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龚巧鹭 雷倩 +2 位作者 曾佳 李娜 屈云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3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96例COPD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96例COPD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运动能力。结果干预后12周,观察组pH值、血氧分压(PaO_(2))、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FEV 1/FVC、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差值的绝对值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后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观察组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方根(RMSSD)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显示,观察组的运动恢复期最大摄氧量(VO_(2)max)、无氧阈(AT)、最大运动负荷(MW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肺动脉血气功能、心率变异性指标,显著提升其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心率变异性 肺功能
下载PDF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赖德清 袁亚迪 +1 位作者 谢晓梅 杨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0期86-91,共6页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肺病,仅依靠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目前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具体锻炼方法和运动强度仍缺少统一标准。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IP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肺病,仅依靠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目前心肺康复运动训练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具体锻炼方法和运动强度仍缺少统一标准。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IP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都江堰市医疗中心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IPF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氧化氮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6 min步行距离(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呼吸力学指标〔吸气末跨肺压(Ptp-ei)、呼气末跨肺压(Ptp-ee)、跨肺驱动压(ΔPt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IPF患者干预后呼吸力学指标与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FVC%、FEV1%、DLCO%、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PaO2、PaCO2、OI、Ptp-ei、Ptp-ee、ΔPtp及干预后FEV1%、PaCO2、Ptp-e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VC%、DLCO%、PaO2、OI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Borg呼吸困难评分、Ptp-ei、ΔPt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FVC%、FEV1%、DLCO%、PaO2、OI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6MWD长于本组干预前,Borg呼吸困难评分、Ptp-ei、ΔPtp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PF患者干预后Ptp-ei、ΔPtp与6MWD呈负相关,与Borg呼吸困难评分呈正相关(P<0.05);IPF患者干预后Ptp-ee与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IPF患者的心肺功能,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肺功能 动脉血气 呼吸力学
下载PDF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谷云凤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3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肺康复运动训...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肺康复运动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检测计算两组患者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变化,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
下载PDF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s
4
作者 Na Yan Maiding He +9 位作者 Jinyue Jiang Juan Luo Ping Zhan Xichan Wang Xia Gao Jianzhu Wang Na Yin Fang Ye Jinghua Yu Shiyi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S 2024年第9期557-566,共10页
In today’s society, the incidence of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is increasing annually, seriously affect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developing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i... In today’s society, the incidence of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is increasing annually, seriously affect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developing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first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interval training, and strength training on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Based on this, a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is designed, which includes personalized training plans,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patient education, and regular follow-up visits. The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lan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has certain scientific practicability,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rehabilitation centers and communities, which is helpful fo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to a wider range of patients with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Aerobic exercise Interval training
下载PDF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茜 潘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2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8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教育管理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8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教育管理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以及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VC(3.07±0.74)L、FEV1(2.72±0.44)L、FEV1/FVC(84.16±6.61)%均高于对照组的(2.76±0.21)L、(2.36±0.48)L、(72.23±5.27)%,6 min步行距离(455.73±17.23)m长于对照组的(343.91±18.69)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1.25±3.80)、(80.65±2.78)、(79.72±2.79)分,高于对照组的(67.78±4.15)、(68.89±3.31)、(67.82±3.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应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中,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增强心肺功能和心肺耐力,减轻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TCA术前后及康复运动后的心肺功能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刚 李京平 +4 位作者 孙福成 何青 季福绥 王茂斌 邓开伯 《中国康复》 1998年第4期148-151,共4页
为比较冠心病患者PTCA术或PTCA加支架术前后和康复运动后的心肺功能指标,确定PTCA术或加支架术的急性效果,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于PTCA术或加支架术前后和康复运动训练后进行运动心肺功能评定。结果:PTCA术或加支... 为比较冠心病患者PTCA术或PTCA加支架术前后和康复运动后的心肺功能指标,确定PTCA术或加支架术的急性效果,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于PTCA术或加支架术前后和康复运动训练后进行运动心肺功能评定。结果:PTCA术或加支架术后患者的运动时间和最大运动负荷量明显提高(P<0.05),运动中的最大心率和心率增值非常显著提高(P<0.05和0.01),运动诱发的心电图ST段压低显著改善(P<0.002),最大代谢当量(METs)、每分通气量(VE)和最大氧耗量(VO2max)显著提高(P<0.002、0.005和0.05);康复运动训练8~12周后患者的运动时间非常显著延长(P<0.01),METs、VO2max和VE进一步显著提高(P<0.05)。提示PTCA术或加支架术配合康复运动训练可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肺运动试验 康复运动 PTCA
下载PDF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颖颖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3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心肺康复运动训练用于COPD稳定期的价值。方法该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来院治疗的71例COPD患者,均处于疾病稳定期。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36例针对患者心肺功能予以康复运动训练,B组35例予以常规治疗。对比肺... 目的分析心肺康复运动训练用于COPD稳定期的价值。方法该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来院治疗的71例COPD患者,均处于疾病稳定期。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36例针对患者心肺功能予以康复运动训练,B组35例予以常规治疗。对比肺功能等康复指标。结果训练后,A组的肺活量/预计值(VC%)为(71.59±6.22)%,B组为(60.88±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3,P<0.05);A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55±0.48)L,B组为(1.97±0.41)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0,P<0.05);A组的肺活量(FVC)为(2.32±0.82)L,B组为(1.91±0.7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32);A组的FEV1/FVC为(65.79±6.34)%,B组为(57.19±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1,P<0.05)。A组的再次住院率统计为2.78%,B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5,P=0.022)。训练后,A组的6MWD为(320.95±28.61)m,B组为(295.14±27.0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4,P<0.05)。结论为CPOD稳定期患者实行心肺功能针对性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肺功能,调节其运动耐力,且能减少再次住院等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COPD稳定期 肺功能 再次住院率
下载PDF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3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56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研究组(n=28).两组均采用常...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56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研究组(n=28).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6MWT距离和SGRQ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升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运动耐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个案管理下的健康干预结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改善肺间质纤维化对肺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培培 唐小丽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观察个案管理下的健康干预结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7... 目的观察个案管理下的健康干预结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入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79例)和干预组(7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宣教结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干预组予以个案管理下的健康干预结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疾病认知总分(90±5)分高于对照组(87±5)分,康复依从优良率96.2%(76/79)高于对照组84.8%(67/79)(P<0.001);护理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71±5)%高于对照组(68±5)%、一氧化氮弥散量百分比(52±5)%高于对照组(48±5)%、6 min步行试验(382±20)m大于对照组(339±50)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个案管理下的健康干预结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及康复依从性,对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增强康复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康复 个案管理 健康干预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下载PDF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轶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8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分析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 MWD)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水平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降低,观察组PaO_(2)、O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a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心肺功能,促使血气指标趋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心肺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探讨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燕凤 赵雪玲 +2 位作者 汤伟妹 林淑慧 王鑫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予以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 目的观察心肺康复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予以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分压、最大通气量、6 min步行距离)水平、Borg呼吸困难指数评分以及肺功能康复效果、2个月内急性发作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Borg呼吸困难指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分压、最大通气量、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呼吸频率(19.31±1.27)次/min、Borg呼吸困难指数评分(1.41±0.37)分低于对照组的(22.16±1.86)次/min、(2.17±0.45)分,血氧饱和度(98.92±0.38)%、静脉血氧分压(92.51±2.48)mm Hg(1 mm Hg=0.133 kPa)、最大通气量(54.58±5.73)L/min、6 min步行距离(429.27±51.01)m均高于对照组的(96.51±0.71)%、(90.42±2.06)mm Hg、(51.42±4.91)L/min、(398.54±47.11)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康复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2个月内急性发作率1.67%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康复运动训练指导,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减轻呼吸疲劳程度,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并有效的减少干预后的急性发作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康复运动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功能 Borg呼吸困难指数
下载PDF
以症状限制性心肺功能运动试验结局设计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方案治疗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梦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7期2141-2144,共4页
目的:探究以症状限制性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结局设计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方案治疗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行... 目的:探究以症状限制性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结局设计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方案治疗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行PCI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以症状限制性CPET结局设计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水平及其达标率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梗、严重心率失常、缺血性心率衰竭等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PCI患者实施以症状限制性CPET结局设计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方案,有助于改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限制性心肺功能运动试验 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方案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