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2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超声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徐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85-989,共5页
研究了在超声波作用下羧甲基纤维素(CMC)的降解反应及CMC与具有不同亲水亲油比值的活性大单体[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及第三单体(苯乙烯)]的超声共聚反应.经萃取提纯的共聚产物用IR、13CNMR和UV等方法进行表征,证实通过... 研究了在超声波作用下羧甲基纤维素(CMC)的降解反应及CMC与具有不同亲水亲油比值的活性大单体[烷基醇(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及第三单体(苯乙烯)]的超声共聚反应.经萃取提纯的共聚产物用IR、13CNMR和UV等方法进行表征,证实通过超声反应制得了二元和三元共聚物.超声反应时间及单体投料量对共聚物组成影响较大,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增粘能力和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超声波合成 羧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改性淀粉类绿色化学品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军宁 杨宗邃 +1 位作者 马建中 鲍艳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简要介绍了淀粉的结构特点及其物理、化学和酶法等改性方法,重点评述了羧甲基淀粉、氧化淀粉、阳离子淀粉、交联淀粉、接枝淀粉、多元改性淀粉的改性,应用现状和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改性淀粉是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众多工业的原... 简要介绍了淀粉的结构特点及其物理、化学和酶法等改性方法,重点评述了羧甲基淀粉、氧化淀粉、阳离子淀粉、交联淀粉、接枝淀粉、多元改性淀粉的改性,应用现状和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改性淀粉是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众多工业的原辅料,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淀粉 接枝淀粉 阳离子淀粉 交联淀粉 造纸 羧甲基淀粉 原辅料 绿色化学品 氧化淀粉 改性方法
原文传递
CMC与抑菌草制剂复合涂膜对冷藏南丰蜜桔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33
3
作者 曾荣 张阿珊 陈金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1-287,共7页
为了开发南丰蜜桔贮藏保鲜新技术,该文以"杨小-2,6"南丰蜜桔为试材,研究了凤仙透骨草提取液与羧甲基纤维素(CMC)复合可食性涂膜对冷藏期间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复合涂膜处理显著抑制了果... 为了开发南丰蜜桔贮藏保鲜新技术,该文以"杨小-2,6"南丰蜜桔为试材,研究了凤仙透骨草提取液与羧甲基纤维素(CMC)复合可食性涂膜对冷藏期间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复合涂膜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的采后腐烂及水分损失,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对可溶性糖的含量影响不大;复合涂膜处理还能保持较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大。与CMC涂膜相比,复合涂膜可显著降低果实的腐烂,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同时可以诱导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上升,说明复合涂膜用于南丰蜜桔的保鲜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保鲜 复合涂膜 生理 南丰蜜桔 凤仙透骨草液 羧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Fe_3O_4复合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曹向宇 李垒 陈灏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461-1466,共6页
采用改进的氧化沉淀法在羧甲基纤维素(CMC)体系中制备了以磁性纳米Fe3O4为核心,外层包覆羧甲基纤维素的复合磁性纳米材料.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震动样品磁强计对复合纳米Fe3O4进行了表面形貌、结构和磁学的表征... 采用改进的氧化沉淀法在羧甲基纤维素(CMC)体系中制备了以磁性纳米Fe3O4为核心,外层包覆羧甲基纤维素的复合磁性纳米材料.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震动样品磁强计对复合纳米Fe3O4进行了表面形貌、结构和磁学的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合纳米Fe3O4对Cu2+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pH、反应时间和Cu2+的初始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Fe3O4粒子为反尖晶石型,平均粒径在40nm左右,羧甲基纤维素在Fe3O4粒子表面是化学吸附,复合Fe3O4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为36.74emu/g,在中性溶液中Cu2+的吸附量最高,吸附平衡时间为1.5h,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数据,吸附等温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复合纳米Fe3O4对Cu2+的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配位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沉淀法 羧甲基纤维素 纳米FE3O4 磁性粒子
原文传递
用玉米秸秆制备羧甲基纤维素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莉 刘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9-340,共2页
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 (CMC) ,最佳条件为 :m (纤维素 )∶m (NaOH)∶m(ClCH2 COOH) =1 0∶1 0∶1 2 ,以w (C2 H5OH) =85 %的酒精为溶剂 ,碱化温度 30℃ ,时间 6 0min ,醚化温度 70℃ ,时间 15 0min ,产品黏度 40 0~ 6 0 0mPa... 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 (CMC) ,最佳条件为 :m (纤维素 )∶m (NaOH)∶m(ClCH2 COOH) =1 0∶1 0∶1 2 ,以w (C2 H5OH) =85 %的酒精为溶剂 ,碱化温度 30℃ ,时间 6 0min ,醚化温度 70℃ ,时间 15 0min ,产品黏度 40 0~ 6 0 0mPa·s,取代度 0 6~ 0 7,有效成分质量分数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玉米秸秆 制备 溶剂 碱化温度 醚化温度
下载PDF
N~ε-羧甲基赖氨酸是慢性血液透析病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天然结构 被引量:20
6
作者 侯凡凡 张训 +3 位作者 王斌会 周展眉 任东璇 刘志强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63-666,共4页
目的鉴定导致长期血液透析(HD)病人淀粉样变等并发症的可能致病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的分子结构。方法采用对氧化、糖基化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CML)特异的抗体对HD病人血浆和淀粉样沉积物中的CML进行定量观... 目的鉴定导致长期血液透析(HD)病人淀粉样变等并发症的可能致病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的分子结构。方法采用对氧化、糖基化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CML)特异的抗体对HD病人血浆和淀粉样沉积物中的CML进行定量观察。结果竞争法ELISA测定表明,HD病人846%血浆中可测得CML,其水平中位数为0.5mg/L,而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仅9.4%血浆中CML含量>01mg/L。糖尿病与非糖尿病HD病人之间CML水平无明显差异。血浆CML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82),但与血糖水平无相关。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CML是HD病人组织淀粉样纤维蛋白中AGE分子的天然结构。结论CML的存在提示HD病人的AGE潴留可能与氧化应激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糖基化终产物 羧甲基氨基酸
原文传递
人体血管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小兵 李素云 +4 位作者 李严斌 万炜 谭建国 丁红梅 谢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用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作填充剂的灌注技术在血管造影及血管的三维可视化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氧化铅造影剂的载体,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填充剂,选择人体新鲜标本,进行全身动脉灌注,然后进行普通X线摄片... 目的:探讨用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作填充剂的灌注技术在血管造影及血管的三维可视化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氧化铅造影剂的载体,配制成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填充剂,选择人体新鲜标本,进行全身动脉灌注,然后进行普通X线摄片和CT扫描。结果:标本经X线扫描可得到清晰的动脉成像。以0·625mm层距行CT连续扫描显示:动脉及大分支显影均匀,血管影像无"毛刺"、"空泡"等现象。利用Mimics 10·01获得非常清晰的血管三维重建图像,边缘光滑、层次分明。结论:以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作填充剂的灌注技术可使X线摄影和CT扫描在标本上获得高质量的血管影像。此法简便易行,可为标本血管三维重建提供理想技术支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氧化铅 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皮瓣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嵌段结构对其形态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徐僖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共5页
采用超声波辐照聚合的羧甲基纤维素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由CMC嵌段和含有等长双亲性支链的嵌段构成的共聚物 ,研究结果表明 ,CMC链段保证了共聚物的增粘性能 ,双亲性嵌段提供了共聚物优良的表面活性 ;CMC增粘嵌段与表面活性嵌... 采用超声波辐照聚合的羧甲基纤维素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由CMC嵌段和含有等长双亲性支链的嵌段构成的共聚物 ,研究结果表明 ,CMC链段保证了共聚物的增粘性能 ,双亲性嵌段提供了共聚物优良的表面活性 ;CMC增粘嵌段与表面活性嵌段作为共聚物的两个嵌段 ,各发挥其作用 ,得到既有增粘性能又有高表面活性的双亲性共聚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嵌段结构 羧甲基纤维素 增粘性 表面活性 形态
下载PDF
AM-g-CMC/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林松柏 吴季怀 +2 位作者 蓝心仁 肖春妹 李云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14,共4页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AM-g-CMC)/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配比,以及引发剂、交联剂、高岭土和皂化碱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AM-g-CMC)/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配比,以及引发剂、交联剂、高岭土和皂化碱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果表明,制得的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吸蒸馏水达1182g/g,吸氯化钠水溶液(质量分数为0.9%)达92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g-CMC 高岭土 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研究 硝酸铈铵 引发剂 水溶液聚合法
下载PDF
不同基材复配紫薯花青素制备智能指示膜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蒋光阳 肖力源 +3 位作者 王章英 陈安均 吴贺君 张志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67-273,共7页
以马铃薯淀粉(starch,S)、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以及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MG)两两互配为成膜基材,紫薯花青素(P)作为新鲜度指示剂,制备智能指示膜,比较KMG/S/P(KSP)、S/CMC/P(SCP)、KMG/C... 以马铃薯淀粉(starch,S)、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以及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MG)两两互配为成膜基材,紫薯花青素(P)作为新鲜度指示剂,制备智能指示膜,比较KMG/S/P(KSP)、S/CMC/P(SCP)、KMG/CMC/P(KCP)3 种智能指示膜的力学性能、水分质量分数、水溶性、微观结构、相容性及稳定性等的差异,并运用鱼肉进行初步应用评价。结果表明:SCP膜的抗拉伸强度最高((15.39±1.15)MPa)、水溶性最低((24.17±1.21)%),且颜色稳定性好;而KCP膜断裂伸长率最大((44.79±1.43)%);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智能指示膜微观结构差异明显,其中SCP膜横切面光滑紧密。利用SCP检测鱼肉新鲜度,25 ℃下鱼肉贮藏24 h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达15.2 mg/100 g,已经开始腐败,此时智能指示膜显示出浅红色,48 h后变为浅蓝色。因此,SCP膜适合新鲜度检测,且运用紫薯花青素开发稳定的指示膜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指示膜 紫薯花青素 马铃薯淀粉 羧甲基纤维素钠 魔芋葡甘露聚糖
下载PDF
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研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探索了以旧棉絮为原料,以 95%的乙醇为有机溶剂,制备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 CMC)的方法,讨论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还利用计算化学的结果,分析了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找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制得了粘度高达 1.8 Pa· s( ... 探索了以旧棉絮为原料,以 95%的乙醇为有机溶剂,制备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 CMC)的方法,讨论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还利用计算化学的结果,分析了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找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制得了粘度高达 1.8 Pa· s( w=1%)的 CMC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纤维素 醚化 CMC 粘度 研制
下载PDF
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蒋柳云 李玉宝 +2 位作者 张利 文季秋 龚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235,共4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三种不同质量比例的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1/2、1/1、2/1)复合膜。用IR、XRD、SEM和倒置显微镜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这些膜的吸水溶胀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用三种不同的模拟体液对其进行了体外浸泡实验以考...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三种不同质量比例的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1/2、1/1、2/1)复合膜。用IR、XRD、SEM和倒置显微镜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这些膜的吸水溶胀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用三种不同的模拟体液对其进行了体外浸泡实验以考察其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这些复合膜各组分有很好的组分相容性,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交联作用,且当两组分比例为1∶1的复合膜其拉伸强度可达55.65M Pa,其吸水率和体外降解性能也是最理想的膜,可望用作引导骨组织再生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壳聚糖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 力学性能 降解性能
下载PDF
纤维素接枝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白国强 李仲谨 李建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6期34-38,共5页
以草浆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醚化制备出羧甲基纤维素(CMC),以K2S2O8-NaHSO3氧化%D还原体系为引发剂,丙烯酸、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MDAA为交联剂制备出了高吸水树脂。考察了反应条件与高吸水树脂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
关键词 草浆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 高吸水树脂 交联 接枝共聚 纸浆 制备工艺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9
14
作者 温国华 温国永 +2 位作者 王奂玲 许慧珍 李春荣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根据自由基聚合和接枝共聚的机理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用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钠制得高吸水性树脂 ,并且详细考察了原料配比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该接枝聚合物是一种较好的超强吸水材料 ,它吸自来水... 根据自由基聚合和接枝共聚的机理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用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钠制得高吸水性树脂 ,并且详细考察了原料配比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该接枝聚合物是一种较好的超强吸水材料 ,它吸自来水和盐水的量都远远大于其它吸水材料 .其吸去离子水为 1 0 0 0 g/g,吸 0 .9%的盐水为 1 4 0~ 1 6 0 g/g,且保水性能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酸钠 接枝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 原料配比 引发剂 自由基聚合 合成 吸水率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蒋柳云 李玉宝 +2 位作者 张利 廖建国 杨维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801,共4页
用溶液共混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用燃烧实验、IR、XRD、SEM及TEM对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并初步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纳米羟... 用溶液共混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三元复合骨修复材料。用燃烧实验、IR、XRD、SEM及TEM对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观察,并初步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均匀分散在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网络结构中,三组分间还产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其形态、尺寸及结构与自然骨类似,且其抗压强度比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二元复合材料更高;同时,通过调节各组分比例,可制得不同抗压强度的复合材料。因此,该三元复合材料可望作为一种新型可降解的非承重部位骨修复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牛至精油-羧甲基纤维素活性包装膜制备及其抗氧化和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谭瑞心 张万刚 周光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96,共7页
本文利用牛至精油与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性能的可降解活性包装膜。通过测定其厚度、颜色、机械性能和微观结构等,探究含有0%、1%、2%、3%牛至精油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精油的加入一定程度增加了膜样的厚度,使膜... 本文利用牛至精油与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性能的可降解活性包装膜。通过测定其厚度、颜色、机械性能和微观结构等,探究含有0%、1%、2%、3%牛至精油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精油的加入一定程度增加了膜样的厚度,使膜样表面呈现较浅的棕黄色。精油与羧甲基纤维素相结合,膜样断裂伸长率随精油添加量增加无显著变化,抗拉强度显著降低(p>0.05)。微观结果显示,膜样表面出现微孔,使精油能够从中释放从而发挥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红外光谱的结果显示,牛至精油的加入没有与羧甲基纤维素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发现,牛至精油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膜的抗氧化能力,并随着精油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但浓度为2%与3%差异并不显著(p>0.05)。利用琼脂扩散法发现,精油能够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抑菌效果随着精油加入量的提升而显著提升(p<0.05)。综合膜样的性能和经济角度考虑得出,2%牛至精油含量的羧甲基纤维素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较强的抗氧化和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牛至精油 抑菌 抗氧化
下载PDF
包覆型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的活性艳蓝 被引量:20
17
作者 成岳 焦创 +1 位作者 樊文井 刘海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采用流变相法,以FeSO4.7H2O∶KBH4=1∶2(摩尔比)为固相介质,0.06 g/mL CMC(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为液相介质,固液比1∶2,反应2 h制备出包覆型纳米零价铁;采用XRD、TEM等手段对合成的纳米零价铁进行表征。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包覆型纳米铁... 采用流变相法,以FeSO4.7H2O∶KBH4=1∶2(摩尔比)为固相介质,0.06 g/mL CMC(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为液相介质,固液比1∶2,反应2 h制备出包覆型纳米零价铁;采用XRD、TEM等手段对合成的纳米零价铁进行表征。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包覆型纳米铁去除活性艳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活性艳蓝(浓度100 mg/L)pH为5,包覆型纳米铁的投加量为6 g/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活性艳蓝的去除率可达96%。通过研究机理,其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相 纳米零价铁 羧甲基纤维素 活性艳蓝
原文传递
铜铅分离新型铅抑制剂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迟晓鹏 王纪镇 +1 位作者 邓海波 印万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59,共4页
为了研制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高效铅抑制剂,以黄铜矿、方铅矿单矿物在CMC、硫酸铝或二者组合抑制体系中的可浮性特征为基础,研究了硫酸铝+CMC在郴州某铜铅混合精矿浮选分离中的抑铅浮铜效果,最后分析了硫酸铝影响Z-200在黄铜矿、方铅矿... 为了研制铜铅矿物浮选分离的高效铅抑制剂,以黄铜矿、方铅矿单矿物在CMC、硫酸铝或二者组合抑制体系中的可浮性特征为基础,研究了硫酸铝+CMC在郴州某铜铅混合精矿浮选分离中的抑铅浮铜效果,最后分析了硫酸铝影响Z-200在黄铜矿、方铅矿表面吸附的机理。结果表明:CMC、硫酸铝以及硫酸铝+CMC均可增大黄铜矿和方铅矿的可浮性差异;在先添加硫酸铝后添加CMC的情况下可低成本、小污染、高效率地实现铜铅混合精矿的分离。因此,硫酸铝+CMC是铜铅浮选分离的新型铅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方铅矿 浮选分离 CMC 硫酸铝 组合抑制剂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羧甲基纤维素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继国 王艳 +1 位作者 张琼 方桂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0,共6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质,用戊二醛(GA)做交联剂,将聚乙烯亚胺(PEI)交联到羧甲基纤维素上制得聚乙烯亚胺-羧甲基纤维素吸附剂(PEI-CMC)。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PEI-CM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质,用戊二醛(GA)做交联剂,将聚乙烯亚胺(PEI)交联到羧甲基纤维素上制得聚乙烯亚胺-羧甲基纤维素吸附剂(PEI-CMC)。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PEI-CM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对Cu2+、Pb2+和Cd2+的吸附性能,并研究了pH 值、时间、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MC、PEI和GA的反应比为1g∶5mL∶20mL,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h时,合成的PEI-CMC的含氮量为13.23%。当CMC和PEI的反应比为1g∶5mL时,随着戊二醛(质量分数2.5%)的加入量增加,PEI-CMC的产率先增大后降低。在pH 值1~14的范围内,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对PEI-CMC 的交联度没有影响。PEI-CMC 吸附剂对Cu2+ 、Pb2+和Cd2+ 的吸附量在实验范围内随pH 升高而增加。PEI-CMC对Pb2+和Cu2+、Cd2+的吸附在90min和180min后分别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Cu2+、Pb2+和Cd2+初始浓度的增加,PEI-CMC对Cu2+、Pb2+和Cd2+的吸附量开始时快速增加,而后达到饱和,吸附等温数据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Cu2+ 250.0mg/g、Pb2+ 635.9mg/g、Cd2+ 142.8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亚胺 铜离子 铅离子 镉离子 吸附
下载PDF
CMC在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丁长银 权红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3年第4期93-96,共4页
乳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含水分约88%左右,乳中各种物质相互组成分散的稳定体系。但是乳在酸乳饮料的发酵加工生产过程中,如饮料中添加营养强化剂,致使乳溶液的盐组成、溶液密度等发生改变;PH降低;热处理等对乳的稳定性都有极大的影... 乳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含水分约88%左右,乳中各种物质相互组成分散的稳定体系。但是乳在酸乳饮料的发酵加工生产过程中,如饮料中添加营养强化剂,致使乳溶液的盐组成、溶液密度等发生改变;PH降低;热处理等对乳的稳定性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CMC作为优良的乳化稳定增稠剂使其在酸性蛋白饮料中被普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C 乳酸菌饮料 应用 乳化稳定增稠剂 酸性蛋白饮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