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佳 胡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8期2655-2657,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慢性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测因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病程、颈动脉斑块、...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慢性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测因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病程、颈动脉斑块、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微量清蛋白在有无慢性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收缩压升高、病程长、颈动脉斑块、尿微量清蛋白>30 mg/L预测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对风险比(OR)分别为2.035、2.173、6.389、1.590、2.796。收缩压、颈动脉斑块、尿微量清蛋白为独立于年龄、病程的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测因子。结论独立于年龄和病程,收缩压、颈动脉斑块、尿微量清蛋白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测因子。收缩压、颈动脉斑块和尿微量清蛋白对于筛选出需要早期防治的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高危人群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收缩压 颈动脉斑块 尿微量清蛋白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Visfatin和IL-6表达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蒯正平 龚庆悦 +2 位作者 严建军 朱军 王连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通心络治疗组(A组)及常规治疗组(B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3颗,每日3次,6个月后观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通心络治疗组(A组)及常规治疗组(B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3颗,每日3次,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内脏脂肪因子(visfatin)和IL-6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A组治疗6个月后的visfatin和IL-6浓度下降明显[(10.20±0.70)ng/L vs.(9.60±0.77)ng/L和(9.45±0.69)pg/L vs.(9.03±0.81)pg/L](P<0.05)。A组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面积在用药后有降低和减小的趋势,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抑制冠心病患者血清visfatin和IL-6的表达,但对颈动脉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脏脂肪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冠心病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清尿酸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剑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80例ICV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6例,脑梗死44例)患者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及血清尿酸含量检测。结果有2处、≥3处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尿酸浓度[(342.7±8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80例ICV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6例,脑梗死44例)患者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及血清尿酸含量检测。结果有2处、≥3处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尿酸浓度[(342.7±86)pmol/L、(398.7±58)pmol/L]明显高于只有1处和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328.3±92)pmol/L、(289.5±83)pmol/L](P<0.05,P<0.01)。只有1处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尿酸浓度与无颈动脉斑块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程度越重的患者其血清尿酸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 尿酸
下载PDF
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GDF15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颖 李国春 +3 位作者 李婷婷 龚丽娜 王忆 巫开文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3387-3391,共5页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人群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探索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GDF15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合格中老年住院人群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颈...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人群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探索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GDF15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合格中老年住院人群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颈动脉斑块B型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30例)、1个斑块组(28例)、>1个斑块组(32例);依据B型超声观察颈动脉斑块特征,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3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23例),无斑块组30例。比较各组之间GDF15水平和生化指标差异,采用有序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斑块数量和稳定性的因素,计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1个斑块组GDF15水平[(1108.95±543.15)pg/mL]均高于1个斑块组[(876.02±264.7)pg/mL]和无斑块组[568.81±324.81)pg/mL](P<0.01);将GDF15四分位分组,以无斑块组为参比,调整相关因素后,25~50分位、>50~75分位、>75分位区段人群与25分位以下区段人群比较,颈动脉斑块数量升高一个等级的OR值分别为4.212(95%CI:1.133~15.642)、15.518(95%CI:3.947~61.007)、13.599(95%CI:3.059~60.461);不稳定斑块组GDF15水平[(1244.61±596.17)pg/mL]高于稳定斑块组GDF15的>50~75分位、75分位以上区段GDF15人群[(848.35±223.71)pg/mL](P<0.01),发生不稳定斑块的OR值是25分位以区段下的12.277(95%CI:0.937~172.744)和31.937(95%CI:1.852~550.729)倍(P<0.05)。结论中老年T2DM人群GDF15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数量及斑块稳定性相关,高GDF15水平人群颈动脉斑块数量危险性增加,不稳定斑块危险性增加,GDF15水平可能与中老年T2DM并发心血管疾病有关,并可监测心血管意外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GDF15 中老年人群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斑块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5
作者 陈犇 鲁瑾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5-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69例,分别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和有无下肢动脉斑块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组(131例)和无颈动脉斑块组(138例)、下...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5-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69例,分别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和有无下肢动脉斑块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组(131例)和无颈动脉斑块组(138例)、下肢动脉斑块组(134例)和无下肢动脉斑块组(13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3.15(2.79,3.79)g/L vs 2.99(2.66,3.42)g/L,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为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38,95%CI 1.061~2.078,P<0.05)。下肢动脉斑块组和无下肢动脉斑块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部位外周动脉斑块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不同。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升高,且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后纤维蛋白原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下肢动脉斑块与凝血功能指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斑块 下肢动脉斑块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Association between Fundus Atherosclerosis and Carotid Arterial Atherosclerosis
6
作者 Ting Wang Xiaoqian Xu +2 位作者 Ruifang Xiang Juan Wang Xiaoqin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CAS 2023年第5期282-289,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undus atherosclerosis and carotid arterial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A total of 516 people undergo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Deyang People’s Hospital between June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undus atherosclerosis and carotid arterial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A total of 516 people undergo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Deyang People’s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20 and Dec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undus atherosclerosis and carotid arterial atherosclerosis were evaluated by fundus photography and 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 respectively. Results: Among the 516 physical examination patients, 198 (38.4%) had normal fundus examination, and 318 (61.6%) had fundus arteriosclerosis. Among them, 166 cases were of grade I (32.2%), 86 cases were of grade II (16.7%), and 66 cases were of grade III (12.8%). There were 286 cases (55.4%) without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201 cases (38.9%)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33 cases (6.4%) with carotid stenosis. Fundus arteriosclerosis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vulnerable plaques, plaque scores, and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P Conclusion: In summary,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rtery disease and the degree of arteriosclerosis in the eyeground. Fundus photography is a simple, non-invasive, and easily acceptable method of inspec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it are useful in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guiding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clinical cases. This can help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tid arterial Atherosclerosis FUNDUS carotid plaque carotid Stenosis ULTRASONOGRAPHY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与同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帆 卢柳西 +4 位作者 姜中碧 田梦婕 金戈 李兴贵 展群岭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下简称颈动脉斑块)的分布与同侧脑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34例颈动脉系疾病导致脑梗死的患者左、右侧颈动脉斑块数量、大小、位置及性质,并比较斑块检出率、双侧颈动脉斑块... 目的探讨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下简称颈动脉斑块)的分布与同侧脑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34例颈动脉系疾病导致脑梗死的患者左、右侧颈动脉斑块数量、大小、位置及性质,并比较斑块检出率、双侧颈动脉斑块致同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左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55.97%)显著高于右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4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左侧颈动脉斑块较右侧更大(t=2.267,P=0.025);位于颈动脉干左侧的斑块(35/84)较右侧多(1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P=0.032)。左侧颈动脉斑块致同侧大脑半球脑梗死发生率(61.11%)较右侧(48.1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颈动脉斑块易发于左侧,左侧颈动脉斑块致更多同侧脑梗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7期2578-2579,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分别测定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其斑块特征。按国际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高血压1、2、3级三组。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分别测定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其斑块特征。按国际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高血压1、2、3级三组。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逐渐增厚。颈动脉2级组与对照组、1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3级组与对照组、1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1级组与对照组、3级组与2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粥样斑块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斑块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各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快的超声特征,为早期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粥样硬化斑块 高血压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尿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庞潇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2期2029-2031,共3页
目的探寻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患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血清CRP、UA水平检测,分析颈动脉斑块数量与CRP、UA的关系。结果 2处和≥3处颈动脉斑块组血清CRP和UA... 目的探寻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患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血清CRP、UA水平检测,分析颈动脉斑块数量与CRP、UA的关系。结果 2处和≥3处颈动脉斑块组血清CRP和UA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1处颈动脉斑块组血清CRP和UA水平与无斑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与UA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和U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数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和UA水平,可以预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C反应蛋白 尿酸
下载PDF
别嘌醇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蒋军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5期130-132,140,共4页
目的探讨别嘌醇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 目的探讨别嘌醇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别嘌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稳定斑块发生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稳定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斑块面积[(0.24±0.12)cm2]与观察组[(0.23±0.11)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斑块面积[(0.17±0.07)cm2]明显小于对照组[(0.21±0.09)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尿酸水平[(528±58)μmol/L]与对照组[(530±60)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酸水平为(416±94)μ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的(525±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2例(3.3%)患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达正常上限值2倍以上,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疗效显著,可有效稳定颈动脉斑块,减少斑块面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醇 阿托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肠溶片 缺血性脑卒中 颈部动脉斑块
下载PDF
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庆 田凌 +3 位作者 张国荣 王懿 徐文静 邓文静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我中心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和双侧颈总动脉内膜检测,...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1月期间我中心就诊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和双侧颈总动脉内膜检测,按照血尿酸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分成A组(血尿酸组)52例、B组(尿微量白蛋白组)49例、c组(正常组)49例、D组(混合组)50例,分析比较4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结果:A组、B组和D组内膜增厚和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且差异显著(P〈0.05);D组内膜增厚和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且差异显著(P〈0.05);A组、B组内膜增厚和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变化和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血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指标,临床治疗中在降血压的同时要注意血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尿微量白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的调脂效果及其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12
作者 蒋宜 唐渝平 徐幸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9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及调脂疗效。方法 65例高脂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d,测定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及调脂疗效。方法 65例高脂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d,测定治疗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均明显缩小(P<0.01),血脂TC,TG,LDL-C明显下降,HDL-C升高(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可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下载PDF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邓远琼 柳超平 +2 位作者 易小红 斯轶凡 彭小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7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分别测定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并观察其斑块特征。结果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颈动脉的内一中膜厚度...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分别测定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并观察其斑块特征。结果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疾病组颈动脉的内一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脑血管疾病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早发现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血清五聚素3、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号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0
14
作者 李凤 朱余友 +2 位作者 杨孙凤 程娟 李淮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五聚素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号(MES)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CISS),选取起病72 h内大... 目的探讨血清五聚素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以及微栓子信号(MES)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CISS),选取起病72 h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使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颈动脉斑块的解剖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0例)和稳定斑块组(38例),并同期从体检中心选取健康成人3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血清PTX3、hsCRP以及Lp-PLA2水平,分析各组间三种血液学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分别对三种血液学指标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患者行TCD监测,分析两组之间MES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不稳定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血清Hcy、hs-CRP、PTX3、Lp-PLA2水平及高血压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他汀类用药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PTX3、Lp-PLA2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MES检出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TX3、Lp-PLA2水平是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PTX3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P<0.05),其临界值为2.57 ng/m L时,灵敏度为78.9%,特异度为84.2%。血清Lp-PLA2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P<0.05),其临界值为54.35μg/L时,灵敏度为72.9%,特异度为81.6%。结论血清PTX3、Lp-PLA2水平可能是预测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生物学指标。MES监测对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稳定性 五聚素3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微栓子信号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60
15
作者 王鹏 修春红 王岚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5-1178,共4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之间有密切的关联,代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外膜等参数与心脑血管疾病呈正性相关,能够预测心血管事件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外膜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56
16
作者 洪玉娥 吴倩 贺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9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04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分析人组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吸烟、饮酒与CAA斑块发生率的...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9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04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分析人组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吸烟、饮酒与CAA斑块发生率的关系,观察不同等级的CAA斑块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高龄、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吸烟者CAA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0.01);.脑梗死组CAA斑块的发生率较非脑梗死组明显增加(P〈0.01);有斑块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2级CAA斑块的发生率及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CAA斑块的形成与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因素有关,CAA斑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6
17
作者 聂建军 盛晓燕 杨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睡前口服阿司匹100 mg,每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10 mg,每天1次,2组均连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睡前口服阿司匹100 mg,每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10 mg,每天1次,2组均连用2周。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调查;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系数(MD);用磁共振血流量扫描(MRS)测定胆碱化合物(Cho)、肌酸酐复合物(Cr)、肌醇(m I)以及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峰值,并计算NAA/Cr、Cho/Cr、m I/Cr的比值;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Mo CA总分分别是(27.32±1.29),(23.18±1.34)分;这2组的左侧颞叶m I/Cr值分别是0.47±0.08,0.52±0.07;这2组的右侧额叶NAA/Cr值分别是1.56±0.41,1.44±0.0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1.67%(55例/60例),80.00%(48例/6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血栓患者,可改善明显颈动脉斑块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钙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原文传递
超声、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1
18
作者 臧艳芳 袁振林 +1 位作者 董军见 邓瑞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5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CT血管造影(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分布、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50例拟诊为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入院一周内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 目的观察超声、CT血管造影(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分布、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50例拟诊为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入院一周内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CTA检查,观察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斑块数量、分布、性质,分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结果 CTA在ICA上斑块检出数量明显多于CDUS;两种检查方式在ICA各类型斑块检出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US对CCA上易损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CTA(P<0.05);CTA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检出率98.0%,显著高于CTA的84.0%(P<0.05)。结论 CTA在ICA段斑块检出、颈动脉狭窄评估中具有优势,而CDUS能更好判断斑块表面是否规则或存在溃疡,在CCA易损斑块评估中更具价值,两种检查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可相互配合,为颈动脉狭窄患者诊疗提供更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 颈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斑块形态 易损斑块
下载PDF
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穆玉明 韩伟 +3 位作者 吴伟春 汪师贞 吐尔逊娜依 唐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结构的形态学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寻找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指标。方法 对 13 7例受检者包括 :脑梗死组 3 8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组 5 9例及对照组 40例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 探讨颈动脉结构的形态学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寻找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指标。方法 对 13 7例受检者包括 :脑梗死组 3 8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组 5 9例及对照组 40例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其颈总动脉及分叉处的内 中膜厚度 (IMT)和斑块情况进行测定 ,同时测定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变化指标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 (RI)、血管搏动指数 (PI)、血流量 ,并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①脑梗死组的IMT明显高于TIA组与对照组 ,TIA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脑梗死、TIA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 73 .7%、2 8.8%和 2 5 % ,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最高。②与其他两组相比较 ,TIA组的PSV、EDV和PSV/EDV均减低 ,PI和RI均增高 ,脑梗死组的血流量下降最明显。③通过判别分析表明 ,可以通过对超声指标的测量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结论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和检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 超声 斑块 内-中膜厚度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5
20
作者 李雯 周勇 +4 位作者 刘雪梅 刘秀荣 吴寿岭 赵性泉 朱颖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共633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死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共633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22.1%,稳定斑块的检出率为19.2%。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增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男性、高龄(50~<60,60~<70,≥70岁)、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774、2.357、4.191、8.968、1.751、1.499、1.446;男性、高龄(50~<60,60~<70,≥70岁)、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高三酰甘油、吸烟是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017、3.570、10.776、48.526、1.777、1.974、1.614、1.616。结论中老年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颈动脉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高龄、收缩压、空腹血糖、LDL-C。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吸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不稳定斑块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