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砂岩孔隙演化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例 被引量:65
1
作者 钟大康 朱筱敏 +1 位作者 李树静 谢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5-890,共6页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无障壁的潮坪、滨岸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对满北和满东、满南地区志留系砂岩成岩作用序次尤其是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方式和特征、物性的对比研究认为: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的时...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无障壁的潮坪、滨岸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对满北和满东、满南地区志留系砂岩成岩作用序次尤其是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方式和特征、物性的对比研究认为: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早晚对砂岩孔隙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满北地区志留系砂岩发育有大量早期泥晶碳酸盐胶结,显微镜下研究表明这种胶结作用发生在岩石受到充分压实之前,呈基底式胶结,岩石颗粒呈点接触或漂浮状分布于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之中,这种胶结作用抑制了岩石后期的压实作用。尽管目前其埋藏达5000—6500m,但其经历的压实作用并不强烈,粒间发育大量早期的碳酸盐胶结物,后来这些胶结物被溶蚀,形成了大量次生孔隙。而在满东和满南地区的志留系砂岩,碳酸盐胶结发生在岩石经过充分压实之后,晚期的碳酸盐胶结物仅分布于岩石经充分压实后的粒问孔隙中,含量较前者低,后期可供溶蚀的碳酸盐比前者少,因而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有限。因此,尽管满东满南地区志留系埋藏比满北浅(3700—5000m),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也低,也发育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但岩石的压实作用比满北强,物性比满北低差。这主要与碳酸盐胶结的早晚有关,早期碳酸盐胶结对孔隙演化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有利于岩石孔隙的保存,为后来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 砂岩孔隙演化 影响 满加尔凹陷 志留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顶面附近深层砂岩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次生溶蚀孔隙形成机理 被引量:26
2
作者 何生 杨智 +3 位作者 何治亮 武恒志 王芙蓉 孟闲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8,798,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压顶面附近(现今埋深4400~6200m,温度105~145℃)砂岩中广泛出现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次生溶蚀孔隙与超压流体活动关系密切.由于超压封闭和释放引起其顶面附近砂岩中的孔隙压力和水化学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可导致碳酸...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压顶面附近(现今埋深4400~6200m,温度105~145℃)砂岩中广泛出现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次生溶蚀孔隙与超压流体活动关系密切.由于超压封闭和释放引起其顶面附近砂岩中的孔隙压力和水化学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可导致碳酸盐沉淀和易溶矿物溶解过程交替出现.根据腹部地区超压顶面附近深埋砂岩成岩作用、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储集物性、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和烃源岩热演化模拟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含铁碳酸盐胶结物是主要的胶结成分,长石类成分的次生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纵向上深层砂岩碳酸盐胶结物出现15%~30%含量的地层厚度范围约在邻近超压顶面之下100m至之上大于450m,碳酸盐胶结物出现大于25%含量高值带分布在靠近超压顶面向上的250~300m的地层厚度范围,超压顶面附近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值的深度范围也是次生溶蚀孔隙(孔隙度10%~20%)发育带的范围;因晚白垩世以来深部侏罗纪煤系有机质生烃增压作用,导致在超压顶面附近砂岩晚成岩作用阶段深部富含碳酸盐的超压流体频繁活动,所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受到了明显的与深部生烃增压有关的超压热流体和有机脱羧作用的影响;超压流体多次通过超压顶面排放,使得超压顶面附近砂岩遭受了多期酸性流体溶蚀作用过程,形成了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作用 次生溶蚀孔隙 超压顶面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准噶尔盆地腹部.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模式 被引量:22
3
作者 董贞环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4年第2期33-41,共9页
应用各种实验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进行研究,找出砂岩结构致密的症结所在;成岩作用与油气的研究,建立起该区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序列以及孔隙演化模式,为储层、油气藏的形成、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应用各种实验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进行研究,找出砂岩结构致密的症结所在;成岩作用与油气的研究,建立起该区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序列以及孔隙演化模式,为储层、油气藏的形成、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成岩作用 次生石英与压溶 碳酸盐胶结 自生粘土矿物及转化 孔隙演化
下载PDF
南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姚光庆 李蕙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49-556,共8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南阳凹陷核桃园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成份、产状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核桃园组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是砂泥岩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泥岩压实及粘土矿物... 本文主要阐述了南阳凹陷核桃园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成份、产状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核桃园组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是砂泥岩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泥岩压实及粘土矿物的成岩转化提供了其主要的物质来源.这种认识为砂岩储层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胶结物 成因 砂岩 孔隙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8储层碳酸盐胶结物成分组成与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钊 邱军利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2期14-21,46,共9页
以碳—氧同位素特征为切入点辅助薄片镜下观察和沉积环境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长8段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进行系统研究。从镜下矿物观察可知:碳酸盐胶结物发育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铁方解石和菱铁矿。矿物成分和分布特征受不均一流... 以碳—氧同位素特征为切入点辅助薄片镜下观察和沉积环境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长8段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进行系统研究。从镜下矿物观察可知:碳酸盐胶结物发育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铁方解石和菱铁矿。矿物成分和分布特征受不均一流体化学活动影响强烈,碳酸盐胶结对孔渗主要起破坏作用。同时通过磷酸法测定氧—碳同位素值,由实验结果可知:碳同位素分布范围是-14.8‰^-1.5‰,氧同位素分布范围是-25.7‰^-9.9‰;样品的Z值大都小于120,指示样品中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发生于淡水—微咸水环境;通过δ^(18)O值测定得到古温度为68℃~128℃,说明胶结作用发生于早成岩B期至中成岩阶段A期;长8上部层位碳酸盐胶结物含量比下部多,说明胶结作用来源于与有机酸脱羧作用有关的碳酸盐沉积;按照沉积亚相划分为三个区,氧—碳同位素由湖心相—重力流相—三角洲相逐渐减轻。最后推断同位素分布形成原因:压实作用下有机酸由高势区向低势区逐渐运移,经一系列化学变化后发生胶结作用有机碳被捕捉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碳酸盐胶结 碳-氧同位素 沉积环境 古温度 物源 运移模型
下载PDF
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渤海海域C12和Q17构造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卢欢 徐长贵 +2 位作者 王清斌 杜晓峰 刘晓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0-1280,共11页
采用薄片鉴定、X-衍射、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盆模软件和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对C12和Q17构造碳酸盐胶结类型、赋存状态、不同期次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理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胶结物的差异导致... 采用薄片鉴定、X-衍射、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盆模软件和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对C12和Q17构造碳酸盐胶结类型、赋存状态、不同期次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理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胶结物的差异导致了储层物性的差异,而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和分布主要受埋藏条件、淋滤作用、构造条件和成岩环境差异4个因素的影响。C12构造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早期和晚期胶结物充填孔隙,且早期胶结物后期未发生溶蚀,仅在中生界顶部不整合面附近发育次生孔隙。这是由于C12构造受反复深埋藏、封闭成岩环境、辫状河的强烈蒸发环境以及早期断层活动的构造条件影响,导致本区碳酸盐胶结强烈,储层致密。Q17构造碳酸盐胶结也较为普遍,但仅在局部细粒砂岩段存在早期胶结物富集段,而在原始沉积条件好的厚层粗砂岩段碳酸盐本身含量低,或发生早期碳酸盐溶蚀,并出现零星铁白云石胶结,物性相对较好。这是由于Q17构造为浅埋藏、开放的成岩环境和断层持续活动的构造条件,淋滤作用影响的范围广、深度大。而晚期铁白云石的出现,与地层水流体活动、油气侵位有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差异成岩作用的观点,并从宏观构造和微观成岩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滤作用 成岩作用 埋藏条件 差异成岩 碳酸盐胶结 构造环境 中生界 渤海海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北地区浅层砂岩油藏顶底双油水倒置成因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晓东 杨少春 +3 位作者 向奎 陈国宁 朱春艳 魏晓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8-444,484,共8页
基于油水性质及油水分布特征分析,从构造、岩性、碳酸盐胶结及原油稠化等方面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北部新近系沙湾组浅层砂岩油藏顶部和底部双油水倒置现象成因。车北地区原油为重质稠油,随油层深度增加,原油密度和黏度呈相应增大... 基于油水性质及油水分布特征分析,从构造、岩性、碳酸盐胶结及原油稠化等方面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北部新近系沙湾组浅层砂岩油藏顶部和底部双油水倒置现象成因。车北地区原油为重质稠油,随油层深度增加,原油密度和黏度呈相应增大的趋势,储集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和原油稠化作用是双油水倒置现象的决定性因素。当下降盘油层顶部超过一定深度后,由于原油稠化作用,原油密度可接近或大于地层水密度,导致油藏底部出现油水倒置;构造高部位碳酸盐胶结作用较强,导致储集层物性变差,后期运移的高黏度稠油无法进入高部位储集层中,从而导致构造高部位油水倒置。在构造中高部位聚集常规稠油,其密度小于地层水密度,油水分异较为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作用 原油稠化作用 油水倒置 浅层砂岩油藏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超浅层油藏成岩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宋璠 杨少春 +2 位作者 苏妮娜 张瑞香 向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7-313,共7页
春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北部,其主力产层埋深平均500 m,属于典型的超浅层油藏。通过岩心描述与薄片观察,认为该油藏自下而上可分为底砾岩、粗砂岩—含砾砂岩、顶部细砂岩3套结构层。碳酸盐胶结为最典型的成岩现象,压实、溶... 春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北部,其主力产层埋深平均500 m,属于典型的超浅层油藏。通过岩心描述与薄片观察,认为该油藏自下而上可分为底砾岩、粗砂岩—含砾砂岩、顶部细砂岩3套结构层。碳酸盐胶结为最典型的成岩现象,压实、溶解作用均较弱,胶结物主要在沉积初期形成,导致碎屑颗粒常呈漂浮状或点接触。3套结构层中的顶、底层分别由于强胶结和差分选导致储油能力差;中部有利结构单元内油水分布特征复杂,全区油水倒置现象严重。通过对该油藏进行成藏要素的解剖,认为沙湾组底部不整合、红车断裂带以及全区分布的厚砂层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但由于古构造、油气充注等因素的影响,北部、西北部以及西部地区早期发生了大规模碳酸钙沉淀,对后期运移的油气形成遮挡,造成了该区大规模油水倒置现象。研究区特殊的成岩现象及油藏分布特征充分说明,浅埋藏地区并非仅发育地层油藏和岩性油藏,受胶结作用影响也可形成一定规模的成岩圈闭油气藏,此类圈闭明显有别于常规的深层溶解型成岩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层油藏 成岩作用 碳酸盐胶结 油气成藏 春风油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辽东湾海域古近系沙河街组钙质砂岩成因机制和控制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韩雪芳 刘宗宾 +2 位作者 李云鹏 文佳涛 王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1,共7页
辽东湾海域古近系沙河街组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J油田为辽东湾海域典型的中深层油藏,已钻探的开发井普遍钻遇钙质砂岩,极大影响储层品质,制约油田开发效果。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钻井、测井资料... 辽东湾海域古近系沙河街组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J油田为辽东湾海域典型的中深层油藏,已钻探的开发井普遍钻遇钙质砂岩,极大影响储层品质,制约油田开发效果。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钻井、测井资料,对J油田沙二段钙质砂岩的成因机制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岩的形成和展布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受砂岩顶、底部泥岩成岩作用影响,钙质砂岩具有粒度细、含油性差、物性差、密度高等特点。受沉积作用影响,在垂向上,砂岩的沉积厚度和沉积韵律控制碳酸盐胶结的类型和发育部位;平面上,沉积相带和泥岩厚度影响钙质砂岩的平面展布和胶结强度。基于研究区沙一段泥岩和沙二段砂岩平面分布特征,预测沙二段钙质砂岩平面展布规律,认为砂岩厚度相对较薄、泥岩厚度相对较大的湖盆中央为研究区钙质砂岩发育带,其储层品质受钙质砂岩发育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 钙质砂岩 碳酸盐胶结 成因机制 控制因素 展布规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段成岩主控因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惠学智 许有为 +3 位作者 吕娜娜 宋喆 魏小东 刘超 《世界地质》 CAS 2019年第4期1012-1020,共9页
利用微区原位同位素测试、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测温、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和阴极发光薄片观察与统计等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华庆地区长8段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成岩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早期压实作用是长8段低成熟度砂岩原... 利用微区原位同位素测试、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测温、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和阴极发光薄片观察与统计等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华庆地区长8段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成岩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早期压实作用是长8段低成熟度砂岩原生孔隙降低的重要原因;两期碳酸盐胶结物的广泛发育显著降低了储集孔隙;呈薄膜发育的绿泥石未能有效保护孔隙,自生黏土矿物也是孔隙减少的因素;自生石英填充于溶蚀微孔或附着于颗粒表面,在一定程度上对储层物性产生影响;长8段储层缺乏溶蚀流体的流动空间,碎屑颗粒或前期形成的胶结物未能发生广泛溶蚀,是该区砂岩储集物性较差的另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华庆地区 长8段储层 碳酸盐胶结 黏土矿物胶结 成岩控制作用
下载PDF
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成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青青 刘可禹 +2 位作者 刘太勋 孙润平 孟阳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1-244,共14页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的基本特征、物质来源、成因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和论述,总结了不同机制下碳酸盐胶结物的分布规律,并强调了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碳酸盐胶结物具有多类型、多期次和多种分布...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的基本特征、物质来源、成因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和论述,总结了不同机制下碳酸盐胶结物的分布规律,并强调了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碳酸盐胶结物具有多类型、多期次和多种分布形式的特征,其物质来源可分为内源和外源2种类型。碳酸盐胶结物可以由砂泥岩协同成岩作用、蒸发作用、生物碎屑溶解再沉淀作用、沉积速率控制作用、热对流作用、深部热流体作用等机制形成。在陆相碎屑岩储层中,砂泥岩协同成岩作用是形成碳酸盐胶结的最重要机制;但在海陆过渡相—海相地层中,除了砂泥岩协同成岩作用外,生物碎屑溶解再沉淀作用、沉积速率控制作用也是重要的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不同成因机制下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类型及特征、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存在差异。碳酸盐胶结物成因分析应注意利用δ13C值判断物质来源的不确定性;应重视层序地层和沉积环境在海陆过渡相—海相地层中对碳酸盐胶结的作用;应注意相同的矿物类型(如"铁白云石")或相似的分布特征(如"顶钙")成因的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 物质来源 成因机制 分布规律 碎屑岩储层
下载PDF
西峰东部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树勋 郑荣才 +4 位作者 高进省 邓宝康 郭愿刚 王昌勇 马茗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1-721,733,共12页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区。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手段,对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长8油层组储集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先后经...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区。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手段,对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长8油层组储集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压溶、交代、溶蚀、自生矿物的充填及破裂等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最大。压实作用及碳酸盐的早期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特别是薄层砂岩快速致密化的主要原因;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和高岭石的充填胶结,容易降低储层渗透性,对储层造成较大伤害;早期绿泥石环边的胶结作用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的保存,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物性具有积极意义,而破裂作用有利于提高储层渗透性和溶蚀作用的进行。研究区西南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化 碳酸盐胶结 绿泥石环边胶结 破裂作用 长8油层组 西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地区超低渗透储层特征与形成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德勇 张金亮 +2 位作者 于孝玉 张辉 李京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469,共16页
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和描述,同时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核磁共振以及物性等资料的研究,认为海坨子地区扶余油层为末端扇中部亚相沉积,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喉结构为小孔隙、细喉或微细... 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和描述,同时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核磁共振以及物性等资料的研究,认为海坨子地区扶余油层为末端扇中部亚相沉积,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喉结构为小孔隙、细喉或微细喉型,束缚水饱和度高,渗流能力差,属于超低渗透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扶余油层超低渗透储层形成的关键。末端扇沉积控制了扶余油层原始沉积物的粒度、碎屑成分以及填隙物成分和含量,使得储层初始孔渗性较差,同时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导致扶余油层原生粒间孔隙体积直线下降,而胶结作用,尤其碳酸盐连晶状基底胶结几乎完全封堵了孔喉,喉道内伊利石等粘土矿物的搭桥生长,也使孔喉变得越来越曲折、狭窄,储层渗流能力因此遭受严重破坏。此外,末端扇储层中大量非渗透性隔夹层导致的强非均质性也是超低渗透储层形成的一个因素。溶蚀作用对扶余油层渗透性的改善有限,但成岩微裂缝和构造裂缝的发育对海坨子地区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超低渗透储层 砂体微相 压实作用 碳酸盐胶结 非均质性
下载PDF
柴北缘下干柴沟组深部碎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继先 纪宝强 +3 位作者 曾旭 王晔桐 李曜良 孙国强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0-730,共11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深层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大,为明确柴北缘深层砂岩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数据和测录井资料等对柴北缘下干柴沟组深部储层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柴北缘下干柴沟组深部储集岩主... 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深层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大,为明确柴北缘深层砂岩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数据和测录井资料等对柴北缘下干柴沟组深部储层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柴北缘下干柴沟组深部储集岩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分选好,磨圆中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原生孔隙发育,孔—渗相关性较好,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可达10.7%和25.74×10^(-3)μm^(2)。孔隙喉道中等—偏细,连通性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滨湖—浅湖席状砂是形成优良储层的基础条件;碳酸盐胶结物在成岩阶段早期长期浅埋藏,晚期快速深埋,有效保护了原生孔隙;部分长石颗粒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在成岩阶段后期被溶蚀,形成了一定量的粒内和粒间溶蚀孔隙,对储集岩物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储集砂岩上、下部发育大套厚层泥岩,在沉积—成岩并快速埋藏的过程中,储集岩中的孔隙流体排出受阻而滞留在孔隙空间,孔隙流体承担了部分负荷,从而消弱了正常压实作用对储集岩的影响,保存了大部分原生孔隙。柴北缘腹部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辫状河三角洲欠压实泥岩发育的异常高压带是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 异常压力 沉积环境 深部储层 柴达木盆地
原文传递
合水地区长8超低渗储层渗透率控制因素及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彦风 何顺利 王建国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9-573,共5页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砂岩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碳酸盐胶结物在研究区含量超过90%,且溶蚀程度较弱,往往形成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致密储集层;在碳酸盐强烈胶结地区,储层物性很差,碳酸盐胶结...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砂岩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碳酸盐胶结物在研究区含量超过90%,且溶蚀程度较弱,往往形成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致密储集层;在碳酸盐强烈胶结地区,储层物性很差,碳酸盐胶结是特低渗透储层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建立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时考虑碳酸盐含量,通过建立渗透率与碳酸盐含量的关系,以及碳酸盐含量与相关测井数据的关系,得到计算渗透率的参数,从而实现了渗透率控制因素的表征。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发现,考虑碳酸盐含量的测井解释模型可信度较高,对油田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超低渗透率 成岩作用 碳酸盐胶结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MODE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LOW-PERMEABILITY MASSIVE SANDSTONE RESERVOIRS——CASE STUDY OF M-RESERVOIR, LAOJUNMIAO OILFIELD, YUMEN, GANSU PROVINCE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明达 徐海鹏 +5 位作者 潘懋 张绪定 李树德 杨秀森 唐世荣 贡东林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9年第21期1806-1810,共5页
The development of low-permeability massive sandstone reservoir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unsolved around the world. M-layer of Laojunmiao Oilfield, Yumen, Gansu Province is typical of reservoirs of this kind. It is 60... The development of low-permeability massive sandstone reservoir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unsolved around the world. M-layer of Laojunmiao Oilfield, Yumen, Gansu Province is typical of reservoirs of this kind. It is 60—70 m thick, bearing oil all through the layer. 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FACIES carbonate cementation HETEROGENEITY
原文传递
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储层碳酸盐胶结壳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秀杰 操应长 +2 位作者 王健 张青青 贾艳聪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2-41,共10页
砂-泥岩界面是砂-泥岩互层储层水-岩相互作用的活跃地带。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发育了广泛的滨浅湖滩坝沉积,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强烈,常在砂-泥岩界面富集形成致密胶结壳。综合利用钻井、物性及黏土矿物资料,结合铸体薄片观察,对储层... 砂-泥岩界面是砂-泥岩互层储层水-岩相互作用的活跃地带。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发育了广泛的滨浅湖滩坝沉积,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强烈,常在砂-泥岩界面富集形成致密胶结壳。综合利用钻井、物性及黏土矿物资料,结合铸体薄片观察,对储层碳酸盐胶结壳的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碳酸盐具有多期胶结的特征,砂-泥岩接触界面处胶结物含量高,多为基底式胶结。向砂体内部胶结物含量逐渐减少,砂体中部胶结物含量少且相对稳定,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半干旱碱性水体环境形成的滨浅湖泥岩中的高碳酸盐含量流体、泥岩黏土矿物转化和有机质演化析出有机-无机组分、碳酸盐胶结作用发生所需的可容空间、砂-泥岩之间的物质传递能力、砂体的厚度及岩相组合控制了储层胶结壳的发育程度。胶结壳对储层质量并非简单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早期碳酸盐胶结对储层的抗压实效应以及致密层构成的异常压力系统对储层后期溶蚀孔隙的发育以及油气的充注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壳 碳酸盐胶结 砂泥岩地层 成岩演化 东营凹陷
下载PDF
临盘油田盘河构造西翼沙四段断层封堵样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可英 郭少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0,共4页
临盘油田断裂系统非常复杂,断块油藏占90%以上。盘河构造西翼砂体十分发育,砂地比达70%,但封堵性仍然很好。早期的断层封堵理论——“砂砂见面不堵,砂泥见面封堵”和“泥岩涂抹”不能很好地解释盘河构造西翼沙四段断层封堵现象。... 临盘油田断裂系统非常复杂,断块油藏占90%以上。盘河构造西翼砂体十分发育,砂地比达70%,但封堵性仍然很好。早期的断层封堵理论——“砂砂见面不堵,砂泥见面封堵”和“泥岩涂抹”不能很好地解释盘河构造西翼沙四段断层封堵现象。为了弄清研究区断层封堵样式,对钻井、测井等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断层附近砂岩发生碳酸盐胶结充填是一种普遍现象,并对胶结充填带的成因和胶结变化带对油气的封堵作用进行分析,提出断层胶结充填封堵油气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断层发育,断层附近砂岩物性急剧变差,自然电位几乎没有幅度,声波时差变小,而电阻率明显升高;油层多、累计厚度大,油柱高度却不大,一般20~4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堵 碳酸盐胶结 胶结充填 油气封堵 盘河构造西翼 临盘油区
下载PDF
异常高压对储集层压实和胶结作用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北次凹为例 被引量:43
19
作者 石良 金振奎 +3 位作者 闫伟 朱小二 许新明 彭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318,共9页
根据岩心和薄片资料,定量分析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北次凹异常高压对古近系东营组储集层压实和胶结作用的影响。异常高压对压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异常高压带砂岩压实强度及压实减孔率低于上覆常压带砂岩,异常高压带地层压力每超过静水压... 根据岩心和薄片资料,定量分析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北次凹异常高压对古近系东营组储集层压实和胶结作用的影响。异常高压对压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异常高压带砂岩压实强度及压实减孔率低于上覆常压带砂岩,异常高压带地层压力每超过静水压力4 MPa,可保存约1.1%原生孔隙;异常高压对胶结物发育有控制作用,异常高压带及邻近内侧常压带内,胶结较强烈,而远离异常高压带的外侧常压带,胶结强度迅速降低。在常压带,碳酸盐胶结带的厚度比自生黏土矿物胶结带厚度小。碳酸盐差异胶结存在"细粒聚集效应",即碳酸盐优先在粒度较细的砂岩中形成胶结物,使得异常高压带内砂岩储集层物性有好有差。外侧常压带是原生孔隙保存最为有利带,异常高压带是原生孔隙保存较为有利带,而内侧常压带原生孔隙保存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压实强度 胶结强度 碳酸盐差异胶结 渤中凹陷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表面与内部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 被引量:31
20
作者 孙海涛 钟大康 +1 位作者 刘洛夫 张思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对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不同分布模式的砂岩透镜体内部和表面砂岩和泥岩的密集采样进行了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探讨了砂泥岩界面附近与透镜体内部的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透镜体的埋藏深... 对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不同分布模式的砂岩透镜体内部和表面砂岩和泥岩的密集采样进行了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探讨了砂泥岩界面附近与透镜体内部的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透镜体的埋藏深度以及砂岩、泥岩各自的厚度变化而变化。无论是孤立式透镜体,还是叠加式透镜体,当砂体厚度超过2m、泥岩厚度超过5m时,砂、泥岩界面的晚期碳酸盐胶结程度高于砂体内部。透镜体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次生孔隙,以及晚期成岩作用阶段砂泥岩之间存在的单向或双向流体(物质)传递,是晚期碳酸盐矿物能否在透镜体表面(或薄砂体内部)大量胶结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沙河街组 砂岩透镜体 碳酸盐胶结作用 物质传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