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21
1
作者 旷理雄 郭建华 +1 位作者 黄太柱 肖秋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3,322,共6页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北部于奇地区是塔河油区外围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盆地分析、储集层预测、荧光薄片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于奇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O1+2y)碳酸盐岩油...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北部于奇地区是塔河油区外围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盆地分析、储集层预测、荧光薄片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于奇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O1+2y)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建立了油气成藏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油源主要来自阿克库勒凸起南部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油源充足,资源潜力较大;O1+2y储集层类型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复合型和裂缝型,储集层物性中等,最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位于YQ3井—S104井一带,盖层的区域封盖和直接封盖能力较好,但海西晚期构造运动对本区油气保存影响最大。于奇地区至少有4个油气注入成藏期,其中最重要的油气注入期为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成藏模式为自烃源区侧向排烃、多期成藏,其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碳酸盐岩 油气成藏 荧光薄片 流体包裹体 成藏模式 阿克库勒凸起 塔里木盆地北部
下载PDF
基于岩石薄片的鲕粒碳酸盐岩地球化学溶蚀 被引量:13
2
作者 方旸 谢淑云 +4 位作者 何治亮 刘银 鲍征宇 沃玉进 张殿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9-791,共13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鲕粒灰岩及鲕粒云岩的溶蚀机制,并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岩石薄片溶蚀模拟实验,结合环境扫描观察和能谱分析进行原位微观形貌观察和分析,并采用分形与多重分形对能谱面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硫酸介质下鲕粒灰岩溶蚀... 为了更好地认识鲕粒灰岩及鲕粒云岩的溶蚀机制,并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岩石薄片溶蚀模拟实验,结合环境扫描观察和能谱分析进行原位微观形貌观察和分析,并采用分形与多重分形对能谱面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硫酸介质下鲕粒灰岩溶蚀从结构缺陷点(解理或裂隙)开始,钙含量高的点溶蚀速率快,而钙含量低的点和含硅部分溶蚀慢或不溶蚀,从而形成凹凸不平的溶蚀坑孔隙空间;而鲕粒云岩在硫酸介质中的溶蚀从白云石晶体间裂隙开始,这是因为颗粒及颗粒间有大量微裂隙.相同条件下,鲕粒云岩的溶蚀丢失质量比鲕粒灰岩多出约80%,这表明硫酸介质对白云岩具有更强的溶蚀能力.通过对溶蚀微观形貌的观察发现,硫酸对鲕粒白云岩结构的破坏作用而形成的颗粒状表面,更有利于溶蚀作用的深入进行,进而发育优质孔隙.此外,分形与多重分形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岩薄片表面的Ca、Mg、Si含量分布的非均质性的差异控制着溶蚀反应,成分差异大、元素含量非均质性强能促进溶解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岩石薄片 差异溶蚀 多重分形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高集油田阜宁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峰 崔健健 +1 位作者 邵先杰 宋婷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6-300,共5页
通过对高集油田阜宁组钻井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以及测井资料分析,确认该组储层以湖相碳酸盐岩为主。结合该区物性特征和铸体薄片资料,对该区储层沉积相、岩石类型、孔隙类型等基本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集中分布于阜二... 通过对高集油田阜宁组钻井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以及测井资料分析,确认该组储层以湖相碳酸盐岩为主。结合该区物性特征和铸体薄片资料,对该区储层沉积相、岩石类型、孔隙类型等基本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集中分布于阜二段的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在Choquette和Pray提出的孔隙空间成因分类体系基础上,对该区孔隙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影响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沉积相和成岩作用进行了概括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铸体薄片 高集油田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杰 沈安江 +3 位作者 胡安平 周进高 佘敏 韩明珊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综述了岩石薄片智能鉴定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薄片智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命名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的研究流程与主要研究内容:①准备与处理薄片图像,建立碳酸盐岩图像数据库;②以先... 综述了岩石薄片智能鉴定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薄片智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命名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的研究流程与主要研究内容:①准备与处理薄片图像,建立碳酸盐岩图像数据库;②以先验知识指导建立薄片图像的结构组分、矿物组分、孔隙类型等分类标签,进行人工标注并建立标签数据库;③应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采用机器学习和人工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薄片图像标签的知识图谱;④进行结构组分、矿物组分及孔隙类型和含量的智能识别,完成自动岩性定名,输出鉴定报告,实现薄片智能鉴定。碳酸盐岩薄片人工智能鉴定目前仍然存在标签标注样本数量、语义分割不明确、成岩作用影响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碳酸盐岩人工智能鉴定的发展方向包括从宏观(岩心、野外露头)到微观不同尺度的图像鉴定,CT、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不同类型图像的鉴定,以及测井、地震资料的智能解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薄片 人工智能识别 岩石结构组分 知识图谱 标签数据库
下载PDF
碳酸盐岩类岩石薄片的最佳定厚标准探讨
5
作者 郑杨 牛焕友 +2 位作者 张树淮 武育宁 明星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传统的薄片磨制方法,会对碳酸盐岩粒屑结构中包含的生物碎屑和包粒等造成判断及鉴定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反复实验,确定碳酸盐岩类岩石定厚标准在0.033—0.045mm之间,可以清晰显现生物碎屑、粒屑的显微结构,对其成因及命名的准确... 传统的薄片磨制方法,会对碳酸盐岩粒屑结构中包含的生物碎屑和包粒等造成判断及鉴定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反复实验,确定碳酸盐岩类岩石定厚标准在0.033—0.045mm之间,可以清晰显现生物碎屑、粒屑的显微结构,对其成因及命名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结合矿物干涉色对厚度的要求等因素,综合出较实用的碳酸盐岩薄片厚度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生物碎屑 粒屑 干涉色 薄片厚度
下载PDF
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与气藏检测——以阿姆河右岸灰岩气藏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于豪 李劲松 +3 位作者 晏信飞 徐光成 金旭 徐斌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2-482,共11页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演化过程复杂、孔隙结构多样、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是影响碳酸盐岩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以阿姆河右岸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灰岩气藏为例,从孔隙结构的基础研究出发,对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精细表征...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演化过程复杂、孔隙结构多样、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是影响碳酸盐岩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以阿姆河右岸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灰岩气藏为例,从孔隙结构的基础研究出发,对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精细表征,并对气藏开展了精确预测:通过岩石镜下薄片对岩石成分、类型、面孔率等信息进行鉴定,证明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溶孔和裂缝两种类型孔隙结构;通过CT扫描得到岩石内部立体影像,统计孔隙分布与流体充填状态,证实了实际岩石中"水包气"的斑块状饱和状态,为岩石物理建模提供了依据;通过岩心实验测量得到岩石速度、密度、孔隙度等物理信息,根据多参数交会分析结果,优选纵波阻抗与纵横波速度比作为该地区流体检测的敏感参数;综合以上信息,选择基于双孔等效介质理论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结合地震数据制作岩石物理模板,预测了储层孔隙度与含气饱和度,预测结果与试气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孔隙结构 薄片鉴定 CT扫描 岩心实验测量 岩石物理反演
下载PDF
由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延相 刘玉兰 +2 位作者 王丽民 季敏霞 王成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0-523,共4页
为了拓展生产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对不具有皮芯结构的T700和T30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了超薄切片,分别制备了超薄切片试样BM1和BM2,借助于高分辨、XRD、拉曼光谱等表征方法对石墨烯薄膜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发现超薄切片石墨烯薄膜BM1和... 为了拓展生产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对不具有皮芯结构的T700和T30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进行了超薄切片,分别制备了超薄切片试样BM1和BM2,借助于高分辨、XRD、拉曼光谱等表征方法对石墨烯薄膜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发现超薄切片石墨烯薄膜BM1和BM2相比较,BM1中碳原子网络石墨烯平面部分平直,部分扭曲,网平面上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减小,石墨烯层排列较致密并沿牵伸方向择优取向,相邻石墨烯层连贯性较好。BM1中石墨烯的结构有序化程度最高,sp2杂化碳原子的相对含量高,验证了可以采用超薄切片的物理方法由高性能碳纤维制备结构规整的石墨烯薄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超薄切片 石墨烯薄膜 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