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其溶胀机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汪雨
刘丹丹
张洁洁
韩国志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93-6198,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资金资助项目(1002006C)
-
文摘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系列不同表面羧基密度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然后以疏水性荧光染料NBD与亲水性荧光染料ICG为原料,通过溶胀法制备了2种聚苯乙烯荧光微球。通过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荧光光谱对其形貌和特性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表面羧基密度对2种微球荧光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溶胀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微球表面羧基密度对2种荧光分子的溶胀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
关键词
羧基密度
聚苯乙烯
荧光微球
溶胀机制
-
Keywords
carboxyl density
polystyrene
fluorescent microspheres
swelling mechanism
-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本体聚合法合成不同羧基密度聚羧酸粉末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逄鲁峰
周在波
付鹏
郎慧东
孙华强
-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华迪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98,共5页
-
文摘
采用本体聚合固相合成法,设计正交试验制备了3组侧链长度相同、主链羧基密度不同的聚羧酸粉末,对其分子量、吸附性能、红外光谱及其水泥净浆流动性进行测试,并在孔道压浆料中进行应用,研究了不同聚羧酸粉末对于孔道压浆料滞后泌水现象的改善性能及其水泥适应性能。结果表明:保证其他试验条件一致,主链羧基密度从5增加到7,初始流动度先增加后减小,30 min流动度保持性能逐渐变差;主链羧基密度增加,峰位分子量逐渐降低、峰面积比不断增加、分子量不断减小,侧链聚氧乙烯醚基团密度不断减小,聚羧酸粉末吸附性能先增加后降低;通过正交试验及其GPC和吸附性能分析确定聚羧酸粉末最优配合比为6的羧基密度,占单体总质量0.42%的链转移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2.4%的引发剂用量,采用1 200 r/min的转速,通过最优配合比合成的聚羧酸粉末分子结构与设计相符;对比不同羧基密度聚羧酸粉末,羧基密度为6的聚羧酸粉末,具有较好的水泥适应性,在孔道压浆料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滞后泌水现象。
-
关键词
本体聚合
羧基密度
聚羧酸粉末
滞后泌水
流动性
-
Keywords
bulk polymerization
carboxyl density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powder
delayed bleeding
fluidity
-
分类号
TU528.04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