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耕地利用净碳汇时空演进及综合分区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强 高威 +3 位作者 魏建飞 姜志法 张杨 吕军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9-249,共11页
耕地利用净碳汇是影响耕地利用进程的重要因素,分区优化耕地利用是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耕地利用碳源-碳汇视角测算了2005—2020年中国31省(市、区)耕地利用净碳汇量,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演进趋势,并探究... 耕地利用净碳汇是影响耕地利用进程的重要因素,分区优化耕地利用是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耕地利用碳源-碳汇视角测算了2005—2020年中国31省(市、区)耕地利用净碳汇量,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演进趋势,并探究耕地利用净碳排放与农业经济的脱钩效应;结合脱钩结果和粮食产区进行综合分区优化,借助灰色模型预测了2021—2035年各综合分区的净碳汇量及脱钩状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耕地利用净碳汇量呈波动式上升,年均增速3.740%,粮食主产区碳汇能力优于其他粮食产区;2)核密度估计显示,中国耕地利用净碳汇地区差距逐渐缩小,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均呈向碳汇高值区的扩散态势;3)研究期内耕地利用净碳排放与农业经济脱钩状态主要为强脱钩,2020年除北京、上海、广东和海南外,其他省(市、区)均处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的综合分区;4)预测2021—2035年中国耕地利用碳汇能力保持平稳增长,各综合分区脱钩状态主要为强脱钩。并对全国及各综合分区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推进实现耕地利用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净碳汇 综合分区 粮食产区 演进趋势 核密度估计 脱钩模型 灰色预测
下载PDF
城市森林碳汇及其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周健 肖荣波 +1 位作者 庄长伟 邓一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68-3377,共10页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少大气CO2浓度、缓解气候变化、改善区域环境条件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其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对象。本文对城市森林碳汇研究进行了概括,从碳汇时空分布和城市森林与低碳发展关系两...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少大气CO2浓度、缓解气候变化、改善区域环境条件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其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和关注的对象。本文对城市森林碳汇研究进行了概括,从碳汇时空分布和城市森林与低碳发展关系两方面评述了城市森林碳汇特征,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样地清查法、遥感估算法和微气象学法3种城市森林碳汇估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现状。最后对城市森林碳汇特征研究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种碳汇核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的局限性,指出样地调查、模型模拟和遥感分析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是未来解决尺度耦合问题、提高估算精度以及研究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碳汇 碳储量 核算方法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植物有机碳测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付尧 孙玉军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0,共7页
植物有机碳含量是研究森林碳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总结了近20年森林植被含碳率研究的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中国植被含碳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目前,测定植物有机碳主要有湿烧法和干烧法,... 植物有机碳含量是研究森林碳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总结了近20年森林植被含碳率研究的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中国植被含碳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目前,测定植物有机碳主要有湿烧法和干烧法,另外也有少部分根据分子式或重量法计算植物有机碳含量。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树种、不同树种不同器官、相同树种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差异显著,另外,木质组成、器官的相对位置、干燥温度、地区差异、种源、气候、立地等因素对含碳率有一定影响。林下植被是森林碳储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研究很少涉及林下各层植被。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为:1)相同树种在不同区域的含碳率稳定性;2)在提高碳储量估算精度的前提下精炼含碳率的影响因子;3)补充时间序列上含碳率的差异性;4)加强对林下植被含碳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含碳率 碳汇估算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植被碳汇计量方法初探
4
作者 崔立志 郭敬丽 +2 位作者 巩建新 李大勇 李孝辉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2022年7—8月,在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以下简称木兰林场)筛选出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落叶松Larix gmelin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优势树种的样地开展森林碳汇计量活动,在该场二类连清数据的基... 2022年7—8月,在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以下简称木兰林场)筛选出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落叶松Larix gmelin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优势树种的样地开展森林碳汇计量活动,在该场二类连清数据的基础上建立30个微样地,通过对这些微样地进行调查和统计,初步探讨森林碳汇量的计算方法、调查方法、监测因素等。结果表明,2022年,木兰林场的森林蓄积量为833.93×10^(4) m^(3),生物量为733.21×10^(4)t,碳储量为377.10×10^(4)t,碳汇量为60.33×10^(4)t,年均碳汇量为12.07×10^(4) t·a^(-1);白桦、落叶松、油松和蒙古栎4个优势树种在不同龄组的蓄积量存在较大差异,其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在不同龄组和树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单位面积年均碳汇量,油松是其他树种的数倍之多,其次是蒙古栎,落叶松居第三位,表明落叶松、蒙古栎和油松在固碳和碳汇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本文提出的县域陆表植被碳汇计测方法初步解决了传统植被调查中耗时耗力的问题,实现了“国家—省域—县域—乡镇—村街—地块”逐级区划的低成本高效率计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汇计量 碳汇技术 木兰林场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与碳交易:方法与进展
5
作者 杨选琴 马明英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6期97-10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及其经济价值实现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研究视角、碳汇估算方法及碳汇量、国内外碳交易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梳理和评价研究进展。【结果】研究视角...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及其经济价值实现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研究视角、碳汇估算方法及碳汇量、国内外碳交易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梳理和评价研究进展。【结果】研究视角不同碳汇估算方法存在差异;目前研究没有直接估算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方法,碳汇估算与碳交易两个问题的研究是分离的。【结论】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不成熟,交易方法有待完善,未来应从多研究视角完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碳汇估算 碳交易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林业遥感植被碳汇估算实验设计
6
作者 张猛 孙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0期31-34,共4页
作为林业学科的重要实验教学内容,植被碳汇遥感估算是各农林高校林学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在“双碳”背景下,对于林业复合型人才在碳汇计算方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碳汇理论与估算方法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基于遥感软件和遥感影像,... 作为林业学科的重要实验教学内容,植被碳汇遥感估算是各农林高校林学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在“双碳”背景下,对于林业复合型人才在碳汇计算方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碳汇理论与估算方法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基于遥感软件和遥感影像,采用生态模型引导学生操作植被碳汇计算,使学生掌握碳汇计算原理和流程,从而提高植被碳汇遥感估算实验的理论深度和教学效果,为林业遥感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林业遥感 植被碳汇 估算实验
下载PDF
中国典型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与林龄的关系
7
作者 王雅婷 同小娟 +4 位作者 管崇帆 史倩 张劲松 李俊 林小乔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17-2028,共12页
人工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碳汇作用。本研究基于我国25个研究区的5个主要造林树种(刺槐、栓皮栎、杉木、樟子松和油松)的树木年轮数据,利用各研究区不同树种的生物量方程计算标准木的年均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而扩展到林分尺度,... 人工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碳汇作用。本研究基于我国25个研究区的5个主要造林树种(刺槐、栓皮栎、杉木、樟子松和油松)的树木年轮数据,利用各研究区不同树种的生物量方程计算标准木的年均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而扩展到林分尺度,利用InTEC模型及Law模型模拟各研究区不同人工林NPP与林龄的关系。结果表明:刺槐林、杉木林和油松林NPP随林龄表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平稳的趋势,栓皮栎林和樟子松林NPP达到峰值后则出现下降的趋势。不同人工林NPP-林龄拟合曲线出现拐点的顺序为:樟子松林11年、杉木林14年、油松林16年、刺槐林20年。其拐点NPP分别为6.65、7.58、4.70和2.59 t·hm^(-2)·a^(-1)。InTEC及Law NPP-林龄模型在大尺度范围内都有较高的拟合精度,樟子松林InTEC模型R2最低(R2=0.95),均方根误差(RMSE)为0.55 t·hm^(-2)·a^(-1);杉木林InTEC模型R2最高(R2=0.99),RMSE为0.26 t·hm^(-2)·a^(-1)。我国主要人工林NPP-林龄关系的构建为长时间尺度人工林碳汇模拟估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林龄关系 碳汇估算 人工林 净初级生产力
原文传递
“碳中和”视角下公共机构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以某党校为例
8
作者 孙丽平 《上海节能》 2022年第3期272-276,共5页
以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驱动,从碳源碳汇新角度通过对某党校能源、生态、工作和生活等系统要素的解构,进行公共机构的碳排放估算和碳补偿研究。从源汇两端展开研究,厘清碳估算清单,构建估算模型,计算... 以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驱动,从碳源碳汇新角度通过对某党校能源、生态、工作和生活等系统要素的解构,进行公共机构的碳排放估算和碳补偿研究。从源汇两端展开研究,厘清碳估算清单,构建估算模型,计算碳排放总量。提出碳补偿途径和增进碳汇效果的各种措施,为其他公共机构碳排放估算提供可靠抓手,为公共机构的碳中和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碳汇 碳排放因子 碳估算 碳补偿
下载PDF
京津冀县域碳汇时序变化及空间格局分布研究
9
作者 刘梦瑜 曲彦达 +2 位作者 杨秀峰 赵起超 张学硕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14期197-200,共4页
研究京津冀县域土地利用碳汇规模与分布,对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构建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面向对象CART决策树分类得到2010~2020年京津冀县域矢量图,并对其进行碳汇量估算,探析京津冀... 研究京津冀县域土地利用碳汇规模与分布,对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构建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面向对象CART决策树分类得到2010~2020年京津冀县域矢量图,并对其进行碳汇量估算,探析京津冀地区碳汇时序变化和碳汇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河北省承德市碳汇效益最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汇差异较大,一级分类中,林地、草地和水域碳汇类型是京津冀地区的主体碳汇;二级分类中,其它类型林地、旱地、盐碱地面积占比大,但碳汇效益差,可作为增汇地区进行空间优化,提升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县域土地利用 面向对象CART决策树分类 碳汇估算 碳汇时序变化 碳汇空间格局
下载PDF
一种林木微观碳汇计量同化箱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明明 陈爱军 +1 位作者 李东升 刘楠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291-1294,共4页
根据箱式法的原理及其特点,设计了一种林木微观碳汇计量同化箱装置,该装置由箱体、制冷系统、气体调节系统、浇灌系统及测控系统等五部分组成,既可模拟箱外自然环境,又可根据需要营造人工环境。通过对箱内温湿度、CO2浓度、光合有效辐... 根据箱式法的原理及其特点,设计了一种林木微观碳汇计量同化箱装置,该装置由箱体、制冷系统、气体调节系统、浇灌系统及测控系统等五部分组成,既可模拟箱外自然环境,又可根据需要营造人工环境。通过对箱内温湿度、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片厚度、植株重量及植株直径变化量等参数的测量,可对单株植物的碳汇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碳汇 计量方法 同化箱 模拟环境
下载PDF
贵州省森林碳汇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晓芬 王灏 +1 位作者 贾斌 贾斌英 《辽宁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2-15,共4页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分别为1 538.0万t、2 244.7万t、2 431....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分别为1 538.0万t、2 244.7万t、2 431.4万t CO2当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占全省碳排放量的10.32%~14.47%。贵州省尚有161.70万hm2宜林地,如果能用于发展碳汇林业,每年可吸收CO2237.9万t,30年内将吸收CO2达7137.0万t。贵州省正处于碳排放增长阶段,相对于森林碳汇而言,本区域碳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森林碳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 固碳增汇 减排潜力
下载PDF
基于ZY-3卫星多光谱影像估算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冬梅 王海宾 +4 位作者 夏朝宗 陈健 侯瑞萍 郝月兰 安天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74,共10页
【目的】基于覆盖浙江省的ZY-3卫星影像以及LULUCF碳汇监测样地数据,以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自动化提取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在矢量标志建立、光谱信息提取、解译标志提纯、ZY-3卫... 【目的】基于覆盖浙江省的ZY-3卫星影像以及LULUCF碳汇监测样地数据,以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自动化提取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在矢量标志建立、光谱信息提取、解译标志提纯、ZY-3卫星影像分类、自变量优选、建模方法优选、碳密度图制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测试。【结果】本研究在解译标志提纯后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高于提纯前的影像分类精度;采用的k NN法对ZY-3影像进行分类的精度(平均总精度为80.31%,平均Kappa系数为0.69,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91.86%,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80.85%)高于最大似然分类法(平均总精度为78.56%,平均Kappa系数为0.62,乔木林平均用户精度为89.68%,乔木林平均生产者精度为77.79%);在选用的建模方法中,k NN法构建的模型精度(平均RMSE为15.64 t/hm2,平均RRMSE为23.53%)优于稳健估计法(平均RMSE为17.63 t/hm2,平均RRMSE为25.11%)。最后,生成了浙江省乔木林地上碳密度分布图。【结论】本研究可为省域或更大尺度范围的乔木林地上或森林碳密度估算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为实现自动化估算碳密度以及其他森林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3卫星影像 LULUCF碳汇监测样地 乔木林地上碳密度 估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