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效蒸发+中和+UBF+BAF处理食品添加剂(CMC)废液示范工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芳 李文昱 +3 位作者 冯国勇 朱正伟 莫玉余 张文艺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8-261,共4页
针对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CMC)生产废液的SS及COD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含有可回收利用成分的特点,采用三效蒸发+中和+UBF+BAF组合工艺处理CMC废液。三效蒸发预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CMC废液经三效蒸发可产生10%浓缩残渣,经离心... 针对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CMC)生产废液的SS及COD含量高、可生化性差、含有可回收利用成分的特点,采用三效蒸发+中和+UBF+BAF组合工艺处理CMC废液。三效蒸发预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CMC废液经三效蒸发可产生10%浓缩残渣,经离心分离产生94%混凝土减水剂和6%羟基乙酸钠,产生的冷凝液COD约2388~4000 mg/L,预处理去除率达95.74%。经UBF-BAF生化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COD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限值(COD≤100 mg/L)。经测算,该工程年减排COD量约3.03×106 kg、固体废渣SS约4.11×105kg,并可为企业带来约546万元税前利润,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该项目对于我国同类生产企业的CMC废液处理具有一定的工程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三效蒸发 中和 UBF BAF
原文传递
CMC/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叶君 郭园 熊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9-172,178,共5页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电、热以及力学性质从而引起广泛地关注,而羧甲基纤维素(CMC)是天然生物可降解的线性高分子多糖,是用于制备CMC/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绿色反应介质,从而成为复合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文中...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光、电、热以及力学性质从而引起广泛地关注,而羧甲基纤维素(CMC)是天然生物可降解的线性高分子多糖,是用于制备CMC/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绿色反应介质,从而成为复合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文中综述了CMC/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条件、反应机理、纳米粒子的结晶结构及其特殊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CMC/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金属 金属氧化物 复合纳米材料
下载PDF
马桶自动清洁剂的开发研究
3
作者 刘庆刚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39-41,共3页
介绍了马桶自动清洁剂产品的配方特点,分析比较了不同黏结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黏结剂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乙烯醇(PVA)在配方中的使用效果,确定了CMC和PVA的最佳复配比。结果显示,当m(CMC):m(PVA)=2:1时,配方产品具有好的... 介绍了马桶自动清洁剂产品的配方特点,分析比较了不同黏结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黏结剂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乙烯醇(PVA)在配方中的使用效果,确定了CMC和PVA的最佳复配比。结果显示,当m(CMC):m(PVA)=2:1时,配方产品具有好的缓释性能,配方活性物释放均匀,可持久洁净4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厕块 黏结剂 羧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醇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CMC生产废液预处理及其效益分析
4
作者 张文艺 刘芳 +3 位作者 李文昱 朱正伟 莫玉余 彭明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06-108,共3页
常州市某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采用三效蒸发工艺对羧甲基纤维素(CMC)生产废液进行预处理,高效、低耗地分离羟基乙酸钠和混凝土减水剂。该工程运行一年以来,平均处理CMC生产废液为135 t/d,产生冷凝液为121.5 t/d、混凝土减水剂为12.69 t/d... 常州市某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采用三效蒸发工艺对羧甲基纤维素(CMC)生产废液进行预处理,高效、低耗地分离羟基乙酸钠和混凝土减水剂。该工程运行一年以来,平均处理CMC生产废液为135 t/d,产生冷凝液为121.5 t/d、混凝土减水剂为12.69 t/d、羟基乙酸钠为0.81 t/d,实现废液经济、环保、资源化预处理,COD去除率达95.74%,COD减排量达2.9×106k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预处理 三效蒸发
原文传递
羧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共聚物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形态 被引量:18
5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1 位作者 左榘 牛爱珍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5-349,共5页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及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形态 .结果表明 ,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形态完全不同于羧甲基纤维素分子 ,亲水疏水链段的引入 ,使共聚物分子聚集形成了以疏水链段为核心的棍状胶...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及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形态 .结果表明 ,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形态完全不同于羧甲基纤维素分子 ,亲水疏水链段的引入 ,使共聚物分子聚集形成了以疏水链段为核心的棍状胶束结构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的归一化一级相关函数不符合单指数衰减 ,表明胶束形态的多分散性 .在 0 .0 0 5%~ 1 %浓度范围内 ,胶束粒子大小均分布在两个区域 ,随共聚物浓度增大 ,低粒径区保持在 3 0~ 1 0 0nm范围 ,为单分子区 ;而高粒径区随浓度增大移向更高值 ,表明多分子胶束不断长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胶束形态
下载PDF
CMC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被引量:16
6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张爱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52-955,共4页
Polymeric surfactants were prepared by ultrasonic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CMC) and alkyl poly(etheroxy) acrylat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MC based polymeric surfactants at silica gel/water i... Polymeric surfactants were prepared by ultrasonic copolymerization of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CMC) and alkyl poly(etheroxy) acrylat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MC based polymeric surfactants at silica gel/water interface was studied by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IR difference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ve amount goes up steadi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polymer concentration. Because of multicontact adsorption of copolymers at the surface of silica gel,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copolymers and surface of silica gel (such as hydrogen bond), large amount of polymeric surfactants adsorbs on silica gel. The pH value of copolymer solution plays a great role on adsorp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lectrostatic action is the main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MC based polymeric surfact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吸附机理
下载PDF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形态 被引量:14
7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严启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3-558,共6页
The micellar conformation of polymeric surfactants based on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dynamic laser scatt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 The micellar conformation of polymeric surfactants based on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dynamic laser scatt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polymeric surfactants have different micellar conformation. The micelles formed by copolymer A3, B7 and B9 are spheroidal or ellipsoidal. While copolymer A9 which is more hydrophilic forms rod like micelles. At high concentration the micelles in aqueous solution would aggregate and form network structure further. The dependence of micelle size distribution function F(R) on scattering vector confirms again that the micelles of A9 is not like spherical, while the independence of F(R) on scattering angles means B9 molecules forming sphere like micel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胶束形态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形态 被引量:16
8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95-899,共5页
采用紫外光谱、XPS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硅胶 /水界面上的吸附形态 ,结果表明随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增大 ,分子在硅胶表面的吸附由单层逐渐变为多层 ,生成半胶束结构 .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吸附形态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对层状镁硅酸盐矿物浮选的抑制与分散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龙涛 冯其明 +3 位作者 卢毅屏 张国范 欧乐明 潘高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5-1150,共6页
通过浮选实验、润湿接触角测量和Zeta电位测试,考察滑石、绿泥石和蛇纹石3种层状镁硅酸盐矿物的可浮性及其对金川镍矿中的硫化矿物-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并研究羧甲基纤维素(CMC)对3种层状镁硅酸盐矿物浮选的抑制与分散作用。结果表明:3种... 通过浮选实验、润湿接触角测量和Zeta电位测试,考察滑石、绿泥石和蛇纹石3种层状镁硅酸盐矿物的可浮性及其对金川镍矿中的硫化矿物-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并研究羧甲基纤维素(CMC)对3种层状镁硅酸盐矿物浮选的抑制与分散作用。结果表明:3种镁硅酸盐矿物表面性质与可浮性不同,对硫化矿浮选的影响方式与机理也存在区别:蛇纹石天然可浮性较差,但由于静电作用易与黄铁矿发生异相凝聚,降低黄铁矿的可浮性进而影响其回收率,CMC可通过调整矿物表面电性而起到分散作用;滑石与绿泥石并不影响黄铁矿的可浮性,但由于其天然可浮性相对较好,易进入精矿增加MgO杂质含量,CMC能调整矿物表面润湿性而抑制其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镁硅酸盐矿物 浮选 抑制 分散
下载PDF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超低界面张力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2-316,共5页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及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机理 .结果表明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与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相比拟的表 /界面活性 ,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达 2 835mN/m ...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及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机理 .结果表明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与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相比拟的表 /界面活性 ,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达 2 835mN/m ,界面张力达到 10 -110mN/m .碱的加入可显著降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的界面张力 ,在适当条件下界面张力达到超低值 (10 -3 mN/m ) ,可望作为三次采油的驱油剂 .等效烷烃模型研究表明 ,用碱与原油酸性组分的作用来解释碱能使界面张力下降至超低值的传统观点是不完善的 ,加入碱能使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解缔 ,胶束数量增多 ,胶束粒径减小 ,单分子自由链增加 ,有利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向界面迁移和排布 ,这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碱复配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下降至超低值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超低界面张力 原油 化学驱油 三次采油 形成机理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分子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徐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6-110,共5页
通过激光光散射和粘度法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AR12EOn)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分子形态。结果表明,随活性大单体支链增长,共聚物分子尺寸增大;水溶液中的胶束粒子随共聚物的疏水性增强... 通过激光光散射和粘度法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AR12EOn)的超声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分子形态。结果表明,随活性大单体支链增长,共聚物分子尺寸增大;水溶液中的胶束粒子随共聚物的疏水性增强而增大,CMC-AR12EO3体系胶束聚集数最大;共聚物分子与胶束均呈棒状结构。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主要取决于分子量和胶束缔合数,盐水溶液中的粘度异常行为与共聚物中引入的大单体活性及形成的胶束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分子形态 高聚物溶液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形成微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0-164,共5页
采用紫外光谱、相图、动态激光光散射、同位素示踪、光学显微镜、电导率等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甲苯 -水 -异丙醇体系微乳液的形成过程 ,发现微乳液粒子大小均一 ,形态一致 ,其尺寸比低分子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微乳... 采用紫外光谱、相图、动态激光光散射、同位素示踪、光学显微镜、电导率等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甲苯 -水 -异丙醇体系微乳液的形成过程 ,发现微乳液粒子大小均一 ,形态一致 ,其尺寸比低分子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微乳液粒子大得多 .醇分子插入到油水界面 ,改变了两相界面结构 ,促使微乳液的生成 .电导率测定表明所形成的微乳液区均为水包油结构 ,即使在富含甲苯区域 ,亦不会有油包水的反相胶束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微乳液 超声合成
下载PDF
捕收剂预吸附对硫化矿与硅酸盐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博 冯其明 卢毅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79-2884,共6页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试验和红外光谱测试,考察捕收剂戊黄药(PAX)和抑制剂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添加顺序对绿泥石与黄铁矿浮选分离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先加抑制剂羧甲基纤维素时,羧甲基纤维素是绿泥石的有效抑制剂,但也...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试验和红外光谱测试,考察捕收剂戊黄药(PAX)和抑制剂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添加顺序对绿泥石与黄铁矿浮选分离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先加抑制剂羧甲基纤维素时,羧甲基纤维素是绿泥石的有效抑制剂,但也会抑制黄铁矿的浮选,影响绿泥石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先加入捕收剂戊黄药时,羧甲基纤维素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减弱,而绿泥石的浮选回收不受影响,黄铁矿与绿泥石的分离选择性提高。抑制剂羧甲基纤维素能同时吸附在黄铁矿与绿泥石表面,而捕收剂戊黄药只能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戊黄药与羧甲基纤维素在黄铁矿表面存在竞争吸附,先加捕收剂时,戊黄药的预先吸附降低了羧甲基纤维素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减弱了羧甲基纤维素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提高了黄铁矿与绿泥石的分离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黄铁矿 戊黄药 浮选分离 羧甲基纤维素 竞争吸附
下载PDF
Cellulase Producing Bacteria from the Wood-Yards on Kallai River Bank 被引量:2
14
作者 Sasidharan Sreedevi Sreedharan Sajith Sailas Benjamin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3年第4期326-332,共7页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influence of growth parameters such as pH, temperature,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CMC) concentration and agitation on cellulase production from three bacterial strains, viz., Achromobacter xyl...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influence of growth parameters such as pH, temperature,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CMC) concentration and agitation on cellulase production from three bacterial strains, viz., 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BSS4, Bacillus sp. BSS3 and Pseudomonas sp. BSS2 isolated from the wood-yards on Kallai river bank in Kerala. Production of cellulase by these isolates was detected using basal salt medium (BSM) with 0.5% CMC as supplement, and CMCase activity was confirmed by iodine test. Dinitrosalicylic acid method was employed for assaying the cellulase production by measuring the amount of glucose liberated in μmol/mL/min. Maximum enzyme production from Pseudomonas sp. BSS2 was at pH 8, 37℃ with 1% CMC and 150 rpm, and cellulase production increased from initial 49.84 U/mL to 91.28 U/mL after optimization.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from Bacillus sp. BSS3 was at pH 9, 37℃ with 1% CMC, 150 rpm, and cellulase production increased from initial 26.05 U/mL to 104.68 U/mL after optimization. The maximum enzyme production from A. xylosoxidans BSS4 was at pH 7, 40℃ with 0.5% CMC and 150 rpm, and cellulase production increased from initial 55.28 U/mL to 68.37 U/mL after optimization. Thus among the three isolates, Bacillus sp. BSS3 showed maximum enzyme yield which can be explored for further scale up studies with 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ULASE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Dinitrosalicylic Acid Optimization SUBMERGED FERMENTATION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的流变特性在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宁晓辉 张淦宇 +1 位作者 赵春欣 鲍琳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3期106-108,共3页
本实验以羧甲基纤维素为研究对象,将对其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引入实验教学,系统探究高分子材料流变学性能与分子结构及运动的构效关系。本实验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实验过程温和易控制,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等优点,并且适用于模块化教学,可以将... 本实验以羧甲基纤维素为研究对象,将对其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引入实验教学,系统探究高分子材料流变学性能与分子结构及运动的构效关系。本实验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实验过程温和易控制,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等优点,并且适用于模块化教学,可以将其拆分成多个实验环节以配合不同理论内容的实验教学要求,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加深学生对高分子结构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流变学 高分子结构 凝胶体 流体
下载PDF
聚硅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润楠 张浩 +3 位作者 连丽丽 王希越 祝波 娄大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4-1050,共7页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镁、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钠(PSi AM-CMC)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并应用于模拟的松花江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在n(Al+Mg)/n(Si)=0.6、n(Mg)∶n(Al)=1∶4、m(CMC)/m(Si)=0.3、羧甲基...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镁、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钠(PSi AM-CMC)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并应用于模拟的松花江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在n(Al+Mg)/n(Si)=0.6、n(Mg)∶n(Al)=1∶4、m(CMC)/m(Si)=0.3、羧甲基纤维素钠糊化温度为60℃、p H=2的条件下,制备的PSi AM-CMC对模拟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色度、浊度去除率可达98%以上。采用SEM、FTIR、XRD对絮凝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Si AM-CMC不是聚硅酸、金属盐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混合物,而是通过缩聚和配位反应,形成的一种兼具无机和有机絮凝剂优点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铝镁 羧甲基纤维素钠 复合絮凝剂 水处理技术
下载PDF
CPACP_(KSH)-Ⅰ的合成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邹新禧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45-51,共7页
本文研究了CMC-AA接枝共聚合的反应条件。合成TCPACP_(KSH)-Ⅰ型接枝物。通过性能实验表明。此接枝共聚物具有优越的吸收性能。
关键词 吸水剂 CMC-AA共聚物 纤维素
下载PDF
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复合微生物材料制备 被引量:5
18
作者 游亚平 陈丽芳 +1 位作者 周志华 李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56,共4页
利用谷类副产品麸皮与前期分离得到的铁锰去除效果良好的假单胞菌4-05混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制备球状复合微生物颗粒材料,用于富含铁锰离子的地下水的生物治理,通过批量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分数为1... 利用谷类副产品麸皮与前期分离得到的铁锰去除效果良好的假单胞菌4-05混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制备球状复合微生物颗粒材料,用于富含铁锰离子的地下水的生物治理,通过批量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分数为14%,粒径为2.5 cm的复合微生物颗粒材料,对Fe^(2+)(初始质量浓度为80mg/L)和Mn^(2+)(初始质量浓度为2.5 mg/L)的去除率分别为95.90%和6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地下水 复合微生物材料 假单胞菌 麸皮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除铁除锰
下载PDF
小儿温里止泻贴的提取和成型工艺优选 被引量:4
19
作者 邱丽丽 丁菊英 杜茂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优选小儿温里止泻贴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及基质配方,为该制剂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桂皮醛提取量为指标,考察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及CO_2流量对小儿温里止泻贴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的影响。... 目的:优选小儿温里止泻贴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及基质配方,为该制剂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桂皮醛提取量为指标,考察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及CO_2流量对小儿温里止泻贴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的影响。以初粘性、剥离强度及内聚力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考察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甘油及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确定最佳基质配方。通过均匀度试验考察小儿温里止泻流浸膏与空白基质相容后的均匀度。结果:小儿温里止泻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45℃,压力50 MPa,时间2.5 h,流量20 kg·h^(-1);桂皮醛提取量1.688 mg·g^(-1)。空白基质的最佳配方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0.6∶2.5∶1.0∶1.0)。该配方具有较好的初粘性、剥离强度、内聚力,均匀度为15,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结论:优选的小儿温里止泻贴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稳定可行;优选的小儿温里止泻贴基质配方简单、稳定,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温里止泻贴 基质配方 聚乙烯醇 聚丙烯酸钠 甘油 羧甲基纤维素钠 桂皮醛
原文传递
微胶囊化板栗壳棕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赖雅平 吴丹青 +1 位作者 赖建平 周绍聪 《广东化工》 CAS 2007年第2期10-14,共5页
将微胶囊化后的板栗壳色素与未微胶囊化的板栗壳色素进行平行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吸收波长、耐热性、耐酸性及对维生素C、亚硝酸钠等食品中常用添加剂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板栗壳色素的对pH的适应范围大大提高,且对热、... 将微胶囊化后的板栗壳色素与未微胶囊化的板栗壳色素进行平行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吸收波长、耐热性、耐酸性及对维生素C、亚硝酸钠等食品中常用添加剂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板栗壳色素的对pH的适应范围大大提高,且对热、酸、光、维生素C及其他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棕色素 微胶囊化 Β-环糊精 羧甲基纤维素钠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