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种钢窄间隙焊母材熔合比对碳迁移现象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郑云蔚
蔡志鹏
+2 位作者
何雨晨
李克俭
潘际銮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4-80,共7页
异种钢窄间隙焊焊接接头两侧材料成分存在差异,在9%Cr侧熔合区内发生碳迁移现象。实际异种钢高温构件贫碳层内出现完全铁素体化组织,硬度极低,给焊接接头各项力学性能带来不良影响。设计不同焊道分布形式的异种钢堆焊试板,探究碳迁移程...
异种钢窄间隙焊焊接接头两侧材料成分存在差异,在9%Cr侧熔合区内发生碳迁移现象。实际异种钢高温构件贫碳层内出现完全铁素体化组织,硬度极低,给焊接接头各项力学性能带来不良影响。设计不同焊道分布形式的异种钢堆焊试板,探究碳迁移程度及贫碳区内铁素体组织产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热处理过程试样的金相观察发现,碳迁移主要在回火过程中产生。利用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试及电子探针成分测试等研究手段,比较焊道不同熔合比状态下的碳迁移现象。三层焊道堆焊试样的焊道交汇处碳迁移现象严重,在贫碳区内出现了完全铁素体化组织,硬度显著降低。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该位置母材熔合比较低,熔合线两侧铬元素质量分数差异明显导致碳元素活度梯度增加,因此碳迁移现象严重,对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焊接
碳迁移
贫碳层
电子探针
熔合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刘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扩散机制
切变机制
贫碳区
原文传递
题名
异种钢窄间隙焊母材熔合比对碳迁移现象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郑云蔚
蔡志鹏
何雨晨
李克俭
潘际銮
机构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4-80,共7页
基金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SKLT2015A02)
文摘
异种钢窄间隙焊焊接接头两侧材料成分存在差异,在9%Cr侧熔合区内发生碳迁移现象。实际异种钢高温构件贫碳层内出现完全铁素体化组织,硬度极低,给焊接接头各项力学性能带来不良影响。设计不同焊道分布形式的异种钢堆焊试板,探究碳迁移程度及贫碳区内铁素体组织产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热处理过程试样的金相观察发现,碳迁移主要在回火过程中产生。利用金相观察、显微硬度测试及电子探针成分测试等研究手段,比较焊道不同熔合比状态下的碳迁移现象。三层焊道堆焊试样的焊道交汇处碳迁移现象严重,在贫碳区内出现了完全铁素体化组织,硬度显著降低。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该位置母材熔合比较低,熔合线两侧铬元素质量分数差异明显导致碳元素活度梯度增加,因此碳迁移现象严重,对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关键词
异种钢焊接
碳迁移
贫碳层
电子探针
熔合比
Keywords
dissimilar
welding
carbon
migration
carbon
-
depleted
zone
electron
probe
fusion
ratio
分类号
TG40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刘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祖耀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文摘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扩散机制
切变机制
贫碳区
Keywords
nucleation
of
bainite
diffusional
mechanisms
shear
mechanism
carbon
depleted
zone
.
分类号
TG111.5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种钢窄间隙焊母材熔合比对碳迁移现象影响研究
郑云蔚
蔡志鹏
何雨晨
李克俭
潘际銮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评刘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