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hybrid)手术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盛寿 李守军 +4 位作者 张浩 孙寒松 沈向东 王浩 蒋世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76-977,共2页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 目的探讨结合介入器械和实时影像学的术中'杂交'(hybrid)手术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3月~10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球囊扩张组3例均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新生儿.缺损封堵组4例,其中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多发室间隔缺损(VSD).正中进胸,在超声引导下经右室流出道置入球囊扩张管扩张肺动脉瓣或经右心房植入封堵器.多发室间隔缺损于体外循环下经三尖瓣植入封堵器.合并的其他心脏病变同期常规外科矫正.术后心脏超声随访.结果7例均顺利出院,无一例手术死亡.3例PAIVS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0 d,余4例均在术后7 d出院.随访1~6个月,7例生长发育良好,人工体肺分流管通畅,未发现中度以上的肺动脉瓣再狭窄,ASD和多发VSD术后均未发现明显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均无影响瓣膜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结论hybrid手术可以不采用体外循环,减少手术创伤,对于提高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梁淑芳 周静文 +4 位作者 林倩 史应龙 周红卫 刘福岗 谢恺庆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8-624,共7页
目的探究术后低白蛋白血症对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PB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按术后48 h内的最低血清白蛋白浓度分... 目的探究术后低白蛋白血症对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PB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按术后48 h内的最低血清白蛋白浓度分为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和非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后低白蛋白血症对CPB心脏手术后AKI的影响。结果在纳入的749例患者中,与术前相比,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Z=-15.739,P<0.001),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比例升高(27.6%比9.6%,χ^2=83.516,P<0.001)。CPB术后有273例患者发生AKI,其中低白蛋白血症组109例(52.7%),非低白蛋白血症组164例(30.3%)。低白蛋白血症组AKI发生率高于非低白蛋白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43,P<0.001),且低白蛋白血症组发生AKI的严重程度较非低白蛋白血症组增加(Z=-2.098,P=0.036),住院时间延长(Z=-2.442,P=0.015)。经校正性别、年龄、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伴发疾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基础肾功能不全、术前心功能水平、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PB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心脏手术类型、术后低血压等影响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是CPB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19,95%CI 1.586~3.392,P<0.001)。结论AKI是CPB心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CPB心脏手术后血清白蛋白较术前下降,术后48 h内低白蛋白血症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白蛋白血症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贺东 沈向东 +1 位作者 刘迎龙 闫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死亡原因,明确一期根治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期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1999年8月~2007年2月,1284例法洛四联症患儿接受了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的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患儿平均年龄2.4±5.1(0... 目的:分析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死亡原因,明确一期根治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期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1999年8月~2007年2月,1284例法洛四联症患儿接受了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的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患儿平均年龄2.4±5.1(0.25~8.0)岁,其中年龄≤6个月的婴幼儿372例;平均体重11.2±8.5(4.0~28.0)kg。包括择期根治手术1231例,急诊手术53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死亡49例,死亡率3.8%(49/1284),≤6个月婴幼儿死亡率5.9%(22/372);>6个月患儿死亡率3.0%(27/912)。急诊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为7.5%(4/53)。死亡原因为: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16例,灌注肺或肺水肿6例,因合并冠状动脉畸形、肺动脉闭锁或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等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死亡5例,重症感染死亡5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术后脑部并发症昏迷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死亡各4例,因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气道痉挛或误吸致呼吸衰竭死亡2例,因术后不适当使用镇静剂致心脏停搏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DIC死亡1例。结论:重症法洛四联症患儿应增加心导管及造影检查的比例,部分患儿可考虑实施分期矫治手术。外科技术水平的进步,术中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的改进,术后处理水平的提高可降低根治手术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儿童 心脏外科手术 死亡率
下载PDF
改良Rastelli手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清玉 於其宾 杨秀滨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23-525,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患者采用改良Rastelli的手术效果。 方法对 10例右心室双出口患者采用改良Rastelli手术 ,9例为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 ,1例为镜面右位心型右心室双出口。除 1例外 ,9例患者均有肺动脉瓣... 目的 探讨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患者采用改良Rastelli的手术效果。 方法对 10例右心室双出口患者采用改良Rastelli手术 ,9例为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 ,1例为镜面右位心型右心室双出口。除 1例外 ,9例患者均有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 ,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下或远离两大动脉。体外循环下行改良Rastelli手术 ,经右心室切口用涤纶片或人工血管片修补室间隔缺损 ,形成左心室至主动脉的内隧道。切断主肺动脉 ,闭合近端。用带瓣同种肺动脉或主动脉及人造血管 ,建立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环下方至主肺动脉的外管道。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内隧道及外管道功能正常 ,无血流梗阻征象。 结论 改良Rastelli手术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前位主动脉的满意术式 ,它可以彻底矫治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和右向左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左前位主动脉 RASTELLI术 右心室双出口 左前位主动脉 罕见类型
原文传递
成人心脏术后亚谵妄综合征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飞 李莉莉 +5 位作者 富燕萍 张帅 钱正仙 沃超男 呼邦传 姚惠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9期3948-3953,共6页
目的探讨引起成人心脏术后亚谵妄综合征(S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620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SSD的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引起成人心脏术后亚谵妄综合征(S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620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SSD的患者纳入SSD组,未发生SSD的患者纳入非SSD组。详细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及各项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成人心脏术后S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函数。结果最终纳入研究569例,其中未发生术后亚谵妄399例(非SSD组),发生术后亚谵妄170例(SSD组),SSD发生率为29.9%。单因素分析发现,引起成人心脏术后SSD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急诊手术、APACHEⅡ评分、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中输血浆量、SICU停留时间和使用右美托咪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6岁[优势比(OR)=4.332,95%置信区间(CI):(2.103~8.965),P<0.001]、急诊手术[OR=3.453,95%CI:(1.143~7.534),P<0.05]、APACHEⅡ评分>15分[OR=5.453,95%CI:(1.453~9.536),P<0.001]、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4.2 min[OR=2.132,95%CI:(1.053~5.532),P<0.05]和SICU停留时间>50.0 h[OR=1.675,95%CI:(0.832~5.233),P<0.05]是引起成人心脏术后SS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右美托咪定[OR=1.536,95%CI:(0.763~4.862),P<0.05]是成人心脏术后SSD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76岁、急诊手术、APACHEⅡ评分>15分、深低温停循环时间>34.2 min和SICU停留时间>50.0 h是引起成人心脏术后发生SS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右美托咪定则可以减少SS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亚谵妄综合征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雷迁 曾庆诗 +5 位作者 罗沙 罗智超 张晓慎 朱平 谢斌 郭惠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6期601-603,622,共4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相关资料。结果2011年我院共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或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85...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相关资料。结果2011年我院共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或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85例,其中男30例,女55例,年龄(42.5±15.2)岁。手术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0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15例;左心房黏液瘤摘除术7例;二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术50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19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及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例。麻醉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左侧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经皮上腔静脉插管、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间(151.8±63.6)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92.1±43.7)min。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8例(9.4%),死亡1例。结论良好的单肺隔离通气、充分的静脉引流以及完善的术中监测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避免缺血、缺氧可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是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心脏手术 全身麻醉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超快通道麻醉在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雷迁 曾庆诗 +5 位作者 钟执文 张晓慎 谢斌 黄焕雷 郭惠明 王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实施超快通道麻醉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实施超快通道麻醉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 2011年至2014年我院共行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 031例... 目的总结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实施超快通道麻醉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实施超快通道麻醉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 2011年至2014年我院共行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 031例,重症监护室床位周转困难时,选择35例患者实施超快通道麻醉,其中33例(94.3%)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插管。手术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8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1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4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3例。成功实施超快通道麻醉的患者术后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3.9±1.8)h、住院时间(4.5±1.9)d。1例患者术后再次气管插管行胸腔镜下止血,其余患者无需再次气管插管。未能在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的2例患者分别为苏醒延迟和咽后壁活动性出血。全组患者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能够安全地实施超快通道麻醉,该技术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通道麻醉 体外循环 胸腔镜手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完颜红心 单继平 +5 位作者 范东晨 薛连英 安国营 赵中庆 李霞 唐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PDA)的临床疗效,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婴幼儿PDA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的婴幼儿PDA患者52例,同期采... 目的对比研究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PDA)的临床疗效,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婴幼儿PDA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的婴幼儿PDA患者52例,同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PDA患者48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主要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结果两种疗法的技术成功率(介入组98.1%、外科组97.9%)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组有1例封堵未成功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组有1例PDA结扎术后残余漏择期又行介入封堵治疗;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封堵组1.96%、外科手术组14.6%),介入封堵组有1例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手术组并发症有7例:进行性血胸二次开胸止血2例,肺不张2例,气胸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刀口感染1例,术后接受输血8例、呼吸机辅助通气16例,介入组无1例接受输血和呼吸机辅助通;术后住院时间介入组平均(4.3±1.2)d,外科组平均(11.2±3.3)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远期随访均生存良好,肺动脉压力下降程度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婴幼儿PDA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作为婴幼儿PDA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建立与管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小兵 王连才 +2 位作者 贾宝成 牛新华 程云阁 《西部医学》 2012年第3期527-528,530,共3页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和管理方法。方法分析103例心脏病患者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术中1例因调整股静脉插管位置时...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和管理方法。方法分析103例心脏病患者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术中1例因调整股静脉插管位置时不慎将股动脉带出,出血约200ml,遂重新插入股动脉建立体外循环;术中1例因心包粘连,纵行切开胸骨第3肋间,横断第3、4肋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术后1例1周后出现残余漏,再次手术治疗。全组患者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是常规心脏外科手术方法的一种补充,加强体外循环的应对措施和管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新生儿及婴儿危重型肺动脉狭窄及肺动脉膜性闭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辉 罗毅 +1 位作者 李玲 候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38-140,143,共4页
目的:总结我科1997年4月至2007年8月对新生儿及婴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共23例,年龄6d^11个月。其中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膜性闭锁10例,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13例。19例经胸正中切口... 目的:总结我科1997年4月至2007年8月对新生儿及婴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及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共23例,年龄6d^11个月。其中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膜性闭锁10例,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13例。19例经胸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完成手术,4例应用左胸后外侧切口非体外循环方法。除早期1例同期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及卵圆孔未闭(PFO)缝合外,其余22例均采用保留PDA、单纯切开肺动脉瓣的方法。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低氧血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当日超声心动图测肺动脉跨瓣压差为37~132mmHg(1mmHg=0.133kPa),平均61mmHg。2周后复查示肺动脉跨瓣压差为26~77mmHg,平均43mmHg,较术后早期明显降低(P<0.05)。出院前不吸氧下测动脉血氧饱和度78%~92%,平均85%,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随访4个月至10年,平均5.8年。PDA均闭合,肺动脉血流通畅,三尖瓣返流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保留动脉导管、单纯肺动脉瓣切开术对于治疗新生儿及婴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膜性闭锁及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肺动脉瓣狭窄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指导心脏手术输血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月亮 陈烨 +2 位作者 张斌 焦海斌 尹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常规检测指导心脏手术输血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Thromboelastography、TEG、血栓弹力图、血栓弹力描记图"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常规检测指导心脏手术输血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Thromboelastography、TEG、血栓弹力图、血栓弹力描记图"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2月关于TEG与常规检测指导心脏手术输血对术后出血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回顾性队列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资料、评估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计689例患者,其中5篇为高质量研究,2篇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TEG与常规检测指导心脏手术输血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5.67,95%CI(-80.32,-11.03),P<0.05]。结论与常规检测指导心脏手术输血比较,TEG指导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心脏外科手术 输血 出血 META分析
下载PDF
应用Delphi法制订国人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永亮 葛翼鹏 +8 位作者 潘旭东 洪建茂 乔志钰 里程楠 陈雷 郑军 刘永民 朱俊明 孙立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70-76,共7页
目的应用Delphi法制订国人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方法检索国内外关于TAAD外科治疗的相关文献,初步拟定包括手术禁忌证、动脉插管位置、停循环目标温度、脑灌注方式、手术方式、远端吻... 目的应用Delphi法制订国人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方法检索国内外关于TAAD外科治疗的相关文献,初步拟定包括手术禁忌证、动脉插管位置、停循环目标温度、脑灌注方式、手术方式、远端吻合口吻合方式及合并马方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者的外科治疗共7个方面的调查问卷。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全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5位心血管外科专家组成专家组,共组织两轮专家评估。采用Delphi法收集专家反馈意见,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轮调查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0.0%(44/55)和77.27%(34/44),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1(P〈0.05)和0.32(P〈0.0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和0.83。两轮调查结束后,专家对TAAD外科治疗的7个方面共16个条目达成共识。结论本研究Delphi法专家评估结果可信、结论可靠,初步制订了TAAD外科治疗专家共识,有利于规范我国TAAD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心脏外科手术 DELPHI法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2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祁明 郑萍 +1 位作者 袁辉 周欣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IE2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8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心内赘生物...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IE2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8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心内赘生物清除术。常见并发症为低心排18例(7.9%),肾功能不全10例(4.4%),残余分流14例(6.1%),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2.6%)。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0.9%;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26.4±8.5)d;其中145例术后随访3年,4例因IE复发再次住院治疗,3例因出现残余分流加重及赘生物,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其余患者术后心功能Ⅰ~Ⅱ级,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明显改善,无IE复发。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IE者应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治疗,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侯旭敏 仇兴标 方唯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11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至2005年,应用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CAF 11例,其中单支瘘管起源于左冠状动脉5例,右冠状动脉2例,双侧起源4例。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 目的探讨11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至2005年,应用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CAF 11例,其中单支瘘管起源于左冠状动脉5例,右冠状动脉2例,双侧起源4例。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患者行导管弹簧栓堵闭术,另3例未进行有创治疗,以药物保守治疗。结果8例手术及介入治疗均成功,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均无残余瘘发生。结论超声心动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CAF的主要确诊手段。外科手术和经导管栓堵术闭合CAF均安全有效,应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进行根治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瘘 心脏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周围漏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欣 张卫 +4 位作者 吴卫华 陆静 王承 封云 方唯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堵闭器封堵外科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膜周围漏(PVL)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瓣膜置换术后诊断为PVL的5例患者,其中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PVL2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PVL2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目的探讨经导管堵闭器封堵外科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膜周围漏(PVL)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瓣膜置换术后诊断为PVL的5例患者,其中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PVL2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PVL2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二尖瓣PVL1例。封堵前后检查超声心动图以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堵闭。2例主动脉瓣PVL封堵术后无残余;3例二尖瓣PVL堵闭术后残存微量至少量反流。其中1例主动脉瓣PVL患者介入术中出现心脏穿孔、心包填塞,经穿刺引流后痊愈。3例二尖瓣PVL患者出现术后早期溶血,于术后1~3周恢复。与术前比较,3个月随访期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52.2±6.8)lnln比(61.1±7.2)mlTl,P〈0.05],肺动脉收缩压下降[(40.0.4±5.4)lrlinHg(1lninHg=0.133kPa)比(57.0±3.6)mmHg,P〈0.05],二尖瓣PVL患者左心房内径减小[(49.0±4.3)mm比(56.0±6.3)mm,P〈0.05]。结论经导管封堵人工瓣置换术后PVL可行而且安全、有效,在具备适应证患者中可作为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导管插入术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改良扩大Morrow术后左心室游离壁逆重构及预测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婧金 肖明虎 +6 位作者 孙欣 张茗卉 张金萍 陈海波 朱昌盛 王水云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改良扩大Morrow术后左心室游离壁逆重构及其预测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人选我院2014—06到2014—12期间成功接受改良扩大Morrow术式的HOCM患者60例(HOCM组),男性4...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改良扩大Morrow术后左心室游离壁逆重构及其预测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人选我院2014—06到2014—12期间成功接受改良扩大Morrow术式的HOCM患者60例(HOCM组),男性41例(68.3%),平均年龄(39.1±15.2)岁,采集术前和术后6~24个月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资料;同期选取健康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超声分层应变技术分析术前和术后左心室游离壁三层心肌的(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和环形应变的变化,用线性回归法识别左心室游离壁逆重构的影响因素。左心室游离壁厚度≥15mm的节段定义为增厚左心室游离壁节段。结果:HOCM组患者术后左心室游离壁的前壁、侧壁、后壁和下壁厚度与术前比较均变薄;术后游离壁纵向应变[(-13.8±4.8)%vs(-17.0±5.2)%]和环形应变[(-23.7±3.8)%vs(-25.4±3.7)%]均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术前值-术后值)超声左心室质量指数大于外科切除质量指数[(13.5±30.9)g/m^2 vs(3.4±2.0)g/m^2,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术后左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的独立因素是术前增厚左心室游离壁节段数(r=-0.680,P〈0.001)和年龄(r=0.638,P〈0.001),影响术后左心室游离壁环形应变的因素是△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r=0.386,P=0.005)。结论:对于HOCM患者,(1)改良扩大Morrow术后,LVOT梗阻解除引起左心室游离壁的逆重构(室壁厚度变薄,质量减低,功能改善);(2)左心室游离壁的三层心肌均发生逆重构;(3)LVOT压差缓解越好、增厚左心室游离壁节段数越小、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后逆重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心脏外科手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障碍
下载PDF
杂交手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峰 王刚 +6 位作者 曹华 陈道中 陈良万 张贵灿 王齐敏 黄忠耀 邱罕凡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hybrid procedure)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45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男26例,女19例;年龄1 1天~17岁,平均6.2岁.17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和2例肺...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hybrid procedure)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行Hybrid手术治疗45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男26例,女19例;年龄1 1天~17岁,平均6.2岁.17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和2例肺动脉瓣狭窄(重度)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儿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右心室流出道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21例多发室间隔缺损(VSD),其中7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先经右心室表面行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随后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常规方法修补其他部位缺损.5例法洛四联症患儿先经导管封堵侧支血管,随后立即在体外循环下常规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结果 2例PA/IVS患儿手术后死亡;43例顺利出院者均获随访.球囊扩张术者术后静息未吸氧经皮血氧饱和度0.88~0.96.13例跨肺动脉瓣压差≤30 mmHg(1 mmHg =0.133 kPa),1例跨肺动脉瓣压差42 mmHg,1例为48 mmHg.多发VSD患儿未发现残余分流及封堵器移位,均无影响瓣膜功能等并发症.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体-肺侧支造影显示无残余血流,无异位栓塞.结论 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手术风险降低、对于提高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减少手术死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原文传递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邱芸香 杨维君 谈林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2例,其中16例建立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行单侧双向格林术,6例利用双上腔静脉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格林...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2例,其中16例建立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行单侧双向格林术,6例利用双上腔静脉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格林术。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为0.72±0.04,术中肺动脉压为14.1±2.5 mmHg。结果全组无死亡,术中腔肺转流时间34±12 min,术毕经皮血氧饱和度升高至0.89±0.03,术后肺动脉压16.1±3.2 mmHg,胸腔及心包引流液192±68 ml,呼吸机辅助时间12±5 h,ICU监护时间21±13 h,住院时间14±5 d。术后2例出现乳糜胸,无恶性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的手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建立足够大的腔静脉和肺动脉吻合口、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近、远期疗效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双向格林分流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国产双盘封堵器封堵儿童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与外科手术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育梅 张智伟 +5 位作者 曾国洪 庄建 陈欣欣 钱明阳 石继军 李俊杰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71-473,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封堵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行性,并与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作相关对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78例自愿选择应用国产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的患儿与90例同期进行外科手术治... 目的探讨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封堵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行性,并与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作相关对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78例自愿选择应用国产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的患儿与90例同期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对相关检测指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作对照分析,治疗后定期随诊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术前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舒张末内径、封堵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手术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组随访3-32个月,外科组随访6-24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均为0%。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安全、成功率高,短中期疗效确切,在适应征允许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血管并发症患者的心脏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海智 任崇雷 +2 位作者 姜胜利 申磊磊 高长青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血管并发症(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5年9月于本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符合Duke(1)标准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术前脑血管并发症42例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脑血管并发症(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5年9月于本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符合Duke(1)标准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术前脑血管并发症42例临床资料。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9~71(39.9±16.7)岁。单纯主动脉瓣受累10例,单纯二尖瓣受累24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受累6例,无瓣膜受累的左房黏液瘤2例。术前合并脑梗死32例,脑出血10例(包括合并脑梗死6例)。手术中发现感染共累及瓣膜46个,术中置换机械瓣22个,生物瓣16个;6例行二尖瓣成形,10例行三尖瓣成形,2例行左房黏液瘤切除。结果手术前出现脑血管并发症的平均时间为65 d,术中发现瓣膜赘生物66枚,最大直径平均13.9 mm。42例中6例术后出现脑血管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严重脑血管并发症后死亡。随访33例(80.4%),随访时间11.9~127.7个月,4例出院后6个月内脑梗死,其中1例多发脑梗死后死亡;4例随访时仍有单侧肢体活动障碍等后遗症。1例手术后4年因夹层动脉瘤行Bentall手术,术后心功能Ⅲ级。结论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积极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同时术后应加强颅脑检查及出凝血机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感染性 心脏外科手术 脑梗死 脑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