和更严重的电压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跌落 级联逆变器 动态电压恢复器 最小有功注入 功率因数
下载PDF
基于共直流电压母线级联型超导储能系统的动态电压恢复器最小能量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文勇 张志丰 肖立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4,共6页
构造了基于共直流电压母线级联型超导储能系统的动态电压恢复器,根据该装置直流母线电压可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最小能量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的幅值,实现了有功功率从电网经十二脉波二极管整流器到... 构造了基于共直流电压母线级联型超导储能系统的动态电压恢复器,根据该装置直流母线电压可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最小能量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的幅值,实现了有功功率从电网经十二脉波二极管整流器到直流电压母线的可控传输,减少了对斩波器输出有功功率的需求,降低了超导磁体的储能量,延长了电压暂降的补偿时间。同时,文中还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实现了动态电压的补偿和最小能量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储能(SMES)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 最小能 量控制 级联逆变器
下载PDF
太阳能发电并网系统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树 刘建政 +2 位作者 赵争鸣 吴理博 王健 《电力电子》 2003年第2期24-28,共5页
太阳能发电系统并网技术是当前太阳能应用中一个研究重点。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太阳能并网系统,其外环功率环和内环电流环分别实现了系统的功率点确定和电流的优化逆变。文中详细分析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级联五电平逆变桥控制、循... 太阳能发电系统并网技术是当前太阳能应用中一个研究重点。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太阳能并网系统,其外环功率环和内环电流环分别实现了系统的功率点确定和电流的优化逆变。文中详细分析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级联五电平逆变桥控制、循环式优化算法等太阳能利用中的新技术;给出相应的仿真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系统并网 双闭环控制 MPPT 级联五电平逆变桥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1.2 kV SiC MOSFETs in Multilevel Cascaded H-bridge Three-phase Inverter for Medium-voltage Grid Applications 被引量:6
20
作者 Haider Mhiesan Janviere Umuhoza +2 位作者 Kenneth Mordi Chris Farnell H.Alan Mantooth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SCD 2019年第2期1-13,共13页
A study is conducted to evaluate 1.2 kV silicon-carbide(SiC)MOSFETs in a cascaded H-bridge(CHB)three-phase inverter for medium-voltage applications.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opology is to remove the need for a bulky 6... A study is conducted to evaluate 1.2 kV silicon-carbide(SiC)MOSFETs in a cascaded H-bridge(CHB)three-phase inverter for medium-voltage applications.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opology is to remove the need for a bulky 60 Hz transformer normally used to step up the output signal of a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to a medium-voltage level.Using SiC devices(1.2-6.5 kV SiC MOSFETs)which have a high breakdown voltage,enables the system to meet and withstand the medium-voltage stress using only a minimal number of cascaded modules.The SiC-based power electronics when used in the presented topology considerably reduce the complexity usually encountered when Si devices are used to meet the medium-voltage level and power scalability.Simulation and 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a low-voltage prototype verifies the nine-level CHB topology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switching devices cascaded h-bridge inverter medium voltage AC grid energy stor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